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不见的她,为城市打上“字幕”

SAA NOWNESS现在 2022-04-12

👂

无声胜有声


如果失去了听觉,你将如何感受这个世界?是努力感受微风轻拂过脸庞留下的清凉?还是用相机记录下夕阳西下,海浪拍打过沙滩留下的如鱼鳞般的纹理印记?还是将无法“自主张口”之物转化成某种形式的字符,让无声的世界胜有声?

在尝试通过多种艺术方式尝试与这个世界“沟通”后,先天性聋哑声音艺术家 Christine Sun Kim 明白了自体意识对于沟通方式的重要性,并将“CC字幕”这样一种辅助性文字形式转化为带有个人标志和特色的发声&沟通方式。

Photographer: Lobke Leijser

2019

Christine Sun KIM

Game of Skill
2015

在2021年7月回归的曼彻斯特国际艺术节中(Manchester International Festival,简称MIF),MIF委员会委托Christine Sun Kim创作了名为《城市字幕》(Captioning the City)的作品,在探索声音&艺术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将聋哑文化积极地传播到日常生活中。



无声世界里的

多重探索


Christine 和姐姐都是先天性失聪,但他们的父母听觉正常,如此一来,在这个家庭里,交流系统出现了分叉。为了家庭的交流沟通,Christine 的父母跟手语老师学习了如何打手语。“手语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在我看来,它是一种很奇怪的交流方式。”Christine 说道,“但作为一种沟通手段,手语确实帮助了我们家庭内部的沟通,并且也让我们与其他失聪的朋友顺畅的交流,所以我们逐渐适应了用手语进行沟通。”

Christine Sun KIM

With a Capital D

2018

Christine Sun KIM

Future Finish
2018

由于手语本身是一种模仿听觉正常之人使用语言的沟通方式,因此,手语始终受限于因“听力缺失”而造成的在认知以及表述层面的不完整性。如果想要为聋哑人探寻一种真正属于这个群体的表达方式,那么必须将考虑的重点移至“视觉”。因此 Christine 先后入学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和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学习平面设计和纯艺专业,在绘画、雕塑、影像以及表演艺术中不断探索。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Christine 还是无法探寻到带有其个人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我通过借用其他艺术家的叙述、主题和风格来进行试验,我想知道他们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找到‘声音’的,尽管如此,我还是很难找到属于我自己的表达方式。”

Photographer: Ériver Hijano

2019


无声世界中的

身份认同与自我接纳


不管是语言还是声音,都与文化现象挂钩,而文化又深受生活习性与地域的影响。作为先天失聪的聋哑人士,这个身份本身就代表了一个群体文化。Christine 一开始并不认同自己是残疾人,“我曾经为我的聋哑人身份而感到沮丧,因为我很害怕,所以没有正视我作为聋哑人的体验。”在 Christine 早期的创作中,其作品往往呈现出一种不确定的徘徊之感。

Christine Sun KIM

Words –> Shape –> Reality

2018

Christine Sun KIM

Future Series
2016

当 Christine 意识到自己对“残疾”的排斥本就是一种形式的歧视时,Christine 开始更加深入的探索自己作为残疾人的真实感受。在之后的创作中,Christine 毫不保留的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作品,甚至画了一幅表达聋哑人愤怒的画。

这些探索让 Christine 明白了身份认同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自我接纳不止于积极的一面,“说起来有点讽刺,但当我真正接纳自己是残疾人后,我找到了最真实的自我!


无声胜有声的

CC字幕


在真正接纳自我后,Christine 将“自身感受”放在了创作的第一位,“当我对某种事物或者形式有了兴趣并且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时,我好像离属于我的声音更近了!”而后在对“声音”的摸索中,Christine 发觉了字符的重要性,因为对于无法用听觉感知外界的人而言,语言文字是最简单明了和有效的发声&交流方式。

在若干语言字符的表达方式之中,字幕给 Christine 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因为从儿时有记忆起,Christine 的生活就与字幕紧密相连。

Christine Sun KIM

Future Series
2016

Christine Sun KIM

Face Strong
2015

1990年对于 Christine 而言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因为美国正式颁布了《美国残疾人法案》,“我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改变,电视上有CC字幕(captions)了!”Christine 回忆道:“除去用于显示对话内容的字幕(subtitles)之外,那些画面中的细节,例如‘电话铃响起’、‘水声嘀嘀嗒嗒’、‘脚步声’等都会有CC字幕注解。”

CC字幕的出现更好的帮助了像 Christine 这样的聋哑人去理解画面,也让声音的传输脱离了“模仿”而转变成为视觉层面的直接传输方式。

Christine Sun KIM

Captioning the City
2021

Christine 认为“CC字幕”将书面文字、声音以及社会环境有效的串联应用在一起,将原本无法“自主传达”的电话声、水滴声和脚步声变成了像童话故事中的角色一样具有魔力:它“绕过”因听觉缺失而造成的种种问题,直接将与“听力”挂钩的所有介质转接到视觉层面,完成简单而有效的沟通。Christine 明白了CC字幕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交流沟通的语言方式,并且是一种带有自己和聋哑人文化特色的“独特语言”!

Christine Sun KIM

Captioning the City
2021

在与MIF合作的过程中,Christine 运用CC字幕,将曼城间接转变为带有聋哑性质的角色,从城市景观和文化两个层面概括出了能够展现其“性格特征”的文本,并通过建筑、船只、街道甚至是高空飞行的飞机来完成角色表演:“同意不叫它英式足球”、“非战时之声”、“为守时的自己拍拍后背发出的声音”……这些不经意出现在城市角落的CC字幕让曼城在“聋哑角色”的设定中以视觉形式呈现出“声音”的另一种传递。

Christine Sun KIM

Captioning the City
2021

Christine 用自己先天耳聋的经历探索着“声音”在社会运作中的方式与作用,并用CC字幕的方式将声音的定义和表达进行扩充。这个过程耗费了一些时间,当中也有曲折,但 Christine 从中发现并接纳了真实的自我,并以自身为代表将小众群体文化投射进大众视野中:“事实上作为残疾人的感觉很好,因为对残疾的定义本身也在不断的延伸,而我也通过声音的其它形式讲述故事。”


🕙✉️🕙

 来聊 

 你想给你的城市打上什么“字幕”? 


撰文/SAA

编辑、排版/Thea

NOWNESS



更多「私人观点」系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