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话说茶马:一个白族匠人在茶马古道的传奇

文、图/杨悦笙 藏人文化网 2023-11-25
请点击上方的“藏网文摘”订阅
有您更精彩 投稿信箱tibetcul@126.com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和“民族走廊”概念,是费孝通先生最宝贵的思想遗产之一,早已被纳入当下中国的政策体系和社会共识之中,但我们对它的探索还在路上。在藏彝走廊包括与其交织的茶马古道区域,那些构成文化的鲜活个体,那些一个个人和他们背后的故事,让我们得以从微观角度体认“多元一体”“民族走廊”的深刻现实内涵。


大理鹤庆匠人以高超的金、银、铜、铁锻造技艺享誉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在藏族、傣族、彝族、纳西族、傈僳族、羌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乃至泰国、缅甸、尼泊尔的一些地方,凡提金银锻造,定有鹤庆人的身影,其中又以新华村匠人冠绝各地。滇藏线上流传的格萨尔唱词中,就有格萨尔王说“最好的宝剑和马鞍出自白族人之手”的内容。


王志林,老家就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从他出生的那一刻,似乎就注定了他匠人的一生,身为新华村人,手艺乃是安身立命之本。白族匠人的产品之所以能被不同民族接受,就在于他们善于学习不同民族的技艺,将自身的艺术和对方民族的文化喜好结合起来,自幼到其它民族地区去“做学徒”,是白族匠人的“成人礼”。


王志林的童年时光几乎是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度过的。老王告诉记者,“1982年左右,7、8岁的我就跟着族人到了凉山,那时候条件差,做学徒是很苦的,我们要学习彝族人的手艺,就得下乡长住,吃不饱饭饿肚子是常有的事,一方面跟长辈学自己的技艺,一方面也学到了很多彝族手工的长处。”

        图为在四川省甘孜州甘孜县的店铺中,王志林的儿子正在将金珠镶嵌到底料上,旁边王志林的孙子正在看动画片。

为了找到更好的市场,老王后来到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经营自己的小店铺,虽然技术已经小成,老王还是耐心学习当地的特色,制作哈尼族、彝族喜欢的金银饰。滇东红河显然只是这位白族匠人的起点,不到两年,老王就去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的金银配饰、佛教用品纷繁复杂,这使他大开眼界,技术上了一个大台阶。


吃透傣族工艺后,自觉“手上活已经很好”的老王继续他在茶马古道上的闯荡,这一次他闯出国门,到了缅甸。缅甸自古是滇藏茶马古道上商队、马帮走出国门的第一站,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异国他乡的创业一开始显得很顺利,老王在这里赚到了人生的很多桶金,但也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伤痕。


一次,老王出于信任,将全部货交给一位“靠谱”的来自国内的生意伙伴,之后却没有等来汇款——对方跑了。几经打听,老王确认跑路者到了“金三角”,老王就追了过去。


“金三角”社会之复杂,三教九流交错,在那里找一个躲起来的跑路者完全是“大海捞针”。人没找到,老王却患上了疟疾,“打摆子很严重,感觉自己快死了”,在“金三角”这个地方,医疗卫生自然没有保障,“有时候路过一个村子,几天后回来村子就没了,全得传染病死光了”,几经医治他的病情反而越发严重,老王陷入非常绝望的境地。后来有幸在一位曾留学中国的当地医生的帮助下,得到了正确的治疗,恢复了健康。


        图为王志林指着他的店名“大银匠”,这既是店名,也是老王对自己匠人生涯的肯定。

劫后获新生,老王回到了老家。匠人从来不甘心平凡,几经谋划后,1990年代初,老王来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成为第一个在这里经营贵金属加工的新华白族匠人。这次,老王带来了全家老小,在这里安了家,这份走过东西南北的手艺,很快征服了当地市场。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藏刀、法器非常受欢迎,进入新世纪后,这边的农牧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对贵金属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金戒指、金耳环、金银镯、项链等等藏族佩饰,我们都能按照客户需求定制,生意也就红火起来。”在2015年左右的高峰时期,老王一天的利润就能达到十多万元。甘孜县的白族匠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共经营着20多家店铺。


近一两年来,随着工业饰品的输入和生活习俗的变迁,当地贵金属饰品的销售遇到了瓶颈,有些出现了亏损。面临困难,却没人改行。老王认为,手艺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也是多年来悉心从各民族匠人那里辛辛苦苦学来的,市场一时出现波动,匠人需要做的是坚持并提升自己,老王说,艺无止境,我们还需要继续学习。


来源:中国西藏网    
相关阅读
易贡藏刀的彩虹之光
在世界行走 在青海茫崖停留
西藏考古发现与“高原丝绸之路”
云南迪庆:藏民尼玛的葡萄“缘”
叶星生:藏派丹青的传承与创新
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 有人护
探寻藏毯的古老技艺及产业发展
项措卓玛:脚尖跳跃的“追梦舞”
长江源头第一县里的彩石“变现”记
朗顿·白芨:民族歌舞让生命“更长”
波罗古泽木刻:刀锋下的非遗传承
走进甘洛 感受独特的尔苏藏族文化
绚丽的格桑花 独树一帜的甘南藏戏
舟曲民间古藏文苯教文献的抢救之路
畅游海螺沟木格措 享一季夏日的清凉
成都“八廓街”:“蓉漂”藏汉商人的故事
爱心颂:“雪山金凤凰”宗庸卓玛公益新歌
活佛俄旺旦真:让古老藏戏焕发青春活力
金秋的香格里拉:狼毒花红遍 青稞话丰收
甘孜乡城:康巴汉子克村玩泥巴“玩”成泥塑大师

扫描或长按      关注藏网文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