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城市大脑与超级智能建设规范研究
❑ 导 读
城市大脑是城市建设伴随着21世纪互联网架构的类脑化过程,逐步形成自己中枢神经(云计算)城市感觉神经(物联网)城市运动神经(工业4.0,工业互联网)城市神经末梢发育(边缘计算)城市智慧的产生与应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城市神经纤维(5G、光纤、卫星等通讯技术)。
全文共计1314字50图,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来源 | 锋行链盟
编辑 | 张77
21世纪以来,眼花缭乱的前沿科技新概念喷薄而出,从Web2.0、社交网络、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工业4.0、工业互联网到云机器人、深度学习、边缘计算,特别是在2010年以来,前沿科技领域出现诸多“大脑”概念,企业界出现谷歌大脑、百度大脑、阿里大脑、360安全大脑、腾讯超级大脑等;产业界出现城市大脑、城市神经网络、工业大脑、航空大脑等,其中城市大脑的出现引起了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并在很多城市开始推动。
在学术领域,科学院团队2008年发表论文提出“互联网大脑模型”,提出互联网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正在从网状结构发展成为大脑模型,互联网结构的这一重大变化也必将对科技、经济、产业、城市建设等诸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2015年2月,研究团队根据互联网的类脑特征与智慧城市结合,发表文章《基于互联网大脑的智慧城市建设》提出“城市大脑”的概念和定义,内容如下:“城市大脑是城市建设伴随着21世纪互联网架构的类脑化过程,逐步形成自己中枢神经(云计算)城市感觉神经(物联网)城市运动神经(工业4.0,工业互联网)城市神经末梢发育(边缘计算)城市智慧的产生与应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城市神经纤维(5G、光纤、卫星等通讯技术)。”
在上述城市类脑神经的支撑下,形成城市建设的两大核心:第一是城市神经元网络(城市大社交网络)实现城市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互;第二是城市大脑的云反射弧,实现城市服务的快速智能反应。云机器智能和云群体智慧是城市智慧涌现的核心动力。这样基于互联网大脑模型的类脑城市架构称之为城市大脑”。
在产业领域,2016年阿里提出阿里ET城市大脑,2017年,华为提出城市神经网络,2018年提出城市超级大脑,科大讯飞提出城市超脑。
在城市建设方面,从2016年,杭州、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各自提出和开展了不同城市大脑建设方案,其中上海市开展了以建设城市神经元为重点的顶层方案。
2016年之后,城市大脑领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研究团队分别在2017年科学蓝皮书,2018年IEEE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进一步阐述了城市大脑的建设框架,重点提出城市大脑是一个聚合机器云智能与人类群体智慧的类脑智能复杂巨系统。同时提出了城市智商的评价标准,指出通过对城市神经元网络和城市云反射弧的成熟度考察,可以评估一个城市的城市智商。
在城市大脑成为前沿科技和产业的新一轮热点时,学术界,产业界关于什么是城市大脑意见并不统一。就如何建设城市大脑,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设计规划,譬如前文提到的类脑智能复杂巨系统是其中最早的一个定义,也有企业认为城市大脑是一个综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技术综合体,或者认为城市大脑是一个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对城市各个部分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信息系统。
究竟应该按照哪种观点和理论开展城市大脑的顶层设计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深入研究可以规避信息孤岛的产生,重复性建设以及战略规划失误等问题。2020城市大脑与超级智能建设规范研究报告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探讨。
报告如下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