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经济舱?这是你们自己做的选择耶
餐饮单一,空间有限……估计这里没人喜欢坐经济舱吧,尤其长途飞行。
叨叨妹觉得自己最近疑似患上了经济舱综合症,对10小时以上的经济舱飞行感到莫名的恐惧。想着这一路,自己的大长腿又要一直顶着前座的座椅靠背,只好默默安慰自己,出门在外,大腿和钱包总有一个得受点儿委屈。(PS:看叨妹深度吐槽请移步“只要机票够便宜 十小时老虎凳我也忍了”)
其实二战刚结束那阵,航空旅行完全不存在舱位区别,大家的座位都一样壕华。人们在飞机上吃火鸡喝香槟开party,享受着宾至如归的服务,真是航空旅行的黄金年代。
战后年代的一个标志就是重建。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人们对出行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飞机运载能力也随着科技发展变得越来越强。有钱能使点点点,航空公司当然希望能有更多人乘坐飞机。
不过,新增的乘客群体中,很大一部分并不能支付原本价格高昂的机票,航空公司于是开始尝试区分舱位,引入了一种跟以前相比低端很多的旅行舱服务,也就是经济舱的前身。
1952年前后,航空公司推出了一种全新简化的客舱,并称之为“旅行舱”(Tourist Class),使机票价格降低30%。北大西洋航线率先成为“试点”航线。
以荷兰皇家航空KLM为例,旅行舱的茶、咖啡、口香糖和糖果都是免费的,但乘客必须为自己在飞行前和中途机场经停时的餐饮付费。飞机上提供付费早餐和午餐,品种有番茄炒蛋配火腿芦笋,或冷餐肉、意大利沙拉、面包和水果,不提供烈酒,免费行李额度20公斤。
旅行舱的尝试获得了巨大成功,导致航空旅行需求量飙升。1951年在旅行舱推出之前,有34万人次旅客飞越北大西洋;到了1954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58万;三年后突破100万,其中77万人次选择了旅行舱。随后,航空公司在其他航线上也开始设置旅行舱。
这时候,喷气式客机开始成为主流,它们飞行速度快,能够执行更多架次航班,可以提供更多运力,这让航空公司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以更低的价格,吸引更多新乘客。于是,我们熟悉的经济舱开始进入航空公司的考虑范畴。
不过,经济舱票价低廉,这意味着航司必须削减很大一部分服务,但同时他们又得顾及国际航协和乘客对乘坐品质的要求,以免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
因此,航空公司当时并没有一味的缩减服务,而是想方设法把经济舱搞得至少看起来像模像样,例如尽量提供比较舒适度却又节省乘客腿部空间的座椅;发明了“使乘客的眼睛和味蕾都能愉悦起来的三明治”等等。
在当时,经济舱里茶,牛奶和矿泉水都免费提供,航空公司不会向乘客售货;由于空间限制,经济舱里没有衣柜,这意味着乘客必须把大衣和帽子放在行李架上,所以公司允许每位经济舱乘客携带意一件手提行李,并对最大尺寸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其中不少“规矩”一直流传到今天。
航空公司当时的种种举动都是为了向乘客明确说明,机票降价后,机上还是能够提供充足的和创新的服务项目,以期尽量减少乘客的失望感。
结果,乘客买账了吗?
旅行舱和经济舱的旅客人数在三个月内上升了27%,其中四分之三的乘客选择了经济舱,这一比例后来又进一步增加。
更加贴近平民的经济舱取得了巨大成功!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航空公司甚至发现,即便进一步“蚕食”机上服务,只要机票价格合理,就会有大量乘客买单。
渐渐地,压缩经济舱座位空间、简化服务特别是减少餐食等“消耗品”的供应就成了“大势所趋”;甚至连座椅都不能向后调整、喝杯饮料都要付费的低成本航空,也都评凭借确实低廉的机票在众人追捧下大行其道……
如今,经济舱就算不太舒服,也都是大家选择的结果呵。
同学们,努力挣钱,往前坐吧!(头等舱商务舱都在前面,请批判性参考这句话)
参考:
https://blog.klm.com/the-origin-of-economy-class/
本文由网易叨叨妹撰写
航空物语进行部分修改
欢迎关注叨叨妹常驻的网易航空
【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