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代外销画丨回味旧日市井百态 一览鲜活广府风情

总社君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24-01-09


● 本文作者梅兰妮·莫罗(Mélanie Moreau,拉罗谢尔艺术与历史博物馆助理主任)


几年前,英国收藏家伊凡·威廉斯(Ifan Williams)先生联系拉罗谢尔艺术与历史博物馆(Musées d'Art et d'Histoire de La Rochelle),当时他正在欧洲的公共藏品中寻觅中国通草纸水彩画。那次交流使本馆的收藏信息初次被外界了解,并使此后本馆与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的研究者,就这些鲜为人知的藏品展开合作成为可能。几年后,我们富有成效的合作终于更进一步,其成果便是此书以及书中前所未有的丰富内容。
拉罗谢尔艺术与历史博物馆

拉罗谢尔艺术与历史博物馆,是法国颇有吸引力的亚洲艺术收藏机构之一。本馆的核心亚洲藏品是收藏家们在19世纪下半叶捐献或遗赠的 收藏家阿基利·萨尼耶(Achille Sanier,画家,1796—1871)、让-克里斯托弗·贡(Jean-Christophe Gon,军官,1814—1883)和查尔斯·古斯塔夫·马丁·查西隆男爵(Charles Gustave Martin de Chassiron,外交官,1818—1871),都是当时的杰出人物。但据我所知,只有查西隆男爵曾到访亚洲,其他收藏家的捐赠品可能是从商人或古董商手里购得的。

>>

20世纪的前几十年,从巴黎海事博物馆(Musée de la Marine)、吉美博物馆(Musée Guimet)借来的艺术品完善了本馆的收藏,主要包括陶瓷、漆器、镀金雕塑、象牙制品和绘画。与其他博物馆倾向于主要展示亚洲古典文化不同,拉罗谢尔的收藏则凸显了19世纪东西方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宁波制造的家具、广州彩饰的瓷器、为展示中国纺织工业的品质与种类而购买的丝绸样品,只是收集并转存到拉罗谢尔的藏品举隅。



拉罗谢尔是一座位于大西洋海岸的港口城镇,很早便与海外国家开展商业活动,贸易对象主要是北欧,其次是非洲和美洲。然而,探索与冒险一直是这座城市DNA的一部分,一些拉罗谢尔人加入探索全世界的远征中。对外面世界的兴趣是拉罗谢尔不同博物馆,例如美术博物馆(Fine Arts Museum)、新世界(历史)博物馆[New World(History)Museum] 、自然史博物馆(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藏品所共有的鲜明特征。



这些藏品中,中国外销画——布面油画或通草纸水彩画格外引人注目。 中国风格与装饰在西方早已风行,随着19世纪下半叶贸易的扩张,西方对中国及其民众的认知需求日益增长,这也许是收藏家对这些画如此着迷的原因。

《池塘边的女人》1844年 煜呱画室作品


本馆藏有十八幅布面油画,可确定为广州煜呱 (Youqua)画室的作品; 三套得自海事博物馆的通草纸画;三套水彩画来自阿基利 · 萨尼耶的收藏,其中一套编号为MAH.1871.1.178 ,是菩提叶画,带有煜呱画室的商标,另外两套编号分别为MAH.1871.1.250、MAH.1871.1.251,是通草纸画;两套来自查西隆男爵的收藏,编号分别为MAH.1871.6.157、MAH.1871.6.158。另有一些散页,多数是人物画。仅就水彩画而言,收藏总量接近百幅。



这些通草纸水彩画册的高与宽都有二三十厘米,来自海事博物馆的画册略小一些。画册封面由丝绸锦缎制成,饰有花纹或云纹。每个画册由十到十二幅单叶组成,用淡蓝色的丝绸环绕将画固定在衬纸上。



这些画主题丰富,例如花卉、昆虫、鱼类、花园等等,并且主要使用青金石等矿物颜料来着色,这吸引了私商、士兵、水手大量购买,用于赠送或转售。多数画作被避光存放,保持了最初的光彩,尽管有时纸张会有点干燥,但画面仍然像收藏家购买时一样鲜艳生动。



