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族谚语的文化心理解读

春燕 藏人文化网 2023-11-25

点击上方“藏网文摘”关注藏人文化网官方订阅号







摄影:廖斌


摘要: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记忆,以及文化认同,因而流传在藏民口中代代相传的民间谚语,蕴含着藏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映射着藏民族的文化心理特质以及世世代代藏民独特的生命体验。本文试图通过对藏族谚语的语义分析,展示藏族谚语与藏族文化之间的关系,解读藏族谚语蕴含的的文化心理。


藏族民间文学历史悠久,浩如烟海,其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藏民通过文学,把他们的欢乐和悲伤、理想和憧憬、爱与恨、情与理都熔铸在其中,那些藏民热衷的歌谣,熟悉的谚语,津津乐道的故事,渐渐内化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并塑造了藏民朴实、乐观、勤劳、善良的品格,构成藏民族的心灵史。流传于藏区的民间谚语内容丰富、风格质朴、形象鲜明、语言精练,是藏族民间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话无谚难说,器无柄难拿”“最可口的酒是甘露,最悦耳的话是谚语。”谚语历来受到藏民的青睐和喜欢,只要他们开口说话,总免不了用精辟生动的谚语来说明深刻的生活哲理,在藏地,一个人能否熟练地运用谚语,实际上已成为衡量其口才和学识的标准之一。


谚语作为民间文学的重要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说文》里将“谚”解释为:“谚,传言也,从言,彦声”,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言:“谚、传叠韵,古语也。”藏语称民间谚语为“当白”,它形式简短,生动通俗,是藏族人民口头创作的一种文学形式,是藏族民间语言的精华和艺术智慧的结晶,有着极为强大的生命力。远在公元八、九世纪, 藏族文学史上就已经有了搜集和记录的《松巴谚语》,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更是引用了不可胜数的谚语, 被誉为“藏族谚语的宝库”,著名的《萨加格言》和寓言体小说《猴鸟故事》中也能找到丰富的谚语材料。这些镶嵌在民间文学中的一则则谚语, 犹如晶莹耀眼的明珠, 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认识价值,是我们研究藏族社会历史、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审美艺术、宗教信仰、语言习俗等方面的百科全书。


孟子所谓“知言”,就是透过语言去透视一个人的心性状态和精神境界,“一个民族的天才、机智和精神,都可以从这个民族的谚语中找到。”[1]本文旨在解读藏族民间谚语语义背后蕴含的藏族文化内涵,有助于促进各民族间文化的理解和交流。


一、藏族谚语表现出浓郁的高原生活气息


藏族谚语是藏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的生活经验,是藏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因而,藏族民间谚语必然与他们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紧密联系,从内容上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与独特的民族特质。


由于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生活在辽阔草原上的藏民逐水草而居,以游牧生活为主,因而藏族民间谚语中的许多意象源于牦牛、绵羊、马等藏民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家畜,如“要想财富多,就多喂牛羊。”“牛羊是牧民之宝,六谷是农民之宝。”“豺狼只能吃弱小牛羊,见到牦牛却害怕三分。”[2]藏民非常重视人、草原和牲畜之间的和谐,在藏民的世界里,自然界的生灵都是有生命的,他们尽力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保持着和谐状态,他们感谢祖先赐予他们的这一片草场和牛羊,因而格外珍惜这些生活资料,并且熟知这些牲畜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牦牛好不好,看鼻子就知道;酥油好不好,看色泽就知道。“”马好不好请看昂起的头,心诚不诚请看碗里的奶。”“奶牛要在数九隆冬时喂,知识要在年轻的时候求。”[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藏民对生存环境的高度熟悉、热心关切,以及关于他们的精确知识,对于他们来说,这些牲畜的重要性和亲切性不亚于人,他们像了解自己一样了解这些牲畜,这种知识和技艺源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源于他们对周遭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人与环境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是雪域高原的藏民所独具的生活哲学。此外,随着时间的迁移,藏民在生产实践中逐渐掌握了放牧的方法和牲畜的特性,在谚语中有关牲畜畜牧放养习性的谚语也不少,如“平路上牛不如马,过冰路牛比马强;上山骡子比马快,下山马比骡子强。“”早餐想喝奶子茶,头晚就得去挤奶。”“骑下坡马要往后仰,骑到河边要朝前倾。”[3]这些谚语都是藏民在长期畜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是藏族游牧生活的生动写照,充满着浓郁的高原乡土气息。


藏区独特的生活环境和习性在谚语中有所反映,如谚语“搅奶出酥油,搅水起泡沫。”虽然干着香甜,还是糌粑经吃。”[2] 上述谚语中提到的“牛”、 “羊”、“酥油”和“糌粑”被称为藏族饮食“四宝”,生活在高寒地区的藏民主要是依靠这些食物维持身体所必需的能量,这些食物在藏谚中反复出现,可见它们在这藏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二、藏族谚语折射出藏族的民族精神与价值取向


