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年计算机行业研究报告

来源:中国银河证券 作者:吴砚靖、邹文倩、李璐昕

一、行业基本面及行情回顾

(一)全年涨跌幅在各行业中靠后,估值相对较高

2022 年初至 4 月下旬,计算机指数跑输上证综指和沪深 300。4 月下旬至 10 月下旬,计算机指数跑输三大指数。10 月下旬开始,计算机指数跑赢沪深 300 和创业板。过去一年,计算机行业涨跌幅在行业中排名靠后;估值方面,计算机行业估值在各行业中相对较高;区间内计算机行业 PE-TTM 排名第四,PS 排名第六,市现率排名第二。

(二)沪深股通持仓行业占比较小,持仓倾向于成长性好企业

截至 11 月 29 日,沪深股通持仓计算机行业市值占行业总流通市值比例为 2.34%;持股市值排名第一的为恒生电子,持股市值 98.89 亿元,第十的为深信服,持股市值为 21.11 亿 元;持股公司估值最高的为用友网络,最低的为中国软件;涨跌幅第一的为中国软件(74.57%), 第十的为指南针(28.25%)。

(三)细分子板块表现

计算机行业子板块中,整体营收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近四成板块营收同比增长率超过 10%, 地理信息和工业互联板块增长超 20%。净利润增长方面,教育 IT 板块同比增长为正。随着市场景气度提升,预计明年行业内各板块盈利将同比改善。

研发支出占比:Q3 相比去年同期,行业整体研发支出上升 4.53pct,网络安全、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智能汽车、信创表现突出。高研发支出为未来企业营收增长带来强劲动力。

毛利率:所有板块的毛利率均在 20%以上。其中 SAAS、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络安全板块的毛利率超 50%。

商誉:相比去年同期,计算机行业的商誉占比有所减小,各子板块平均商誉占比降低 2.17pct,教育 IT、医疗 IT 和智能汽车降幅明显,电子商务、医疗 IT 板块的商誉占比超过 30%。

ROE:超六成子板块的 ROE 均为正值,各子板块 ROE 均值为-0.50%。资产负债率:相比去年同期,2022Q3 计算机行业的资产负债率有所上升。

(四)前三季度行情回顾,业绩整体回暖

计算机行业三季报发布完毕,行业前三季度整体表现较上半年回暖,整体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有增长,经营性现金流和 ROE 下滑趋势收窄。2022 年前三季度,计算机行业(333 家公司,申万分类)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 7399.90 亿元,同比增长 28.46%,实现归母净利润合计 212.48亿元,同比上升8.2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总额-449.21亿元,同比下降12.59%;行业整体净资产收益率 ROE 为 2.54%,同比下降 14.19%。

从营收层面来看,2022Q3 计算机板块营业收入增长>=50%的公司有 17 家,占比 5%;增 长 20~50%的公司有 55 家,占比 17%;增长 0~20%的公司有 112 家,占比 34%,相对最高;下降 20%内的公司有 90 家,占比 27%,下降超过 20%公司有 59 家,占比 18%。归母净利润来看,2022Q3 计算机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长>=50%的公司有 53 家,占比 16%;增长 20~50%的公司有 33 家,占比 10%;增长 0~20%的公司有 48 家,占比 14%;下降 20%内的公司有 37 家,占比 11%,下降超过 20%的公司占比最多,162 家,占比高达 49%。

从近五年三季报业绩增速对比来看,今年前三个季度营收增速28.46%,强于 2019-2021 同期年增速;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比上升 8.21%,正逐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行业整体销售毛利率 24.94%,同比下降 3.34%,销售净利率 3.15%,同比下降 17.34%。

费用端来看,销售费用率 7.17%,同比减少 3.22%;管理费用率 5.03 %,同比减少 11.62%;财务费用率 0.08%,同比减少 83.37%;研发支出占比 9.60%,同比增加 8.84%。运营指标来看,应收账款周转率 3.45,同比下降 10.29%;存货周转率 3.24,同比下降 4.96%。

二、信创万亿市场“见龙在田”

(一)“信创”已从“潜龙勿用”步入“见龙在田”

美国制裁升级,外围局势震荡,政策持续加码,信创势在必行。2022 年 10 月,美国国防部公布了新一批制裁名单,大疆、华大基因、中科曙光、360 等 13 家中国公司位列其中。10 月 7 日,美国国防部根据《2021 财年国防授权法》第 1260H 条的法定要求,发布了直接或间 接在美国运营的第二批“中国军事企业名单,结合 8 月 24 日美国商务部以所谓“国家安全” 及外交政策问题为由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下属的部分单位等 7 家实体列 入黑名单。此前,美国出台《通胀削减法案》试图限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限制英伟达、AMD 向中国出售高端芯片,充分彰显了中国在关键基础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国家领导层也反复强调关键核心技术的战略意义,相关政策不断颁布,信创与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不断拔高。2022 年年初,《“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补关键技 术短板,集中突破高端芯片、操作系统、工业软件。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 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二十大报告则强调要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等安 全保障体系建设。

2+8 党政与行业信创加速推进,万亿市场“见龙在田”。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 年, 中国信创产业规模达 13758.8 亿元,2027 年有望达到 37011.3 亿元。自 2020 年起,我国信创进入大规模落地推广阶段。根据国家提出的“2+8+N”(即党、政+金融、电信、电力、石油、交通、教育、医疗、航空航天八大关键行业+信创产品全面应用)信创体系,信创产业发展思路逐渐明晰。2020-2021 年信创项目落地,国产服务器在党政机关及部分行业开始应用,其可用性得到初步验证,从过去零散各自为战的状态,逐渐变成了系统性、生态化、上下产业链合作的新模式。行业信创从 21 年开始进入推广元年,22 年将金融和电信行业开始大幅推广渗透。以金融行业为例,2021 年开始金融行业信创替换从办公 OA 体系开始逐步向业务系统与核心 系统延伸,2022 年的推广将在广度和深度上扩大,预计试点单位将扩充至 400 多家。我们认为,目前时点的信创产业已经从“潜龙勿用”真正步入了 “见龙在田”阶段,从政策驱动走向政策+市场双驱动。产品从能用向好用转变,应用场景与生态体系不断完善,党政信创逐步向区县下沉渗透,行业信创由试点转为全面铺开。

(二)底层算力:核心卡脖子技术不断突破中

计算能力主要通过基于底层芯片的终端设备实现。信创中,计算机行业所涉及的环节主要有芯片的设计软件 EDA(将在工业软件部分详细阐述)、核心 CPU 的设计与终端设备 PC/服 务器的生产制造。我们认为,从国产替代角度来说,搭载国产厂商所设计的 CPU 的终端设备 可以被称为信创设备。因此,国产厂商的 CPU 性能是重点研究方向,搭载国产 CPU 的 PC/服 务器在党政与行业的替代进度是重点跟进方向。

