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方法】如何提出好问题?

问题管理 2022-06-2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商业知行侠 Author 巫景飞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新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现实中,我们也可以深切感受到那些善于提出问题的人常常也是解决问题的高手,是工作进步的发动机。

总体而言,中国教育不太鼓励提问,孩子从小更多接受的是标准答案的单向知识传授,而非双向互动型的知识创造,长此以往,成年后的批判思维、提问能力都相对较弱,而这些能力恰恰是实践工作中更为需要的。正因此,无论对我的孩子还是学生,我都特别希望他们能多多提问,努力成为一个“问题”少年。可现实是,大家心理感觉有很多问题,但是却又不知从何表达。那么究竟如何培养人的提问能力,让人善于提出好问题呢?说实话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尤其是不结合具体场景和问题抽象谈更难,我只能结合个人的经验简单说说。


问题的类型

所谓问题就是对于某个话题的疑问。如果根据话题的目标指向,我们可以把问题分为三类: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和怎么办(How)。

问是什么是希望通过提问,掌握事实。比如天气是刮风还是下雨,墙根下面是潮湿还是干燥。掌握事实之后,人们常常会问为什么这些事实之间存在某种关系。比如,为什么基润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回答为什么其实就是在构建理论。理论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理论就是What cause what,and Why?事实并不能解释事实,理论通过抽象出概念,建立起事实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更好预测甚至控制未来。第三类问题是怎么办,问所期待的具体对策。特别需要指出,怎么办一定是针对某个主体的对策,不同的主体由于偏好标准、资源条件不尽相同,怎么办的对策并无标准答案。但不管哪一个主体做决策,TA们都肯定关心事实,以及事实之间关系的成因机理。前两类问题(What、Why)是第三类问题(How)得以解决的前提基础,也可以称之为基础研究,而第三类问题则是前两类问题的出发点(初心),可以称之为应用研究。

我不敢说,不存在基于纯粹的好奇兴趣驱动的基础研究,但是我敢确定,正因为有了各个主体解决各类实际问题(How)的应用需要,更多的What、Why的问题才会被不断提出、研究解答,人类的知识因此日益丰富。没有How问题的牵引,也不会有What、Why问题的创新迭代。




什么是好问题?

那么什么是好问题呢?或者我们换个说法,好问题究竟好在哪?我自己的看法如下:

首先,好在有用,能帮人解决实际问题。What、Why的问题你当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研究,但是如果这些问题的回答除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之外,还能帮到他人解决实践问题(How),那么这个问题就有了应用价值。我常说研究无边界,但问题需要有主人。当你在提出一个问题时可以这么问自己,如果我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可以帮到谁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甚至对于他人意义是甚至重大的,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好问题。

举个例子,我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老师在上世纪40年代完成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该论文被哈佛大学授予经济学科最佳论文奖和“大卫·威尔士奖金”(哈佛大学经济学科最高荣誉奖),是国际公认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他的论文研究的是落后的农业国如何完成工业化转型问题,试图探索其中的一般规律。不难理解,如果找到了其中规律,就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政府制定合适的政策,顺利完成工业化转型。这个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可谓巨大、深远。

其次,好在视角新颖,发人深省。视角就是从哪个角度去看待事物,同一件事,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信息,好的问题可以改变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让人获取新知。张五常曾经举过他的老师阿尔钦(A.A.Alchian)的例子。当谈起货币理论时,阿尔钦问:“甚么是货币?为什么市场不用马铃薯作货币?”这就直指货币的本质与功能,同时也让人思考相比金银等金属,马铃薯究竟弱在什么方面,以至于不能成为货币?甚至进一步让人反思,在什么条件下,金属货币有可能被其他材质的货币替换掉?

经济学家科斯年轻时去美国游学,到通用汽车(GM)公司调研,发现对于某些零部件是内部自行生产,有的零部件则是外部采购,于是问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不能通过“市场”交易来组织生产,要非要通过“企业”来组织?进而追问企业为何存在,其本质是什么?在他之前,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企业既然已经存在,那就存在吧,从没人问过为何企业存在。科斯转换了大家看待企业的视角,由此开辟了交易成本经济学。

第三,好在清晰准确不含糊。我们提问,不可避免要用到一些概念,有些概念本身就很宽泛、模糊,不同的人理解差异巨大,这类问题模糊难以回答,无法激发有效讨论和思考。比如,问一个人如何才能成功?可是究竟什么是成功呢?每个人理解都不同,那么如何成功的对策自然也无法确切讨论。好的问题应该是Well define的,清晰准确的界定问题可以避免以己昏昏,使人昏昏。