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藏民世代繁衍生息在雪域高原上,那里地势高寒、土地贫瘠,气候恶劣,但 “从那些石块砌成的小屋中,从那些黑牦牛帐篷中,从那些吃着糌粑、穿着藏袍的人们的心中升起的并不是悲苦、厌世和颓废,反而是一种坚毅的坚强的欢悦的生活信念。”[5]的确,常年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民并没有因为艰苦的生存环境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他们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崇尚并倡导公正、诚信、节制、宽容、行善等品质,这也就形成了藏民坚韧豪迈、朴实真诚、豁达乐观和勤劳善良的民族精神,那些闪烁着智慧之光的谚语诠释着这一切。


为了适应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藏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认定劳动创造美的价值观念,所以许多谚语体现了藏民勤劳的品质。如“说话要想着说,干活要抢着干。”“要想吃好酥油,先要喂好奶牛。” “精心喂奶牛,早茶油自多。”[2]从这些谚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藏民淳朴善良的性格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他们不畏艰辛,勤奋劳作,辛勤耕耘,坚信只要付出劳动就一定会收获,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崇尚团结也是藏民族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藏民生活在“人迹稀少,交通闭塞、环境险恶的雪域高原,于是,藏民认识到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注重和睦相处,团结互助。”[6]在藏族谚语中,对集体力量认知的谚语有许多,例如“长官百姓能合力,物质财富滚滚进;父母子女能同心,家庭富裕村庄兴。”“只要拧成一股绳,羊毛也能捆雄狮。”“老虎不敢吃成群的牦牛。”“一碗酥油,用千滴牛乳制成;一碗糌粑,用万滴汗水换来。”“三人共商量,可以盖佛堂。”[3]可见,藏民非常注重集体意识和民族意识。


藏族民间谚语在一定程度上融汇了藏民勇敢乐观的精神,“四只脚的牦牛都会跌倒,何况两只脚的人。”“放牧时不唱山歌,木牛吃草也不香;放牧时不唱歌,如同茶里没盐巴。”“能走路会跳舞,能说话会唱歌。”[4]这些谚语表现出藏民面对恶劣险峻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政治环境,还坚守着乐观坚毅的民族品格。谚语还体现了藏民热情好客和真诚纯朴的性格,在与人交往时,藏民尤其注重以诚相见,信守诺言,反对以利相交。“有酒大家喝才香,有话当面说才亲。”“富人拿酥油待客是摆样子,穷人用清茶待客是真心。”“笔直的树用处多,心诚的人朋友多。”“好汉宽阔的胸膛,能容百匹骏马驰骋。”“烧火要空心,做人要真心。”[4]


三、藏族谚语中宗教思想的体现


藏族民间谚语也反映出藏传佛教对藏区的历史文化、语言表达、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影响。佛教从公元七世纪传入藏区到立足吐蕃,与当时占主流文化的苯教经历了长期曲折的斗争,经过了近一个多世纪的较量,佛教吸收了苯教的一些基本仪式和基本理念,使佛教逐渐渗透融合到藏民的生活和灵魂深处,公元十世纪至十四世纪,藏族佛教诸教派的形成,到公元十六世纪中叶,达赖、班禅活佛系统建立,公元十七世纪中叶,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公元1617-1682年)执掌格鲁派和全藏政权,即建立了葛丹颇政权,[7]至此藏传佛教取代了苯教而成为驻足于藏区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藏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佛教的伦理道德观对藏族社会影响颇为深远,是传统藏族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石和重要内容。“无论是信教与不信教,由于藏传佛教的不断发展和陶冶,藏民族的气质自然而然地融合了这些佛教训诫。”[7]佛教在道德方面提倡“十善法”,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瞋恚、不邪见,“以善为美”成为藏族的民族精神和价值取向,因而在藏族民间谚语中,折射出藏民追求的正直、善良、忠厚、忍耐的道德要求。依据佛教“十善业”提出的法律规范,藏民认为要宽容待人,以德报怨,如“给恶狼脖上挂经幡,向恶贼手里献哈达。”“借酒还水,以善报恶。”[3]在善的前提下,藏民注重忍让,认为做人要谦虚,凡事要低调, “骏马性虽烈,仍在大地上;须弥山再高,仍在日月下。”“嘴巴再大在鼻子底下,眼睛再大在眉毛下面。”又因为受佛教“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观念的影响,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种白之地长白,种黑之地长黑。”“做朵玛的是你自己,抛朵玛的也是你自己。”[4] 藏族民间谚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佛教的历史背景。如“拉龙拜多逃上山,马蹄印迹留平川。”[3]主要是叙述赞普朗达玛被射杀的历史事实,至此藏族社会进入长期分离割据时期,这则谚语反映了藏族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史实以及佛教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又如谚语“喇嘛无论说什么,全是法;手不管指向何方,都是东。”“金轮上面无黑暗,烈日下面无寒风。”[4]反映出藏区实行政教合一的特殊政治制度后,喇嘛阶层在藏区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于是,藏民把“佛”、“神”作为主宰一切的至高无上的力量,其中自然流露出对佛教的尊崇,甚至迷信情绪。


