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贺慕群:那些闪着光的沉默的日常

知美术馆 2023-12-30




【知美术馆·艺术家深度档案】系列旨在梳理知美术馆展出中的参展艺术家完整详实的创作发展历程,详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图文相佐,为观者提供深入理解展品、艺术家及其作品全貌风格的多样入口。 




她被誉为潘玉良之后最杰出的华人女艺术家
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早年她因战乱辗转流离在世界各地
又在不惑之年只身赴法
并一举赢得妇女沙龙展桂冠
深邃、质朴、大巧若拙
她是“幻·季”参展艺术家艺术家贺慕群




《水果系列》 ,贺慕群,1994
布面油画,100 × 73 cm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知美术馆“幻·季”正在展出 


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中,贺慕群(1924-2012)似乎有着很长一段时间的“缺位”。但事实上,她在巴黎生活与创作长达 37 年之久,于1968 年巴黎的“妇女沙龙展”中脱颖而出,荣获桂冠,以此在顶尖艺术家扎堆的巴黎声名鹊起,并于1970年获得法国政府专门划拨的艺术工作室。她还被誉为是继潘玉良之后最杰出的华人女画家。


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宁波美术馆以及今日美术馆等多个大型机构纷纷为其举办展览,上海美术馆甚至三次为她举办个展——贺慕群终于走进大众视野,她的神秘面纱也渐渐被揭开。



  01 

前半生‍:因战乱而流离


贺慕群1924年出生在浙江宁波的大户人家,家中藏书颇丰,又跟着爱好国画的母亲挥毫泼墨,自幼便受到艺术熏陶,而爱好也没有再变,绘画成了她一生的命题。


但抗日战争的爆发让平静安逸的生活划下句点。举家逃难到上海后,贺慕群甚至需要到工厂做工补贴家用。但即使是如此困境,她也从未搁置绘画,晚上还坚持去夜校学画。而后贺慕群又辗转台北,最后奔赴巴西圣保罗——在这座南美城市,贺慕群一呆就是十多年。


有意思的是,当时张大千也在圣保罗,有时还邀贺慕群去做客。但贺慕群更喜欢的还是待在画室里创作。


《裸女》,贺慕群

布面油画,72.5 × 60.5 cm,1955

作品来源:“挚简”贺慕群油画展


辗转流离,贺慕群在前半生中跨越重洋,而在这期间创作的画作也流落各处,仅有少数作品得以留存,但其粗犷浓郁的绘画风貌那时便已初见端倪。



  02 

巴黎37年


1965年,已经41岁的贺慕群只身奔赴艺术殿堂巴黎定居,由此开启长达37年的旅法生活。


在巴黎,她始终保持着高涨的情绪,一边靠销路更广的版画维持生计,一边几乎不间断的在常玉、潘玉良、赵无极等艺术家都学习过的大茅屋画室习画。她丝毫不在意吃穿用度,经常拿一瓶水就出门,饿了用便宜面包充饥——面包也在她后来创作中,成为充满生活痕迹的符号。


《面包系列之八》,贺慕群

布面油画,116 × 89 cm,1970-2003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面包圈之三》,贺慕群
纸上马克笔,48 × 36 cm,1985
致谢艺术家与AYE画廊


尽管贺慕群在前往巴黎之前,就已经是一位成熟的艺术家了,但从巴黎开始,她的风格再次沉淀,创作主题也更具有更明确的社会性。此后的作品同时囊括油画厚实的具象表现之风和版画的直白概括,画纸上涌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1960年代至 1970 年代初创作的《玩具系列》在贺慕群的艺术生涯中占据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1960年代,贺慕群在巴黎的工作室内

身后为创作的《玩具系列》作品


《玩具系列》让她一举从1968年的“女画家沙龙大展”中脱颖而出,荣获桂冠,使其在巴黎画坛打开了知名度,赴欧洲各国办展的机会也随之增多。在知美术馆2021年《一把椅子,》展览中呈现的正是“玩具系列”作品。


《玩具系列》,贺慕群
布面油画,130 × 97 cm,1968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画面中,造型稚拙的人物由几何图形组成,人物躯体简略而笨重,似钝实趣,充满力量;氛围一如既往的温馨而充满趣味——母子相拥,儿童嬉戏,一家三口,一把椅子,其乐融融家庭生活场景在眼前展开。

