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彪在黄埔军校1925-1926(林彪黄埔珍贵照片及史料汇编)

2016-11-06 山花报春 浙南林氏源流网


图为1925年-1926年黄埔军校时期的林彪

林彪于1925年冬(有说为19261月)考入黄埔军校四期入伍生团,3个月后,经甄别及格,升入学员队步科学习。在黄埔军校期间,林彪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员。192610月毕业,随后赴武汉,进入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任见习排长,参加北伐。关于林彪在黄埔军校的经历,我们知道的大概就是这些。林彪自已几乎从没有谈起过他在黄埔军校期间学习、训练,以及考评成绩等相关情况,从现有的公开材料来看,对林彪这一时期的情况也是众说纷纭,难以互相印证。

哈里森﹒索尔斯伯里在其《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谈到过林彪在黄埔军校的事:“林在著名的广州黄埔军校受训期间,也曾是蒋介石和后来成为苏联元帅的勃留赫尔的宠儿,那是在蒋于一九二七年在上海对共产党翻脸之前。”([美]哈里森﹒索尔斯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P.203,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8月)。


埃德加﹒斯诺在其著名的《西行漫记》中,也提到过林彪和黄埔军校:“林彪还是设法读完了中学,进了广州的黄埔军校学习。他在那里成绩优秀,在蒋介石及其首席顾问俄国将军布留赫尔手下,受到了紧张的政治军事训练。他毕业后不久,北伐开始,林彪被提拔为上尉。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P.8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12月)


《西行漫记》1938年版

从索尔斯伯里和斯诺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印象,一是林彪在军校期间成绩优秀,二是因此还得到了蒋介石及其顾问布留赫尔的重视。但是这两点其实都缺乏必要的材料佐证,尤其是要蒋介石亲近一名公开身份的共产党员,可信度似乎不是太高。

对于林彪在军校期间成绩优秀这一点,少华、游湖在《林彪的这一生》中也予以肯定:“林彪经过了从私塾到高中的系统学习,文化基础较好,人又聪明,因此,他的各科成绩在考评时均为“优良”,而且由于他肯动脑筋研究战术问题,深受一些军事教官的青睐,同学们无不嫉妒地称他为‘军校之鹰’。”(少华、游湖《林彪的这一生》P.12,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但《林彪的这一生》毕竟不是严谨的学术著作,带有很大的纪实文学色彩,在该书描写林彪在黄埔军校期间的训练过程,甚至还有林彪在教育长邓演达到校视察出早典时因体力不支而摔倒在地的情节。另外,从这一段上下文的演绎来看,《林彪的这一生》对林彪在黄埔军校的考评成绩的叙述,推断的成分居多。关键在于,这一叙述结论同样缺乏可信的材料来印证。


对林彪在黄埔军校的表现,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聂荣臻,他在黄埔军校担任过政治部秘书,他对林彪在黄埔军校时期的印象是:“我认识林彪,最早是在大革命时期的黄埔军校。他当时是第四期学生,学习上比较平庸,政治上也不活跃,我同他没有多少接触,印象不深。”(《聂荣臻元帅回忆录》P.670,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8月)这里聂荣臻等于把前面其他人所述的关于林彪在黄埔军校期间的表现全部给否定了。但是对于聂荣臻的结论,我们还是存有一定的疑问,同样在《聂荣臻元帅回忆录》中,他对自己在黄埔军校工作的时间做了说明:“我到黄埔军校,大约是一九二五年九月。……我到黄埔的时候,第一期已经毕业,第二期东征去了,第三期入学不久。二期和三期之间,还有个第十队。每期规定学制是半年。我离开黄埔的时候,第三期已经毕业,第四期刚刚入学,那是已经确定学校改名叫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同上P. 36)聂荣臻在黄埔军校工作了6个月,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离开黄埔军校。这时,林彪的第四期才刚刚从入伍生升格为正式学员。聂荣臻离开黄埔后,虽然在广州继续待了一段时间,在广东区委军委工作,但已和黄埔没有直接的关系了,因此他说这时“我同他没有多少接触,印象不深”应该是可信的。但他同时又给林彪在黄埔军校时期所下的“学习上比较平庸,政治上也不活跃”的结论,就有些靠不住。我们猜测,这应该是和“九一三”事件之后的政治气氛有关。


由韋力编著,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65年前的林彪》,对林彪在黄埔四期有这样一段叙述:“林彪进的是黄埔军校四期,后被分在步兵科第二团第三连。……林彪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成绩平平,政治上也不活跃。但他却喜欢研究军事,经常坐在沙盘、地图前,一坐就是半天,有时甚至忘了吃饭。”(《1965年前的林彪》P.14,韋力编著,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


“成绩平平,政治上也不活跃”,这句评语的出处显然在聂荣臻。但“经常坐在沙盘、地图前,一坐就是半天,有时甚至忘了吃饭”却无处考证,这倒像是我们在各种东北战场的回忆录、《辽沈战役》电影里中看到的林彪形象,而这时的林彪已经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了。

文强有一个口述材料提到了林彪在黄埔四期的情况。(文强,1907.9.19—2001.10.22,黄埔四期,在黄埔军校期间加入共产党和国民党,先后参加过北伐、南昌起义,担任过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兼军委代理书记、川东特委书记。1931年脱离共产党,1936年加入国民党,并在军统任职。淮海战役时,任徐州“剿总”前线指挥部中将代参谋长。1949年1月被俘。1975年3月获人民政府特赦,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1981年加入民革,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强和林彪同是黄埔四期,在《文强口述自传》中,确实也有一部分文字提到了林彪:“1925年8月,我进了黄埔军校,是黄埔第四期。分到入伍生三团三营一连。……开学宣誓的那一天,把我们团员集中在农民运动讲习所,其中有林彪,有周恩来的弟弟周恩寿,有陈林达。我们被升为党员。……入学后,我和林彪、周恩寿、李运昌编在一起,我是班长。……进入黄埔不到三个月,入伍生第三团举行甄别考试。凡经过甄别及格的,一律升为军官生。我通过,并被分派到政治科政治大队第二队学习。……林彪考取了步科。” (《文强口述自传》P.1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


