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族手工艺:时光抹不去的精致

甘南旅游 藏人文化网 2023-11-25

点击上方“藏人文化网”关注







在拉萨著名的八廓街上,鳞次栉比的店铺前挂满了琳琅满目的充满民族特色的商品,藏毯、藏香、金银铜器、藏刀、藏装等应有尽有。这些曾经“养在深闺”的西藏传统民族手工艺品,如今被慢慢地揭开了神秘面纱。


藏刀:千百次敲打的艺术



拉孜藏刀作为藏刀公认的第一品牌,早已名声在外,许多人慕名求购,然而实际上生产真正的拉孜藏刀只有两位传承人,制作一把稍大的拉孜藏刀需要七天,小巧精致的拉孜藏刀,一天也只能生产两到三把,供应本地的藏族群众都力有未逮。


淬火是藏刀最重要的铸造步骤


拉孜藏刀的锻造,是将铁“百炼成钢”。据介绍,一把好刀的标准,就是刃口的刚性要强,含钢量越高,刃口越硬,自然也越锋利,而刀背若是选用钢材,则容易“过刚则易折”。因此刀背需要铁含量较高,这样刀身韧性足够,刀刃刚性强,组合而成的刀,才能达到吹毛即断且不会折断。要达到这个目标,诀窍全部在铸刀师千百次的锤打与淬火之中,因此拉孜藏刀的制作工艺,很难被系统地传承,只能靠千百次的实践方能掌握。


藏刀被称为“折刀”的缘由


当中原的冷兵器已埋进岁月之中时,藏刀仍然作为特有的装饰品活跃在整个青藏高原。从最初的生产生活和自卫需要,到后来的装饰,藏刀贯穿了整个藏民族的历史,曾经有一段时间,刀剑作为凶兵,引起了旧西藏贵族和头人的警惕,为了巩固统治,从而想威逼所有的牧民交刀,不成想藏刀早已溶入这个民族的血脉之中。一位英雄悍然跃马提刀奋起反抗,虽最终寡不敌众,但他的名字却流传了下来。这位英雄名叫“折勒干布”,所以在牧民之中,藏刀又有另外一种称谓:“折勒干布刀”,简称“折刀”。


西藏各地区藏刀特点


人们常说的拉孜和南木林藏刀是前后藏地区藏刀的代表。拉孜和南木林都地处西藏日喀则境内的西南部、雅鲁藏布江上游,高海拔、多矿藏,这里的匠人打制的藏刀注重刀刃的钢火,讲究刀的实用性,从鞘到柄几乎全部使用金属,以银和铁居多。因特殊的锻造技艺,西藏拉孜和南木林藏刀在全藏有“锋利”的美名。刀的鞘、把一般不镶珠宝,要么是铁,要么是银,有的也会在上面缕刻一些吉祥图案。


藏靴:脚下生花的艺术品



在西藏,藏靴自古就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藏族同胞无论男女普遍都穿靴子,制作藏靴也是当地群众的一门传统手艺。这些颜色鲜艳的藏靴,工艺精巧、色彩鲜艳、防寒保暖、结实耐穿、式样特别、不分左右,蕴涵着深厚的藏民族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藏靴风格,各地不同


藏族朋友把我拉到一个摊位前,几双绣花毡靴出现在我眼前,色彩浓烈鲜艳,款式精致,一下吸引了我。足有两厘米厚的鞋底,由棉布层层叠起,针脚密密麻麻。鞋面由红、绿、黑三种颜色的氆氇(藏族手工生产的一种羊毛织品)拼接而成,上面粗针大线地绣着花卉图案,靴筒高度大约到膝盖下,靴筒后有10多厘米长的开口,老板说天热的时候,靴筒可以放下来透气。问过价钱,不贵,不到100元,我毫不犹豫付了钱。用两根鞋带把靴筒绑在腿上,鞋带也是一种美丽而讲究的手工艺品,用细毛编织而成,上有各种图案,两端留有彩穗,色彩艳丽,与藏鞋配在一起,十分悦目。