再比如,如果有人问你如何看待中国房地产的未来。你虽然可以侃侃而谈,但是因为这个问题过于模糊,你也只能是模棱两可,捣捣浆糊。但如果有人问,最近上海小学升初中不允许民办院校提前录取优质学生了,这会让学区房价是涨是跌?为什么?甚至更具体问某一套学区房是否值得投资?此时,问题变得清晰且具体,但回答难度也提高了一个量级。模糊的问题不知问啥,其实更容易回答。清晰的问题知道问啥,回答却更加困难。但是相比而言,清晰的问题显然更有助于问答双方彼此智识的提高,也更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好在答案有多种可能,值得讨论。按照张五常的说法,有很多问题不仅是不重要,而且是蠢问题。什么是蠢问题呢?若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没有其他的可能性,那就是蠢问题了。对此,他举了一个例子。因为经济学是基于一个“个人争取利益”的假设,这就意味着个人生产是会尽可能减低生产费用的。但有学者问个人的生产费用是否会过高了?可是基于这作者自己的假设下,“过高”是不可能的。这个问题只有在经济学假设中已经蕴含了答案,但还要去提问,这就是愚蠢的问题了。愚蠢的问题,只会得到愚蠢的答案!

最后,好在现有理论无法回答。你问的问题如果现有理论完全可以解释回答,那么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有了答案。提问并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而是求知。既然对这个问题的知识已经存在,此问题的价值也就不大了。从这一点来说,熟悉现有理论对于提出好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这也是学术研究必须开展文献综述的原因了。

总结下,好的问题应该是具备五好特征:(1)好在有用,能帮人解决实际问题;(2)好在视角新颖,发人深省;(3)好在清晰准确不含糊;(4)好在答案有多种可能,值得讨论;(5)好在现有理论无法回答。


如何能提出好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提出好问题呢?说实话,我对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有时甚至觉得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但看了很多大师级学者的成长历程,有几点感受:

(1)深入实践,仔细观察。问题都是来自实践的,不深入实践,不去仔细观察生活,也就无法发现差异,这个差异可以是实际情况与现有理论推论的差异,还可以是实际中各对象之间的差异,有差异就需要新的解释,这也是提出好问题的机会。是呀,为什么实际情况会和我们想象中的有差异呢?为什么这些事物彼此之间会有差异呢?

(2)悬置理论,直面现实。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世界,但理论也会禁锢我们的思维,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悬置各种理论,摘掉这些别人生产出来的有色眼镜,从真实现象或问题出发,或许能开辟一个完全不同的新视角。正所谓,乱拳打死老拳师!

(3)保持批判思维,不迷信大师。不要被大师巨著吓到,所有科学理论都有可能错,你如果发现现有理论被证伪了,你就获得了完善现有理论甚至突破现有理论的机会。

(4)对世界保持好奇,时刻准备提问。多问为什么,让观察、提问、思考成为一种习惯。

(5)问小不问大。少问大而空的问题,多问小而精的问题。小题大做,避免大题小作。

(6)问浅不问深。从最基础、最根本的概念出发去发问。

(7)脸皮要厚,不怕问蠢问题。提问能力是逐步训练起来的,好比学骑车,没有人一开始就会骑得很好,肯定要经历一次次摔倒失败才能够掌握这种默会知识。开始问起来,哪怕问的是蠢问题。让自己显得蠢那么几次比一直真蠢下去要划算的多!

问题决定我们前进的方向!20世纪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家德鲁克曾经说过:“最重要、最艰难的工作从来不是找到对的答案,而是问出正确的问题。因为世界上最无用,甚至是最危险的情况,就是虽然答对了,但是一开始问错了。”

相信大家一定能问出正确而精彩的问题,祝各位新年进步!

注:问题管理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图文的交流分享。本文来源于“商业知行侠”公众号,作者:巫景飞。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防失联,防封号,请关注公众号xuezhecy。


推荐阅读

1.【问题管理在企业应用】系列文章目录、查看文章方式

2.什么是“问题管理”?哪些企业应用了问题管理?
3.《问题驱动创新创业》培训大纲
4.
危机管理三部曲:事前、事中、事后
5.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问题就是答案!
6.问题管理的十大定律

是喜欢,点是真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