查看原文
其他

溧阳路上的那幢老房子,走多远都不会忘 l 郑宪

朝之花 朝花时文 2021-10-02


现在的10号老楼


老房子总是让人思念。那天我们一起走近和走进这幢老房子——溧阳路1156弄10号,弄堂深深,旧洋房,大门外新挂一块小牌子:金仲华旧居。其实,曾任上海市副市长的金仲华在这里只住了两年多,他给这幢老房子带来了历史意义,而其他房客的生活,创造了这幢房子的基本格调和生活。


文/ 郑宪


陈怡在一幢老房子里住了几十年。她和她的亲人、邻居在此“耳鬓厮磨”了那么长时间。然后有一天,离开了。


离开了也思念。

 

金仲华入住此地

 

1945年末,抗战胜利,黄浦江畔,一艘江轮驶入码头,船上下来一群从重庆迁来上海的美国新闻处职员。他们中,有译报部主任金仲华。他在抗战时殚精竭虑屡立功绩,曾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译至海外。金仲华部下,有位年轻摄影师,叫陈雁如——陈怡的父亲。


几天后,他们一路前往之地,就是溧阳路1156弄10号。他们要在此入住。


1156弄的十多幢房子是英式老洋房,洋房有三层,顶上有阁楼。整幢楼矗一扇扇拱形的大窗,红色木条窗框,墙壁清水红砖青砖间隔,顶层斜坡红瓦。


溧阳路1156弄10号前门(陈雁如摄)


10号居所里,当年金仲华的房间在3层阁楼,因挤蹙,无法放床,便置一张长沙发。坐于此,待客促膝交谈于此,“夜里厢就睏觉于此”。当年住在金仲华楼下的陈雁如说:“金仲华是我最敬重的人。”学养,才华,人品,气魄,生活至简,一生清贫奔四方,俯首甘为孺子牛。所以,“我为这样的‘上级’做事,始终心存敬意。”金仲华视陈雁如为平等同事,又是朋友加兄弟。1948年,金仲华避险于香港,身影自此在溧阳路上消遁。之后,“留守”在10号的陈雁如,将金仲华所有写予他的信件便条原样保存,珍藏于一本特制的文件夹中,几十年,直到他去世,文件夹内文字如新亦如旧。


金仲华1946年旧照(陈雁如摄)


择一便笺:抬头为“上海市人民委员会”,上有蓝墨水书写的字,“雁如:这卷软片,麻烦您洗印一下。如拍得还可以,照原片印可了。国庆假期,还是很忙吧?为什么不来我家玩玩?祝好。仲华。十(月)四(日)。”陈雁如每次为金仲华影像,均有细致的存底,录下时间、地点、人物、内容。有一张照,金仲华左手持一张报纸,却抬眼张望身边友人正在热切阅报的神情。照片拍得生动自然。陈雁如在照片后面的黑笔说明:“金仲华(左)及冯宾符(右)在谈论、研讨报纸上的时事。一九四六年摄于上海冠生园农场茶室(在漕河泾)。”


那些为“名人们”拍的照片,在陈雁如留存的箱内难以计数。而这张照片里的冯宾符,后任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早逝于1966年11月。金仲华,则含冤离世于1968年4月。


黑白老照片



1955年出生的陈怡,早就不住在虹口溧阳路1156弄了,但她的思绪总在那里徘徊飘荡。


自她懵懂之日起,就感觉和这幢老房子相互依存,从出生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离开,时跨30多年。小时,对父亲在家时的印记:微微地笑,头颈挂一台黑色柯达120相机,在楼房内外,甚至弄堂内外,不知疲倦地寻找入镜的“猎物”。早先他在《新闻日报》任摄影记者,以后眼睛一直瞄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家中周边环境也在他敏锐的搜索范围内。有张黑白照:在一个弯弧状的上街沿,沿街坐一长排进城农民,守着十几个卖鸡蛋的摊位,篮筐交错,人声嘈杂,大人抽烟吐圈,小孩倚着破旧的墙体昏昏欲睡,扁担靠着墙旮旯,市民提篮挎包谈价。那时“文革”刚过,粮票还在起作用。这么多农村来的鸡蛋,在等待市民手中剩余的粮票去“物物交换”。那抓拍到的各种人物神情和典型环境,令人叫绝。此照何处拍得?就在他们10号的住家往西,迈几百步,在入四川北路前,有一小段总是熙攘的长春路。长春路的熙攘,缘于一个脏乱差的“自由市场”。而这自由市场,是陈雁如抓拍社会生活的“猎场”。


