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雅拉香波雪山修行窟壁画初探

夏吾卡先 等 藏人文化网 2023-11-25

点击上方“藏人文化网”关注



摘要: 雅拉香波雪山修行窟四壁绘满了佛、菩萨、上师和受戒世俗人的画像和题记,通过对其逐一记录考释进而结合文献参考,将壁画内容归结为一处源于印度、兴盛在藏地、最终又对印度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藏地谟决法脉,同时基于绘画风格和图像志,将壁画的始绘年代考证为公元13至14世纪.


关键词:雅拉香波修行窟壁画 谟决派


修行窟位于西藏山南市乃东县亚堆乡雅拉香波雪山西侧的半山腰上,被当地人称之为“岗努奈(意为“雪山西侧的圣地”)[1],也享有“香布( 波) 岗吉热巴( 意为“香布( 波) 雪山院”) 的美誉[2]。乃东亚堆乡地处山南市曲松、隆子、措美三县交界处。前往此地的线路为: 从乃东县沿202省道往隆子县方向行进,至亚堆乡曲德寺后沿亚桑乡村公路前行,至亚桑寺后进入当地采矿车开辟的简陋山区路面行驶大约1小时后,可抵达修行窟所在地山脚下。修行窟所在的雅拉香波山半腰植被稀少,除一巨大岩石上有大型建筑物废墟( 据说是一尼姑庵)外,基本由自然岩厦内砌建的小型修行窟组成,这些修行窟沿山脉成东南—西南方向分布,皆背依山坡,面向西南,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


一、帕当巴修行窟壁画概况


在雅拉香波雪山半腰分布的众多修行窟中,帕当巴修行窟及窟外右侧佛塔底座系早期遗存。帕当巴修行窟位于诸窟左下方,挨着佛塔砌建在一巨大岩厦之下,砌墙石块形状规整、大小相近。修行窟窟内高1.7米,深宽各约2米不等,占地面积约4平方米。其地理坐标为北纬 28°48'33. 29″; 东经 91°55'25. 61″,海拔4997米。窟内壁以沙土泥为地仗,其上面抹一层细泥并直接上底色。窟内壁画以白色为底,其上用黑色墨线封边缘,以红、蓝为主色调。除去木椽子盖石板的天花板外,修行窟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壁上半部分均绘满壁画,壁画内容主要为佛、菩萨、上师和受戒世俗人等的画像。诸画像的分布错落有致,在各自位置排列上有特定的安排。此外,修行窟下方原先可能存有绘画,但因后期红色涂料的覆盖,现难寻踪迹。窟外左侧佛塔目前仅残存塔瓶下半截,其内所装的装藏物擦擦和经卷残件已暴露在外。


修行窟主龛面向西南方向,现存壁画上下两层( 见图1) 。上层共有7尊像,居中的是位于双层仰莲座上的主尊释迦牟尼,带头、背光,结跏趺坐,尖顶肉髻,圆脸双目下垂,左耳及肩,颈部有三道纹,着红色袈裟坦露右肩,左手持钵,右手触地印。两侧宝瓶内生长的柱状花卉和其上站立的卷草尾鸟及顶部的有翼带角大鹏鸟形成了背光外缘的卷门状装饰( 见图2) 。在主尊左右各排列有三尊坐像。主尊右侧第一尊为一侧身面向主尊的浅红色成就者状,游戏座,上身裸露,卷发,双目大睁,带耳环和璎珞,左手高居,右手弯至胸前,具体掌姿已无法辨认; 右侧第二尊为一正面的白色菩萨像,结跏趺坐,上身全裸,带头冠和璎珞,双手疑似结智拳印; 右侧第三尊为面向主尊的一上师像,短发,系腰带,内着僧衣,外披大衣,下半身被覆盖; 主尊左侧第一尊为一坐佛像,结跏趺坐于单层覆莲座上,右耳及肩,着袈裟坦露右肩,颈部有三道纹,右手弯至胸前做施予印,左手姿势不明; 左侧第二尊游戏座,右手下垂放在弯曲的腿上,目前仅存下半身; 左侧第三尊头部已剥落,结跏趺坐,着袈裟坦露右肩,双手呈说法印。