《文强口述自传》

黄埔军校建校初期招生简章规定,“入伍生期限六个月,期满经甄别及格者,升入本校为学生,修习军事学术,一年毕业。”第四期的实际情况是,入伍生的训练从半年缩短为3个月,升入学员队后的学习期限为半年即毕业。因此此处文强说19258月进了黄埔军校可能有误。聂荣臻说他离开黄埔时第四期刚入学,由此推断应该是1925年底或1926年初考进第四期入伍生团,19263月升学员队,这和其他材料所述林彪在黄埔四期的时间是吻合的。文强和林彪的所谓同学关系,也仅仅是在入伍生团的三个月,关于林彪在黄埔军校,在《文强口述自传》中,除上述的表述外,只讲了在入伍生团受训期间的一件轶事。有一天,林彪因为大意,打靶后没有上交枪和子弹。晚上睡觉时因为枪走火,受到执行官的训斥,林彪认为作为班长的文强落井下石,两人还打了一架。仅此而已。

综上所述,虽然聂荣臻关于“学习上比较平庸,政治上也不活跃几乎成为目前评价林彪在黄埔军校期间表现的一个主流观点,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除非有新的材料出现,我们几乎无法从现有的材料中给出林彪在黄埔军校期间一个比较完整和清晰的轮廓,我们对林彪的这段历史知之甚少。这是一个很遗憾的空白点。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可以肯定地认为,在黄埔军校的910个月,对林彪的一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从林彪以后的军旅生涯来看,黄埔四期的训练,一定使林彪受益匪浅。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25824e0101l3nu.html



有关林彪链接

【视频】战争年代的林彪确实很厉害!不信您就看看


【视频】血战平型关 林彪压力很大


【视频】林彪在平型关主战场布口袋阵


【视频】全国都渴望一场胜仗,林彪决定率115师出击敌后


【视频】林彪大战“小诸葛"白崇禧


【视频】1949年青树坪战役 白崇禧大败林彪


【视频】八一特辑-《毛泽东4A急电林彪打锦州》


【视频】林彪惟一一次任阅兵首长(1959建国十周年)


【视频】尊前笑谈人依旧-林彪一生影像记忆


【视频】林彪兵不血刃夺长春


【视频】档案:西柏坡密电 【林彪】血战辽西


林彪元帅就读浚新学校


有关湖北林家大湾祖源

三问黄冈千一是蕴公之后吗?


关于黄冈“千一公”出生时间的事证,与是否始于“二林”问题




林氏大全系列

林氏文化相关专辑(23个)


1.《历代林氏中秋诗歌大全》宋元明清近代(2016)


2.《历代林氏重阳诗句集萃》(2015)


3.《宋代林氏重阳诗句集萃》(2016)


4.《历代林氏端午诗句集萃》(2016)


5.【林氏支派】系列(九牧、阙下、陶江等)


6.【林氏网站】系列


7. 全球林氏QQ群大全


8.《中华林氏•浙南源流》述评系列


9.“林氏同名”系列


10. 林氏历代文集


11. 您未必知道的20件【林氏慈善公益】大事


12. 林氏名人励志专辑(7励志故事/视频)


13. 林氏抗战老兵专辑


14. 林氏优秀人民警察专辑


15. 林氏大学校长专辑


16. 林氏教师专辑


17. 林氏名医专辑(2015.8.12)


18. 林氏神童专辑(唐朝至民国)


19. 中华林氏2015年人物专辑


20. 林则徐专辑


21. 林氏历代状元


22. 林氏将军系列


23. 古代林氏人物系列(2015年发布)






【林氏谱序】系列链接:

谱序0001:【明】宋濂《平阳林氏祠学记》(温州平阳盖竹)


谱序0002:【明】曾坚《林氏孝感志》(温州泰顺泗溪)


谱序0003:【明】苏伯衡《林氏族谱序》(温州平阳岭门)


谱序0004:【明】柯潜《重修林氏族谱序》(福建莆田南渚)九牧


谱序0005:【明】林道楠《泰和金溪林氏族谱序》(江西泰和金溪)


谱序0006:【民国】林幼春《林氏宗庙修谱序》(台湾雾峰林家)


谱序0007:【宋】方大琮《殷有三仁》(比干 箕子 微子)


谱序0008:【民国】林森《国民政府林前主席叙》(湖南)


谱序0009:【明】胡应麟《忠清里林氏族谱序》(浙江杭州)


谱序0010:【宋】吕夏卿《重修旌表门闾碑记》(福建莆田阙下)


谱序0011:【清】佚名《羊城梁化合族祠記》(广东惠州)


谱序0012:【清】林大耀等《安富林氏族谱新修全谱小引》(四川荣昌)


谱序0013:【宋】林栗《东林林氏家谱序》(福州长乐)


谱序0014:【明】李东阳《林氏族谱序》(福州 固始林)


谱序0015: 【清】粟荣训《会同林氏族谱序》(湖南会同)


谱序0016:【明】王原采《林氏族谱序》(浙江黄岩)


谱序0017:【明】叶向高《题林氏宗谱序》(福建莆田)


谱序0018:【明】林文《文昌林氏族谱》(海南文昌)


谱序0019:【清】林士琦《林氏宗谱序》(安徽怀远)


谱序0020:【清】林炳南《创刊宗谱本序》(湖北黄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