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电影【即时分账】的可行性讨论
作者 / 吕世明
不破不立,在疫情后,中国电影市场必须迎来更多的变化和改革。
每一个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一定是维持在多个矛盾相互交织下的,大家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中寻求各自利益的平衡,继而共同将行业做到更加完善。而中国电影也是在这种矛盾中不断进步的。
很难想如果前几年没有直接利用价格杠杆的策略来刺激观众,中国电影在这几年会否有如此快的发展速度。但从今年开始,我们却需要重新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点。
通俗一点说,如果还是维持目前中国电影的分账模式,中国电影可能在短期内极难刺激到院线方面理性的回归和恢复。
让院线和制片方期待已久的“即时分账”到底能不能实现呢?前几日赵军老师也撰写了他关于这方面的思考:【即时分账是电影市场创新的方向】,我们也共同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必须要承认,这些年如果没有价格的刺激,中国电影能否有如此大的发展绝对是要打一个问号,能够让更多观众方便&“便宜”看电影,是第三方票务平台最显现的成效。
▲近几年内地票房增长情况(图片来源见水印)
会有人说,其实即便没有这样的“渗透”,中国电影市场发展成熟时,该有的模式肯定都会有。像美国、西欧和日韩等电影发达国家,她们可是没有像我们这样完备的第三方购票平台,包括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电子商务对于电影购票影响力都较弱。
但要清楚,不是大刀阔斧的改革,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是不可能有现在这样弯道超车的速度的。
谁都知道把钱揣到自己兜里是最安心的,这一点在其他行业也同样的,但中国很长时间都奉行“信用交易”,商品流通行业“以货押款”几乎是行业共识,特别是对于直接要去面对终端用户的商业企业。
▲已经实现刷脸支持的超市越来越多(图片来源网络)
以我们普通人最熟悉是商品零售企业为例,大家可以看到,大部分商品零售企业之所以不能实现对供货商的实时结算,不仅仅包括了商品本身会出现损耗,零售企业自身也要更多承担很多费用的支出,这也让大部分商业模式想实现即时到账都极难达成。
同时,由于网络环境本身的不对等,供货方又极难搭建多条无延迟&兼容性平稳的平台,因此即便在目前网络极为发达的中国,在很多商业领域即时到账都不那么简单。
但电影方面却比较特殊,首先他的市场份额相对于整个中国的商业零售规模较小。而且其系统内数据结算也相对更封闭和可控,几乎完全可以做到当天结算清楚,毕竟目前中国电影票房的单日的峰值也就14.58亿,全国影院数量也只是12000家左右。
而且,基于目前第三方愈发完备的数据结算能力,让全国所有影城的票房在当日结算清楚并实现每一笔票款在正常放映后迅速入账是很轻松的事情。至少在第三方平台那里,该功能实现起来是没有技术门槛的。
▲去年《复仇者联盟4》零点多个影城出现放映事故
可能问题多少出在一些技术性问题上,比如放映事故、顾客临时退票等等,但基于目前全国每天放映场次平均3万场左右,放映事故率大概会在5‰左右,而且很多放映事故都会很快为观众解决,真正涉及到退票的场次可能全国每天发生的概率是很低是的。
这样来看,对于影城自身而言,自然是更希望较好的能够掌握观众所缴纳的票款,毕竟影城投入巨大,且有各个方面巨额的支出,也是很多商场内最具有吸引力的消费场所,但相比于其他消费场所,他们反而是所有人中最晚才拿到收入的。
根据一些商业人士透露,虽然很多商场目前仍然是用统一的结算系统(餐饮除外,至少零售商铺要统一),但大部分商场基本的结算交割日期都会在一个自然月之内。
这样看起来,具备更方便结算条件的影城和第三方,似乎是没有太多的理由把票款“长期”压在平台方。其实从前年开始,各大院线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已经开始要求第三方将结算周期实现T+0,但这距离即时到账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加快现金的流动性,会让行业发展更健康
如果说从第三方平台到影城院线实现即时到账不存在瓶颈和门槛,那么从影城到院线也同样实现即时到账同样也是顺理成章的。
但事实上看,这一点在执行层面好像难度会变得更大一些,虽然我们都知道即时到账会减少流通环节上一些问题和风险,但对于双方面而言,大家真正想要执行起来,都会存在更多的疑虑。
想必很多人还会记得去年曾经出现的个人投资人高额获利事件,稍微熟悉电影市场的人都应该知道一部电影的投资周期是很漫长的,即便个人有途径进入这个圈子,能够拿到回款估计也是影片上映最少9个月之后的事情。
其实在实现院线化之后,院线和片方的分账比例其实一直都在相互博弈之中,在制片方能够拥有绝对话语权的时期(暨能够出品卖座电影的年代),单一供给方是有这个权利和院线影城谈分账比例的。
即便在那个时期,何时给片方回款一直都没有能够成为左右双方面的筹码,这其中既有市场默认的规则,也有出于对院线影城方面的尊重。
不过伴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成长,很多之前大家所面临的问题都发生了更多的变化,这其中包括了院线数量从十几条猛增到五十余条,制片方也从当初的几十家增加到现在的数百家。
面对丰富的市场环境,势必会造成更自由的市场选择。虽然从更高方面的要求来看,未来更多希望院线执行统一管理和经营,但这是对影城在安排放映和管理经营时的统一化,而并没有制约院线和制片方就分账方式的守旧。
制片方其实完全可以通过“让利”和“返点”的方式来实现即时到账,或者大幅度的缩短双方的账期,毕竟这种方式也是目前商业交易中比较惯用的方式。虽然这可能会触动相当多人的利益,但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加快现金的流动性,毫无疑问会促进行业自身的新陈代谢。
改革和进步,才能让中国电影恢复生机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短期内的国内以及国际电影市场都极难恢复,毕竟中美这两个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个最大的供给方、一个最大的消费市场都因为疫情问题而不能全面开放。
那么在进口电影可能会出现供给问题的时期,中国电影想恢复往日的繁荣,这可能就需要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从某种角度上看,这对于资本方其实是迎来了全新的机会。
即时分账肯定会更多刺激到投资方的制作热情,同样对于发行方也是非常好的消息,即便对于影城和院线来看,他们手里也没有必要掌握那么长时间的资金,而且这些资金本快速的流动,对于影城减缓开业后的一些资金压力也非常有效。
中国目前的电影制作方面可能还存在很多问题和短板,但宣传、发行和放映环节其实已经和国际基本接轨,这是我们用短短十年便达成的效果,疫情后,让电影市场恢复到往年的成绩,不做出一些本质性的改变是很难有突破的。
当然即时分账在执行层虽然没有技术性的问题,但不能非常确认的说就不会出现一些类似的舞弊漏洞,这就需要制片方、发行方和院线影城以及第三方通力合作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毕竟这是对于整个行业进步的好事,大家都是相当的利益获得者,并不存在谁故意欺瞒谁。
伴随着多个行业逐步的复工复产,电影行业无疑已经成为中国全产业中最后一个复工的,其实这已经给予我们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和研究在未来电影行业中如何才能更好的促进健康发展。
当然在短期内,实现即时到账的难度更多是默认的习惯和行业规则限制,但必须看到,资金的相对快速回笼会让行业更透明和健康,虽然其阻力势必会一直都存在。
性、诗意以及潮湿的乡愁 | 贵州电影群像
商务合作 / 转载 / 加入社群 / 约稿
请联系微信ID:
15201655723 yqpdy2018
1028627745 64977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