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3架国产喷气支线客机交付,好像等得有点久?

2017-10-19 国产小语 航空物语



今天也就是2017年10月19日,中国商飞在山东东营试飞基地,向成都航空交付一架编号为B-3386的ARJ21喷气支线客机,这是第7架投入使用的该型号飞机,也是第3架商用产品(其它是测试机)。



无论第3还是第7,这俩数字既不是第1那样的开门红,也不是第100、200之类的里程碑,但这次小语还是打算聊几句,毕竟这架飞机与前两架ARJ21交付客户的时间间隔,好像有些长……


头两架商用的ARJ21分别在2015年11月29日和2016年9月29日加入成都航空,然后就是长达一年多的“空窗”,直到今天第三架飞机才交付。


今天交付的ARJ21采用全经济舱布局,载客90人


依据国外经验,像ARJ21这样100座左右客机,即便是全新产品,月产一架完全没有问题,生产流程成熟后甚至不到24小时就可以下线一架。那么,中国商飞为啥隔了一年多才交付飞机?


大家可能已经了解,为了确保安全,客机要也要“持证上岗”,其中包括下面3项极其重要的认证,这里尽量用大白话介绍一下:


型号合格证(TC):民航监管机构认可飞机设计合格,不存在安全隐患;


生产许可证(PC):监管单位认可飞机制造机构有能力按照批准的工程设计资料持续稳定地生产出安全可用的飞机。制造厂只有获得了生产许可证,才可以批量制造产品;


单机适航证(AC):相当于“出厂合格证”,在于确认某架飞机是按照批准的设计和经批准的质量体系制造的。飞机只有得到适航认可后才能交付运营。

 

从上面的描述不难看出,型号合格证是基础,必须最先拿到;而对于后两者,虽然按照字面理解,应该先拿到与制造相关的生产许可证,再拿到与产品品质相关的单机适航证,但反过来也是可能的。


新飞机测试阶段,研制机构一般会试制若干架产品用于试飞(例如ARJ21就生产了6架),其中一些在试飞结束后,技术状态依然非常出色,完全具备投入运营的能力。这时候,从“尽早交付飞机、满足客户需求、积累使用经验”的考虑出发,制造商可以提请民航监管机构对测试机单独进行适航审定,如果通过,即可交付。而此时,飞机的生产线可能还没有完成生产许可证审查。


ARJ21客机的驾驶舱。由于飞机电源尚未开启,屏幕和仪表没有显示


ARJ21遇到的就是上面所说的情况。曾经参加试飞的6号机和5号机分别在2015年底和2016年中获得单机适航证并交付。此后,由于剩下的测试机不适合商用,下一次交付就只能等待批量产品下线后进行。2017年7月,中国商飞获得了ARJ21(批量)生产许可证,而今天交货的飞机,正是首架量产产品,依然是值得纪念的“第一”。


ARJ21在东营机场腾空而起


虽然今天的主角不是之前就出来“闯世界”的头两架商用飞机,但它们也应当收获满满掌声。过去的一年多里,它们不仅让超过2万5千名乘客享受到安全舒适的飞行,还基于实践,为飞机的设计、工艺、制造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积累了改善建议,而中国商飞也据此调整了制造方案,这在客观上也是生产许可证审核时间比较长的原因之一,但俗话说慢工出细活,相信第3架飞机的“职场”体验,会比前两架更出色。


飞机交付前,成都航空与中国商飞联合组织了验收飞行。这是验收后成都航空机长与地面工作人员握手


目前共有5架ARJ21处于测试和制造阶段。按计划,它们都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交付。


8号机:喷漆阶段

9号机:预计11月生产试飞

10号机:盐商集团公务机,即将安装内饰

11号机:生产过程中,处于气密试验阶段

12号机:机身组装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0号机将成为第一架国产公务机。该机的设计、制造和装饰由国际化团队负责,值得期待。


当然,更期待的是国产客机制造和使用走上正轨,在航空运输中发挥更大作用!



背景

ARJ21新支线飞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新型涡扇支线客机,座级78 - 90座,航程2225 - 3700公里,已累计获得20家客户433架订单。

 


航空物语2017秋冬实习计划已经启动

向公众号发送:实习

即可查看详情


 

【文章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