CPU:计算机的大脑与灵魂,国产六大厂商持续突破中

全球 CPU 指令集仍以 X86 为主,先进制程向 5nm 以下进军。CPU 按照指令集划分可以分为复杂指令集与精简指令集,复杂指令集代表主要为 X86 架构,精简指令集主要有 ARM、 MIPS、Alpha 架构。从全球 CPU 市场份额来看,基于 X86 架构的 Intel 与 AMD 依然是主流, 占比约 95%左右,ARM 架构约占 5%,剩余 MIPS 与 Alpha 可以忽略不计。先进制程方面,目 前 Intel 4 7nm 芯片已经投产,预计 Intel 20A 5nm 芯片将于 2024 年投产;AMD 预计 2023-2024 年将推出 Zen 5 3nm 芯片;基于 ARM 架构的 Apple 预计 2023 年推出第三代 M 3nm 芯片。

国内六大芯片厂商不断突破,华为海思鲲鹏 920 实现 7nm 工艺,其他主流为 12-16nm。国内目前主流芯片厂商主要有海光、兆芯、海思、飞腾、龙芯、申威。其中,基于 X86 架构的为海光与兆芯,基于 ARM 架构的为海思与飞腾,以及基于自研架构的龙芯与申威,龙芯之前基于 MIPS,现已自研 LoongArc 架构,申威基于 Alpha 自研 SW64 架构。先进制程方面,目前华为海思鲲鹏 920 已实现 7nm,其余大多数处于 12-16nm 区间。申威为 28nm 由中芯国际代 工,其余五家目前均为大陆外晶圆厂代工。

PC/服务器:党政与行业信创渗透率不断提升

根据公开招投标公告数据显示,2022 年到目前为止,三大电信运营商采购基于国产 CPU 的服务器数量占总服务器数量比例均超过 35%,其中,中国移动为 41%,中国联通为 40%, 中国电信为 36%,信创服务器渗透率不断提升。此外,金融行业信创服务器渗透也在加速推进中。2022 年 11 月,安信证券采购均为海光芯片服务器 50 台;2022 年 6 月,中国农业银行采 购 22850 台服务器均为海光芯片,信创服务器占比 100%等。


(三)基础软件:国产生态建立,替代正当时

基础软件介于底层基础硬件与上层应用软件之间,主要有操作系统、数据库与中间件。

PC/服务器操作系统:海外厂商仍为主流,国产操作系统生态逐步建立

从内核代码来说,操作系统分为开源操作系统与闭源操作系统,开源操作系统主要有Linux, 闭源操作系统主要有 Windows 和 MacOS。从终端设备来说,操作系统可以分为桌面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与移动端操作系统。目前,信创主要还是 2G 与 2B,因此本文主要阐述桌面与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依然是桌面操作系统的主流,根据 Statcounter 数据,其在全球的市占率维持在 75%左右。而在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Linux 一骑绝尘。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21 年,中国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 Linux 以 79.1%市占率排在第一,其次为 Windows,市占率为 20.1%。目前,我国操作系统市场依然以海外厂商为主,根据 Statcounter 数据,国产操作系统整体市占率不超过 5%。国产操作系统厂商大多基于 Linux 开源开发,主要有麒麟、统信、普华、 中科方德等,麒麟与统信处于相对龙头位置。

数据库:云原生数据库国产超 7 成,本地部署替代正当时

国内关系型数据占比超六成,云数据库国产厂商市占率超 7 成,本地部署数据库国产厂商追赶中。根据 IDC 的分类,数据库分为关系型数据库、NoSQL 数据库、低代码数据库、导航式数据库、数据湖管理系统和内存/缓存数据库;2021 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占比为 64.2%,其次为数据湖,占比 21.8%,NoSQL 占比 10.1%。按业务负载特征划分,关系型数据库分为交易型数据库(OLTP)、分析型数据库(OLAP)和混合负载数据库(HTAP)。按照部署方式划分,可分为本地部署的数据库与云原生数据库。根据 IDC 数据显示,2022 年上半年,国内公有云模式部署数据库市场中,阿里巴巴、腾讯、华为三大厂商占比约 70%,海外厂商亚马逊云与 Oracle 占比 16.4%;本地部署数据库市场中,Oracle 市占率依然领先,为 19.3%,国产厂商华为与达梦紧跟其后,占比分别为 12%和 11%。市场空间及增速方面,根据 IDC 数据, 2021H2,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规模为 15.8 亿美元,同比增长 34.9%。其中,公有云关系型数据库规模 8.7 亿美元,同比增长 48.7%;本地部署关系型数据库规模 7.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1%。预计到 2026,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 95.5 亿美元,未来 5 年 CAGR 为 28.1%。

中间件:海外厂商领先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大

根据计世资讯数据显示,2021 年,国内中间件市场依然由海外厂商把持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中,IBM 市占率为 24.9%,Oracle 市占率为 22.9%。排名第三到第五的国产厂商为东方通、普元信息、宝兰德,市占率分别为 9.7%、4.9%、2.3%,远低于海外厂商,国产可替代空间较 大。

(四)在应用场景丰富、空间广阔、低渗透的行业信创赛道中寻 找确定性

行业信创相对党政市场应用场景更多、空间更大,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体制内,党政公务人员占比仅 10%(800 万/8000 万),剩余均为行业信创,叠加非体制内企业,行业信创市场空间广阔。关于当前中国的公务员数量,最近一次官方披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 2016 年 5 月 30 日发布的《2015 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内数据显示,截止 2015 年底,全国共有公务员 716.7 万人。近五年国家公务员公开披露的招录人数年均不超过 20 万人,加上退休和离职人员的因素(政府公务员群体需要保持人数规模的相对稳定),所以截止 2021 年底,我国政府公务员群体人数应该在 800 万人左 右。另外,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于 2021 年 12 月 11 日在中国国际经济 交流中心主办的 2021-2022 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中国 7 亿多就业人员中,在体制内就业的 不到 1 亿人,包括还在运转中的国有企业约有 4000 万人,政府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共约 4000 万 人”。

党政信创先行,目前已处于区县下沉阶段,而行业信创自 2021 年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我们认为,行业信创逻辑完全不同于党政信创,党政信创重点看 PC 数量的增量与存量替换。而行业信创主要看不同类别软件或者业务系统所对应的生态,主要是不同类别的应用软件国 产替代进而对应到底层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的替换。

1、拥有基础软件核心资产的标的企业长期空间最大

操作系统方面,主要厂商有麒麟软件、统信软件、普华软件,分别对应持股上市公司标的为中国软件、诚迈科技、太极股份,从目前行业竞争格局来看,麒麟与统信处于较为领先位置。数据库方面,主要厂商有武汉达梦与人大金仓,分别对应上市公司为中国软件与太极股份。中间件方面,主要厂商/上市公司有东方通、宝兰德、普元信息和金蝶天燕(太极股份)。