由于记载的缺乏,要准确判断这些画册是收藏家于何时何地购买并不容易。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两套画来自 查西隆男爵。 查西隆男爵是法国第一次出使中国和日本的使团成员,于1858至1860年赴两国制定通商条约。幸运的是,他在出使中写下了一部游记《日本、中国与印度行记,1858—1859—1860》,从中可知他到中国的第一站是香港,并于1859至1860年在上海停留。

我们可以假设他的画册可能是在香港购买的,因为当时的香港是中国外销艺术品的著名产地。遗憾的是,查西隆在书中并没有具体介绍他是何时、怎样买到这些画册的。与他对在日本短暂停留的描述相反,尽管他在中国待的时间更长,但在游记中只主要阐释了他出使时中国的政治与民族志方面的情况。



查西隆画册的内容以中国戏剧居多。这一特殊的题材选择,说明了他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他还带回了一幅以墨和颜料绘在丝绸上的卷轴画,编号为MAH.1871.6.183,展示的是中国南方部族的习俗;也带回了当时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例如陶瓷、衣服、配饰、书籍等等。

这多种多样的收藏表明,查西隆购买的通草纸水彩画像其他手工艺品一样,不仅用作装饰,同时也是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信息来源。是时,对西方人来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仍充满了异国情调和神秘色彩。


通草纸水彩画在功能上作为装饰图像和信息来源的双重性,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些画没有被归为一个独立的种类。除了在对中国外销艺术品相当早就抱有兴趣的英语国家,在多数情况下,它们或被遗忘,或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对这些画作进行全面整理并予以出版是十分富有意义的。拉罗谢尔艺术与历史博物馆特别荣幸参与了这一工作,使这些画作再次为世人所知。 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一话题上进行非常有趣而丰富的交流。



 新书信息 

《法国拉罗谢尔藏清代外销画》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的一种。这是法国拉罗谢尔艺术与历史博物馆馆所藏清代外销画——布面油画、蓪草纸水彩画以及菩提叶水彩画的首次公开出版。这些画作主题丰富,包括戏曲、贵族生活、人生历程、日常生活、清供、《红楼梦》故事、花卉、昆虫以及其他混杂题材。




 作者简介 
陈雅新,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助理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曾于慕尼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学。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戏剧、文学与外销艺术等,著有《清代外销画中的戏曲史料研究》,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朱家钰,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系中国民间文学专业2019级博士生,主要研究故事学、外销画。

 名家推荐 

新资料的发现与利用,是推动学术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书中包含的法国拉罗谢尔所藏清代外销画题材广泛,包括戏剧、红楼故事、人物、生产生活场景、花草虫鱼等等,其中不乏罕见之作,富于跨学科的研究价值,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可贵资料。例如其中的戏剧图像,纪实性很强,可以作为清代戏剧史研究的视觉证据。本书的编者在外销画研究方面有良好的基础,曾多次到世界各地访画,本书是其调查与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书中之画色彩生动,内容、画法、纸的种类都给人新奇之感,无论研究还是观览,都饶有趣味。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  谭帆


图像是文字之外另一种重要且更为古老的记录交流媒介。除了以具象的方式表现特定的场景与事件,图像的构图、布局、着色与素材选择等,往往能够反映绘制者的审美情感、思想状态,以及相关时代的社会思潮,这一点对于民俗学的研究尤为关键。


《法国拉罗谢尔藏清代外销画》将一批重要的图像资料引入了国内学界。这批资料在重现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广东地区鲜活民俗风貌与礼俗活动的同时,也折射出根植于民众心中的家族制度观和儒家伦理观,同时体现了底层画师对于文人阶层和贵族阶层生活的想象。特定题材的选择与不合理的素材拼接,表明了外销画为迎合来华西方人猎奇心理的商业特性,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所长、研究员   安德明



编辑: 宋兵  李宣仪
责任编辑: 王笑一

点亮在看让朋友知道你的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