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卑微的中年妇女,激励孩子有多难?
经常有妈妈问我:孩子什么年龄最难打交道?
我很想回答:初中的孩子是最难对付的!——更年期遇上青春期,家长简直要低到尘埃里去。
但是,我把这句话又咽了回去。因为,我曾说过类似的两句话,在我年轻不懂深浅时。
第一句话是:3、4岁的孩子最难对付!
花生3、4岁时,送去幼儿园嘛分离焦虑症,在家呆着嘛秩序敏感期:早上吃面包不能掉一个角,晚上刷牙牙刷不能放错角度,否则就是一场“暴风雨”,半个小时也停不下来……
第二句话是:7、8岁的孩子最难对付!
总以为“7、8岁,狗也嫌”是句玩笑,等到花生二三年级,我就笑不起来了。
第一是“手欠”,经常打烂这个,弄坏那个,东西也就罢了,偶尔还会和同学发生冲突,让人提心吊胆;
第二是“怕输”,不管玩个啥,输了就翻脸,或者快输了就翻棋盘。唉,太看重输赢,姿态就很难看。
相比较花生的3、4岁和7、8岁,他的十三四岁,反倒没这么难对付。
这或许是,他小时候就“讨嫌”过,青春期就不明显了,不比较就没有伤害;
也或许是,随着我与孩子斗智斗勇,并且经历难搞的小升初,心理素质变强大了;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不断“磨合”中,我也慢慢摸到了一些好用的“门道”,用来教育和激励孩子。
第一个门道是沟通层面的:
少点说教,多点理解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会渐渐反感家长说教。
孩子小的时候,或许是不明白很多道理,但是到了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大道理他们基本都懂了。他们的问题只是:自我控制力差点意思,做不到。
家长这时,最好不要再叨叨大道理,而是认同孩子的感受——
做这么多卷子是挺烦的;
周末没时间玩是挺没劲的;
换成我,像你这样读书我也觉得很辛苦……
这么说,会不会很“丧”?会不会让孩子松懈?
其实,一旦我不再居高临下,而是感同身受,花生反而会从烦躁回到平静,还劝我:妈妈,其实也还好啦。
因为,孩子获得了理解,本来是他一个人扛着学习的苦,得到了妈妈的理解,就变成两个人一起抗——力量大了,任务就小了。
孩子很容易得到父母的爱,得到父母的理解却没那么容易——大人经常忘了,自己也曾是个爱偷懒的孩子。所以,理解才分外宝贵。
家长少评判少说教,多倾听多理解,孩子才能敞开心扉。坦诚的沟通,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好起点!
第二个门道是行动层面的:
巧用工具和方法管理孩子的行为
那么,家长就会说,我是理解孩子,但是孩子不理解我,总是做不到最起码的要求怎么办?
这时,我们就要适当引入一些工具或方法,来引导和支持孩子的正向行为,比如:
做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做PDCA循环(计划、执行、复盘、行动),做计划表……
教育和管理一样,战略大于战术,方法和艺术结合。
还有一些小工具也很好用,比如,家长往往很头疼如何来约束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使用。
其实,可以在电子产品的“设置”里,点开“屏幕使用时间”,对一种类型的APP(比如游戏类)或者某一个App 进行时间限额管理。
对于电子游戏,设置好平时每天玩多少分钟,周末玩多少分钟,那么到时间屏幕就锁定了,不能再接着玩下去了,除非家长输入密码延长时间。
如果在允许孩子玩游戏的开始,就和孩子达成这样的协议,孩子也就能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设置,家长也不用每次和孩子费口舌甚至“斗争”了。
第三个门道是精神层面的:
运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孩子自驱力
孩子能学多少,走多远,最终还得取决于孩子的内在动力,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自驱力。
激发孩子内驱力的方法,我以前也写过一些。
我也看到人们讨论内驱力,经常会提到“鸡娃先自鸡”——也就是,家长要奋发图强,自己先成为孩子的榜样。这个固然没错,然而,现实中做到这点,其实还是挺有难度的。
先不说成人不如孩子有潜力,就说作为一个女人吧,要承担生育和养育的双重负担,在孩子还小时,家庭和事业是很难兼顾的——想多陪伴孩子,就没法多陪伴工作。
作为一个卑微的中年妇女,能活成一个港湾,包容和照顾好家人已属不易,又怎能苛求她还要成为一个灯塔,成为孩子的楷模呢?
