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家口,北京一个非同寻常的地界儿!
以故宫为中轴线,
北京的西边儿说起来也是个非同寻常之地,
建国后,军区大院基本都集中在西部地区,
第一批娱乐游玩场所大多也聚集在此,
各种高校更别说了,
一个小小的村庄——甘家口就在这儿“觉醒”了。
甘家口位于海淀区东南部。
西起西三环,东至三里河路,
北临紫竹院路,南抵玉渊潭公园。
因村获名。
甘家口一带原有甘家口村。
五十年代,在此开始建设,先是工棚,
后又逐渐盖楼形成今之规模。
其东是百万庄、扣钟庙。
那时甘家口范围内有海军医院、七机部大院
商学院、轻工学院、全总干校,钢丝厂
水科院、公汽四厂、八一湖、北京二汽.....
部队,工厂、学院、生活区一个不少
简直自成一个小城市了。
还有大家都知道的8号院,
这边出了一夜暴富的年轻人——李春平,
他在1980年出国,1991年回国,
以平均每天15000元的速度,
以现金方式向社会各界捐献了5000多万元人民币。
在西边儿就是甘家口小学,
附近甘家口人几乎都于甘家口小学和立新小学毕业,
哪怕现在不住在这儿了,
也无法忘记自己的母校。
其南是八一湖,
小时候放学总要去八一湖捉几只蝌蚪回家养着。
蝌蚪非常容易养,
柯柯就养成过好多只青蛙。
夏天去玉渊潭大湖里游泳,
柯柯水性不太好,所以要带个游泳圈,
扑通往下一跳溅人一脸水。
冬天跑去莲花池玩,
这里的杨树最多,
乌鸦落满枝头,嘎嘎的叫着。
在杨树林里走一圈,肩头上都是鸟屎。
老一辈人肯定还记得甘家口的苏式建筑,
楼道没多宽,但墙体盖得厚实,
楼扶手儿挨着墙面,调皮的孩子坐上去直接滑下来。
可比滑梯刺激多了。
80年代左右的建设部内大楼,
每到夏天晚上一大帮人都会聚集在那乘凉。
“甘家口书摊”最初位于增光路往东的一条街道上,
大约就是现在的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正门到甘家口大厦这段路上。
这段路那时南北相对,
一字排开了几十个摊位,
一律是铅灰色的铁皮天棚+铁皮柜台,
南边一溜是卖菜的,
北边一溜是卖书和卖玩具的。
小时候柯柯在这边看完了《七龙珠》《机器猫》等等。
还买回家了世界未解之谜、《白鹿原》等书,
当然得偷偷藏好,
因为这些在妈妈看来都是杂书。
到了年底,这边就成了挂历商城。
街边全是卖挂历的,各式各样,挑花了眼。
那时“甘家口书摊”可谓闻名遐迩、享誉京城!
90年代左右甘家口路两旁摆满了服装摊,
那会儿这个地方也是一个购买服装的聚集点,
有点类似于西单的劝业场,
每天都会有不少人去那里光顾。
尤其是周末更是人头攒动,
曾经一度风火的地景儿,
后来因为城市规划在90年代末拆掉了。
甘家口之东有甘东小区。
其北是增光路。原为土路,1967年拓宽并铺设沥青。
这条街被称为“新疆村”,
一路走下去几十家馆子,
让您吃个够!
夏天到了,一走到这附近,
就能闻到烧烤味,口水就控制不住了。
进去可以看到不少光着膀子在路边吃饭喝酒的人,
热闹的没地方停车。
不能少的当然还有柴氏,
柴氏的面条简直一绝,
路边支个棚就开始卖面条。
人多的时候每张桌上都满着,坐都没地儿坐
为了不影响邻居,听说老头每周日停业一天。
那时候的小碗牛肉才五块一碗,炒菜一块
洋白菜切丝开水里抄一下,拌上香辣油
味儿极好~
八几年的路边儿小吃也是北京最早的夜宵,
路边儿的服装摊比动批还要早,
阿记拉面堪比柴氏。
东边儿有甘家口百货商场,
原为大棚式,近年亦盖大厦,
与当代商城一道被翠微大厦收购。
如今总听和看到别人再提起甘家口,
总说这里是“另类据地”?
也难怪这的第一代居民来自国家部委大院,
其中不乏李鹏、温家宝这样的国家领导人。
还有许多学者、知识分子。
但最难忘的还是那些树,那些建筑,
那些被新时代覆盖掉的过去,
童年的所有回忆都藏在这个地方的各个角落,
每次走在那里,
总会涌动一种不太苦的忧伤,
曾经这里和后海是我认为最有北京味儿的地方,
而今只剩下甘家口还活着。
今日互动:北京话“ 落地梆子”您知道什么意思吗?欢迎您留言,如果您拿不准或想知道更详细解释,请在四九城微信公众号回复“ 落地梆子”。
-END-
内容来源:北京土著
相关阅读:
北京地铁上发生的一幕,网友:这就叫教养!在北京这叫“规矩”!
东西城合并,成立中央政务区即将到来,北京户籍将不得随意迁入东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