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江 | 作为知识生产的数字出版:媒介逻辑与文化生态
编辑按语:
在全球出版业加速数字化的当下,对于数字出版作为人类知识生产新模式的理论化工作具有一种紧迫性:第一,应当如何看待数字化和出版业的转型之间的关系?第二,数字技术所培育的新的出版实践如何改变了人类知识生产的方式?第三,作为知识生产方式的数字出版制造了什么样的文化生态?解释上述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有助于我们以数字出版为切入口,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人类借由知识生产认识世界的方式。
在不同的技术条件下,“出版”有着不同的内涵。将出版把握为一种基础性的人类知识生产实践,而不仅仅是一个“行业”或“职业”,有助于我们在认识论上厘清出版的本质规律。本文是在狭义上使用“数字出版”这一概念的,即传统意义上以印刷形式存在、通过发行完成传播的信息(产品)的电子化或数字化形态,主要包括电子书、电子杂志和数字报纸等门类。这些新形态的出版物的传播方式也是数字化的,其中互联网是最主要的“发行”渠道。而不属于上述范畴但也在特定情况下被纳入出版业考察范围的对象(如流行音乐),则不在本文的关注范围之内。
在探讨“数字出版”时,要看到数字媒体的媒介逻辑对于一种新的出版文化的形成所具有的“培育”效应,将“数字出版”视为一种在数字媒介逻辑支配下的新的文化生态中内生的知识生产模式。在这一思路下,本文将数字出版发展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超文本与把关压缩。从文化的角度看,超文本环境的形成带来了传统出版业把关流程的压缩,增加了整个出版业的民主化色彩,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知识生产的面貌。第二,搜索引擎与万物优化。搜索引擎有“连接”和“呈现”两种基本功能,为提升搜索排名,专业的搜索引擎优化(SEO)服务应运而生,其结果之一就是强化了大出版商的行业地位。第三,社交媒体与行业危机。在web 2.0的赋能下,自媒体正在冲击传统出版,个体和小型机构的崛起,不但给传统出版机构制造了不同程度的危机,而且对既有的版权法律体系构成了冲击。
经过对出版业数字化发展的三个阶段的梳理和归纳,我们不难得出如下一些基本规律:整个行业权力结构的去中心化,把关机制的多样化,产品的高度开放性。总体上看,数字出版的知识生产模式是颗粒化和交互性的。出版物的内容策略从可读性到可追溯性,再发展到广泛关联性。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对于人类知识生产,乃至人类的认识论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一方面,知识本身将在很大程度上“重归”无序性,在内容和形式上均体现为一种“非有机”状态,对知识的脉络进行组织的力量则首先是人的兴趣和需求;另一方面,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不再是总体性和结构性的,而更多体现为微观视角。
对于数字出版业而言,知识生产的目的不再是维系知识的权威性而是强化知识的流动性,知识生产的手段从专业导向转变为兴趣导向,知识生产的结果则是塑造一种去中心化的人类认识论结构。在出版行业发展的具体过程中,共同演进、协同专业化与竞合将是各种新理念和新实践的共同特征。这样的文化生态,促使学界回归关于“知识”和“出版”的一些最基本的讨论。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如何准确把握数字时代“版权”“著作权”等权利范畴的内涵,并将相关的理论探讨应用于立法和政策实践。
本文系精编版,注释从略。文章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新闻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关注“现代出版”公众号后,在后台回复“索取电子期刊:刊期+姓名+单位+职务/职称+手机号+电子邮箱”,我们将把相应刊期的电子资源(.pdf格式,202001期及以后)发到指定邮箱。
作者常江系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深圳大学媒体融合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思垒系深圳大学数字媒体文化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引用格式参考
GB/T 7714-2015 常江,朱思垒.作为知识生产的数字出版:媒介逻辑与文化生态[J].现代出版,2021(5):19-24.
CY/T 121-2015 常江、朱思垒:《作为知识生产的数字出版:媒介逻辑与文化生态》,《现代出版》2021年第5期,第19页至24页。
MLA 常江,朱思垒."作为知识生产的数字出版:媒介逻辑与文化生态."现代出版.(5)2021:19-24.
APA 常江,朱思垒.(2021).作为知识生产的数字出版:媒介逻辑与文化生态.现代出版,(5),19-24.
拓展阅读
● 我刊未授权任何个人、单位代理稿件业务,投稿请通过电子邮箱xiandaichuban@163.com
● 我刊无独立官网,望作者及读者周知,谨防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