溧阳路附近的长春路上曾经的农贸市场,鸡蛋和粮票的交换。陈雁如摄


陈雁如还会在自己收入中,匀出一部分,自己买胶卷,为家中及楼上楼下的邻居拍生活照。故10号内一个个“白描式的生活娱乐场景”,被深沉的黑白照记录下来。


有张照片,五个大孩小孩在10号花园内,脚踩稀落的草地,中间两个大女孩,一个拉小手风琴,一个怀抱曼陀铃,两边的两个小女孩,甩着沙球打节拍,最右边的小男孩敲着叮当响的小铃。中间靠左的三个女孩,是当年一楼郭家的孩子,她们总在器乐声的旋律里接受音乐熏陶,连那个有情调的曼陀铃,也是很有音乐气质的郭家爸爸自己制作的。靠右边举着一个沙球的便是陈怡本尊。那天她穿着花裙,头上扎着好看的蝴蝶结,眼睛随音乐节奏几乎紧闭,一副沉醉迷离的神情。而最右边敲响铃的男孩便是她弟弟。男孩,却也和她穿一样花色的连衣裤,一张好看清秀的脸懵懵懂懂。


10号里的童年岁月。陈雁如摄


快乐的童年啊。


许多的照片,和一楼郭家的孩子一起照,和二楼郑家的大孩子合影,都是陈雁如作品。郭家是在1948入住进来,郑家在1957年住到了二楼。郑家的郑心永伯伯,当年是文汇报“一支笔”。


新的家庭,新的人,重新组合到一起,在1156弄10号,生活开始新篇章。

 

郑家伯伯



溧阳路是个文人雅士乃至志士荟萃之地。进步文化人士麇集,留下佳话几许。居住于此的不少人,有个性,有独特追求,有节气,但又是普通的人。周围生活环境温馨,彼此互相影响,先人的气质追求又影响了后代。


上世纪五十年代10号里来的郑家,让老房子里多了四个男孩女孩,一下增添了高分贝的热闹。陈怡和她弟弟小,父母工作忙,白天就放在靠近溧阳路口的幼儿园里。下午接他们回家的,便是郑家大孩方方和园园的固定节目。可那天下午,方方不来,园园更不见踪影。日落黄昏,姐弟俩害怕至极。怎么办?没人救他们,只能冒险自救。她攥紧弟弟的手,冲啊,从弄堂口的幼儿园径直跑回家里。区区几百步,当年却付出巨大勇气,心狂跳不止。回家,见郑家的大大小小,在迎接去部队当兵的老大“凯旋”。方方和园园,一见自己跑回家的两个小小孩,自责不已。


溧阳路1156弄10号后门(陈雁如摄)


童年和少年,对她影响巨大的,除父亲,便是住二楼的郑家伯伯——郑心永。


一件事是发生在“文革”,有人来抄郑家伯伯的家,还宣布,要“专政”掉郑家一间小屋。郑心永当场震怒,拍桌怒斥,义正辞严。结果,房子未动毫厘——那个年代,此举勇敢得撼动人心。


郑家伯伯除为人刚直凛然,文化底蕴亦深厚。“文革”后他再度出山,负责上海新闻相关工作,单位为他安装了一台固定电话,当时是稀罕物。邻居家万一有急事,需征得郑家伯伯点头同意,方能借打一下电话,这便是件极开心的事。那日陈怡打完电话,郑家伯伯进屋,询问刚刚成年的她最近在看什么书,学习上有什么方向。问得她一身大汗淋漓。在她内心,郑家伯伯是神一般的存在。郑家伯伯那天给她推荐的书,至今牢记:海涅的《论浪漫派》,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还有,歌德的诗。那天从郑家的门出来,她直奔新华书店而去……


