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了!央行:一个重磅消息!
2019年8月17日,请记住这一天,这将是载入中国金融史的重要一天。
今天(8月17日)早晨10点18分,央行发布公告,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公告具体内容见下图:
进行公告解读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下什么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LPR原来名称是叫“贷款基础利率”,是2013年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后建立的一个利率。说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他们最优质客户提供的贷款利率,刚开始是对公贷款,后来慢慢向优质的个人过渡。
之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是由中行、工行、农行、建行、交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10家银行对他们各自优质客户报价后,综合起来报价得到的。这就有了两层意义:
第一、由于10家银行在国内银行界具有巨大影响力,因此LPR也具有很强的指引性。
第二、由于LPR主要针对优质客户,风险性极低,可以为其他银行的贷款定价作参考,银行对其他客户的贷款一般在这个基础上加点生成。
所以LPR似乎有基准利率的味道,所谓基准利率我们可以理解为股市上的均钱,其他利率可以理解股价,当均钱一旦确立时股价不大可能偏离均钱过大。
但如果LPR成为基准利率,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我们传统上的基准利率是银行存贷利率,之前我们在新闻报道里看到的加减息都是上下调银行存贷利率。这就产生了利率双轨制的问题。
央行之前曾多次说过,利率市场化改革一个重要方向是让两轨合成一轨,即传统的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慢慢淡出(自2015年以来没变动过),打造一个以核心银行为主导,受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市场化利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LPR暂时承担了这个功能,可以预计未来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影响力会不断降低直至消失,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影响会不断上升,最终会取代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
好了,知道了这些,那么我们一一解读下央行公告。
一、自2019年8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30分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公众可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查询。
解读:如果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视为“基准利率”,每月公布一次意味着每月的基准或不同,这个有点美联储式的加减息味道,即未来中国的加减息要重点 关注每月20日这一天,有助于引导市场预期,降低不确定性。
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应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前,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报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术平均的方式计算得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解读:参考一些成熟市场的经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主要有三种:1、成本法,也就是商业银行按照自己的资金成本确定贷款利率,比如整体借钱成本是2.8%,在考虑运营成本后,贷款报价可能是4.1%,但缺点是各家银行情况不同,资金成本不好确定。
2、市场定价法,即银行报价参考市场利率,比如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国债收益率等,缺点如果市场利率波动大,或者有时候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货币当局不好进行逆周期调节。
3、政策利率定价,也就是参考央行的政策利率定价。本次中国央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采用的就是政策利率定价法。中期借贷便利利率(MLF)是央行给商业银行借钱的利率,一般是一年期,可以肯定未来央行将会通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影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这也意味着MLF的影响力大大增强。
三、为提高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代表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类型在原有的全国性银行基础上增加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此次由10家扩大至18家,今后定期评估调整。
解读:一个价格的形成肯定是买卖双方越多或越有代表性才客观。之前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之所以没有受到普遍重视,那是因为有人觉得代表性不够,比如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等都没有参与,现在把他们加入LPR确实是增强代表性的举措。
四、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由原有1年期一个期限品种扩大至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期限品种。银行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参照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1年期以内、1年至5年期贷款利率由银行自主选择参考的期限品种定价。
解读:关于这一点,央行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也谈到了“在原有的1年期一个期限品种基础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种,为银行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等长期贷款的利率定价提供参考,也便于未来存量长期浮动利率贷款合同定价基准向LPR转换的平稳过渡”。
主要是为了方便定价,比如原来的LPR只是一年期的,银行想发放一个3年的贷款,或者一个20个的房贷,我该怎么确定价格?从这点来讲也是增加LPR影响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五、1、自即日起,各银行应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采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作为定价基准。存量贷款的利率仍按原合同约定执行。各银行不得通过协同行为以任何形式设定贷款利率定价的隐性下限。
2、中国人民银行将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加强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监督管理,对报价行的报价质量进行考核,督促各银行运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严肃处理银行协同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规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将银行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应用情况及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
解读:虽然我们的贷款利率上、下限已经放开,基准利率定后银行在可以基准利率基础上自由确定各自银行的贷款利率,但就像央行负责人所说的“银行发放贷款时大多仍参照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特别是个别银行通过协同行为以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倍数(如0.9倍)设定隐性下限”,这就产生一个问题,有些信用比较好的企业申请贷款时,原本应该享受到更低的利率,但由于“贷款下限”的限制不能执行。
如果隐性下限不能消除或者新的LPR不能被广泛应用,那么市场利率化改革或者降低实体经济资金成本的效果将大大折扣。
影响:
1、相当于一次降息,由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参考中期借贷便利利率,考虑到目前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利率是3.3%,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是4.35%,这个层面上讲虽然降息幅度可能没有达到1.05%,但肯定是能降低实际利率的。
2、现在市场普遍预计央行会降息,但是在存款贷利率淡出的情况下,传统意义上的降息将不存在,未来转而关注MLF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就够了。
3、银行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风控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存款基准利率仍然保留,贷款的“基准利率”在下降,意味着银行的利差在降低,我们都知道,银行主要利润是在存贷利差,接下来如果要维持增长,要么是降低贷款资质要求,将信贷资源多投向民营企业,但这要求银行有极强的风控能力。二是银行可能在创新业务、理财业务上有更多的尝试。
4、存量的贷款利率暂时不受影响,央行“要求各银行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LPR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采用LPR作为定价基准。为确保平稳过渡,存量贷款仍按原合同约定执行”,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已贷款合同已经是约定的话,目前是不受影响的。
5、可以降低实体经济的借钱成本,央行本次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对实体经济有两大意义:一是降低“基准利率”水平,商业银行将会围绕更低的LPR确定自己贷款利率。二是降低风险溢价,比如银行给信用好的企业贷款利率是4.9%,给信用较差的企业贷款利率是6%,不同的价格间就形成风险溢价,风险溢价主要来源于企业,也来源于银行自己,如果银行风控水平够高,其实是有助于降低风险溢价,进而降低实际利率的。
文琳编辑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