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事淘金者林天宏:没有好故事,再大的导演明星宣传预算也不OK | 媒记专访

二维酱 刷屏精选 2017-04-28

“这个市场里钱大把大把的,你有本事就挣吧。”

 

曾以《回家》等特稿闻名媒体业界的林天宏,如今谈起赚钱的影视生意时显得驾轻就熟。

 

2014年离开《人物》杂志后,林天宏先后在万达企业文化中心、万达影业和阿里影业身居要职。今年3月初,他接受老搭档李海鹏的邀请,加入韩寒旗下的上海有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原亭东文化),目前的新身份是协助李海鹏,打理ONE品牌的整体内容业务,以及影视项目的前期故事与剧本开发。



3月底,我们在上海有树文化的办公室里见到了入职不久的林天宏。他的办公室外,年轻的员工们正敲打键盘忙碌着,每人桌上都堆着厚厚几摞书。林天宏泡上了一壶茶,在茶香袅袅间,他跟我们聊了些关于非虚构故事生产、关于媒体人转型的感受。

 

 

中国每天都在产生各种各样的奇葩故事

 

现在故事越来越重要了。大家开始明白,没有好故事是不OK的,再大的导演明星宣传预算也不OK。”

 

而对于去哪里找故事,什么样的故事算得上好故事,林天宏无疑是专业的。他曾在媒体一线摸爬滚打近十年,拥有灵敏的故事嗅觉。

 

在中青报的《冰点周刊》做记者时,林天宏曾凭借《回家》和《人民会用脚投票》两篇特稿获选南周年度致敬。


《回家》的故事是林天宏在512地震采访中碰到的,《南方周末》在致敬理由中写道:《回家》的与众不同,只是在提醒一个常识,普通人的情感悲欢,才最容易打动普通人

 

这也是从事非虚构写作的人们所坚信的,真实故事的力量。

 

对于媒体来说,什么是一个好故事?林天宏不假思索地就能说出标准来:完整的,个体的故事,足够精彩,背后反映出的是当下社会的普遍现象。比如南方周末前段时间推出的《刺死辱母者》。

 

但如今,林天宏对于好故事的标准发生了变化。他不再是为媒体挖掘故事,而是更加看重故事的商业化、影视化的价值。他们在做的事情,是切入产业链最上游的故事生产与剧本开发环节,为影视业带来更多优质的现实主义题材剧本。

 

中国是个快速发展、急剧变化的国家,这个地方每天都在产生着各种各样奇葩的故事,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每天给你提供那么多故事素材。

 

 

聪明人下笨功夫

 

为了聚拢这些故事素材,ONE不仅找来了李海鹏、林天宏两位特稿老手,还从南周、《人物》挖来了多位经验丰富的特稿作者,李海鹏原先在《时尚先生》的特稿团队也几乎全部转移了过来。

 

“这一块是我们的优势,包括很多好莱坞公司也对我们感兴趣,他们觉得中国的故事太牛x了。我们社会记者这么多,手里的选题拉个list出来,就有很多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林天宏用去年引起热议的电视剧《小别离》举例,原作者是钱江晚报教育版的老记者,他关注到中产阶级家庭为了种种原因要把小孩送出国读书的现象,采访了五十多个家庭的故事。“把这些东西拿在手上,做任何事都很容易的你知道吗?”


他说自己之前一年要看几十个剧本,“有些编剧就是大学生,还没出社会,一集给三千块,能编个什么鬼?《小别离》的五十个故事全都是真的啊,一个真实的细节有时候比整个世界的分量都重。”

 

ONE的故事生产团队通过“聪明人下笨功夫”的方式,把故事实打实地拿下来。比如接到一个关于买房的剧本订单,那就去采访一百个买房的人,然后会有专业的编剧加入项目组,他们对剧本的结构、节奏更加熟悉,可以与故事生产者优势互补。

 

他们旗下已经一百多个签约编剧。在林天宏看来,编剧是很好找的,但是真正懂中国的现实题材的,对人性有真正理解的编剧太少,而这种项目组的模式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事实核查:保证非虚构的纯洁性

 

