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捏面塑乾坤
一双巧手造化琳琅精品,
万千奇思尽现喜怒哀乐。
“有一次我在白塔寺庙会上,看见有捏面人的,捏什么像什么……我看得入了迷,一天也舍不得离开……”(冰心)
面人儿,对老北京的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每次庙会上都会有一群孩子围在摊儿前看捏面人儿。揉、捏、揪、挑、压、搓……不一会儿,一个鲜活的“人偶”便展现于手掌之中,这对于当时京城的孩子来说恐怕是最喜爱的小玩意儿。
既然称作面人儿,自然离开面粉,据说它的起源就是民间逢年过节时制作的那些“饽饽”“枣花”,但具体年代却已无法考证,现存最早的面人儿,是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地区的唐代永徽四年(653年)的面制女俑头、男俑上半身像和面猪。
而民间真正流行面人儿,当属宋代。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谓之果实花样”。当时面点,有甲胄人物、戏曲人物、孩儿鸟兽及飞燕形状等,可谓“奇巧百端”。随着面人儿艺术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面人儿逐渐从玩意儿成为了民间工艺品,并具有极高的艺术和经济价值。而京城中名气最大的则要数“面人汤”“面人郎”和“面人曹”三大流派。
面人汤
“面人汤”汤子博的面人生动传神,可以说是我国第一代面塑大师。汤先生从小就喜欢绘画和雕塑。清末时汤先生偶遇一位山东面塑艺人,对其作品非常感兴趣,于是开始潜心研习,不仅将传统签举式玩偶改革成托板式面塑艺术品,更创造了将多个面人儿置入半块核桃皮内的“核桃面人”艺术珍品,“面人汤”的雅号也因此而出。
汤派面塑独具特色,人物神态生动逼真,惟妙惟肖,精细所致,堪称艺术绝品。现在,故宫博物馆藏有清朝末代皇帝敷仪玩过的一些人物面塑,就是出自著名的面塑艺人汤子博三兄弟之手,至今仍然色彩艳丽,历久弥新。
面人郎
出生在北京西城白塔寺的满人郎绍安,原本生活无忧,后家道中落,从小便在白塔寺做小生意。一次,他看见一群人围在一个地方,便凑过去看热闹,看着那一小团彩色面团不一会儿被捏成个惟妙惟肖的小人,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从那以后,他天天挤在人群中学习,连生意都顾不做,因而引起家人的怀疑。当被父亲责问时,郎绍安说出了实情,没想到父亲不但没有责怪他,第二天还带着他拜了他每天都在看的那位大名鼎鼎的赵阔明师傅为师。
从学艺那天起,郎绍安便走街串巷、听书、逛庙会,细心地观察生活、体味民俗,带着这份手艺和家人走遍了京城,游历了大半个中国。1956年郎绍安参加了在英国、法国、俄罗斯、蒙古等多个国家巡展的第四届中国手工艺品博览会,“面人郎”的名字第一次出现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上,从此扬名海内外。
面人曹
曹仪策先生是面塑三大流派之一“面人曹”的创始人。他从小就痴迷于街头巷尾的民间工艺,曾做过毛猴、榆皮面偶人等。曹先生在面塑中最擅长塑造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则是精美无比、古香古色的核桃面人。其所塑面人儿栩栩如生,那只有1厘米左右的小面人儿可在一个核桃壳中放入4个,若在放大镜下观看更是别有一番滋味。曹派面塑启迪影响了面塑领域,创造了“面塑文人画”,其作品可谓雅俗共赏妙不可言。
如今,人们虽然还能在京城的春节庙会上看到那些生趣盎然的面人儿、表情迥异的脸谱、精雕细琢的宫灯,体味那股子浓浓的京味。然而在喧嚣的都市中,这些老北京的绝活却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
大家好,我是学国学网微咖主播泓萱,很高兴能在周末与您相见。作为笔耕行中的小卒,我愿用心灵之笔,扑捉世间万物,展现大千世界的奇妙故事与时事热点。每个周末我都将在这里与您相约谈天说地。记得,千万不要失约!
小小泥人,展现了人间的色彩,更多展现给我们的那些艺人们的坚持与执着。
近期热门文章:点击下面蓝色字体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