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瞧不起“死记硬背”
上周我的《从我家两娃背古诗聊起,99%的牛娃都是“人工牛”》,很多人喜欢。
但也有个别读者表示了疑问,特别是比较推崇西方教育家长,要点在于:
看不懂让孩子背诵古诗的意义
现在网上什么都查得到,干嘛还要死记硬背?
中国机械式记忆和填鸭式灌输,会限制孩子创意的
关于学习和背诵古文古诗词的意义,我之前也写了不少,“腹有诗书气自华”或许有人会觉得滥,“东方价值观和审美力,中国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或许有人会觉得大和空,今天也不多讲,就说一句:
我们孩子在背李白杜甫白居易,人家英国孩子不也在背莎士比亚济慈雪莱吗?
我今天主要就讲一件事,不!一个字——“背”
我觉得,“背”,特别是“死记硬背”,其重要性,被很多家长大大低估了,甚至还有点被瞧不起。
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我小时候在外婆家长大,以前作业少,家务事可不少。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我就要去幼儿园接弟弟妹妹,去万体馆打冰水(那时候家里还没冰箱),帮大人摘菜……
摘菜是最无聊的,家里春天喜欢吃荠菜,夏天喜欢吃毛豆,都挺费时。
所以,我决定边摘菜边做点什么,省得太单调。
我舅舅痴迷种花,我也跟着种;他还买了很多养花的书,有一本有画有诗,我看了很多遍,对古诗虽说一知半解,但也觉得美,比如:
牡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水仙: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我就坐在小板凳上,旁边高凳子上放着这本书,一边摘荠菜一边记芍药诗,一边剥毛豆一边背荷花词,指甲里都是烂泥,一颗心却飞到了花丛里。
(摄于杭州春天的玛瑙寺)
我六年级回到杭州父母身边,我爸爸也很喜欢种花,更爱古诗词,家里唐诗宋词好几本。
那时暑假我也有不少家务要做,浇花、收衣服叠衣服、擦席子。
对做家务,我还是不大有觉悟,只是把边做家务边背诗的习惯延续了下来,基本每天一首,有时不懂的诗也不怎么看解释,就是先背下来再说。
除了觉得诗美,这也是一种虚荣心,比如在语文课回答问题我最灵,和同学比起来我知道的最多,别人都夸我有才华,虽然我也是一知半解……
奇怪的是,虽然小时候背诗时也不大明白意思,但到了中学以后,一些情景会变成触发点,藏在记忆深处的诗句突然冒出来,我也像打通了任督二脉,找到了人诗合一的感觉。
记得初一时,3月的一个清晨,我走在上学的路上,路边小草发出了嫩芽,阳光照在露珠上,像钻石一样发着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这些古诗太太贴切了,我也不禁诗兴大发,在周练本上写了一首《感谢你,晨姑娘》(本来想写春姑娘,觉得被人说滥了),试着用现代诗表现同样的情景。
没想到语文老师看了大为赞赏,还把这首诗寄给了《中学语文报》,居然还发表了!从此,我爱上了写诗,也爱上了语文。
(摄于杭州春天的花港观鱼)
高考结束后,我如愿考到北京,我坐在绿皮火车上,汽笛鸣起,我向站在站台上的妈妈挥手,离别的伤感和悲壮,在这一瞬间,冲淡了我对远方和未来的憧憬,“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背了这么久,这时我才读懂了李白。
在北京读书、就业、结婚、生娃,每次遇到不如意,我会习惯拿苏轼的《定风波》来安慰自己一切都会过去——“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童年的“死记硬背”,却成了我成长中灵感的来源、情感的慰藉和心灵的寄托。
小时候,我以为背的仅仅是诗,长大后,我才明白,这里面满满的都是人生。
(我的中学时代,杭州家中阳台上拍摄)
如果从生物学和心理学来看,我们瞧不起的“死记硬背”,其实是孩子记忆中最基础的部分——机械记忆。
机械记忆之外,每个人还具有理解记忆、图形记忆、情感记忆、动作记忆等,其实,这些记忆根本上也是机械记忆,只不过借助了“地图”或“坐标”,帮助孩子更快更好地记住和想起。
也就是,孩子学习是离不开“死记硬背”的!如果所学知识都需要借助理解、图形、规律等方法记忆,那孩子能记住的东西也太局限了。像语文认字、数学公式、化学分子式、英语背单词等等还得大量靠机械记忆。
而且,“死记硬背”本身也是对大脑的极佳训练,不仅能开发和提高记忆力,也能促进理解力和创意。
因为,找到巧记的方法,也得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总结规律;我们经常说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头脑中也必须先得有大量记忆储备。不然,一片空白能融什么,通什么?一都没有,哪来的三?
机械记忆也不会束缚一个人的创造力,即使是才华横溢的苏轼,小时候学习也得靠死记硬背。
以前考生为应付科举考试,必须熟读经史诗文以至全篇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
没想到天才如苏轼,竟然也用这种看起来最笨的办法,逐字抄写去记住整本书,同时,也算是在练字!
(苏轼治平帖真迹,今年国庆拍摄,当时我和花生在故宫参观苏东坡展)
至于“现在网上什么都查得到,我们就不用自己去记“这个说法,其实,你并不能到网上去查你不知道的事情,连输关键词,你都输不对。
互联网称为“体外大脑”,拿它代替自己的大脑,还会让大脑退化!
《浅薄》一书的作者尼古拉斯.卡尔还说:把记忆外包给互联网只能让人类变得更浅薄——记忆外包,文明消亡。
我就不用上升到人类文明这种高度了,我只想说:
记忆的形成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我们觉得很重复机械的“死记硬背”,涉及生物化学甚至解剖学上的变化,会引起大脑的连锁反应,让孩子变得更高能、更聪明。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3岁开始,父母就开始教她背诵古诗,认识汉字,6岁开始读《论语》。
小时候,叶嘉莹把李白的《长干行》背得很溜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客人听了乐了:“你才几岁呀,就知道坐愁红颜老了?”
不管懂不懂,背就是了。
叶嘉莹还背过李商隐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奔月”是孩子都知道的神话,她觉得自己懂了这首诗——不就是后悔了吗。
直到20多年后,她随丈夫来到台湾,和亲友海峡相隔,日日思念却无法相见。一天上完课,她心头默念《嫦娥》,才真正懂得了那种无法回头的孤寂,在电光火石间开悟。
(上世纪50年代,叶嘉莹在台大任教时为小朋友讲课)
一个人的记忆曲线和理解力曲线不是同步的,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却理解不了;等经历了很多事,理解力最强的时候,记忆却不行了。
少儿时的记忆,就像藏在心灵深处的一座宝藏,阅历和智慧就像一道闪电,会点亮并开启这座宝藏。
我们不是仅仅因为理解才记住,更是因为记住才会去理解并去深度思考。
当学生时不去背诵不去积累,长大了看遍风景有了阅历,再去储备知识和素养就来不及了。
看到美景,却胸无点墨,难以描述;有了感悟,却腹中空空,无法表达,这不能仅仅理解为应试的失败,其实更是教育的失败。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向叶嘉莹和苏轼学习,一开始不懂没关系,先记住就是了。
更多文章,请长按二维码
↓↓↓无论你是点赞还是点“在看”
我都会很开心,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