图1: 正龛壁画

图2: 正龛主尊释迦牟尼像


下层四菩萨集中排列在主尊右下方,主尊正下方及左下方原先应有一塑像,目前仅存其外缘卷草纹装饰。靠近主尊的第一尊菩萨上身裸露绿色,结跏趺坐,带五叶头冠,项圈,璎珞,肩钏,手镯,左手禅定印,右手无畏印; 第二尊菩萨上身裸露红色,结跏趺坐,带五叶头冠,项圈,璎珞,肩钏,手镯,左手禅定印,右手施予印;第三、四尊除隐约看到体型外,由于画面剥落,已无从考究。除了第一排的主尊,其余佛像皆框在马蹄形格子内带身光内带头光,背屏内绘无花纹。各画像的间隙上下填充有三叶状花纹。各佛像下方原有题记,因雨水冲蚀或画面剥落大多数已无法释读。西北墙面的中间部分由于因雨水冲蚀已无法辨认,其左右两侧壁画呈棋格状分布,分上下三层,目前仅能辨识18尊佛像,每一尊佛像的占用面积约22 平方厘米( 见图3、图4) 。


图3: 西北墙壁画分布示意图

图4: 西北墙左侧壁画


上层能辨识画像轮廓的有6尊,其中紧靠左侧的3尊像画面较为清晰。左侧第一尊为成就者状,仰莲座上坐姿不明,深褐色上身坦露,卷发、双目大睁,戴大耳、璎珞,双腿系禅带,双手姿势不详; 第三尊为只着短裙,披发,右腿弯曲、左腿斜伸站立状披发的女性画像,左手弯到胸前,右手居高持鼓。其余画像皆为方脸,面朝右侧,弓形眼下垂,短发,结跏趺坐,手势各异,内着僧衣僧袍、外披大衣的受戒上师像; 中层能辨识画像轮廓的有7尊,其中靠近左侧的3尊像画面较为清晰。在这7尊像中,除2尊为披发,头戴三角形黑色宽檐帽外,其余皆方脸,面朝右侧,弓形眼下垂,短发,内着交领长袍,系腰带,外披大衣,结跏趺坐在垫子上,手势各异,着装具有居家世俗人特征; 下层能辨识画像轮廓的有5尊,其中靠近左侧的3尊像画面较为清晰。皆仰莲座上结跏趺坐,尖顶肉髻,方脸,面朝右侧,弓形眼眉下垂,颈部有两道纹,左耳及肩,坦露右肩,手势各异( 第二尊右手持宝剑) ,体形健硕。画面中的人物,不论佛还是成就者,亦或是世俗人,都框在马蹄形格子内,带头光,而背屏内绘有卷草纹。各画像上下、左右间隙填充有三叶状花纹。每尊佛像下方原有题记,因雨水冲蚀或画面剥落,大多数现无法识读。


东南壁也是修行窟左侧佛塔延伸窟内的一壁,塔瓶上共绘有四尊像。叠压在左侧画像边缘的塔瓶正中央的像目前仅存外围框架; 挨着左边有一尊为四臂观音( 见图5) ,裸露白色上半身,结跏趺坐于一覆莲座上,带有头光和身光,五叶头冠,项圈,璎珞,肩钏,手镯,前双手合十印,后双手上弯至肩膀,左手持莲花,右手持宝珠。下方提框内写有观音咒语和其他题记; 西南角第一尊为带坐骑的世俗状人物,不带头光和身光; 西南角第二尊只剩下侧半身,头上带有飘带头冠,身着三角翻领状,衣领也有重绘的痕迹,同样不带头光身光。


