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Z世代“幕后者”叁旦仁青:从牧区电影到视效制作

张添福 藏人文化网 2023-11-25

点击上方“藏人文化网”关注



摄影:觉果


“罗萨扎西德勒!”2月21日,中国藏族民众迎来藏历水兔新年。


“因为喜欢”这一理由,让Z世代叁旦仁青在藏历新年之际,仍马不停蹄筹备自己位于西宁的电影视效工作室。(注:Z世代,也称为“网生代”“互联网世代”“二次元世代”“数媒土著”,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智能手机产品等影响比较大 。)


叁旦仁青出生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大学研修电视节目制作。“不安分”的他,毕业后再次接受更专业的影视后期培训。


“我一心想进北京一家为影视项目提供后期制作的公司,他们在中国国内和北美做一流作品,这对我们这个职业太有吸引力了”。叁旦仁青说。


这种吸引力,萌芽于叁旦仁青的父亲作为牧区电影放映员的经历,“小时候,我和哥哥帮着父亲在牧区拉幕布,我俩也在光影中手舞足蹈,就像演电影”。


“要去就去这家公司,不然就回老家。”作为初级视效师,叁旦仁青面试两次均铩羽而归。通过“反复关注他们的招聘平台,分析招聘规律和要求”,他最后成功入职。


“虽然公司装饰像‘黑网吧’一样不起眼,但里面大部分前辈来自法国、西班牙、印度。最让我震撼的是公司影视后期制作的整个流程。”叁旦仁青对中新社记者比划道,“比如制作《捉妖记》里的角色,要设计、建模、动画、特效……合成,每一流程又能细分出很多步,如抠图和擦除。”


虽仅参与北美电影《海王》极少镜头的视效,但在叁旦仁青眼里,这是自己的“处女作”,“主角身上的铠甲,我们一个甲片一个甲片地抠”。


“视频不像图片,得一帧一帧抠,如果闪跳,背景可能就会露出来,对视效的要求非常苛刻。”叁旦仁青之前从没想过电影制作会如此复杂,“我终于知道,电影的确是工业化的”。之后,他还参与了《我和我的父辈》《夺冠》的预合成等工作。


“有时候一些藏族导演的感受,如涉及民俗的题材,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叁旦仁青说,“作为藏族视效师,我和导演沟通会很顺畅”。比如,电影《一个和四个》讲述的是发生在青藏高原的故事,在制作这部影片视效时,“加一点雪景,人踩在雪上,要有‘沙沙’的触感。这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特别复杂”。


“通过这部电影,我全流程学习了电影后期制作,不像之前仅参与一小部分。”这一经历,为叁旦仁青今后接手更多涉藏题材电影后期提供了经验。


从牧区“幕后者”,成长为热门电影幕后者,他和家人不无骄傲。


“近些年,中国藏族导演的作品,在国内外电影展频频获奖。现在也有很多年轻导演崭露头角,他们的创意天马行空。”叁旦仁青说,“很多藏族年轻导演都想拍格萨尔王的电影,这肯定需要大量的视效。”


“如果时机成熟,我也想当导演。”叁旦仁青立下自己的藏历新年Flag,“有时候,拍一个特别简单的故事,也能获得行内行外好口碑。”


“我们村里的藏历新年年俗或者‘六月会’,肯定会有很美的镜头和故事。”叁旦仁青心中盘算着。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兼听则明 tibetcul@126.com·投稿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



敬请关注  藏文化系列公众号


藏人文化网

“来自藏地的叙述和诗章"


藏人文化网服务号

“网上西藏,心灵家园,藏文化图书及生活艺术精品"


云端藏地

“在最高处过一种生活”


关注我们

往期回顾

藏族“Z世代”的藏历新年关键词:包容、传承与坚守

年货里的藏历新年

吐蕃人生活的自然环境

蒙元统治者选择藏传佛教信仰的历史背景及内在原因

“四魔断境”:一个女性的心性学说

雅拉香波雪山修行窟壁画初探

浅谈民歌教学中的技术与艺术——以华锐藏族民歌《要看人品好不好》的发声教学为例

青海塔尔寺酥油花灯会中的民间信仰

记录中国西部生态变迁:东西方植物学家跨越百年的“重逢”

论半个世纪的苯教研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