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粵語教學要進校 |寧靜致遠

黃虹堅 獨家
2024-09-07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





9月1日早晨睜眼,原以為會遇上蘇拉一場「落狗屎」般的大雨,岂料我那一區風平雨靜。連毛毛雨的影兒都不見,更不用說見到「狗屎」般的大雨了。



「落狗屎」廣東諺語


「落狗屎」是廣東諺語,誇張地形容下大雨時雨點的形狀。據說它源自英文,後被香港人用到日常語言中,再北上了粵語地區。我們這代人自小便從大人嘴裏聽到這句話,自己也不時運用。


粵港澳大灣區漢語方言分佈地圖


語言最無偏見,只要用得着,便「拿來主義」了。研究粵方言種種現象,對豐富、推廣官方語言普通話,有利無弊。


廣東粵劇院的演員們送戲進校園


拙文《李顯龍那一問》,收到不少熱心讀者留言和朋友們的意見。有的朋友還轉來了網上不少與粵語有關的視頻或帖子,那些熱心傳承粵語的精心製作,見出民間關心家鄉語言文化的思潮十分活躍。一些自媒體拍攝的、由小中學生組成的街訪團,與大人共同討論粵語裏日漸消失的用語用字,既有趣又實用,見出民間保存地方文化的自覺性正體現在下一代身上,令人深覺欣慰。



香港反而少見這種視頻問世。莫非香港保護和傳承粵語還不是一個話題,未如內地那般具有迫切性?


內地民間在行動,政府又該如何作為?


廣東省一級的領導幹部絕多來自外省,體現出內地幹部隊伍「五湖四海」的特點。要求他們能操純熟粵語確是強人所難,但作為一省父母官,要求他們體現出一點對地方語言傳承的尊重也一定合理。內地退休的著名電台主持人陳陽先生就曾提出:哪怕你們在開會開始和結束時用粵語打個招呼「大家好」和說聲「唔該多謝」,也算是一種態度啊。


這不是過份的要求。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鑒於廣東省小學生只會說普通話不會說粵語的情況十分普遍,特別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現在的小孩都不會說家鄉話嗎?」的一問,令廣東的粵語教學成了蒙羞把柄受到關注。相關部門似沒有回應,不能再「王顧左右而言他」了吧,應該抓住時機、盯住問題、着手解決把粵語教學引進教育機制的議題。


很多朋友都認為,儘管民間有許多弘揚粵語的活動,但粵語教學只有進入教育領域,才談得上真正的傳承,才算落到實處。


進入教育領域需要相應的師資。大灣區許多中、小學語文教師來自外省,他們的總體素質可能十分優秀,但粵語文化知識大致是零。要求他們兼顧粵語教學很不現實。再說當下的課程內容已經夠多,教學內容本就有消化不了的困擾,再要求加教粵語岂非自製麻煩?


香港新入職教師内地學習團


這問題香港的普通話師資培養經驗非常值得借鏡。


香港1997年回歸之前,教育當局就已開設了各種持續進修的普通話課程,供有興趣的教師修讀。1998年起,教育當局便把「普通話」定為小、中學的核心課程,並將之列為前幾年中學會考與近年DSE考試科目。大學也開設了相應普通話課程,有的學校還規定畢業離校時需考過普通話的離校試。由於教育當局對普通話教育重視,教師進修普通話的積極性也隨之提高。加上教育當局設定了「語文基準試」制度,規定了入職任教普通話教師的起步點,這便在教師中形成了對「職責」的共識,提高了接受普通話課培訓的自覺性。現在香港的普通話教育雖尚未盡人意,但總體格局已成,運作暢順。這是教育當局多年重視、計劃完善、資金到位、落實各種培訓條件所取得的成果。


語文能力評核


「推普」是國策,課堂教學以普通話為主十分必要,也確實很難分配更多的時間去兼顧粵語教學。但為了傳承粵語,現階段至少可做一些粵音教學、正音的工作,教師在教一些難字僻字或新詞時,也應教該字該詞的粵音讀法,特別在教古詩詞時,粵音教學更必不可少。有關部門有責任提供計劃、資金、課程培訓語文教師的粵語語音,他們對3500常用字(含小中學必認漢字)的粵語讀音起碼要有所掌握。



現階段無法放置粵語言文化的其他內容,但至少要有這部分的粵語語音教學進入大灣區的教育領域,才可能有傳承的實效。家鄉的孩子才不至把「甲骨文」說成粵音的「甲古文」;把「純牛奶」說成粵音的「蠢牛奶」;把「校會」說成粵音的「笑會」。



總之要邁出重振粵語教育的第一步,任重道遠。粵語教育在任何一代官員任上衰頹下去,都應視作是其政績的敗筆。


近日在廣州地鐵上,一名年輕媽媽帶着她的兒子和侄女坐車。一路上那個四、五歲的男孩子與他媽媽和表姐都說普通話,語音麻溜表達準確,而他媽媽表姐則和他說粵語,就這樣南腔北調地對着話。後來我問小男孩:你會說粵語嗎?男孩驕傲地說:會,但我不說。為甚麼?「哎呀,我在幼兒園一直都說普通話,不愛說廣東話(粵語)!廣東話太土了,不好聽……」



是誰灌輸的這套認知?這在坊間算是個別的嗎?聯想到有的學校在校內不許說粵語的規定,都可謂是粵方言地區被扭曲了的奇葩現象。傳承粵語絕非易事,要讓有關部門下定決正視就是一道難題。


面對還未起步的學校粵語語音教學,熱心網友常只能是一聲嘆息。





(作者是香港作家,生於香港,長於內地,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和北京電影學院編導系畢業,曾任內地中學教師、電影公司編劇;返港後曾任職報刊與教科書出版公司編輯,後兼任各大學中文、語言、兒童文學課程導師;是小學普通話教科書作者,擔任過中文教科書顧問及各文學獎評委。代表作有電影劇本《橘紅色的校徽》、《湖草萋萋》;長篇小說《和誰在陽台看日落》、中短篇小說集《我媽的老套愛情》;少兒文學《十三歲的深秋》、《零點五分》等。作品曾獲內地、香港和台灣文學獎。




致讀者




喜歡本文的朋友,歡迎:


點讚

收藏

評論

分享


(您的每次互動,都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微信平台首發

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



往期精彩回顧






李顯龍那一問 |寧靜致遠
也說刀郎現象 |寧靜致遠
天下父母的初心 |寧靜致遠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等你來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獨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