2、不同类型应用软件当下国产化率、所处赛道不同的国产化竞争格局而带来的估值溢价

2.1 竞争格局明确、产品可用性高的办公软件赛道

办公软件赛道的国产厂商主要有金山办公 WPS、永中 Office、中标普华 Office,但从产品可用性与信创市场应用情况来看,金山办公处于绝对龙头地位。金山办公产品已与麒麟、统信、飞腾、龙芯、兆芯、海光、鲲鹏等信创体系产品形成适配,同时公司保证了 Linux 平台与各主流平台之间文档数据的稳定兼容,并利用信创云全面赋能数字政府项目,开启信创端云一体化时代。根据公司官方披露信息,公司产品目前已经覆盖国务院组织机构 65 家中的 62 家,34 个省级政府中的 33 个,地市级政府实现全覆盖,央企覆盖率达到 93%,153 家大中型银行中的 133 家。产品再信创赛道可用性得到验证。信创业务当前已进入发力期,在政策依托下市场空间显著扩大,政企用户需求明显增加,公司流版式办公软件产品订单丰厚,加速了公司信创产品的渗透。当前信创业务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在金融、电信、能源等行业信创渗透率不断加大、党政信创区县下沉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存量替代和增量需求预计会给金山办公机构订阅板块业务带来可观增量。

2.2 低国产化率、卡脖子硬科技属性显著的 CPU 与 EDA 赛道

根据 Frost&Sullivan、Mercury Research 等统计数据,个人电脑和服务器的 CPU 国产化率低于 1%,EDA 国产化率大约在 5%左右。CPU 方面,主要涉及标的有龙芯中科、海光信息、中科曙光与中国长城。PC CPU 行业信创主要以兆芯为主,海光、飞腾、鲲鹏占据一定份额,服务器 CPU 行业信创主要以鲲鹏与海光为主。EDA 方面,主要涉及标的有华大九天与盖伦电子。EDA 行业格局常年保持稳定,市场集中度较高。行业第一梯队公司 Synopsys、 Cadence 和 Siemens EDA 拥有较完整的全流程产品,垄断了全球超过 70%的市场份额,国内超过 80% 市场份额。

3、从不同下游行业的替换节奏及当前国产化率寻找具备弹性增长的标的

行业信创先从金融、电信、电力开始,紧接着石油、交通、航空航天、教育、医疗。从下游行业目前进度与渗透率来看,金融行业将由 2022 年 400 家试点向 4600 多家机构全面铺开,客户数量预计十倍扩容。我们预计,前期 400 家试点中含有大部分中大型机构,行业目前整体 渗透率约在 50%左右。电信行业,结合采招网、IDC 服务器市场空间及下游行业占比(电信约占服务器每年整体出货量 10%)数据来看,三大运营商年均采购服务器总量大概在 70 万台左 右,年均市场空间大约为 300 亿左右,整体渗透率目前为 35%左右。电力、教育、医疗行业信创目前处于前期铺开阶段,我们预计,这三大行业信创渗透率低于 10%,将迎来高速增长,建议重点关注。中央贴息贷款政策刺激下,教育、医疗设备采购及更新需求将迎来一轮高速增长, 信创有望乘势而起。

三、数据要素投资机会大幕将启

(一)数据已成为当今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为撬动新时代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在大信息时代,数据量以指数级增长,由个人或企业控制的数据资产已经能够为个人或企业带来经济 利益,人们的生产活动也越来越多地依赖数据的贡献。2019 年 10 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 定》明确指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首次将数据增列为生产要素之一。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数据同时具备生产要素的双重属性,既能在生产过程中融合其他行业提升生产效率,本身也能产生价值和使用价值,在经济的新发展阶段贡献日益提高。因此,逐步建立数据要素相关市场机制,使之参与市场化配置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数据要素市场结构

2020 年 10 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根据国家工信安全中心的定义,数据要素市场是将尚未完全由市场配置的数据要素转向由市场配置的动态过程,目的是形成以市场为根本调配机制,实现数据流动的价值或者数据在流动中产生价值。从产业链角度,以数据要素的产生到发生要素作用的全过程进行划分,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可以分为七个子市场: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流通、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和生态保障。其中数据采集到数据应用的六大模块主要是数据被挖掘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阶段;生态保障主要指将数据要素应用到产业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数据要素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数据要素市场都被提出了独特的要求。其中,数据流通环节是数据要素市场挖掘数据价值的核心环节,使数据资产流向市场最需要的领域和方向。

由于数据资产的敏感性不同,需要针对不同数据分级分类进行市场化配置,国家工信安全中心根据此提出了数据流通金字塔模型。该模型从数据安全从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公开数据、低度敏感数据、中度敏感数据、高度机密数据。在流通和市场化配置过程中,不同层次的数据要在适当的技术方案下保证数据安全,分步探索市场结构的合理化,即逐步实现数据要素市场中各个子市场和数据要素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过程。

(三)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增量空间广阔

数字经济迈上新台阶,实现“十四五”规划开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首次明确了数字经济的基本范围,并划分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其中,产业数字化是指应用数字技术实和数据要素为传统行业带来产出增 加和效率提升,涵盖数字政府、数字金融、智慧物流、智能交通等数字化应用场景;数字产业 化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包括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等多个新兴产业。根据中国信通院统计,2021 年,中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达到 45.5 万亿,占 GDP 比重达到 39.8%,其中产业数字化作为数字经济增长的主力,市场规模达到 37.18 亿元;数字产业化市场规模为 8.35 亿元。随着数据要素市场结构调整和市场化程度加深,数字产业化正在经历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转变,未来将在数据要素市场的反哺下有更强劲的动力。

搭乘数字经济的快车,我国数字要素市场整体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十三五”期间,我国各个要素市场规模均实现稳定增长,以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流通等环节为核心的数据要素市场增长尤为迅速。据国家工信安全中心测算,2021 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 为 704 亿元,预计到 2025 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将达到 1749 亿元,2021 年-2025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25%。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仅有 32%的企业数据价值会被激活,还有数据未被采集、加工、流通和分析,我们可以预期未来数据要素市场将会在立法与技术的双重培育下,保持高速增长。

(四)政策立法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优质环境

2022 年 12 月 1 日,财政部发布《企业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意味着国内首个企业数据要素会计处理规则出炉,数据资源入表重要意义在于,公司未来持有的数据不再只体现单一数字,而是形成资产项目,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对于符合条件的数据资源,内部使用确认为无形资产,外部交易确认为存货。可以预见的是数据要素、数据资产等相关法律法规后续有望陆续出台。数据已经成为生产要素,作为企业资产入表,有望推动数据要素采集、清洗、标注、确权、定价、交易等市场化建设。

