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芒康盐田:五色斑斓的非遗传承

徐驭尧 刘晓江 等 藏人文化网 2023-11-25

点击上方“藏人文化网”关注







位于西藏昌都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的千年盐田,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完整保存的最原始的人工晒盐方式。


澜沧江畔的斑斓盐田。徐驭尧摄


在纳西乡,连片的盐田在日光下五彩斑斓,如今,传统木桶挑水已经被抽水机。他们用抽水机将江边卤水井里的卤水,抽到沉淀池初步过滤,再引入自家盐田;经阳光蒸晒后,得到粗盐;进一步晾晒打理,制成食盐。


澜沧江畔的斑斓盐田。徐驭尧摄


井盐晒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55岁的纳西村村民珍玛拥宗有5块盐田。珍玛拥宗介绍,井盐晒制受天气因素制约,去年她主要是1-6月晒盐,避开雨季,共制作了120多袋盐,1袋卖70元,收入为8800元。


珍玛拥宗在倒卤水。徐驭尧摄


“我家祖祖辈辈都做盐,我从12岁就开始跟奶奶、妈妈一起制盐,和盐田感情深厚。另外,作为国家级传承人,我每年领着2万元补贴,有责任继续坚守下去。”她说。


多年来,在各级部门的支持帮助下,芒康县采取“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措施,不断修复损毁和废弃的盐田。“尽管如此,随着经济生活水平提高,还是有一些盐民尤其是纳西村盐民,不再从事制盐工作。”洛松扎西表示,“村民增加增收渠道,这也无可厚非。井盐晒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民可能不再靠它吃饭,但这门手艺不能丢。”


在洛松扎西看来,鼓励盐民继续制盐的途经,只能是文旅融合。“下一步,我们将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5A级景区为契机,不断促进文旅融合,吸引更多游客来参观盐田、参观手工制盐,让盐民分享旅游收入,以此提高他们制盐的积极性。”(徐驭尧 刘晓江 郑晓强)


马匹在山间驮盐。徐驭尧摄


马匹在山间驮盐。徐驭尧摄


加达村的盐田和农田。徐驭尧摄


加达村村民在收盐。徐驭尧摄




来源:人民网-西藏频道

兼听则明   tibetcul@126.com·投稿

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敬请关注  藏文化系列公众号


藏人文化网

“来自藏地的叙述和诗章"


藏人文化网服务号

“网上西藏,心灵家园,藏文化图书及生活艺术精品"


云端藏地

“在最高处过一种生活”


关注我们

往期回顾

她的藏羌织绣为何频频被国际大牌相中?

拉巴次仁:匠心成就指尖传奇

西藏红陶技艺传承人扎西巴登:匠心传承 不能让制陶手艺失传

西藏青年画家曹梦:背上希望的行囊追寻梦想
乡愁藏韵:古格龙女的微笑
理塘县帽盒山的故事
战火中特别的蒙藏僧人抗日组织
彝族迁居甘孜州历史梗概
指尖绽放的莲花——黄南木刻雕版印刷艺人桑杰和他的儿子们
从唐代诗歌看唐蕃古道上的藏汉关系(下)
从唐代诗歌看唐蕃古道上的藏汉关系(中)
从唐代诗歌看唐蕃古道上的藏汉关系(上)
德吉卓玛:独树一帜的藏传佛教觉域派尼僧
德吉卓玛:藏传佛教出家女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青海玉树草原上的新传奇:宝刀与骏马
扎西顿珠:用歌声和爱心传递正能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