ONE实验室就是负责生产非虚构故事的团队。在此之前,国内已经有网易的“人间”、界面的“正午”、真实故事计划等非虚构写作组织,《人物》《GQ》等杂志也一直有颇具影响力的特稿产出。

 

今年1月6日,ONE实验室发出一篇特稿《飞越十三号室》,由前《人物》记者钱杨采写,讲述临沂网戒中心里发生的故事。随后,ONE实验室陆续发表了《生死巴丹吉林》《绝命深潜》等特稿,经过各种公号和平台的转载推荐,这篇故事成功引起了一些影视公司的注意,其中还包括国内某一线女星。

这些特稿还有一个共同点,在开头都注明了事实核查员的名字。

采用事实核查员,是李海鹏的主意,他要保证非虚构写作百分之百的纯洁性。“有些记者可能职业习惯不那么好,另外这对于媒体的公信力也很重要。”林天宏解释道。

 

事实核查本来是传统新闻操作中很重要的流程,但现在的媒体大多做不到了。据林天宏介绍,《南方周末》和《人物》有采用过事实核查机制。一些老牌外媒也将事实核查作为必不可少的环节,林天宏回忆说,自己就曾接到过英国《卫报》的电话,他曾就媒体人转型的话题接受过卫报记者的采访,事实核查员打电话来,问他是否说过某一句话。

 

“最基础的是地名、人名有没有错,接下来,比如文章里写到A告诉ONE实验室一句话,这句话可能有录音也可能没有录音,事实核查员会进行抽查。”

 

 

谈媒体人转型:没什么过不去的坎

 

对于ONE实验室的特稿作者们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要转变寻找选题的思路,林天宏对一些选题并不满意,“如果是在媒体可以做,但不是每个故事都有影视化的价值。”

 

转变思路是媒体人转型时常常要面临的“坎”,有的媒体人可能需要漫长的适应期,会产生怀疑、迷茫的情绪,但也有的就像林天宏一样,对新的工作状态适应极快。

 

他说到自己刚从媒体出来的时候,唯一不习惯的就是要早起。到办公室之后就跑到厕所隔间去睡觉,睡半个小时再出来。过了一两星期就适应了,“早睡早起挺好的,一天时间多了很多。”

 

“你的心态要摆正,有的人带着媒体人的骄傲和清高去企业里,怎么看都不顺眼。既然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换个眼光去看待。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在他看来,一个企业能做这么大,自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即使有些乱七八糟的事,比如办公室政治,可能在媒体没那么严重,那也是一种历练。“你得知道这个世界的龌龊黑暗,才会相信它的美好,这才是有力量的东西。

 

如今他焦虑的事情之一是人手不足,需要有人运营公号、运营粉丝社群,需要有人把外面的资源聚拢来,跟品牌策划一些好玩的事。“靠我是不行的啊,我也不知道文艺青年们喜欢什么。”

 

“你不是文艺青年吗?”

 

“我曾经是,现在是个俗人。”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谁又会跟钱过不去呢?”

 

这个观点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媒体里写特稿的人越来越少了——“以前在《人物》写篇稿子几千块稿费,在这边花同样的精力有可能挣几十万,你要怎么选?”

 

曾见证了纸媒黄金时代的林天宏,如今认为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已经坍塌了,是一个要“死去”的行业。

 

传统媒体的人才大量流失,写稿训练的传承逐渐断代。就算新京报、南周等媒体时不时推出轰动的稿件,其实也是因为这样的报道太少了。“以前这些就很正常啊,每星期不都发这样的稿子?

 

我们问林天宏,如果要对坚守在传统媒体的人说一句话,你想说什么?

 

他说:“赶紧出来吧。



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参与讨论~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请后台留言或联系媒记君(见菜单栏)欢迎投稿,邮箱:editor@newrank.cn


| 媒记热文 |


白百何卓伟 | 美联航 | 门户总编跳槽

大尺度反腐剧 | 杀死老记者 | 轰动全国

神秘力量 | Airbnb爱彼迎 | 房价

直播乌龙 | 315晚会 |  震惊! 包子雷

汉拿山 | 乐天董事长 | 性教育课本

 记者变钢铁侠黎瑞刚 | 奥斯卡乌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