数据要素一同起步于大数据发展,独立于大数据产业融合,将随政策立法走向深化。2014 年 3 月,“大数据”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开始重视大数据价值,为将来数据作为生产 要素提供市场环境。2015 年 8 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对大数据行 业的整体发展进行统筹布局,顶层设计规划标志着大数据行业开始起步。“十三五”期间,随着与大数据相关的政府文件的密集出台,大数据相关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数据作为社会生产的关键生产要素也逐渐需要专业的市场和市场化配置。自 2020 年以来,国家、地方各级政府单位陆续出台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法规及政策文 件,总体围绕“以数据安全为前提,完善数据要素产权配置、完善数字治理、细化市场领域”,由浅入深地建立健全的数据要素市场的基础制度。截至目前,全国超过 17 个省份出台相应条 例,响应国家推动数据要素产业发展。

(五)技术创新推动数据要素更高效、安全地开发利用

随着大数据基础设施的完善,人工智能、隐私计算、区块链、可信计算等新兴技术融入大数据产业的升级,为数据要素市场安全治理做出巨大贡献。大数据安全是数据要素市场成长过 程中的奠基,数据泄露、滥用等风险是数据流通中最大的威胁。技术创新能够更高质量地支撑 数据采集、存储、加工、流通、分析、应用的价值闭环,使得数据获取量更大、数据存储和管理更加便捷、数据流通更安全合规、数据分析更智能更能满足各行业提出的特色要求,以此助力应用场景的积累和拓展,带动数据服务模式创新,实现最大化的数据价值变现。

5.1 人工智能:推动数据服务精细化、定制化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依赖大量数据的训练,更成熟的人工智能也将推动数据质量的不断提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从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到数据分析,在数据要素产业链上,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深入几乎所有环节并发挥核心作用。得益于深度学习等算法的突破,人 工智能标注、处理和训练数据的质和量都大幅提升,推动数据服务走向精细化和定制化的过程。AI 计算技术围绕数据处理、数据储存和数据交互三大能力要素进一步演进升级。据 IDC 测算,2025 年全球数据规模将达到 163ZB(ZB:Zettabyte,意思是十万亿亿字节),其中超 过 80%是非结构化数据。在如此庞大的数据要素中进行数据采集,并完成各行业对数据的加工, 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使计算效率明显提高,这将推动数字要素产业链上子市场之间联系紧密。数据与 AI 技术的发展一脉相承,由于数据的敏感性和不同,在数据流转过程中,数据资产本身和人工智能系统模型都存在隐私泄露的可能,这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方向,即在人工智能技术中加入隐私计算和解释性增强技术,共同构成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技术。

5.2 隐私计算:寻找数据安全与数据价值挖掘的技术平衡点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数据应用和隐私保护的矛盾,隐私保护计算应运而生,能够实现数据“可见不可用”。总体来说,隐私保护计算的关键技术包括:联邦学习、安全多方计算、机密计算、差分隐私和同态加密等。(1)联邦学习:基于多方数据进行联合建模,包括各自原始数据不对外输出、由中心方进行协调的建模,更多地用于多方提供数据联合建模的业务问题,保证原始数据不会出库。(2)安全多方计算:在无可信第三方的情况下安全地进行多方协同计算,主要可应用于联合风控、联合营销、联合商业智能等业务应用场景。(3)机密计算和可信执行环境:在基于硬件的可信执行环境中执行代码来保护数据应用中的隐私安全,能够为数据机密性、数据完整性和代码完整性三个方面同时提供一定水平的保 (4)差分隐私:在提供数据库查询最大化准确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识别其记录的机会。(5)同态加密:该算法允许在加密的密文上直接进行计算,且解密后计算结果预计于铭 文的计算结果一致.

广义上,隐私计算技术能够在不泄露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分析、 处理与验证,涉及数据的生产、存储、计算、应用等数据处理过程。在保护数据所有者权益和 客户隐私的同时,通过数据流通,合规合法地挖掘数据价值,为多方数据协同合作提供了安全 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提升公共决策效率、拓展商业应用场景等方面,数据流通具有显著的作用, 而隐私计算技术能够提高数据流通的安全性、合规性,促进多方实体的跨区域、多维度数据的 融合,更好地发挥数据要素市场的价值。

5.3 区块链:促进数据要素可信互联、共享与协作

围绕数据要素的可信传输和存储,区块链技术开始步入“信任链”、“协作链”为导向的新发展阶段。区块链技术基于多方共识、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信息透明可追溯等核心特征,能够在较低的成本下形成数据要素产业链多方之间的分布式可信协作网络。随着区块链纵向技术融合与横向开放发展的推进,相关技术逐渐进入成熟期,支撑数据 要素全域信任价值,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区块链与物联网的融合可以弥补两者自身缺陷,实现“物理-数字”世界的可信连接,提升数据真实性,保证数据要素的采集能够深度绑定数据 应用场景。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的融合,解决了各自面临的难点,既能保障数据存储和流通过程 的全流程可验证、可追溯、可审计,又能保护隐私安全,这种可控共享的方式促进数据要素市 场流通过程逐渐向分布式、多层次和更高级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六)数据要素的应用市场

6.1 政务方向:高度重视政务大数据体系构建

随着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数据在政务服务、调节经济运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政府数据的有序共享。2021 年 1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 《“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要求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规 划》提出三个要求:一是深度开发利用政务大数据。二是发展壮大融合创新大平台。加快网络融合,升级完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加快技术融合,构建智能化政务云平台体系,加快数据融合,健全国家数据共享与开放体系,加快服务融合,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体系。三是统筹建设协同治理大系统。今年 6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10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正式提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并确定 “1+32+N”的框架结构。《建设指南》充分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优化数据服务能力, 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旨在数据统筹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安全保障能力不够完善等主要问题,足以体现目前政务大数据正大步迈向新阶段,将扩大政务信息化、政务 IT 行业的行业规模。

6.2 金融方向:金融数字化与数据交易所

目前,金融数字化是数字经济中的重要趋势。金融数字化是以数据作为关键要素,以价值释放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主线,对金融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全要素数字化升级和转型的过程。金融业作为拥有庞大数据资产,且最易与信息科技运用结合的行业,数字化是行业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最佳选择,这将是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除了数字金融相关的行业,数据交易所也进入数据要素市场,开始活跃的探索阶段。由于我国数据要素市场逐渐成熟,数据交易机构的建立为各方提供统一的标准、规则和监管,营造 有序合规的数据交易生态,能够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全产业链上的数据流转,也能促进数字产业 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

