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专业和学习,你很难听到的7个真相
明天是全国高考的第一天,首先祝各位学子发挥神勇,顺利上岸!
花生已经高一了,经常有家长来问我一些关于高考的、选科的、报专业的问题。
学习这件事相对长线,其实什么时候开始学都不晚——如果真的爱学习,又有魄力和毅力的话。
但是今天我不想说鸡汤,一个人的求学之路上,确实存在一些重要的节点,比如中考和高考。我们绝不能因为存在励志的案例就忽略其重要性,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会比以后再去弥补省许多力,效果也会好很多。
所以,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私下里朋友来问我时,我会说的大实话。或许有点个人,或许有点专断,仅供你参考,但绝不藏私。
注:下文我讨论的对象是大部分普通人,天赋秉异或者背景雄厚的可以忽略,跟随心灵的呼唤就好。
1
高考到底会不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对于家庭有资源有财力的孩子来说,即使高考失利,还是能有很多其他机会来翻盘,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高考,可能是你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
本来“机会”后有“之一”的,想了下,还是把“之一”去掉了。
因为,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学习是极少数仅凭自己就能搞定的事情,而像婚姻、工作等大事,并不取决于你自己,你还得等机遇,还得要别人配合。
放弃确定性如此之大的事去博确定性更小的事情,只会更难。
2
小学和初中的成绩重不重要?高中能逆袭吗?
如果说成绩不重要,那也是因为,成绩这件事只是一个结果,成绩背后的原因更重要,那就是:
成绩 = 天赋 x 习惯 x 努力 x 热爱 x 方法 + 环境
在小学阶段,关键是要培养孩子对知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努力的品格。
在初中阶段,需要鼓励孩子开始树立人生目标,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热爱你的目标和使命,你才会热爱学习。
如果这些事小学和初中都没去做,高中甚至更晚逆袭的人当然也有,比如突然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但是不像励志电影,在现实中逆袭的案例并不多,因为习惯具有强大的惯性。对于普通人来说,改掉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做法,真的挺难的。
3
现在还要不要买学区房?
如果投资请慎重,如果孩子上学需要又买得起,还是可以买。
刚才说的方程式里,成绩 = 天赋 x 习惯 x 努力 x 热爱 x 方法 + 环境,这一条,是提升对环境的投入。
“双减”之后,学校其实变得更重要了,以前还有课外班,现在基本只有学校和家长了。
孩子越大,受老师和同学影响也越大,可能家长费力巴拉讲半天,比不上孩子老师和朋友的一句话。
4
如何选科?现在报考理工科专业基本都要求物理+化学,那是不是孩子就要选物理+化学?
从花生这一届开始,新高考是3门必考(语数英)+3门选考。
选考科目是什么,决定了孩子能报的专业(关于2024年北京各高校招生专业选科要求,文末有文件领取办法)。而理工专业,基本都要求“物理+化学”。
这张表更细,列举了所有的选科组合和对应的可报专业,推导出“物化生组合”选择面最大。
但我想说的是,孩子能选的专业再多,最后也只能报一个专业。
所以即使是看起来“最差”的组合——表格最后的“史地政”,也有41.2%的可报专业,不算少了!
对于选科和报专业,我有个大原则就是,选科需要个性化,报专业却要看大流——除非孩子能上清北,那是随便啥专业都可以。
什么叫选科需要个性化呢?
高考选科有三大目的:
1.提高高考总分
2.获得更多专业选择
3.为未来从事某个行业或职业做准备
有意思是,现在很多人光盯着后面两条,却忽略了第一条,认为选物化生可选专业多就盲目的选物化生,这就容易掉坑——
能选的专业再多,高考分数不够也是白搭!
而且选考科目在新高考里是等级赋分制,也就是,计入高考总分的,不是孩子的绝对分值,而是根据他在所有考生中的排名比例换算的分值。那么,如果选物化生的人很多,竞争也将更激烈,孩子的等级赋分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我的建议是,选科先别管专业,尽量让孩子选自己擅长的和自己喜欢的。毕竟目前不限选科的专业,也能占到43%——道路千万条,只能选一条。
从经验来看,孩子擅长的,大概率也是孩子喜欢的。
5
报志愿主要看学校还是看专业?
在现阶段的国情下,在大学本科阶段,如果有可能进头部学校比如985(双一流),学校第一,专业第二。
虽然不会明说,但是体制内招聘,基本还是会首选985毕业生,起码也会是211。
如果是非头部学校,那么专业比学校本身更重要。
计算机专业真的比历史哲学容易就业多了,当然不考虑生存只考虑兴趣的,可以不管这个原则。
就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将来想要从事学术研究,本科和研究生专业需要有一定延续性,跨专业比如文科跨理科会很难;同理,学了文科专业再想去从事理工科工作,也很难。
6
到底有没有所谓的“天坑”专业?
前面我说过“选科需要个性化,报专业却要看大流”——
这个大流,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对孩子来说,是就业和实现社会价值的难易度。
的确存在比较难的专业——又难学又不好就业,比如听上去很高大上的生物,如果在国内学,很多人的血泪教训是不如直接学医,除非决定读博士或者出国继续深造。
当然,还是前面说的,如果你能考上清北复交,专业就没这么重要。
我不建议本科就学一个较窄或较偏实操的专业,比如,学新闻传播不如学中文,学工商管理不如学经济金融。这些实用度较高的专业,在读研时再选择也不迟。
大学本科虽然号称是高等教育,但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还得看成是基础教育或者说是博雅教育。
(目前国内高校的12个专业大类)
从我身边很多朋友来看,除了一些特殊专业比如医学等,专业和工作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多专业技能可以边做边学——比如我做过财务管理,现在在做自媒体,学校教的知识能直接用上的真不多。不要把大学当成一个就业技能培训机构。
但是如果只看就业,我也必须承认,理工专业的确比很多文科专业更容易就业。特别是计算机专业,就是二三类的院校也比较好找工作,10年20年内这个趋势都不会有很大变化。
文科专业,这么多年来,还是金融财经类的商科会相对好就业,平均收入也高,但是会非常认学校。
7
学习到底靠天赋还是靠努力?
对于创新拔尖人才来说,可能天赋很重要。但是仅从高考来看,上个985或211,还轮不上拼天赋,普通人凭着努力还是能够做到的。
而且,我们要更关注自己能够作为的事情,这样才有意义。天赋或智商我们无法改变,从这个层面来看,努力也比天赋更重要。
要做到高效努力,还需要战略和战术。其实,很多普通家庭,之所以缺乏战略和战术,只是吃了“信息差”的亏。
我一直在分享战略——努力的方向,和战术——努力的方法,也是希望帮助到大家,尽可能地消除“信息差”,看清现实和方向,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能高效努力,在更大程度上掌控自己的命运。
在公众号对话栏,发送“高考选科”,即可领取《2024年拟在京招生高校选考科目要求目录》(注:这份目录是面向北京考生的,如果是在其他城市,可以搜索你所在省的教育考试院文件,总体来说大同小异。)
相关阅读
更多文章,请点击下方
↓↓↓
无论你是点赞还是点“在看”
我都会很开心,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