“松巴”,最美艳的藏靴


藏靴名目繁多,可分为不同的规格和品种。如形式上有长腰、短腰之别;按靴面的材料可分为皮靴和布靴;按靴底的材料,可分为胶底靴和革底靴,革底靴又分为双层革底靴与单层革底靴;按人群可以分为生活用藏靴及僧人用藏靴,等等。生活用藏靴中最常见的是“松巴”,普遍流行于藏区大部地区,也是最美艳最有特色的靴子。


繁复手工,精工细作


藏靴所有工序皆为手工,且分工制作,靴掌由皮匠制作,靴底由靴匠制作,靴筒、靴面由裁缝制作。一双靴子的制作工期较长,产量也有限。在彩泉福利特殊学校,无论是生活用还是跳神、藏戏用靴子,通常都需要定做,不大的作坊里,顺着窗户一溜卡垫,十几个手艺人盘腿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飞针走线,手臂有节奏地上下挥舞,极具艺术感。他们的手下,仿佛不是一双双靴子,而是一件件艺术品,而且是和西藏人生活切实相关的艺术品。


藏香:源自雪域的芬芳



在藏区,不管是在寺庙,还是在百姓家里,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一种神奇的味道,它夹杂着草香和酥油香,混杂在空气中,和整个藏区的宗教气氛一样,充斥着每一个角落,刺激着我们的每一根神经。而这种味道,就是被称为西藏三大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的藏香所散发出的。


藏香源流


藏香起源的具体时间无从考证,自1000多年前《香的配方》一书由印度文译成藏文流传到西藏各地以来,藏香就成了信教群众所必需的祭祀祖先或敬神的供品。因此,藏香的起源与发展与佛教传入西藏有着直接的关系。相传,真正的藏香是由吐蕃七贤之一的吞弥·桑布扎于公元7世纪前后,从佛教发源地印度引入其熏香技术,并融入西藏本地特色而发明,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鼓乐:敲出雪域高原生活美



西藏各地都有鼓舞,相传在洪荒时代,藏族先民们围着篝火跳舞,其中一位捡起干裂的兽皮敲了几下,想不到竟发出轰轰的音响,这个人就发明了鼓。


那额(热巴鼓)


热巴鼓鼓框圆形,用一块薄木板条煮后弯曲而成,两面蒙以山羊皮,用金属鼓钉固定皮膜。鼓面直径25厘米~30厘米,最小者直径20厘米,鼓框厚5厘米~7厘米,皮面中心区及四周绘有色彩鲜艳的民族图案纹饰,有的还在鼓框上端系以一块红绸或彩色绒球为饰。鼓框下端连接一根用松木制成的圆柱形鼓柄,柄长20厘米~30厘米,鼓柄外涂棕红色漆。鼓棰用细藤条烘烤制成弯弓形,棰头包以布或皮革,棰柄木制,手握部位有龙头雕饰。那额多为自制自用,制作较为粗糙,装饰也较简单。


卓舞腰鼓


“卓舞”在藏语中被称为“腰鼓舞”。“卓”意为吉祥,“卓舞”一般在重大节庆活动中开场、谢幕时表演。舞者所用的腰鼓鼓帮上拴有两条鼓带,一条围扎在表演者腰上,一条围扎在表演者大腿根部,将圆鼓竖着固定于腰的左边。表演者边击鼓边按鼓点节奏起舞,同时舞蹈动作把长发辫子挥舞成“∞”、“○”等形态,舞到高潮时两手击鼓,身体左右上下翻转,长辫随之旋转,动作粗犷豪放,刚劲威武,节奏感强,气势壮观。


夏尔巴鼓


夏尔巴鼓,夏尔巴人拍击膜鸣乐器。流行于西藏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演奏时,奏者坐姿,将鼓横置于双腿上,直径稍大的一端鼓面置于右边,直径略小的一端鼓面置于左边,用双手拍击两端鼓面发音,虽无固定音高,但音响高低有别,音色清脆响亮,穿透力较强。演奏夏尔巴双鼓时,奏者立姿,将鼓竖立于地面,两手分别拍击一鼓,音响高低、节奏疾徐互相交错,颇富民族风格。夏尔巴鼓均由男子演奏,用于民间歌舞伴奏。