6.3 税务方向: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

税务信息化预期增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服务体系中,税务系统将最先落地。2021 年 3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要求 加快推进智慧税务建设、深化税收大数据共享应用,大力推行优质高效的智能税费服务,探索 建立全国统一的税务云征管服务平台和电子税务局。2021 年 9 月,国家税务局公告,金税工 程四期建设已正式启动实施,并将在年底基本落地智慧税务的开发工作。由于金税三期已完成对国税地税数据的合并统一,金税四期将纳入“非税”业务,对业务流程进行多维化、全方位 的全流程监控,让国家实现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的精准监管转变,提高市场的集中度。

四、医疗信息化迎新机遇

(一)政策持续推动,电子病历升级空间仍然较大

近年来,电子病历在政策驱动下快速普及,占医疗信息化市场的比例逐年提升。2018 年 8 月,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到 2020 年,三级医院要实现院内各诊疗环节信息互联互通,达到医院信 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 4 级水平。” 在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医 院信息化状况调查(2019-2020 年度)》报告显示,1017 家受访医院中,672 家医院认为电子病历集成建设需要重点关注,其中 86.14%的受访医院给予建设电子病历系统最高优先级。根据 Frost&Sullivan 统计,近年来,我国电子病历市场规模在相关政策催化下快速增长, 2016-2020 年复合增长率为 26.6%,2020 年我国电子病历市场规模达到 18 亿元。电子病历占 医疗信息化市场的比例逐年提升,预计 2022-2025 年电子病历市场仍将保持年均 30%以上的增速,至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73.7 亿。

2022 年将是三级医院电子病历 4 级建设集中完成期。自 2018 年《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 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发布以来,电子病历建设稳步推进。截至 2020 年 底,我国二级医院电子病历评级平均水平为 2.03 级,三级医院为 3.46 级,全国电子病历评 级平均为 2.43 级,电子病历建设进度慢于预期。因此 2021 年 10 月 14 日,卫健委与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 年)》,将全国二级和三级公立 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平均级别分别达到 3 级和 4 级的建设目标延至 2022 年。并且要求到 2022 年,智慧服务平均级别力争达到 2 级和 3 级,智慧管理平均级别力争达到 1 级和 2 级, 能够支撑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新模式。

1. DRG/DIP 三年行动计划发布,2025 年底实现“全覆盖

” DRG/DIP 三年行动计划发布,2025 年底实现“全覆盖”。国家医疗保障局于 2021 年发布 《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要求 2022 到 2024 年,全面完成 DRG/DIP 付费 方式改革任务,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到 2024 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部开展 DRG/DIP 付 费方式改革工作,先期启动试点地区不断巩固改革成果;到 2025 年底,DRG/DIP 支付方式覆 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电子病历是 DRG/DIP 的数据来源和质控核心。DRG/DIP 实施所需采集数据内容基本相同, 主要分为病人病案信息及医保结算信息,其中诊疗基本信息包括病程严重程度及复杂性、医疗需要及使用强度、医疗结果及医疗资源消耗。病人病案信息是否完整,对患者的诊断是否合理, 病案记录是否规范,这些问题决定了 DRG/DIP 实施的合理性和精确性。信息采集过程中的病案 相关信息均来自电子病历系统。同时,电子病历系统是病案质控的核心,完善且高效的电子病 历系统能够保障病案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合理性和规范性。

从业务角度,DRG/DIP 的有效实施原则上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需要达到 5 级标准。据国 家医疗保障局 2019 年发布的《国家医疗保障 DRG 分组与付费技术规范》,DRGs 实施的基本条 件之一为信息互联互通,要求医疗机构具有内部 HIS 系统、病历系统、收费系统和医保结算系统互联互通,提升病案质控的效率。按照卫健委发布的电子病历分级标准,为充分保证病案质量满足 DRG/DIP 应用要求,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需达到 5 级标准,即实现统一数据管理,中级医疗决策支持,将带动全国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进一步升级。

2. 电子病历更高等级标准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全国范围内推广

近期,湖南省卫生健康委、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在《湖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中明确要求:持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省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达到 5 级及以上,市县两级公立医院达到 4 级及以上。具体表述为:信息资源配置方面,建设高效稳定安全的卫生健康专网,完善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中医药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推动公立医院、公共卫生、人口监测、医疗服务、采供血、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系统互联互通,推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善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和基础资源数据库,推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线查询和规范使用,逐步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信息大数据管理。持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 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省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达到 5 级及以上,市县两级公立医院达到 4 级及以上。大力发展远程医疗,逐步实现远程医疗服务覆盖所有医疗集团、医共体和县级公立医院,并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健全完善监管平台,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和监管体系。积极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在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分析、病原体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支撑 作用。

根据 CDSreport 数据统计,截至 2021 年,我国通过电子病历五级及以上的医院共 232 家,在三级医院的渗透率尚且不到 8%,我们认为,《湖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关于电子病历评级标准的要求有望复制到全国,未来三年将是 5 级及以上电子病历渗透率快速提升期。

3. “千县工程”名单确定,要求范围内的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标准

2021 年 11 月,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 2025 年)》,旨在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逐步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方 案提出, 到 2025 年,全国至少 1000 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发挥县域医 疗中心作用,为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打下坚实基础。2022 年 4 月,国家医政医管处公布了首批“千县工程”示范单位名单,全国共有 1233 家 县医院入选。这些县医院普遍医疗信息化基础较差,如果要达到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则电子病历需要至少达到 5 级标准,这将带来非常大的升级改造空间。假设单个县医院医疗 IT 改造平均投入 2000 万,则十四五期间“千县工程”带来的医疗 IT 市场空间将达到 246 亿。

(二)医疗数据中心需求有望迎来加速增长

电子病历 5 级以上将带动医疗数据中心需求增长。医疗信息化建设围绕数据生产、数据集中、数据利用展开,其中数据生产环节由电子病历系统承担,数据中心产品将医院内的管理、 临床等信息数据进行统一收集存储,并完整、及时的提供给使用者,实现院内的信息共享和互 联互通。电子病历 5 级要求全院医疗数据集成,实现智能化采集和应用,数据中心的建设提高 医疗数据整合利用能力,在数据收集、统计及传输方面体现出了更好的专业性和可扩展性,是 医院互联互通水平提升与电子病历 5 级及以上建设的基本要求。

我国医疗数据中心市场快速增长,但目前规模仍较小,未来几年有望加速增长。中国医疗数据中心起步较晚,据 Frost&Sullivan 数据显示,2016 年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仅为 10 亿元。随着医疗信息化,对数据集成、统计及应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2020 年我国医疗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为 35.2 亿。随着电子病历 5 级医院数量的快速增长,未来 几年我国医疗数据中心市场有望迎来加速增长,据 Frost&Sullivan 预测数据,2022-2025 年 市场增速分别为 25.84%、28.50%、29.20%、29%,至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21 亿。