《小孩》,贺慕群

布面油画,92 × 60 cm,1968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知美术馆“幻·季”正在展出 


《玩具系列》作品风格古拙浓厚、中西合璧、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感。艺术家用表现主义的手法展示多个人物和物体的组合关系,兼具强烈的现代感和个人心理色彩的视觉形象,即便放到现代美术史的序列中也是非常有份量的作品。


《风景》,贺慕群

纸上水彩、蜡笔, 34 × 51 cm,1965

致谢艺术家与AYE画廊


《赶路2》,贺慕群
纸上墨, 24 × 33 cm,1971
致谢艺术家与AYE画廊


从80年代以后至2000年初,贺慕群创作了《静物系列》,她用画笔让让静物“活”起来。


《青菜红鱼》,贺慕群
布面油画,32 × 62 cm,1985

致谢艺术家与AYE画廊


造型简约、色彩浓郁、手法高度凝练。贺慕群的绘画并不随时代潮流而动,而是沉潜于绘画艺术自然朴素的初始,于日常生活中记录朴实无华却散发着生命美丽的景物。蔬菜、水果、衣服、书籍、孩童……艺术家以一颗赤子之心,真挚地表现这些生活中最普通、简单的事物。她还常常在画布上将静物进行超体量地放大,体量上的变化让平凡的物件也有了一些精神上的意义——而这日常的平凡之物,也格外能引起观者的共鸣。

《香蕉与苹果》,贺慕群
布面油画 ,73 × 100 cm,1999
宁波美术馆藏


《水果系列48》,贺慕群
布面油画,73 × 92 cm,1985

致谢艺术家与AYE画廊


1990年代后,花木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贺慕群的画布上。

《花木系列之十三》,贺慕群

布面油画,116.5 × 89 cm,2000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虽多为人工栽培养育的盆景、瓶花,但艺术家粗率有力的用笔、浓重强烈的色彩以及构成主义的画面形式,为花木塑造性格,也让画面呈现出一派蓬勃生命力的视觉景致。

《花木系列15》,贺慕群
布面油画,116 × 89 cm,2000-2003

致谢艺术家与AYE画廊


《花木系列》,贺慕群
布面油画,100 × 73 cm,2003

致谢艺术家与AYE画廊





  03 

晚年:‍

如果不画画,就要生病了


2002年,因为年事已高、行旅不便等原因,贺慕群正式结束在巴黎的生活,定居上海。

鲜有人提及的,贺慕群曾经在60年代末身患绝症,动过大手术,法国医生预测她最多只能活两年。但贺慕群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她强烈的对生命的渴望和热爱,也在她日后数十年的创作中流露。


《乡村一角》,贺慕群

布面油画,92 × 65 cm,1998

致谢艺术家与AYE画廊


反倒是年迈时,艺术家再到医院体检,心脏毛病依旧,可医生说她的头脑比实际年龄年轻30岁。正如艺术家自己曾说的:“如果不画画,就要生病了”。她对生活和生命细腻的感怀,都刻在生命里,流动在画布上。

她以自身独有的角度看待事物、体会生活、致敬生命,再普通不过的日常之物都能在贺慕群的创作中被赋予独特的质感和生之力量——它们简洁有力,孤独却温暖,微弱却绵长。



重要个展

“挚简:贺慕群油画展”,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北京,2015
“贺慕群艺术回顾展”,上海美术馆,上海,2011
“贺慕群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07
“贺慕群艺术回顾展”,上海美术馆,上海,2002
“贺慕群作品展”,凤甲美术馆,台北,2001
“贺慕群作品展”,山美术馆,高雄,2001
“贺慕群作品展”,上海美术馆,上海,1996
Bourgogue省立文化馆,法国,1983


重要群展

“幻·季”,知美术馆,成都,2022

《一把椅子,》,知美术馆,成都,2021

“台北,巴黎——旅法华裔艺术家当代集成展”,玄门艺术中心,台北,1994

“国际艺术城联展”,巴黎,1986

“青年沙龙联展”,巴黎,1984

“妇女沙龙展”,巴黎,1968

“当代意识展”,圣保罗,1964


编辑|Kasey

审核|王从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