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漫漫寻虎路,他们惊动中央,拿下14600k㎡森林,只为让东北虎豹回归中国故土…是时候曝光这段传奇了!
十年前,一个团队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做一件伟大的事
却一直甚少人知
现在,是时候讲讲他们的传奇了
森林之王回家记
莽莽苍苍的中国东北大森林
曾经是东北虎、东北豹世代栖居的乐土
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
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
最大体重可达350kg以上
它们生性孤独,拥有巨大体型和惊人力量
是当之无愧的森林之王
东北豹,又名远东豹、金钱豹
是北方温带地区
体型仅次于东北虎的大型猫科动物
它们视觉锐利、行动敏捷
令一众丛林生物闻风丧胆
近100多年来,森林历经的浩劫
让东北虎豹种群
在中国东北的故乡急剧衰退
本世纪初
已经没人敢回答:
中国境内还有没有野生东北虎豹生存?
但是,有这样一支中国科研队伍
在森林里寻找了10年
2015年拿出的视频证据轰动了全国:
2012-2014年期间,
至少有27只东北虎、42只东北豹出现在中国!
这支队伍就是——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
他们的研究成果
被全球最大学术出版集团Springer Nature评为
可以改变世界的180篇年度杰出论文
世界上最权威的学术期刊《科学》称:
这可能会是未来10年乃至20年里
最成功的老虎保护故事!
保护几十只“大猫”
为什么有可能改变世界?
10年漫漫寻虎路
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挺进东北森林腹地
他们在莽莽林海中蹲了10年
一心要搞清楚
中国到底还有没有野生东北虎豹?
它们能不能定居中国,繁衍生息?
▲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合影,领队的是北师大副校长、生态学家葛剑平(最后一排右二),同行的还有多位生态系统和物种保护方面的科学家以及20多名年轻的研究生
负责野外带队的冯利民
当时还在读博士,如今已是北师大的副教授
他每年有8个月在山上,2个月在路上
朋友都叫他“野人”
▲冯利民(左一)和队员们冬季在山上
他们要走遍吉林、黑龙江东部的所有山头
观察每一个东北虎豹可能出现的路线
翻山越岭全靠两条腿
没有路,就自己开路
在没过膝盖的冬日积雪里
队员们手脚并用地匍匐跋涉过
消融的雪水带着春汛
他们淌着齐腰的水渡过河流
就这样徒步穿行了2万平方公里的森林
亲手安上了3000台红外摄像机
这是世界上首次
在这么大的区域里布下红外相机监测网
覆盖了中国境内所有虎豹可能栖息的地方
▲团队在野外查看安装的红外摄像机
第一只东北虎出现了!
2007年6月,吉林珲春的红外相机
拍到了第一张中国境内自然状态下生活的东北虎
2010年10月,东北豹也现身了!
它在过去不太受关注,但比东北虎还要濒危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已将它列为“极危物种”
它们是刚好回中国串个门,
还是真的定居,会长久栖息在这里?
2013年11月6日
中国境内的红外相机捕获了惊喜的一幕
一只“带娃散步”的东北虎妈妈路过镜头
4只小老虎跟在身后,好奇地张望
这是全世界第一次在野外用影像记录到
野生东北虎诞下4胞胎!
证明野生东北虎已在中国安家,开始生儿育女!
北师大团队分析了所有的监测影像,得出结论:
至少有27只东北虎和42只东北豹生活在中国境内
其中未成年个体占42%
点击视频
观看野生东北虎豹的珍稀影像资料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1318t4u03c&width=500&height=375&auto=0
保护大猫,就是保护整个森林
当这一重大发现和珍贵的影像资料公布后
全世界同行都震惊了
国际虎豹研究团队纷纷加入调查
消息传到俄罗斯,更惊动了普京
2015年,俄罗斯总理还专程与团队
探讨了东北虎豹保护的科研合作
▲北师大团队在俄罗斯远东与俄罗斯专家展开联合调查
一支科研队伍花了10年时间
兴师动众地找到了几十只大猫
到底有什么意义?
虎豹
森林之王
关系的是整个中国东北森林的生态健康
生态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十分之一”定律
简而言之,在食物链的能量转化中
20000kg的绿色植物
才能转化成2000kg的食草动物
才能保证1只200kg重的东北虎存活
森林生态系统就像一个金字塔
处在顶端的虎豹要生存
必须有生物链的其他部分作为基础
要保护东北虎豹
就必须保护好它们赖以生存的整个森林植被
保护生物多样性,让食物链环环相扣
然而,现已发现的野生东北虎豹的数量
已超出目前分布区内资源承载能力整整3倍!
东北虎豹集聚在中俄边境一条狭长的“孤岛”中
东、南有日本海
北边被俄罗斯的铁路与湿地阻断
只有向西走,回归中国东北的广袤森林
才是虎豹繁衍种群的唯一途径
▲已发现的东北虎种群分布
但是要返回家乡
它们面对一道人类活动形成的巨大屏障
放牧大大减少了虎豹食物——梅花鹿的数量
林蛙养殖、人参种植干扰繁殖环境
林区狩猎给生存带来威胁
如果生存空间得不到扩大
激烈的资源争夺可能会让种群彻底灭绝!