(三)市场增量空间测算

电子病历及全院信息化建设打开较大升级增量空间。截至 2020 年底,我国共有三级医院 2996 个,二级医院 10404 个,过去 5 年的年复合增速分别为 7.1%/6.7%。我们假设:1、2025 年三级医院基本上均达到电子病历 5 级标准,二级医院基本上均达到电子病历 4 级标准;2、 2022-2025 年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的数量年均增速分别为 6%/5%;3、根据中标情况估计,三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由 4 级升至 5 级(包括相应的数据中心等)建设平均投入按 1500 万元,二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由 3 级升至 4 级建设平均投入按 400 万元计算。依据这个假设,我们测算出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于 2022-2025 年期间将分别贡献 601、482 亿元的市场增量,加上千县工程的 246 亿元增量,总计 2022-2025 年电子病历及全院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市场空间增量将达到 1329 亿元。

(四)借鉴美国发展史:技术优势决胜电子病历市场,未来向专 科化演进

美国电子病历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Epic 和 Cerner 分别为美国电子病历市场第一、第二 大厂商,2019 年 Epic 和 Cerner 急诊电子病历合计市占率超 58%。Epic 成立于 1979 年,是美 国最大的医疗信息化厂商之一,其主要业务模式为电子病历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提供以 Chronicles 数据库为核心的集成化医疗信息软件。Cerner 成立于 1979 年,是目前全球规模最 大的医疗信息化厂商之一,市值超过了 230 亿美元,其主要业务包括核心电子病历等传统 HIT 产品,及收入周期管理(RCM)、公共卫生管理(PHM)等新产品线。

美国电子病历黄金发展期内,技术领先型公司优势扩大。2009 年,美国国会通过 HITECH 法案,授权美国医保部门(CMS)制定有效使用(MU)的具体标准,包括对医院电子病历功能的具 体要求及在电子病历的应用程度的考察要求。MU 第二阶段的评价指标由 CMS 在 2012 年 8 月推 出,强调医院内部数据在科室间的交互以及数据在临床诊疗的应用,对电子病历产品的平台化 和集成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pic 和 Cerner 凭借技术和产品优势,满足关键需求,而其他供 应商技术及产品跟进不及时,使得 Epic 和 Cerner 在医疗信息化市场中崛起。

2020 年 Epic 医院客户净增长 101 家,Cerner 客户净流失 19 家。其中,Epic 增长的客户 大多由 Cerner、Meditech 及 Allscripts 的客户转化而来。在过去的 5 年中,Epic 每年平均 净增 83 家医院客户,其电子病历系统的深度集成及稳定性使其成为许多大型医院的首选。2020 年美国医疗信息化市场中 Epic 的市场份额为 31%,全美覆盖床位占比为 42%,远高于 Cerner 床位占比 27%。电子病历系统作为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进一步奠定了 Epic 在医疗信息化市 场中的地位。未来电子病历将向专科化、智能化发展,专科电子病历市场空间有望打开。中国以往的电 子病历市场增长以综合电子病历为主,医院大多不区分各个专科的电子病历,而未来注重普适性临床业务管理的综合电子病历无法满足特定科室的管理需求,更具临床深度、贴近专科流程 的专科电子病历需求日益凸显。美国龙头 Epic 的电子病历产品基于一套主体框架,为所有专 科进行定制,专科化功能非常完善。Epic 分别为 42 个专科定制开发了电子病历系统。

随着专科需求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越发明显,专科电子病历市场的结构占比将不断提升。据 Frost&Sullivan 统计,2020 年中国专科电子病历占比为 20.8%,至 2025 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升至 36.0%。未来,基于海量电子病历数据积累和专科化程度提升,电子病历能够在临床数据治理、智能决策、知识挖掘等方面实现智慧化应用。

五、云计算方兴未艾,数字经济催化下长期向好

(一)整体云计算市场增速由高增趋于稳健,PaaS 将迎来高增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为3280亿元,同比增长45.4%,增速相对 2020 年回暖;预计到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2683 亿元,增速逐渐由高增趋于稳健;IaaS 增速将有所放缓,PaaS 市场将迎来高增;2021 年,中国整体 IaaS 市场规模达到 2201.4 亿元,增速 34.3%,PaaS 市场规模达到 420.7 亿元,增速约为 55%;数据库、大数据将 成为 PaaS 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

(二)公有云市场增速放缓,私有云将受益于传统政企客户需求 维持高增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 2291 亿元,同比增长 52.7%,预计到 2025 年达到 9632 亿元,增速将缓慢下降;2021 年,非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 990 亿元, 同比增长 30.9%,预计未来三年增速将有所抬升。从私有云下游客户行业占比来看,政府与金 融行业占比过半,分别占比 34.3%和 23.9%。相对于互联网用户倾向于公有云的应用,政府与 金融行业企业更注重数据的安全性,更倾向于选择私有云与混合云,受益于数字经济建设与信 创需求,私有云与国资云将迎来增长。

(三)政务、国资云快速增长,各大厂商群雄逐鹿

根据国资云建设白皮书,国资云是由国有企业建设和运营、专门服务于国有企业的云平台,旨在保障国有数据资产安全和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提供国资监管、国企管理和数字 化运营等服务,覆盖包括 IaaS/PaaS/DaaS 和 SaaS 在内的综合云服务。国资云的内涵具体表 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拥有更强的数据安全保障能力;2)满足 IT 集约化的需求;3)充分 释放国有企业的数据价值;4)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监管。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政务云市场空间达到 653.6 亿元,同比增长 42.30%, 维持高增。从竞争格局来看,主要有四大类厂商:传统电信运营商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 国联通;传统 IT 厂商,如浪潮云等;互联网厂商,如腾讯云、阿里云等以及系统集成商,如太极软件、神州数码等。根据 IDC 数据,目前政务云服务平台市场中,传统 IT 厂商及集成厂商处于领先位置,其中,浪潮(19.4%)、太极(16.8%)处于市占率领先位置。

