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湟中银铜器的独特气质

甘海琼 藏人文化网 2023-11-25

点击上方“藏人文化网”关注



今年7月,2021河湟文化旅游艺术节湟中分会场,100种湟中暖锅烹制成的不同特色的暖锅宴,吸引各地游客品尝。让游客们争相拍照留念的对象不是美食,而是再次亮相的口径为201.9厘米、高280厘米,制作精美的湟中特大暖锅。


湟中特大暖锅(局部)。甘海琼摄


从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新街、陈家滩、昂藏,再到大源乡、西堡镇的几个村庄,银铜器加工制作的叮当声响彻湟中大地。据了解,湟中银铜器制作与鎏金技艺在宗教和民族生活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经过明清以来数百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湟中当地最具特色和最为兴盛的手工艺行业。 


走进位于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基地,我们见到了湟中特大暖锅主创人员之一的王富邦,“除了侧刀刻、立刀凿、平刀削等手工技艺,还有熔金、砸金、抹金、压光这一系列的鎏金工艺,都是技术活儿。”


下料、熔炼、开坯、砸、锤凹、灌胶、焊接、构图、雕刻、抛光、清洗……这口湟中特大暖锅,集合了银铜器制作与鎏金的各种技艺。在鲁沙尔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基地,我们看到了更多工艺精细、图案丰富、造型逼真、表现手法独特,形薄、光亮、轻柔、质纯的银铜器作品。大到银塔,小到银茶壶、银茶盖、银茶托、银木碗、银手镯、银耳坠、银戒指。以及佛像、灯、火壶、香炉、蜡台等宗教和日常银铜器用品。


鲁沙尔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基地精美的铜暖锅。

杨启红摄


“产品种类比较丰富,来我们这儿的人总会买点回去,省内外、国内外的客人都有。”王富邦说,湟中银铜器都采用百分之百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市场前景不错,产业化发展让他们对湟中银铜器信心十足。


在位于鲁沙尔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湟中银铜器制作与鎏金技艺传习所,代表性传承人何满也以他的方式传承和弘扬着这门技艺。


“银铜器制作中每道工序的要求都极其严苛,整个制作过程中有一点差错,就要销毁重做。”何满说想要学习这门技艺,首先就是要有耐心,其次要不断地学习。


湟中银铜器制作与鎏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何满。

张皓芃摄


“比如打一把银壶,按照大小和精细程度的不同,有的需要大年才能完成。” 每一件银铜器,不管大或小、轻或重,都要经过千雕万凿、经历几十道工序才能逐渐成形。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何满在近几年参加会展、高校培训学习,见到更多的省内外同行作品时发现,融合湟中银铜器制作技艺,进行作品创新也相当重要。“我们每一件作品都只有这一个!”何满口中的独一无二有不同的加工手段、有鲜明的个性、有丰富的内涵、有不同的气质……更有每一件作品中融合的创新。


说到传承,何满表现出更多的是豁达,“以前这门技艺是家族传承,到我这一辈已经是第三代了,现在我希望能多带徒弟,能传承这门技艺。”


走在鲁沙尔镇金塔路,能听到耳朵边传来敲打的叮当声,看到商铺橱窗里各式精美的银铜器,制作出这些银铜器的,就是无数个像何满一样质朴无华的匠人。


何满的作品。张皓芃摄


湟中银铜器是河湟地区多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象征,精美绝伦的银铜器和流光溢彩的鎏金技艺形成了它独特的气质。悠久的历史、多元的艺术表现、丰富的文化内涵成就了湟中银铜器制作与鎏金技艺历史的厚重。湟中区鲁沙尔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基地的建成投用,助推当地民族手工艺品加工作坊抱团发展,湟中银铜器制作与鎏金技艺带着自身独特的气质,将走向更加深远的明天。 


来源:人民网

兼听则明 tibetcul@126.com·投稿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



敬请关注  藏文化系列公众号


藏人文化网

“来自藏地的叙述和诗章"


藏人文化网服务号

“网上西藏,心灵家园,藏文化图书及生活艺术精品"


云端藏地

“在最高处过一种生活”


关注我们

往期回顾

探访包呼图 寻踪湟水源

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在哪儿学的藏族舞“巴塘弦子”?

“非遗”化隆唐卡传承人更登才让:是信仰 也是生活

混合信仰:安多藏区的一种村落宗教模式

十世班禅画师尼玛泽仁:传承民族文化,“一刻也不敢放下画笔”

青海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你最爱哪个?

世界文明为何能在敦煌得以安身?

班玛黑陶:一门手艺的重生和一群人的产业

专家揭秘:2022年藏历新年与春节相隔……

神奇的藏北传说:难忘那些山与那些湖

哪知青海城头事——换个角度看青海史

刘立千:藏学耆宿 垂范后昆

吐蕃王朝对纳西族的统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