扁鼓


扁鼓,是蒙古、藏、朝鲜、满、纳西、彝、苗、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蒙古语称恒格勒格,藏语称额阿、额穷、当木穷。朝鲜族、满族称架鼓,苗语称嗯铎,汉族称跨鼓。鼓身扁圆形。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广西等省区。小型扁鼓既是舞蹈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


藏纸:默默记录文化的传



纸张是文明传承的载体,每个古老文明的兴衰变化,都会记录在纸上,形成书籍,流传后代。纸的出现,不仅使记录文明、传播文明有了有力的工具,而且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对文明的传播和社会的进步起了重大作用。藏纸是西藏独特的纸张,它的发展历史,也是西藏文化进步的历史。正是藏纸的出现,才使西藏的古老文明得以传承继续,才会让我们在今天依然能够看到千年前的迤逦风光。


经久不息的藏纸制作工艺


公元640年,文成公主进藏,中原地区诸多工匠随行,造纸术随之传入西藏。但中原造纸所使用的原料不盛产于西藏,勤劳的藏族人民最终依靠造纸术的原理,自己发明了“藏纸”。1300多年来,藏纸默默记载和见证了西藏发展的步伐。2006年,藏纸生产工艺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迎娶来的造纸术


“因请蚕种及造酒、碾、磑、纸、墨之匠,并许焉。”这句话提示了西藏造纸术最开始是由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进藏。而在造纸术还没有传入吐蕃之前,当时的藏民族曾使用过树皮、石片、羊胛骨头、木板、竹片、羊皮等作为书写载体。据《拔协》、《松赞遗训》(又译《玛尼遗训》)、《西藏王臣记》、《智者喜宴》等众多藏文古文献资料记载道: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东方大唐的文成公主,“赐给多种黄金宝物,一等金丝绫缎衣服和镶嵌着红宝石的琉璃铠甲等高贵礼物以及绝密书信,派遣以噶尔·东赞域松为首的百位大臣骑士前去唐朝为赞普聘娶公主。”


传承文明的载体


从古至今,藏纸生产随着西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从它诞生的那天起,藏纸就对藏族的文明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藏纸生产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但由于受到封闭的社会形态和守旧思想观念影响,藏纸的生产发展一直停留在较低水平上,没有得到更大的发展。尤其到了20世纪40年代以后,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机制纸张充斥市场,加之藏纸传统生产本身由于技术手段落后,消耗劳力大、成本高、产量低等诸多缘故,藏族传统造纸业在藏区逐渐失去市场,技术失传,社会上藏纸已近绝迹。作为西藏地区的特色产品,随着近些年西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重新被有识之士所关注与重视。藏纸不应该尘封在历史中,而应该继续在现代文明中扮演其独树一帜的角色。


木雕石雕:血脉里的木石情缘



木材、石头这些产于自然的材料,从远古开始,就伴随着青藏高原上的人们建屋架瓴,遮风挡雨。在人们的眼里,这些只知奉献不求回报的自然之灵无疑是最让人崇敬的,万物有灵且美也正是来源于此,不知从何时,人们开始尝试用木雕与石雕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随后又开始应用于家庭装饰,几千年过去了,今天的木雕和石雕又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


石雕:血脉里的天赋


西藏的石雕风格最为古朴,分类也极为广阔,从石窟到摩崖石刻再到各式石碑石像,乃至遍布青藏高原山野之间的玛尼石。从原始的巨石崇拜到后来的白石崇拜,西藏的石雕艺术已走过了一段极为漫长的时光。在西藏的许多地方,雕刻玛尼石的艺人没有任何收入,他们自己将雕刻当成最纯粹的信仰,刻一块石头,等于念百遍经,所以他们利用闲暇时间,不断地雕刻着。


木雕:木头上的舞蹈


与石雕相比,西藏的木雕要更具生活气息,当你在西藏随便步入一栋楼房时,定会被一件件雕花镂卉、富丽堂皇的藏式家具深深地吸引。各种式样布局合理,图案千姿百态,色彩鲜艳明快的藏桌藏柜,以及雕花的门楼窗梁,都洋溢着幸福、吉祥、热烈的气氛。西藏民间木雕的显著特点是根据内容表现需要,抓住对象的特征进行一定的夸张和概括。木雕作品中还有一些“亮相”式的形象,很生动,就是既夸张又表现了事物和本质的内容。夸张不但没有使我们感到木雕的不真实,相反加强了内容的表现和艺术感染力。