(四)IaaS+PaaS 市场格局趋于分化

阿里云继续保持中国公有云 IaaS+PaaS 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位置,2021H2,其占据市场份 额为 36.7%,比 2021H1 的 37.9%,份额减少 1.2%。其中 IaaS 市场份额下半年为 37.8%,比 2021H1(38.6%)减少了 0.8%。第二名公有云 IaaS+PaaS 腾讯云市场份额为 11.1%,比 2021H1 (11.2%)减少了 0.1%,其中腾讯 IaaS 市场排名第三,其市场份额为 10.9%,比上半年(11.1%) 减少了 0.2%。公有云 IaaS+PaaS 市场第三的华为云 2021H2 市场份额为 10.8%,比 2021H1 (10.9%)减少了 0.1%。其公有云 IaaS 市场,华为云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 11.4%,相比于 2021H1(11.2%),增加了 0.2%。值得一提的是,运营商公有云业务呈现加速态势,其中中国电信的天翼云保持 2021H2 中 国公有云 IaaS+PaaS 市场第四的排名,其市场份额由 2021H1 的 8.3%增加到了 8.6%,是排名 前五的云厂商中唯一一个市场份额扩大的,其公有云 IaaS 市场市场份额由 2021H1 9.6%提升 至下半年的 10.3%。异军突起的还有中国移动旗下的移动云,在公有云市场份额位列第七,其 IaaS+PaaS 市场份额同比增速达 137.8%,环比增速达 24.9%,两项增速数据在前十云厂商中皆位列第一;中国联通旗下的联通云 2021 年第四季度公有云 IaaS、PaaS、IaaS+PaaS 收入同比 增速则位列所有云厂商之首。

国家将云计算作为底层基础技术,提出多项支持政策,推动产业发展。2020 年 4 月,发改委、中央网信办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应急管理、疫情防控、 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作用。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云计算技术与市场日益成熟,企业的上云意 识和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五)SaaS 市场发展方兴未艾,长期将保持高景气度

全球 SaaS 行业发展保持稳定:根据 Gartner 数据统计,2019 年全球 SaaS 服务市场规模达到 1021 亿美元,预计到 2022 年,全球 SaaS 服务市场规模可达 1383 亿美元,2019-2022 年 CAGR 为 11%。国内 SaaS 行业发展处于早期高速增长期,预计 2021 年市场规模接近 100 亿 美元: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9 年中国企业级 SaaS 服务市场规模达到 51 亿美元,同比增长 40%。随着国内企业对 SaaS 行业认知度的提升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刚需,预计 2021 年,中国 SaaS 市场将达到 98 亿美元,占比全球市场的 8.32%。中国 SaaS 市场仍存在开发空间,潜在 市场巨大。

全球 SaaS 投入和 SaaS 产品数量正稳步增长。全球企业在 SaaS 的使用率和投入量上一直 上升。2018 年,SaaS 支出和应用在所有规模的企业中都出现了持续地快速增长,全球企业在 SaaS 上的平均支出为 34.3 万美元,同比增长 78%。SaaS 产品的使用和投入同样存在规模效 应。根据 Blissfully 显示,2019 年超过 100 人的企业年使用 SaaS 的数量平均超过 100 个,随 着企业体量增长,SaaS 产品使用数也呈现出线性增长特征,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公司更偏好 于使用专门化应用,而不仅仅是增加冗杂的功能模块。

企业级 SaaS 在企业级软件渗透率逐步提升。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逐步加快,SaaS 凭借标准化灵活部署、便于迭代、按需付费等特点逐步在企业级软件领域渗透。根据艾瑞咨询数据, 中国 2019 年企业及软件 SaaS 市场规模为 362.1 亿元,占企业应用软件 17.2%。预计 2023 年 占比将达到 38.7%。

六、工业软件: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的长期高景气赛道

(一)中国工业软件产值占全球比例低,存在巨大提升空间

我国工业软件现状:我国工业软件相较发达工业国家来说起步较晚,目前在多个领域信息化程度低,国产化程度低,技术与国外厂商存在差距,中高端市场占有率低。我国信息技术产业面临“缺芯少魂”的问题,在智能制造领域,可以说工业软件是我国制造转型升级路上不 可或缺之魂,未来将受政策大力支持。目前,工业软件领域已经出现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投资机会值得重点关注。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工业生产领域实现全覆盖,对标全球市场,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从低端到高端,从上游能源材料采集到中游生产制造到下游轻工,我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 产业分类所列 41 个工业大类、207 个中类、666 个小类全部工业和信息大类的国家。中国工业 经济规模为世界首位,制造业增加值为 27 万亿元,占全球比重 28%。但我国工业软件产业规 模占全球比例仅为 6%,存在严重不匹配,未来将不断追平。需求带动行业发展,应用打磨产品性能。从工业发展进程来看,我国处于工业化向后工业 化过渡阶段。外加劳动人口下降与老龄化趋势,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是转型关键,下游行业 需求将加速释放。从全球工业软件巨头发展情况来看,工业软件巨头均诞生于工业强国的转型时期,产品与产业融合不断提升产品的实际应用性能。

我国工业软件市场增速快于全球增速,保持 15%左右增长。根据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数据,2019 年,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到 4107 亿美元,近三年同比增长率均在 5% 以上,2012-2019 年复合增长率为 5.4%。国内工业软件产业规模仅占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的 6%,但国内产业规模增长速度较快,近三年同比增长率在 15%左右,2012-2019 年复合增长率为 13%。

(二)政策持续加码,行业应用落地加速

从海外工业强国来看,工业软件发展始于顶层设计。从欧美工业软件强国来看,政策的重点在于加大投入、在企业融资和税收方面发力、注重产学研相结合、保护知识产权、促进人才就业,值得我国借鉴。工业软件相关政策持续颁布,侧重点逐渐清晰。从 2015 年颁布的《中 国制造 2025》成为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开始,针对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等的政策法规不断颁布。政策侧重点逐渐清晰,体现了我国发展工业信息化 /智能制造转型的决心。今年 1 月颁布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 年)》提出了具 体量化目标,在资金来源、税收政策、产学研融合、人才保障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三)设计研发类:技术差距大,95%国产替代空间

研发设计类软件( CAD/CAM/CAE/EDA/PLM )主要用于产品设计研发阶段,位于制造生产最上游,牵一发而动全身;95%依赖进口,国内厂商存在技术瓶颈,与国外差距较大,国 产替代空间大。目前国内已经产生一批厂商,产品可运用于工业机理简单、系统功能单一、行 业复杂度低的领域。但核心技术依然存在差距,需要持续突破。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2D 可实现替代,3D 仍存在技术差距根据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数据,2018 年 CAD 全球市场规模为 86.6 亿美元,增速为 6.5%;国内 CAD 软件市场规模约为 7.33 亿美元,占比 8.5% ,增速高于全球。

2D 领域国产软件已可基本实现国产替代,在高端 3D 领域与海外公司仍有差距:2D CAD 在技术性能上与国外厂商差距不大,可实现替代,但应用场景仍局限于中低端技术领域,未来 将向高端方向实现替代。目前 2D 国产化率为 11%左右。海外厂商应用场景主要为高端设备, 例如高端仪器、医疗设备、电脑软件等,而我国厂商主要集中在建筑、中低端机械制造等领域。3D CAD 领域,国产厂商与海外厂商差距较大,处于技术突破阶段。