图5: 四臂观音


西南壁因雨水冲蚀,墙面剥落严重,目前仅残留底色。另左侧佛塔塔瓶内暴露有装藏用的大量擦擦和写本( 见图6、图7) 。


图6: 塔瓶内的擦擦

图7: 塔瓶内的佛教写本


二、壁画的释读


根据佛尊较为固定的触地印图像特征,我们可以将修行窟东北墙主尊判定为释迦佛; 主尊右侧第一尊像,除了左右转向外,面相、肤色、成就者状皆与西北墙左侧带有明确题记的帕当巴像相似;右侧第二尊根据其菩萨装白色身像和智拳印,再参考第二排诸菩萨的组合关系,可将其判定为大日如来像; 右侧第三尊应为某上师像,具体身份不详。主尊左侧第一尊,不论其装束,还是底下书写的“顶礼正遍知佛尊”题记,可初步确认定为某尊佛,可惜佛像右侧画面已剥落,其具体身份无从考证; 左侧第二尊像,根据其游戏坐及尊像底下书写的“顶礼狮吼文殊”题记,基本可确定为狮吼文殊像; 左侧第三尊像,根据其现存图像可初步判定为一尊佛。参考释迦牟尼为中心的三尊佛的人物组合关系以及第一尊右手施予印,第三尊转法轮印的特征来看,两尊可能依次为燃灯佛和弥勒佛的三世佛。主尊右下方第一尊或第二排左侧第一尊像,根据其菩萨装绿色身像和左手禅定印、右手无畏印可判定为不空成就如来; 左侧第二尊像,根据其菩萨黄色身像和左手禅定、右手施予印可判定为宝生如来; 左边第三、四尊画面剥落已不好辨认,从大日如来中央的五菩萨组合关系考虑应该系不动如来和无量光如来。西北墙第一排右边第一尊像,无论其肤色和面相,或据其大成就者的图像,还是画像下方的“顶礼帕当巴”题记可以确定为帕当巴; 第二尊上师像下顶礼某喇嘛的题记,但现残缺不全,能够释读的字句有个别文。在史料中我们能找到觉索南喇嘛的历史人物,恰好是与帕当巴关系甚密的决派早期的法脉传承人之一[3],觉索南喇嘛的称谓在不同教法史中的拼写有所出入,如觉敦索南喇嘛或觉琼索南喇嘛 等[4]1140; 第三尊根据女性像披发,身上只着短裙,左腿斜伸,右腿弯曲状站立,左手弯至胸前( 所持不详) ,右手举手鼓的姿势基本吻合玛吉罗珍的图像特征; 其余几尊上师或为世俗人像,仅残余图像轮廓,也未存有题记,故其身份无从考察。第二排是世俗人像,第一位其题记因残缺不全,尚未能找到对应的历史人物; 第二尊为敬礼 斗康布亚勒,康布亚勒系玛吉罗珍子传弟子之一; 第三位人物题记虽残缺不全,能识别的部分文字看应该是玛吉罗珍学传弟子托聂桑珠[4]1145。第三排为佛像,从前三尊佛像的手势及第二尊佛右手持宝剑的图像看,可能系三十五忏悔佛之善游步佛。如此看来,第三排原先有可能布置有三十五忏悔佛①。东南壁( 塔瓶上) 四尊画像,只有四臂观音的画面较为清晰,四臂观音画面底下也有“× × 叭咪吽; 为曲巴喇嘛的灵塔,由曲桑班敬修”的题记。藏文史料中一世达赖喇嘛师从过的上师中有一位曲桑班的后藏人[5],与灵塔修建人是否系同一人尚没有确凿的证据。另外,依此题记可知,左侧灵塔和修行窟修建时间尽管有先后之别,但亦不会相隔太久,基本建于同一时期。其余 3 尊因年久失色,虽不易辨认,但西南角两尊因其坐骑及不带头光和身光的特征,据此断定其可能为某护法类像或供养人图像。