陶器:从未远去的生活用品



陶器制品,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要素。人类用陶器取水煮饭,人类文明开始发展。直到现在,陶器依然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藏族人家里,这样东西也同样是每一户人家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悠久的西藏制陶


西藏民间制陶约有5000年历史。据资料显示,在新石器时代,藏地居民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先民们几乎同时发现了早期的制陶技术。当时的制陶技术是将泥土涂在以枝条编织的胚胎上然后用火烧烤,或者以泥条捏制成想象的器物经火烤制即古老的制陶盘筑法。虽然制成的陶瓷不是十分精美,但是足以提高先民们的生活质量。他们发现,烧制而成的陶器可以用来盛水、煮食物,使他们的生活产生了质的飞跃。很多学者认为陶器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它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推动了人类社会迅速跨入更加文明的时代。


神奇的烧陶工艺


西藏手工制陶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时间的沉淀,已经形成了一种技术模式。西藏很多地方存在着大大小小的烧陶村,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拉萨墨竹工卡县塔巴镇的塔巴村。塔巴村继承了古老的烧陶方法,从不建窑烧陶,而是就地堆烧。烧陶者从村外山坡上挖取红粘土,用石锤砸碎过筛,掺入一定亮的石英粗砂或云母矿砂制成陶泥,堆放两天以上便可以用于陶器的制作。将陶泥置于自制的手动轮盘上,以盘筑法进行捏制拍打,或以陶制器具为内模以轮制拍打成型,然后脱模镶底,粘接圈足,然后用软皮布条湿水抹光,用木条刻画图案,制成陶器的泥胚,经阴凉晒干,便可烧制。


陶器的光彩回归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随着钢铝制品、塑料制品的大量出现,轻便耐用的现代器皿取代笨重易碎的陶器成为必然趋势。现代生活用品来势凶猛,凭借着品种多样,做工精致的优点,毫不客气地取代了陶器在生活中的价值,陶器也逐渐淡出了藏族人的生活。但是,人们在习惯了塑料等现代器皿的同时也饱受其扰。这时,人们才回想起被遗忘许久的陶制品。陶器相对于塑料等制品来说,没有化学品污染,没有致病物残留,还能保持食品的原汁原味,还具有保温隔热、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很多人在经过衡量之后,选择了“复古”,重新开始选用陶制品,而这种“复古”则是一种高品质的回归。与此同时,陶制工艺品也成为中外收藏者的新宠,以全新的姿态走入人们的视野。


藏毯:民族手工艺中的奇葩



藏毯,因其密度稠密,洗涤不褪色,经久耐用,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藏毯,与波斯地毯、土耳其地毯并称为世界三大名毯。它是藏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藏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也是西藏出口创汇、扩大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拳头产品。


藏毯——世界三大名毯之一


藏毯分为三种:一是用牦牛绒毛线和羊毛线合织而成的,图案较鲜艳复杂,质地轻柔;二是用绵羊细毛线编织而成的,式样较简单素淡,但也有用彩线编织成花样较多的薄毯;三是“卡垫”,即垫子。用帆布或牛皮装着獐子毛、青稞秆或干草等,质地结实,配搭得宜的话,可成为家居理想的装饰品。卡垫是藏毯生产业的主要产品,也是藏族家庭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藏毯的古老渊源


藏族编织工艺有着悠久的发展过程。历史上的西藏,除了农耕和游牧外,其余的生产活动几乎都集中于手工业领域。民族手工业与农业和畜牧业并列为西藏历史上的三大传统产业。根据考古发掘,藏族编织工艺的源头可追溯至距今四五千年前的西藏昌都卡若文化新石器时期。20世纪中期,在青海柴达木盆地都兰县诺木洪古墓群的发掘中,出土了较多用牛、羊毛编织的“毛席”残片织品,有毛带、毛绳和毛线,并已有染色技术,主要以黄褐两色为主,即原色毛与染色毛相结合应用,少数有黑色、红色或蓝色。


