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天然砂出口,台湾半导体产业要完了?
8月3日一早,商务部消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决定暂停天然砂对台湾省出口。相关措施自2022年8月3日起实施。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天然砂是由自然条件作用(主要是岩石风化)而形成的,粒径在5mm以下的岩石颗粒,包括天然海沙、湖沙、河沙或碎石砂(即矿物天然分裂为细小的砂粒)。
就在吃瓜群众都还对这个“天然砂”摸不着头脑的时候,有些博主发出了警告,台湾芯片危险了,这个反制打到了七寸!
逻辑是,造芯片的原料需要用到天然砂,而台湾省超过9成的天然砂都是从大陆进口的,同时台湾省芯片的出口额占比很大,所以大陆停了天然砂,造芯片就会受阻,影响出口,直接冲击到台湾省的经济。
事实真的如此吗?
禁止出口天然砂,这事儿其实之前发生过了一次。
2006年12月14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一则天然砂出口公告,从2007年3月开始禁止天然砂出口管理措施。
2005年8月,大陆提出了抑制“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宏观调控政策。天然砂属于资源性产品范畴,出于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第87号公告,宣布自2007年3月1日起恢复禁止天然砂出口措施。
当时,从大陆进口的天然砂占台湾省每一年进口所有砂石产量里面大概超过三分之一,多达3000万吨之巨。
因此,禁令发布之后,台湾省的天然砂价格飞涨两三倍,甚至有钱都买不到,一些砂石业、建筑业以及相关的工程项目都面临停工和停摆的状况,情况非常严峻。
岛内惊呼,这还会造成连锁反应。
因为台湾需要从东南亚地区,比如菲律宾、越南、朝鲜等地去找替代材料,距离一变长自然运费也噌噌噌往上走,更不用说质量可能会变差,相当于用比较高的价格去买了一个比原来更低劣的产品,这些都推高了建筑原材料成本。建筑成本上升,会导致房价的上涨,长远来看甚至所有物价都因此而共振上升。
这对台湾的经济打击很大,所以禁令推出不到一年,台湾的6个民间商会就跑到大陆各处游说,于是,在2007年12月,也就是禁令出来9个月后,大陆恢复了对台湾省的天然砂出口。价格的不正常暴涨也就随之回落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天然砂,现在对台湾省来说是不是也非常非常的重要?
我们找到了台湾相关部门去年7月发布的2020年《砂土石产销调查报告》。
里面有几个重要数据,非常值得关注:
第一,2020年台湾进口砂石的比例非常低,只有7.7%,也就是567.4万吨。
第二,报告称,在进口砂石的来源方面,2020年有38.4万公吨进口砂石由菲律宾进口,约占总进口量之 6.8%,其余砂石均由大陆进口。
换言之,大陆占比93.2%,确实在9成以上。
综合来看,台湾进口的天然砂确实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大陆,但是因为本身进口量不大,且多用于建筑业,对半导体的影响不大。
事实上,报告里有透露,无论是来自陆地还是河川,还是进口砂石,在供应链中重点都是建筑业。
比如中间加工链条包括水泥加工厂、沥青搅拌厂和混凝土预拌厂;最终的使用端则包括民间工程和公共工程。
报告里丝毫看不见集成电路的影子。
这会让一部分朋友感到疑惑,芯片所用的硅,不就是沙子里来的吗?
没错,富含硅的石英砂是半导体行业主要原料。芯片从诞生发展至今经历了不断的迭代升级,唯有一种主要材料没有发生变化,即晶圆。将硅元素加以纯化,制成硅晶棒,之后经过照相制版、研磨、抛光、切片等一系列程序,将多晶硅融解拉出单晶硅晶棒,最后切割成一片一片薄薄的晶圆。而它的源头硅,正是从石英砂中精炼出来的。
但随手拿一把石英砂,可造不出芯片。
半导体IC用硅片主要采用石英砂,其主要来源并不是河沙,而是石英矿床。首先把硅提纯出来,再经过后续的切割晶圆片、镀膜、光刻、清洗、封装等一系列工艺,一把毫不起眼的石英砂,才能逆袭成为一枚价值连城、同时牵动大国神经的小小芯片。
总而言之,从大陆进口的528.8万吨砂石,用于提纯做半导体的很少,不是像某些财经博主张口就来的,打了七寸。
当然,无论怎么说,台湾省的半导体产业当前出现巨大不确定性是不争的事实。
这几天,美国刚刚通过500多亿美元的芯片法案,借鉴中国举国体制搞产业。佩罗西的动作也有搅动亚太半导体力量平衡的意思。
对台湾半导体产业来讲,来自行业内部的压力本身就不小。
来源:本文综合自凤凰新闻、智谷趋势、长安街知事等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琳行业研究,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编辑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有态度、有品位,阅读带来快乐,做时间的朋友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