国家出手,欢迎虎豹回家
团队带头人葛剑平教授又开始了新的奔走:
虎豹们不能再等了!
必须国家出手,否则将错失良机!
▲葛教授发现一块东北豹用来宣誓领地的粪便
2015年,葛教授联系到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
被获知只有5分钟时间
葛教授说:一分钟就够了。
你家院子里有27只虎,42只豹,
你到底管不管?
一句话,让巴音朝鲁推掉了会议
听了汇报,看完团队10年的研究成果后
巴音朝鲁向葛剑平承诺:
吉林省将全面协助科研团队,
谏言中央开展重大保护工程。
不久后的两会
习主席也知道了这27只野生东北虎的故事
很快,中央下文
要求尽快提交保护计划与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两会上听取吉林代表团报告
就在此时,一个消息传来:
吉林珲春市已决定要建一条高速、一条中俄高铁
而路线正好切断虎豹回归中国的通道!
一旦高铁高速建成
野生东北虎将永远回不了中国
民盟中央副主席陈晓光
这时正在进行虎豹保护建议的调研
听到消息后马上求助了巴音朝鲁
结果,吉林省决定将高铁改道
原定的高速公路计划更是直接取消了!
2015年5月,团队向中央
提交了野生东北虎豹恢复与保护的建议
得到批示:写进“十三五”规划里!
随后,中央提出建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作为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
2016年12月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
在中央深改组会议中正式通过
虎豹回归中国故土后
将拥有一片面积达1.46万平方公里的家园
比美国黄石公园还大1.6倍!
世界顶级科研期刊《科学》特地报道了
北师大团队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专题文章
文中盛赞道:
中国正在建一个
比美国黄石公园大60%的国家公园,
以保护濒临灭绝的两种“大猫”。
这很可能是未来10年乃至20年中,
最成功的老虎保护故事。
▲SCIENCE刊发的文章
2017年5月
全球最大学术出版集团Springer Nature
更将这一科研成果选入2016年度诞生的
可以改变世界的180篇杰出论文
北师大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
还被推荐为第七届“SEE生态奖”候选人
最终结果将于6月5日揭晓
▲团队夏季调查,需要全身武装应对蚊虫叮咬
▲团队在吉林省老爷岭的崇山峻岭
但是,这并不是终点
他们已在筹备下一个10年的工作
国家林业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已经成立
将在未来继续为野生虎豹恢复
国家公园建设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野生虎豹种群至少需要50只雌性
才能确保百年内的安全繁衍
北师大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的希望是:
让东北森林的生态真正恢复健康,
让中国森林之王回归故土,世代栖居!
*图片资料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入围第七届SEE生态奖候选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钱晓华会长日前带队对他们进行了考察,来听听钱会长有哪些评价!
问答
Q&A
专访阿拉善SEE生态协会
钱晓华会长
Q:您怎样看待北师大生物多样性团队推动建立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钱晓华: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保护了。之前从来没有建立过这样的体制,但该怎样协调各级部门,怎样进行管理,还会是比较大的挑战。
国家公园体制现在已经开了头,之后会怎样,我们都很关心,也在做一些事情。像SEE生态奖评委吕植教授,现在也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顾问。
Q:第七届SEE生态奖把北师大生物多样性团队列入候选,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钱晓华:SEE生态奖希望把生态保护领域有重大影响的人评选出来,引起社会关注。这个项目是个大事情,对社会有意义,甚至对全球都有意义。
我去年见过美国哈佛大学教授E.O.Wilson,他写了一本书,呼吁人类要给其他物种留半个地球。最近一两百年来物种灭绝这么快,人类活动负有很大的责任。但人类也是生物链上的一条,其他物种都消失的时候,离人的消失也不会远。
“SEE生态奖”是由阿拉善SEE公益机构在2005年创立的,是中国第一个由民间团体设立的生态环保公益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用评奖的方式持续记录和展示了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发展历程。
过去的十余年里,总共举办了六届SEE生态奖,累计评选出了199个机构、项目或个人获奖者,累积颁发480万元奖金,超过百万人次关注,已成为中国环保公益领域颇受关注的重要环保奖项。
2017年6月5日,SEE生态奖将在北京举办第五届中国企业绿色契约论坛及第七届SEE生态奖颁奖典礼,这是中国环保公益领域颇受关注的环保盛会。
届时三百多位中国最顶尖商业领袖,数十家政府机构、国内外一线基金会与NGO代表,近百家中外主流媒体将齐聚北京,聚焦当下,畅谈中国环保未来。
☞更多SEE生态奖故事
蚂蚁森林团队及用户:魔性的蚂蚁森林,吸引2.2亿人,天天起早贪黑来养树,联合国评价,为世界输出了中国样本!
汪剑超:放弃微软几十万年薪,到成都街头捡破烂,这个80后IT男,让垃圾分类变得如此高大上!
马军:他是公认的“环保斗士”,建污染地图,推绿色供应链,促使3000家企业整改或回应污染问题!
杨欣:他是“长江首漂”幸存者,曾企盼活到40岁,至今守护长江30年,胡歌汪峰谭维维都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