老房子的人文传承



讲到这幢老洋房内的意味和传承,一定要说说一楼的“郭家姆妈”。小时候到郭家,一开门,好惊艳。其实整间大房就26平方米,却经漂亮的郭家姆妈的手布置出来,富丽堂皇啊。打蜡地板以及桌、椅、床等家具都有好看的布套,有花边。镜子擦得很亮,缝纫机静放西窗下。书桌边有好看的凳子,屋中间的壁炉架上做了玻璃隔断,一小格一小格里有手工做的小家具(郭家爸爸巧手制造的),闪闪发光。一间屋子,有四室一厅功能,无一丝多余。小小的空间,却是高标准的上海人家,对生活的精致要求,都在一屋子的摆设里反映出来。


从物质到精神,一幢房子里的素质,一幢房子里的风气,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中,追求着有质量的生活品味。


1991年,陈怡就带着父亲和母亲,从溧阳路1156弄10号里搬出来。出来后,她竟然也“移情”到了摄影。因为摄影家的父亲吗?先是女儿看到父亲的老,便想到该为父亲留下一些影像,比如拍父亲的手,父亲拿了一辈子照相机的手,手背上有永久不褪的洗印药水的印痕。她一拍成瘾,竟也成一名摄影师,发表作品,举办展览。前些年她还给父亲买了一架数码相机,遗憾的是,一直到父亲远行前,他也没学会怎么使用。


遗传基因的传承,有时非常顽固而顽强。


溧阳路1156弄10号现在是“金仲华旧居”,右为曾经住在10号3楼30多年的陈怡


郑家伯伯的女儿郑园园,日后成为人民日报驻外的名记者,文章锦绣,那本《和法国文化的美丽约会》的书,写得才华横溢不输父辈。郭家的一儿一女,走向海外,正拓展他们的艺术及人生追求。


站在溧阳路1156弄10号门前,在“金仲华旧居”的小牌子下,陈怡说了个梦想。尽管她的弟弟不幸早逝,但她是那么渴望:曾经三楼的陈家(自己家)、二楼的郑家、一楼的郭家的兄弟姐妹,无论人在海外的,在北京的,在上海的,哪一天再汇聚于此,然后,和几十年前一样,“高高兴兴地走到附近的虹口公园,然后,在阳光下,在碧波荡漾的河里,划一趟船”。


(本微信公众号专稿) 


点击下面链接,可读部分“朝花时文”近期热读文章:


让我们从自然的清明,回到生命的清醒 | 刘学刚

黛玉身上的“奇香”——曹雪芹想说什么 l 苗连贵

冷思“叶永青事件”,兼议中国当代艺术名利场与“画册现象”l 喻军

人面不知何处去 | 汤世杰

文洁若在朝阳里的阳台上,依然那么美 | 刘明辉

李瑛走了,宛如大水流逝,却留下“河床和两岸”l 刘希涛

面子猛于虎——“都挺好”底下藏着的“都不好” l 肖遥
首晟,今天为你树起一座墓碑 l 余晓帆

失约 l 伍佰下

谢蔚明 | 陈鹏举


这是“朝花时文”第1952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投稿邮箱wbb037@jfdaily.com。投稿类型:散文随笔,尤喜有思想有观点有干货不无病呻吟;当下热点文化现象、热门影视剧评论、热门舞台演出评论、热门长篇小说评论,尤喜针对热点、切中时弊、抓住创作倾向趋势者;请特别注意:不接受诗歌投稿。也许你可以在这里见到有你自己出现的一期,特优者也有可能被选入全新上线的上海观察“朝花时文”栏目或解放日报“朝花”版。来稿请务必注明地址邮编身份证号。


“朝花时文”上可查询曾为解放日报“朝花”写作的从80岁到八零后的200多位作家、评论家、艺术家和媒体名作者的力作,猜猜他们是谁,把你想要的姓名回复在首页对话框,如果我们已建这位作者目录,你就可静待发送过来该作者为本副刊或微信撰写的文章。



苹果用户请长按识别二维码,鼓励编辑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