如今,传统的以家庭作坊为主的藏毯生产已经成为过去式,藏毯手工艺已经迈向产业化。


氆氇:生活里的西藏风情



氆氇是藏族最为典型的针织品,用绵羊毛纺成的线织成,大多为一尺多宽的卷子,像布卷,只是短许多,厚重许多。颜色大多为灰白色,也有条纹氆氇、暗红氆氇和黑色氆氇。氆氇是加工藏袍及僧袍的基础材料。最上乘的氆氇为黑色,质地薄软、轻便,但价格昂贵,不是普通老百姓的消费之物,绝大多数被加工成了寺庙僧人的礼服,重大场合时才能被穿用。普通氆氇大多被加工成了藏袍、藏被、藏垫,或是藏式房屋内的装饰物。而条纹状的氆氇则成了许多藏族礼袍领边、袖口的最佳装点料。


氆氇的织成工序


一匹氆氇的织成,需要经过许多道工序,如剪羊毛、洗羊毛、弹梳羊毛、捻线、染色、织造、整理等。一般幅宽20多厘米,颜色有白、黑、蓝、红、赭、青等。其品种很多,总的可分为普通氆氇和细氆氇。细氆氇,纹理精细紧密,质地柔软,可与机织毛呢相媲美。织成的氆氇一般呈白色,宽24厘米左右,可以做男式服装。但一般都要染成黑色,也有染成红、绿等色彩。因氆氇是羊毛织品,结实耐用,保暖性好,所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氆氇的分类


氆氇的种类非常多,从质地上分,常见的有六种。其中最上等的称为“徐玛”,系刷下来的羊绒而不是剪下来的羊毛制成,这种细毛氆氇质地最为上乘;二等的被称为“协玛”,系剪下来的羊绒制成,也属上品的细毛氆氇;三等称为“徐沃”,是用刷下来的细羊毛制成,此为中等氆氇;四等叫做“协沃”,是用剪下来的细羊毛搓成绒线织成;五等叫“秦玛”,六等叫“洛瓦”,都是用较为劣质的粗羊毛织成,做工也较为粗糙。


金铜器具:藏族人家的好伙伴



金属文化在西藏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有关史料记载:吐蕃时期西藏的冶金技术就已达到较高水平。金属工艺在西藏发展很快,民间技艺娴熟的金属工匠也与日俱增。此后,各种佛像、佛塔、祭器、法器、乐器等精美的宗教金属器物与金碧辉煌的寺庙建筑交相辉映,将西藏金属艺术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西藏的金铜器皿可谓用途广泛,工十分细腻精致,表层刻有龙、虎、狮、象、凤凰、孔雀八祥徽等图案,花样栩栩如生,雕琢玲珑剔透,是珍贵的艺术纪念品。


酒具


西藏人喝酒讲究很多,形式也多样,当然最能喝出兴致的莫过于饮酒歌舞。藏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而且有舞必有酒,酒醉舞狂方才尽兴。特别是在后藏农区,歌舞时圈内要放置一个特大的酒锅,西藏人称其为“扎果”,意为大肚子陶锅。日喀则地区的传统习惯是每个“扎果”配制许多“连姆”(陶酒壶或红铜酒壶),喝酒时每人拿一个,由两名妇女将“扎果”中的酒盛入每个人的酒壶中,歌舞一段畅饮一次。婚宴或节日喜庆时同样如此。


火镰


一种比较久远的取火器物,由于打造时把形状做成酷似弯弯的镰刀与火石撞击能产生火星而得名。火镰过去是男人们的随身附属物件,特别是喜好吸烟的男人们。它不同于鼻烟壶,鼻烟壶是官宦人家的饰物把玩,局限于少数人群,火镰它在民众中流行,具有特别的适用性、装饰性和操作性。它始于年月无从考证,而它的消失确是让火柴和打火机的问世取而代之了。


马鞍


以前西藏的贵族及上层人士会使用由铜打造的马鞍,在鞍子的两端镶有绿松石和双龙透雕,脚蹬外侧也雕饰双龙,镂雕及鎏金工艺均很精湛。


茶具


与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制茶和喝茶相关的传统茶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茶汤锅、茶壶、茶炉、茶碗等。在过去,人们还会使用诸如错金藏式铁锁、黄铜灯架、银鞘藏式短刀、金铜私人印章等生活工具,现如今,在普通的藏族同胞家中,还会看见金属材质的茶碗、酒具等,由此可见,金铜器皿在藏族同胞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面具:从历史中漫步而来



