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远影响!公司债和企业债注册制!资金用途审核、40%比例和净资产要求废止!
原创声明 | 本文作者为金融监管研究院 院长 孙海波,资深研究员 许继璋。欢迎个人分享转发,谢绝媒体、公众号和其他网站转载。
随后发改委也发布《关于企业债券发行实施注册制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财金[2020]298号)文件企业债有指定的两家机构审核(中债登和交易商协会)。
一、发改委企业债注册制改革的总体影响
企业债其实过去5年大幅度萎缩,主要是在发行条件限制上更加死板严格,审核流程也比公司债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繁琐。从数据上看,截至2020年1月底,企业债萎缩到不足3万亿,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10.8万亿(包括公开和定向);公司债10万亿余额(包括公开和私募)。
此次企业债注册制改革总体是遵从证券法修订做出的安排,总体上主要变化有:
1、新证券法修订删除项目审核要求
新证券法删除筹集资金投向和债券利率的相关规定,减少对债券融资行为的干预;这和删除40%及净资产规模要求也是一个道理,把该放给市场的交给市场处理。
这条尤其对发改委的企业债影响深远。因为此前,发改委主管的经济工作重心之一就是主管项目规划、审核等,企业债发行审核正好主管了很少一部分资金端(其他资金端主要式一行两会),所以企业债发行一直要求对应项目,可以少部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从此发改委不再审核债券发行的项目要求。此前根据发改委企业债发行审核手册,公开发行企业债券筹集的资金,必须用于核准的用途;只有低于1亿元的债券发行可以全额用于补充营运资金。一般而言职能部分补充营运资金,其他对应项目。
2、发改委彻底退出具体业务审核,只负责政策制定;两家预审机构转正
监管机构退出具体业务审核,把哪些资产值得投资哪些不值得这样的价值发现功能还给市场,这是注册制最基本含义。
企业债具体审核机构是发改委指定的中债登和交易商协会,其实自从2017年以来就已经委托这两个机构做企业债预审。现在只是预审机构变成指定的正式审核机构。这一变化是否意味着未来审核口径把握方面,中债登和交易商协会具有更多话语权,从而更加市场化导向,有利于企业债发行效率提升以及口径放松?这一点目前仍然有待评估,笔者倾向于认为肯定会边际放松。企业债融资环境改善大概率。
短期看企业债具体的发行条件等政策仍然自成一体,不会那么快和交易商协会的中票靠拢。
3、省级发改委真正脱离企业债发行,项目审核不阻碍债券发行
尤其省级发改委,取消了企业债申报中省级转报环节,省级发改委只对项目本身负有监管责任(发改委基本职能),不再对资金端有任何干预。
4、产业政策导向不变
地产和政府融资等企业债重点关注的领域短期内可能不太会有变化,这点公司债注册制改革后也是差不多。因为过往房地产和政府平台的发债条件都是证监会、发改委直接发布文件,交易商协会也是央行指导下政策口径;但是未来在每一单具体操作上,交易所、交易商协会和中债登意味着有更高的自主权。
5、最大变化是40%约束条件和净资产规模要求,市场进一步扩容
这是证券法修改的重大变化:
删去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的规定,有利于质地较好的轻资产公司发行公司债券,
删去了“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四十”的规定,将负债结构的决定权交给筹资公司自身。
未来整个债券市场的上行空间也会相应增大。总体而言,这次注册制大变革也是顺应非标转标大趋势;资管新规以来对理财非标的限制逐步趋严,企业发展限制又过多。在当前疫情冲击下,放松资管新规过渡期同时,也加快债券审核制度改革取消40%比例限制,顺应市场需求。
40%的指标具体指债券余额不超过净资产的40%,这是旧的证券法要求,但是法律是一个大框架,具体在三个不同部委执行层面因为有一定的监管竞赛,这个指标成了任人打扮的女孩,比如超短融的发行规模就不计算在里面,短融之前算但是目前已经不算了;债券市场是“三足鼎立”,监管博弈,交易商协会和交易所对于这一指标的口径把控标准也不一致,比如在交易所发行公司债时,很多情况下并不考虑在交易商协会注册中票的规模。
1、企业债的审批制
第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是企业债券的主管机关,企业发行债券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第十一条 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必须按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审批;未经批准的,不得擅自发行和变相发行企业债券。 中央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计划委员会审批;地方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由中国人民银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行会同同级计划主管部门审批。
发行公司债券,必须依照公司法规定的条件,报经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审批。发行人必须向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提交公司法规定的申请文件和国务院授权的部门规定的有关文件。
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的比较
审批制 | 核准制 | 注册制 | |
发行指标和额度 | 有,行政计划 | 无 | 无 |
发行上市标准 | 有 | 有 | 有 |
主要推荐人 | 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 | 中介机构 | 中介机构 |
对发行作实质判断的主体 | 中国证监会 | 中介机构 中国证监会 | 中介机构 |
发行监管性质 | 实质性审核 | 实质性审核的职责 | 形式性审核 |
三、交易所公司债的注册制变革
-------全文结束--------
ABS系列课程精选合辑,共分为7大篇。12位专家讲师,60节子课程,近30小时时长。原价499元,3人团399,5人团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