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卡的“非遗”致富经

徐文婷 藏人文化网 2023-11-25
请点击上方的“藏网文摘”订阅
有您更精彩 投稿信箱:tibetcul@126.com

“如今一些当代知名唐卡大师的作品动辄价值数万元、十几万元,一些大尺寸的精品唐卡更是价值不菲,不少内地客商慕名前来收藏。”唐卡艺人拉青加说。


拉青加家住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保安镇卡加村。他和哥哥、舅舅都靠画唐卡为生,全家年收入已达数十万元,几年前就盖起了气派的藏式民居,开上了小汽车。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高度的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唐卡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仁县是著名的唐卡发源地。境内的吾屯、郭麻日、年都乎等村,90%以上的家庭都从事唐卡绘制,依靠传承“非遗”脱贫致富。

近年来,当地政府成立热贡艺术研究所,举办唐卡技艺大赛、热贡艺术节、国际射箭邀请赛等一系列文化和艺术活动,为以唐卡为代表的热贡艺术打开知名度,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立热贡艺术创作展销窗口。


唐卡的教习方式也从最先的师徒授艺转变为学校开设相关专业,也打破了“传男不传女”的陈规。德吉卓玛在黄南州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唐卡绘制,3年时间里她需要学习并掌握各个唐卡绘制过程。


“虽然每天需要学习10个小时左右,但并不觉得辛苦,我常听到师哥师姐毕业后创办个人工作室,举办个人唐卡展览的事,我也想成为一名独立、优秀、有声望的唐卡女画师。”德吉卓玛说,每年他们专业都有150多名学生毕业,从事唐卡相关产业。


据黄南州副州长更太介绍,截至目前,黄南全州从事热贡艺术产业人员逾4万人,文化产业年收入达7.8亿元。


在政府的扶持下,不少艺人还成立公司、兴办画院,带动周边地区农户从事热贡艺术产业。


44岁的夏吾才旦是青海省一级民间工艺师,他成立了一家文化艺术开发公司,培养艺人从事工艺美术品的制作和销售。他的公司已经免费招收徒弟120人,带动300户农牧民工作,并把唐卡、堆绣和泥塑等艺术品销往美国、瑞典、韩国等地,每年销售额达数十万元。

市场的繁荣对推动藏族传统艺术创新起到积极作用。“这两年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唐卡的文创产品,比如将唐卡绘制的特色花纹提取出来,制作在杯子、围巾等物品上,年轻一代的画师大多具有一定的学历,也喜欢将其他画派的技艺借鉴融入唐卡绘画的背景创作当中去,很受市场欢迎。”在同仁县经营一家唐卡零售店的娘毛加说。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川西草原“奇葩”之旅
穿越喜马拉雅的丝绸之路
西藏考古发现与“高原丝绸之路”
云南迪庆:藏民尼玛的葡萄“缘”
贡布泽仁:从草原走向北大校园
叶星生:藏派丹青的传承与创新
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 有人护
探寻藏毯的古老技艺及产业发展
项措卓玛:脚尖跳跃的“追梦舞”
长江源头第一县里的彩石“变现”记
朗顿·白芨:民族歌舞让生命“更长”
波罗古泽木刻:刀锋下的非遗传承
走进甘洛 感受独特的尔苏藏族文化
绚丽的格桑花 独树一帜的甘南藏戏
滇藏茶马古道:走出历史 又见花开
舟曲民间古藏文苯教文献的抢救之路
畅游海螺沟木格措 享一季夏日的清凉
成都“八廓街”:“蓉漂”藏汉商人的故事
果洛藏戏:马背上驰骋着格萨尔的身影
扎西拉毛:这是一场射箭比赛的“嘉年华”
爱心颂:“雪山金凤凰”宗庸卓玛公益新歌
从放牛娃到职业歌手 德格叶:“新藏乐”的唱作人
洛桑扎西的金属手工艺品:赶上了好时代,赢来了大市场

扫描或长按      关注藏网文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