CAE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计算机辅助工程):与国外厂商差距大,以代理和实施为主。根据 Credence Research 数据,2020 年预计全球 CAE 市场规模达到 81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达到 128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 9.6%。根据赛迪顾问 2016-2021 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数据,2020 年中国 CAE 市场规模达到 18 亿元,预计 2021 年达到 21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16.2%,明显高于全球增速水平。CAE 三巨头—ANSYS、达索、西门子以 47%的市占率主导 全球市场,中国 CAE 市场国产化率不足 5%,主要厂商为安世亚太、中望和安怀信。主要以代理国外厂商项目实施为主,技术上与国外差距较大。

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以点工具为主,全流程技术仍需突破根据赛迪智库数据,近年全球 EDA 工具总销售额保持稳定上涨,2018 年、2019 年和 2020 年分别实现总销售额 65.2 亿美元、65.3 亿美元和 72.3 亿美元。EDA 行业格局常年保持稳定,市场集中度较高。行业内部公司分为三梯队,第一梯队的 Synopsys、Cadence 和 Siemens EDA 拥有较完整的全流程产品,垄断了全球超过 70%的市场份额, 收入规模及产品完整度远超后 两梯队的企业。按照三家公司 2020 年营业收入占 EDA 行业收入的比例计算三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其中,Synopsys 市占率约 32%,Cadence 市占率约 23%,Mentor Graphics(即 Siemens EDA)市占率约为 15%。

(四)生产制造类:中低端国产化率高,高端可替代空间大

生产制造类软件(PLC/DCS/SCADA/MES 等)主要应用于工厂生产制造现场管控。生产制造类软件市场规模较大: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19 年我国生产制造类软件市场规 模为 331.9 亿元,预计到 2021 年将达到 450 亿元左右。50%国产化率,海外厂商占据高端市 场:国内厂商占据 50%市占率,在部分领域已经具备一定实力,但在高端市场仍由国外厂商占据。细分市场分布均匀,2019 年,五大类软件市场占比在 15%-30%区间,分布均匀,其中 MES 占比最高达到 28.97%。

(五)经营管理类:市场空间大,高端领域可替代空间大

经营管理类软件( ERP/SCM/CRM/BI 等)侧重于工业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的运营管理。中国管理运营类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接近 500 亿:根据赛迪顾问数据,截止到 2019 年,中国管理运营类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已达 333 亿元,预计到 2021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448.1 亿元。本土管理运营类工业软件已经出现代表厂商,在中低端市场占有率高,诸如金蝶、用友网络等,这些代表厂商已经具备较大规模和实力。

ERP:国内厂商市占率 70%,高端市场市占率不到一半

我国 ERP 市场起步较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截至 2019 年,我国 ERP 软件行业市场规模达到 302 亿元,同比增长 14%。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的数据为 415 亿元。

中低端市场国内厂商优势明显,高端市场仍以海外厂商为主,替代空间大。用友网络在 2019 年以 40%的市占率连续 15 年位居国内整体 ERP 市场份额第一,第二、第三的厂商为国产厂商—浪潮(20%)和金蝶国际(18%)。SAP 和 Oracle 市场份额合计为 17%。尽管本土厂商占领大部分市场,但其客户集中于中小企业。以大型国企、央企为代表的高端 ERP 市场依旧被国外厂商占据。

(六)我国工业软件产业特点及趋势判断

1. 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软件国外厂商具备一定优势,标准化程度较低的、现场实施、国产适配程度较高的细分市场国内厂商具备优势。如设计软件属于纯软件形式,标准化程度高,国外厂商技术凸显,因此国产替代化程度低;流程控制类需要国产适配实施,国产化程度较高。2. 软硬件结合的嵌入式软件在国内占比大于纯软件。国内市场版权意识较为薄弱,纯软件形式容易盗版,而软硬件结合的嵌入式以硬件形式销售。3. 卡脖子领域将成为重点发展对象,技术成熟细分领域将由中低端向高端替代发展,应用场景适配程度高的领域将向着云化发展。重点卡脖子的设计类软件将成为技术和资金投入重点领域,未来三到五年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实现技术突破和收入的高增;国产化替代程度较高的生产控制类软件中低端替换可以完成,未来将向高端制造替代发展,产品单价将得到提升;经营管理类软件大部分实现国产化,已在多种应用场景进行适配,将向云化发展,相关厂商利润率将得到提升。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分享国内外各类行业研究报告/专题热点行业报告/白皮书/蓝皮书/年度报告等各类优质研究报告分享平台。所有报告来源于国内外数百家机构,包含传统行业、金融娱乐、互联网+、新兴行业、医疗大健康等专题研究.....目前已累积收集近80000+份行业报告,涉及众多大板块,多个细分领域。

文琳编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意见,也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 wenlin-swl  微信联系删除。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2022年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2022年快手春节美食饮品行业数据报告

  2. 2022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洞察报告

  3. 预制菜行业洞察报告

  4. 2022年预制菜行业研究报告

  5. 2023年饮食趋势洞察报告

  6. 2022中国餐饮品牌力白皮书

  7. 啤酒行业分析,2022年啤酒行业研究报告

  8. 2022中国白酒企业转型升级报告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琳资讯》

提供每日最新财经资讯,判断经济形势,做有价值的传播者。欢迎关注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2022年食品饮料行业调研报告

  2. 食品饮料行业年度策略:白酒持续回暖,关注大众品业绩修复节奏

  3. 食品饮料行业研究与策略:延续消费复苏主线,把握确定性原则

  4. 食品饮料行业2023年度策略:回答市场关注的三个问题

  5. 食品饮料行业专题研究:休闲食品之全渠道解构

  6. 2022乳品行业研究报告

  7. 乳品行业深度报告:乳品全产业链剖析,双寡头引领行业持续成长

  8. 2022新茶饮研究报告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改变心态,人生也将发生改变

  2. 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有啥不同?看了你就知道

  3. 如何用中医药应对新冠,“阳过”后能马上进补吗?专家解答

  4. 她被当众造黄谣,2023年第一大离谱

  5. 电影《丧钟》全5集

  6. 音乐欣赏:轻音乐《金色太阳之歌》太沉静了

  7. 张文宏:它是抵抗病毒最关键的食物!特别是老人一定要常吃!

  8. TED演讲:如何别太在意一些事?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
点击下方可看
  1. 2023年市场展望与薪酬报告

  2. 史上“最贵”辞职信,发完公司贬值400亿!员工离职成本超乎你想象

  3. 看了某地「红马甲」送温暖的尴尬一幕,才理解在大学教室里落泪的董宇辉…

  4. 个人所得税,免征!今天起,这33种情况通通不用再交个人所得税了!

  5. 我在华为光伏的那些日子!

  6. 全域经营-新商业环境下零售企业价值增长路径(2023年版)

  7. 昔日煤炭大佬“谢幕”,死在黑金盛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