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No.2(2019)

01

我国健康服务业已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蓝皮书指出,自2013年起,我国健康服务业从蹒跚起步到日益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体制壁垒已被打破,产业升级向纵深推进;健康服务业与多产业融合迈进,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焕发新的活力。

1.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产业路径日益清晰

健康服务业关系民生福祉,关系经济发展。首先,在国家层面,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健康服务业已逐渐占据政策规划顶层设计的重要位置。2013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40号文件”意义非凡,不仅首次明确了健康服务业的内涵外延,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市场和政府的边界,“非禁即入”体现了以市场配置为杠杆,以减少行政审批关卡为突破口,向社会资本全面、平等开放的变革思路。此后,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在“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推进社会力量在“非基本”的健康服务业领域唱主角。其次,在区域层面,各省份也以此为契机先后发布了地方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及政策举措,延续政策核心并逐步细化实施内容。

2.医疗卫生服务覆盖面扩大,重心下沉渐成趋势

随着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持续释放和新医改、分级诊疗制度的不断推动,来自供需双方的驱动促使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下沉;与此同时,政策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带动医疗卫生服务产业链加速重整和优化,民营医院、医生集团、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并催生出医联体、新零售及互联网医院等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而精准医学、智慧医疗、再生医学、转化医学、协同医疗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也在不断颠覆传统医疗卫生服务方式。

3.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产业链初步形成

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是健康服务业增量的重要主体之一,并由此衍生出多种新兴业态。经过1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健康管理服务市场初具规模、相关产业链逐步建立,主要由医疗服务机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和健康支撑产业相关企业、健康保险服务机构等组成。

①健康促进医院是创造健康促进支持性环境的重要抓手之一,在中央有关项目支持下,截至2017年,全国超过3000家医院已开展健康促进医院试点建设工作。

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拓展至14大类51项,人均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55元,进一步推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提升居民获得感;

③健康体检机构作为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和服务主体,近年来市场扩容明显,2017年健康体检人次近5亿人次,市场容量超过1300亿元,近五年市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左右。

④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及可穿戴设备等创新科技应用为优化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提供了更便捷途径,数字化驱动的“互联网+健康管理”时代已悄然来临,2018年互联网健康管理产业规模超过900亿元。

⑤2017年8月,国家卫计委批准新增包括健康体检中心在内的5类独立设置医疗机构类别,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健康体检市场中社会办健康体检占比约为10%,过去5年中增长了近4倍。

4.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新医改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商业健康保险可涉足基本医疗保障。近五年,商业健康保险随社会医疗保险的发展而快速发展,两者相互依赖、共同发展。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相关数据,2018年,商业健康保险原保费收入突破5000亿元,商业健康险占全行业保费收入比重超过12.0%;统计区域内常住人口平均保险费金额超过300元/人。2012~2017年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五年复合增长率达38%,而同期财产险年均增速不足10%,商业健康保险已明显成为商业保险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

5.融合发展纵深推进,幸福产业焕发活力

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旅游、文化、体育、康养、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民生改善持续推进,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产业与各产业逐步进入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新阶段,“健康+旅游”“健康+养老”“健康+体育”等新业态不断涌现。

①2015年11月,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正式提出了“中医药健康旅游”的概念;2017年5月,国家卫计委、国家旅游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则首次提出了“健康旅游”的概念,它作为健康服务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明星业态,近年来备受市场和资本高度关注,诸如健康城镇类的健康旅游项目开展得如火如荼。2017年6月,五部委联合公布了首批13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名单。尽管近期相关政策审批有收紧趋势,但有机构预测健康旅游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1000亿元水平。

②我国已逼近深度老龄化社会,截至2017年底,60周岁及以上老龄人数达到2.41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龄人口1.58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4%。从2013年起政策上开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中国健康养老产业的政策主题先后经历“跨界产业融合”“医养结合+金融支持+智慧养老”“十三五规划年”,以及“质量提升年”的变迁,五年来出台相关政策约138个,政策体系逐渐细化落地。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白皮书中提到,截至2017年,全国有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互助型养老设施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5.5万个,床位744.8万张。整体而言,从提速到提质,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开始进入重质时代。