三、壁画的内容与年代


上文笔者通过壁画图像与题记的释读,部分图像身份得到确认。从部分已确认的图像资料来看,此修行窟与藏地谟决法脉有一定的关联①。第一,奉帕当巴为祖师的决(派在西藏衍生出了波决和谟决两个分支; 而西北墙壁画中的人物顺序与《青史》《贤者喜宴》等文献对谟决派历史传承的记述完全对应,即帕当巴·觉索南喇嘛·玛吉罗珍一脉相承[3]; 第二,谟决法脉传承人如托聂桑珠、岗巴牟英、岗巴林智、岗卓热巴等大师曾经因在香波雪山多年闭关修行,也以岗巴( 意为雪山人) 命名[4]1147,其中托聂桑珠和康布亚勒也出现在修行窟壁画中。第三,从谟决法脉主传承人托聂桑珠起出现了“雪山黑帽”传规的称谓。据《青史》载,( 托聂桑珠) 赤身睡在香波雪山上,雪融化而堕入很深雪中,他人以很多牛尾投掷给他,他以尾毛做衣、垫和帽,由此出现了“雪山黑帽”系传规[3]。恰好修行窟西北墙壁画第二排从左起,第三和第五位人物均带了黑色的顶尖帽,可能系雪山黑帽传承人。第四、正龛壁画以释迦牟尼为主尊,右侧第一尊为帕当巴,而左侧第二尊为狮吼文殊。由此可知,狮吼文殊跟决法脉传承有一定的关联。据《藏传佛教神明大全》对决法脉的记述: 最初由佛陀将法脉传给狮吼文殊,然后由狮吼文殊将法脉传给了帕当巴[6]。如此一来,修行窟壁画的图像资料与文献记载甚至于民间传说间互相得到了印证②。如前所述,我们虽对壁画中的部分人物、题记进行了考释,但这些考释尚不足以让我们对壁画的时代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因此,笔者拟从图像志和绘画风格的角度,同时结合其他物证,对修行窟壁画的时代进行初步的考证。


从构图与色彩上看,壁画中的所有人物都框在棋格状内,整体色彩为蓝底红彩,这些特征与西藏中世纪尼泊尔绘画风格是一致的,但东南壁四臂观音背光内绘制的团花的图案、东南壁西南角第二尊、西北墙中层第五尊身着三角翻领等着装明显具有西藏佛教后弘期早期绘画的遗风。从细节上看: 首先,世俗人物带头、背光到脸部三分之一侧向表现方式、发际线的处理、内着交领系腰带长袍、外套无袖披肩的服装特征、背光中填充的连续卷草花纹等绘画技法与布达拉宫所藏或流散海外的13—14世纪唐卡中的西藏中部人物肖像画的艺术技法基本一致。其次,正龛主尊释迦牟尼两侧宝瓶内生长的柱状花卉和其上站立的卷草尾鸟及顶部的有翼带角大鹏鸟所形成的背光外缘的卷门装饰特征不仅与夏鲁寺三门佛殿西壁北侧14世纪的杰尊·西饶迥乃画像壁画、般若佛母殿外壁文殊和观音等如出一辙[7-8]。同时,主尊及几尊头戴五叶冠的如来像同样与夏鲁寺14世纪的绘画风格完全对应。但此壁画主尊的尖形肉髻上有更加早期的图像特征。再次,壁画上的帕当巴和玛吉罗珍像与流散海外的13世纪的唐卡画像较为一致[9]。最后,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壁画题记中出现的人物如托聂桑珠或康布亚勒,还是灵塔修建人曲桑班等生活时段不仅处在12—13世纪,左侧佛塔内的装藏物,无论是文书还是擦擦,其时代不仅不晚于13世纪,反而具有更早期的一些时代特征。


综合以上情况来看,整体壁画的绘制年代下限应在 13 至 14 世纪。雅拉香波修行窟壁画的重现与研究,至少有以下几点历史及现实意义:


第一,弥补西藏中世纪绘画史区域实物资料的空白。该壁画所处西藏中部,时代为元末明初,是研究西藏绘画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对深入研究西藏艺术绘画史的地域风格和构建西藏绘画史的年代序列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第二,促进西藏宗教美术史尤其决法派历史的深入研究。西藏众多宗派中决法派作为唯一一宗源于印度、兴盛于西藏并最终对印度产生过影响的特殊宗派[10],该宗派虽保存有一些传世遗物,但迄今尚未发现存有早期绘画遗存的道场。因此,雅拉香波雪山修行窟壁画的重现,对研究宗派的历史与艺术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三,刷新了西藏所发现的壁画海拔高度。西藏自后弘期早期以来在山顶开凿石窟及修建寺庙的历史传统,但在此之前,尚未发现有带有壁画的石窟寺或寺庙建在海拔 5000 米左右。此次发现不仅刷新了西藏发现的壁画海拔高度,而且对于了解与研究中世纪的西藏高僧大德如何长期适应高海拔以及藏传佛教绘画在高海拔地带地理分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注释略)


作者简介:夏吾卡先( 1981—) ,藏族,青海同仁人,研究员,主要从事西藏考古与艺术史研究; 米玛次仁( 1964—) ,藏族,西藏亚东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藏文文献学研究。


参考文献:

[1]江许·强巴丹达. 雅拉香波旅游指南( 藏文) [M].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 22.

[2]次仁班觉. 西藏古迹志选编( 藏文) [M]. 拉萨: 西藏古籍出版社,1995: 198.

[3]郭·循努白. 青史( 藏文) [M]. 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 1141.

[4]巴俄·祖拉陈瓦. 智者喜宴( 藏文) [M]. 北京: 民族出版社,2014.

[5]色昭古籍整理中心. 嘉瓦根顿珠文集( 藏文) [D]. 拉萨:色昭古籍整理研究室,2011.

[6]久美却吉多杰. 藏传佛教神明大全( 藏文) [M]. 西宁: 青海民族出版社,2001: 793.

[7]谢斌. 西藏夏鲁寺建筑及壁画艺术[M]. 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5: 108.

[8]于小冬. 藏传佛教绘画史[M]. 南京: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125.

[9]Heller,A. 1999,Tibetan Art Tracing the Development ofSpiritual Ideals and Art in Tibet 600 - 2000 A. D. Jacabook /Antique Collector’s Club: Plate: 65.艾美·海勒. 西藏艺术. 公元 600 至 2000 年西藏艺术及

理念的发展演变[M]. 嘉卡图书/古物收藏家俱乐部,1999: 图版 65.

[10]Lo Bue,Erberto 1994,‘A Case of Mistaken Identity:Ma - gcig Labs - sgron and Ma - gcig Zha - ma’ inP. Kvaerne( ed. ) ,Tibetan Studies,481 - 490.意博特·罗布. 玛吉罗珍和玛吉夏马的身份辨认[D].

克瓦耐. 西藏研究. 奥斯陆: 人类文化比较研究所,1994:481 - 490


原刊于《西藏研究》 2022年第2期


来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兼听则明 tibetcul@126.com·投稿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



敬请关注  藏文化系列公众号


藏人文化网

“来自藏地的叙述和诗章"


藏人文化网服务号

“网上西藏,心灵家园,藏文化图书及生活艺术精品"


云端藏地

“在最高处过一种生活”


关注我们

往期回顾

浅谈民歌教学中的技术与艺术——以华锐藏族民歌《要看人品好不好》的发声教学为例

青海塔尔寺酥油花灯会中的民间信仰

记录中国西部生态变迁:东西方植物学家跨越百年的“重逢”

论半个世纪的苯教研究

从文成公主形象看中原风水、占卜知识在西藏的传播

格萨尔壁画图式传承与当代表述

西藏阿里普兰观音碑考略

高原牧民丹增培楚:行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西藏民间女足赛事:关于重返青春和足球热情以及僧人教练

元代多康藏区与西藏的关系考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