更贴合现实的做法是:不强求自己身兼数职面面俱到,而是学会调动各种现成的资源,运用榜样的力量,给孩子以正面的影响。
这些榜样包括但不限于:
孩子的老师
孩子的同学
自己的同学或朋友
家里的长辈或亲戚
一些名人或大家
书中或动画片里的主人公
…… ……
只是要注意,这种事情做起来不要太刻意和功利,给孩子创造场合,多见人,多交朋友,多读好书。
此外,还想提醒大家3点:
❶ 反面案例也不失为一种教育,有时甚至更有说服力。
❷ 如果是孩子的同龄人,不是说成绩好的才优秀,即使是有一件事比孩子强,那也可以成为孩子的“一件事之师”。
花生有个好朋友,虽然学习成绩不如花生,但是情商高,在人际交往上远比花生老道,我也一直鼓励花生和他在一起多玩玩。
❸ 好的名人传记在孩子成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仅激发孩子梦想,让孩子树立目标,更能让孩子学到这些人的品格——如何应对困难和困境,如何突破条件的限制,发挥潜力超越自我。
比如说,我小时候爱看居里夫人的传记,极度佩服她在物质局限、丧夫之痛以及舆论压力下,坚持不懈地从事她热爱的研究。因为居里夫人,我还爱上了物理,代表高中参加过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就是没拿到什么奖项。
花生最服气的物理界名人,则是斯蒂芬·霍金。他也喜欢物理,上学期期末海淀区统考和刚结束不久的一模中,物理都获得了满分。
他也喜欢体育电影和那些伟大的体育运动员,这激励他保持自律每天锻炼,同时也热心组织年级赛事鼓励同学运动。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其实如果方法得当,无论什么年龄,孩子都没这么难打交道。
如果家长再善用榜样的力量,就像获得了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可以四两拨千斤地去撑起孩子的小宇宙。
培养自驱力并不神奇,但需要耐心。我们为孩子做一两件事可能还看不出效果,但只要持续做正确的事情,就像给孩子心田里不断播种下优良的种子,总有一些种子,会悄悄地发芽长大。
到了那时,你就会感激那个曾经坚持的自己——
即使是卑微的中年妇女,也能收获时间的玫瑰。
花生妈的小纸条
昨天的四大名著有奖问答,收到很多很棒的留言,感谢大家的参与,我已选出3个获奖者置顶,并留言回复了奖品领取方法。没中奖的读者也不要灰心,下周我们还有最后一期问答,欢迎大家继续参与。
另外再说一件事,从前两年开始,就有家长让我推荐给孩子看的名人传记,这让我犯了难:适合孩子的名人传记还真少呀,有些过于冗长枯燥,有些不容易理解。
直到去年,我看到一套超级棒的彩绘版名人传记,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而且,他们都是克服了种种困难,才成就了自我并改变了世界。不仅内容好,这套书还非常美貌又超级好读,适合6岁以上的孩子。只是,它是英文原版的!并且在国外的独立书店中常年断货。
正是因为太喜欢了,我一直在尽力推进这套书的翻译和引进,等了一年多,中文版终于出来了,而且就在明天,会在我这里做首发和团购。
这套书的名字叫做《大人物,小指南》,让榜样的力量,去点亮孩子的小宇宙。
更多文章,请长按二维码
↓↓↓无论你是点赞还是点“在看”
我都会很开心,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