③伴随政策优惠、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三重利好加持,中医药健康产业迎来绝佳发展契机。首先,政策导向上,对设立中医诊所和中医人才考核降低了门槛限制;其次,智慧化辅助诊疗系统、智慧中药房、智能中医设备等新技术应用,助力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变革;另外,随着国民收入提高和消费升级,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持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2017年已达17500亿元,同比增长21.1%。

6.区域健康服务业高地初显,示范效应良好

当前,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在全国各地已呈燎原之势。部分地区因地制宜,依托自身优势特色,在积极探索下逐步形成了若干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健康服务业发展模式,在传统医疗服务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融合集聚、新业态培育等方面积累了一定实践成果和典型经验,示范效应初露端倪。区域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可行路径主要在于:

①针对当地相关薄弱环节出台相应扶持政策;

②因地制宜制定与当地整体发展目标和自然资源匹配的健康服务业发展目标;

③产业集群化带动健康服务业发展。


02

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呈现六大新趋势

蓝皮书指出,在中央和地方一系列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规划推动下,近五年来产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科技日新月异,健康服务业所涉及的产业结构、技术方向、市场形态都在发生深刻变革,增速加快、整合加剧,新趋势与新挑战凸显。

2018年以来,在党的十九大确定的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牵引下,在国家及地方政府一系列支持政策及规划的主导下,在科技创新支撑与资本市场的有力推动下,我国健康服务业呈现新的六大发展新趋势。

01

政策更完善

健康服务业近年来政策暖风频吹,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为了保障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有效保障基本医疗和健康服务的前提下,既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更为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机制和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又要针对各方需求拿出一系列对症管用的实质性举措,满足社会迫切需求。可以预见,在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的政策导向下,未来将不断优化健康服务业发展支持政策体系和运行环境。

02

服务更系统

尽管自2013年以来,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迅速,但总体来看,医疗服务仍“一枝独大”,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小”、商业健康保险“弱”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在国家大力推进分级诊疗体制和医联体建设、鼓励社会办医等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多元化办医健康格局正在形成。

03

业态更成熟

作为扩大健康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健康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相关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的落地,已成为健康产业投融资的风向标,各新业态将在加快尝试、不断升级中走向成熟,并引领新的健康消费潮流。

04

模式更创新

健康产业横跨三大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融合性强。随着生活方式转变、消费升级和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来自科技、零售、地产等其他行业的新兴市场参与者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市场参与者的跨界合作不断深化,构建多元化应用场景,大力推进了“健康+养老”“健康+旅游”“健康+体育”“健康+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出许多新型的健康服务商业模式,产业生态圈得以不断扩张。

05

产品更智能

在数字化浪潮的大趋势下,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健康产业向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已渗透至健康服务业的各个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在健康产业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手术机器人、医学影像智能化诊断、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个性化就诊体验、语音交互诊疗、新药模拟、健康信息数据挖掘等。

06

技术更精准

作为受政策影响深刻的细分领域,近年来精准医学乘着健康中国和创新驱动两大国家战略春风,尽享政策红利。随着基因组学和基因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精准医疗时代已经来临,不再停留在概念阶段,而开始真正实现个体化、差异化治疗,并逐步深入疾病早筛、癌症诊疗等领域。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2019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政策对教育行业各领域影响分析报告

  2. 新东方:2019中国留学白皮书

  3. 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研究报告

  4. 2019中国文学IP泛娱乐开发报告

  5. 2019社交行业研究报告

  6. 2019年三线及以下新兴市场网民触网习惯研究报告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读报时间】2019.06.06星期四

  2. 全球跨境投资政策新变化及其应对

  3. 我用北京首付换了3套房,每年坐收10万租金,已经跑赢99%的股民

  4. 大数据:哪个省才是高考地狱模式?结论和想象不太一样

  5. 一场迅猛的“降息潮”或将来临!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

  2. 废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让他用喜欢的方式长大

  3. 成年人才能看懂40副漫画

  4. 二战时著名飞机机型的技术图纸,宝贝

  5. 音乐欣赏:【欧美经典音乐】《山楂树》弗兰西斯.戈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