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流行文化拼贴而成的超现实漩涡

墨里哀 NOWNESS现在 2020-01-01

当众多流行文化的意象特征早已过度饱和且边缘化时,基于流行文化的艺术创作,在风格上已远胜于这些符号所指代的内容本身。而对于传统影视的叙事方式,更为大胆的改造手段也在慢慢诞生。来自意大利米兰的多媒体艺术家 Marco Brambilla,即在自己的视觉作品中打造了新型的叙事范本。









诸多流行文化符号在 Marco Brambilla 的精巧布置下,从本该昙花一现的消费品,转而变为富有巴洛克式华美气质的高能影像。在别致的视觉剪辑手段和海量的内容拼贴背后,这位艺术家更是对电影、游戏等当代文化消费品具有深层的剖析探索。



在投身于影像艺术创作之前,Marco Brambilla 已是一位知名好莱坞导演,由其执导的《超级战警》、《恐龙帝国》等皆为卖座的商业佳片。而九十年代末,Marco Brambilla 离开了好莱坞,全身心投入影像艺术的创作中。

影像艺术家 Marco Brambilla

对好莱坞式电影语言了如指掌的 Marco Brambilla,对于反语言的运用自然得心应手。自 1999 年起,Marco Brambilla 已于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瑞士伯尔尼美术馆等场地布置个人展览。除本人的影像和装置创作外,Marco Brambilla 也曾多次涉足跨界尝试。

2010 年,Marco Brambilla 为当红嘻哈艺人 Kanye West 的单曲《POWER》打造了一分多钟的 MV 预告。在黑金为主色调的影像中,头悬达摩克利斯之剑的 Kanye West 身披金链,全程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伊西丝与哈索尔装扮的女神簇拥在他两侧,跃然空中的斗士缓慢地挥舞刀剑。

POWER, 2010

这支融合了古埃及和古希腊元素的文艺复兴式影像作品,完美地贴合了 Kanye West 本人的野心勃勃。同年,《Power》MV 也获得了 MTV 音乐奖的“最佳特效”和“最佳艺术指导”两项提名。

在与 Kanye West 的合作大获成功后,Marco Brambilla 的创作风格迅速为大众所接纳,纽约的高端耳机品牌 Master & Dynamic 即以 Marco Brambilla 在时代广场打造的装置艺术《Apollo XVIII》为灵感,将其宝蓝色主调于其旗舰耳机 MH40 巧妙结合。

Apollo XVIII, 2015

《纽约客》杂志评价 Marco Brambilla:“他的艺术表达细腻,充满吸引力,总能让人在欣赏的过程中重燃信念。”



如果你觉耶罗尼米斯·博思的超现实主义画作已足够令人费解,或老彼得·布鲁盖尔的画作过于细腻以致稠密,不妨想象一下——假若这些画作以影像方式呈现,该是何种天马行空,张力十足的迷幻体验?

Marco Brambilla 的“MEGAPLEX 三部曲”——“文明”(Civilization)、“革命”(Evolution)、“创造”(Creation),即是上述中世纪超现实主义艺术在当代的复现重生。

伴随影像技术的提升,

海量视觉元素的构成更为有机高效,

其思维理念较中世纪画作的宗教、

民俗主题也更为形而上学。

“MEGAPLEX 三部曲”的创作理念,源自的意大利导演费德里柯·费里尼的电影《8½》。加以对库布里克、斯皮尔伯格等导演作品的大量观看和吸收,Marco Brambilla 开启了对所有影片元素的结合尝试。

8½, 1963

在抽离影片线性叙事和背景后,影片中的角色、道具或标志被以夸张的方式拼贴重组,重新加工成为结构主义框架下,超饱和且保持运动形态的意识流映像。

2008 年置于纽约酒店电梯中的“文明”,与 2010 年于圣路易斯博物馆展出的“革命”,分别为垂直和水平展开的卷轴式影像。在广阔的全景影像载体下,是近千支电影的代表元素,于高密度空间中躁动不安,如同讲述 21 世纪人类冲突、世界末日的动态壁画。简短、往复但信息量十足,“MEGAPLEX 三部曲”可谓是 Marco Brambilla 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艺术创作项目。

Civilization, 2008

Evolution, 2010



继“文明”和“革命”后,“创造”作为“MEGAPLEX 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于 2012 年的加州 Christopher Grimes 画展中首度面世。

“创造”是三部曲中技术最为复杂的作品,双螺旋的结构令影片的动态进程更为明显,而 3-D 技术的升级亦将观众的双眼从累赘的 3D 眼镜中解放出来。其中最为精彩的当然是影片中令人眼花缭乱的内容:近 400 个电影切片与近 2,000 个物体,在万花筒般的镜头中以电影蒙太奇式手法层叠、拼贴并混排。

这些切片截取自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诸多国际影片,有些甚至本身即是好莱坞的意象象征。在普罗科菲耶夫的《灰姑娘圆舞曲》(Cinderella's Waltz)音乐中,无数意象往复循环,似芭蕾舞步般盘旋运动。

短片以宇宙大爆炸为开端,单细胞生物与 DNA 螺旋体于天地火光中产生,在宇宙粒子和上帝之光的交织中,一枚人类胚胎成为了宇宙的杰作;人类于高山与平野间穿梭,《音乐之声》中的朱丽·安德鲁斯正放声讴歌伊甸田园生活;随着年代推进,文化娱乐步入空了前繁荣,人类对于欲望的探求也更为无所顾忌。

铁青色的基调下,科技带来的不仅是进步,还有秩序、压抑和迷茫;最终,在爆炸、武器和熊熊烈火中,痛苦的末日景观昭示着人类文明的湮灭。

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具有卓尔不群的疯狂感,在戏剧化的华尔兹三拍铺垫下,所有事物都处于往复的相对运动状态。这种周而复始的无尽循环中,Marco Brambilla 对人类“创作”的诠释并非枯燥的教学罗列,反倒更像一支俏皮诙谐的喜剧表演,刻意模糊了流行娱乐与严肃历史的界限。


“这是关于在媒介资源过度饱和的世界中,

对电影和图像的新型解读方式。”

《指环王》的索伦之眼、自由女神像的头颅、大胃王餐厅的举餐小人……这些“彩蛋”不仅是向经典符号的致敬,也是对现代世界的超现实隐喻:万千文化碎片,是人类的智慧精华,也是自我桎梏的枷锁。

当一切缤纷的文明符号溺于宇宙旋涡时,人类用几百年打造的文化硕果,似乎更像是浩渺宇宙边缘,短暂而浮躁的闹剧一瞥。



撰文 / 墨里哀

编辑 / Mark


NOWNESS


继续观影


 NOWNESS  

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新奇与不凡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请联系

wangsili@modernmedia.com.cn

本文由 NOWNESS 独家发布,未经许可请勿复制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影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