同样,在谚语中,我们可看到佛教对藏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如“生在阿妈怀里,献在喇嘛手中。”[2] 反映出旧时代在藏区普遍遵循的习俗,家里的男孩至少有一个必须要皈依佛门,在藏区,至今有的贫困人家因为生活的艰辛,也会把小孩子送到寺庙出家当和尚,谚语既透露出藏民和佛教之间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母亲对儿子的不舍和深情。受佛教思想影响,在过去,评价一个人德才的主要标准是对佛理知识的掌握,如“想出行用料喂马,想有学问学五明。”“没带过笼头的马嘴硬,没学过五明却口气大。”[4]这里的“五明”是对藏族文化知识的体系的概括,藏族的知识分子常将博学之士称为“学富五明”,“五明之学”分为“大五明”“小五注释及参考文献:明”,前者是指诗词、韵律、修辞、歌舞、星算,后者是指声律学、正理学、佛学、工艺学、医学,掌握五明之学,成为藏民衡量一个人知识水平高低的标准。


藏传佛教在藏族社会生活中固然享有崇高的地位,藏民对佛本身也保持着无比的遵从,但是庞大的僧侣系统毕竟鱼龙混杂,出现了许多表里不一、为所欲为、无所事事的教徒,佛教严格的戒律成了他们伪善的有力幌子,而藏民虔诚供奉的丰厚布施则成了他们聚敛财富的主要手段。藏民们看穿了这群人的真实意图,并通过谚语一针见血地揭穿了他们的面目,讽刺了部分僧人不守戒律肆意妄为的卑劣行径和虚伪本质。如““口中念佛经,心里盼贡品。”“不要杀生”是菩萨说的,但是喇嘛却要吃肥肉。“穿袈裟的不一定是喇嘛,拿佛珠的不一定是信善。”“口念文殊菩萨,眼却要盯着对岸的马鸡。”[2]这些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藏民的理性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在藏民的心中有一套判断是非曲直的准绳,即便是藏区享有很高地位的僧侣,只要是违背道德,藏民都勇于批判和指正。


“语言作为文化的表达形式,具体表现为特定的文化常把某种烙印加到语言之上。”[8]通过研究藏族民间谚语,我们了解到藏族的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和民族性格等文化意蕴,藏族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所做的努力如沧海拾贝,还有很多丰富灿烂的文化需要我们去进一步解读。(作者:春燕,女,藏族,四川巴塘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民间文学)


参考文献:

[1]关宝学.锡伯族谚语集•序言[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4.

[2]李双剑,曲尼.藏族谚语集锦[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3]宋兴福.藏族民间谚语[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

[4]佟锦华,庄晶,格桑顿珠.藏族谚语[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5]丹珠昂奔.论藏族文化的现代化[J].藏族研究,1990,4.

[6]陈强.浅论格萨尔谚语中的民族特质[J].青海民族研究,2005,3.

[7]丹朱昂奔.佛教与藏族文学[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8]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183.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康巴民间文学与民俗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兼听则明   tibetcul@126.com·投稿

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来源:西昌学院学报






往期回顾

浅谈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中的藏医药学地位

藏族煨桑仪式及其文化内涵的研究

面对疫情 这对藏族情侣举办只有“两个人”的婚礼

嘉措:Tibet google

木雅探秘——语言(下)

木雅探秘 ——语言(上)

木雅探秘——民俗

探访四川壤塘藏香传习所:千年传统工艺炼化精美藏香

邂逅“三江源头巨人”——东周

“00后”唐卡追梦人:传千年非遗 绘世间万象

次仁央吉:以悲悯之心写出人世真情

米玛次仁和他的阿底峡传记发展史研究

打卡网红藏家“云端餐厅”

黑科技降临!神奇“小牧童”深冬木里高原牧场 来放牧

非遗传承人王凤英:用剪纸描绘青海风光

往期丨回顾


长按 关注

与您同在

藏人文化网微信订阅号



藏网文摘

有您真好

藏人文化网微信服务号



藏人文化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