面具的产生与藏民族的生产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最早的面具,其实来源于民间歌舞表演。松赞干布时期面具艺术开始正式登上藏族文化的舞台,在藏王赤松德赞时期,面具艺术则开始了它的蓬勃发展之路。


从“绘面”开始的历史传承


要真正论起藏族面具的起源,就要从古代藏民族“绘面”的习俗说起。“红脸是藏族的最本质特征”,这在很多文献中都有记载。在历史上也有“以赭涂面为好”的记载。传说古代战士在作战时,会用动物的血等来染红自己的脸,既能吓退敌人,也能鼓舞士气。而这种涂面的方式,就是面具艺术没有形成之初的一种形式。后来,在新石器时代,高原藏族出现了绘面现象,以此来美化装饰自己。从卡若文化遗址、马家窑、半山、马丫等文化类型中都能够明显地看到这种现象。


以皮毛开始的面具历史


面具的产生与藏民族的生产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远古时期开始,藏民族便以狩猎、放牧为生。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上,严酷的生存环境使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藏民族生活中所遇到的马、牛、羊、虎、狮等动物必然对他们认识这个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反映在他们的文化与习俗当中。早在公元7世纪上半叶(公元779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执政时期,吐蕃王朝在制定了文字和法律后,举行盛大庆典仪式时,表演者就已经开始戴上了面具,装扮狮、虎、牛、豹等进行舞蹈表演。这也是面具形成的确切记载。


从民间发展起来的面具艺术


最早的面具,其实来源于民间歌舞表演。如果说在松赞干布时期面具艺术开始正式登上藏族文化的舞台的话,那么在藏王赤松德赞时期,面具艺术则开始了它绵延千年的蓬勃发展之路。宗教的发展吸收了大量民间文艺的营养,这就使面具艺术渐渐进入了宗教艺术的文化中。在民间歌舞艺术领域也有所建树。西藏山南地区和拉萨等地区流传着一种民间戏曲,即白面具藏戏,便是赤松德赞时期面具对藏族民间歌舞艺术领域的一种进化。而这种白面具藏戏,也是藏族戏曲剧种的母体剧种。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藏族的面具艺术开始了不同类型的分化与发展。面具艺术成为藏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并渐渐形成了今天的宗教面具、藏戏面具和歌舞面具这三大类面具的区分。


西藏传统民族手工艺历史悠久,凝聚着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和传统技艺的精华,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件物品中表现着一种艺术、一种智慧、一门科学、一门文化,及至藏民族的一段历史,让世人从中感悟到西藏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一刀一斧凿出来的,一针一线缝出来的,一脚一步走出来的。每一种工艺的开发、发展、继承都凝聚着高原人民的聪明和才智,藏族同胞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创造的文明,体现在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民俗风情各个领域中,是世代积累的经验和文化的结晶,是宝贵的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来源:甘南旅游

兼听则明   tibetcul@126.com·投稿

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敬请关注  藏文化系列公众号


藏人文化网

“来自藏地的叙述和诗章"


藏人文化网服务号

“网上西藏,心灵家园,藏文化图书及生活艺术精品"


云端藏地

“在最高处过一种生活”


关注我们

往期回顾

藏族古印章的雕刻技术

天然的彩妆:唐卡颜料

穿越丙察察——在凶险中感受柔美(下)

穿越丙察察——在凶险中感受柔美(上)

多吉和他的珠峰“牛头旅馆”

舟曲藏族的“朝水节”

一枝独秀的嘉绒锅庄

藏族婚宴十八说 渊源可追溯至吐蕃时期

藏医人体解剖学的科学思想试析

久美南加:拥抱梦想 努力奔跑

青海玉树藏族女孩才拉毛的“足球梦”

“80后”非遗传承人:把藏服做成时尚界的宠儿

巴朗山雪莲:稀缺堪比大熊猫的新物种!

芒康盐田:五色斑斓的非遗传承

她的藏羌织绣为何频频被国际大牌相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