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起去公园抓地球最顽强的生物-水熊虫吧!

2016-08-23 七君 把科学带回家

本文由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 提供
给孩子最好的科学教育

作者 STANFORD TARDIGRADE PROJECT

编译 七君


水熊虫是微生物世界的大明星。在世界上几乎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水熊虫。这种八足无脊椎动物只有0.1到1毫米长,但却是世界上最坚强的生物。


它们有多顽强?



- 它们能够在零下272摄氏度的严寒到151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中存活;

- 可以忍受6倍于地球最深海沟的压强

- 而且可以承受对人类而言致死剂量的重离子和γ辐射

- 最厉害的是,水熊虫可以在接近真空和充满宇宙辐射的太空中存活几周不死!


水熊虫是水生的,因为它们需要身体周围包裹一层薄薄的水来进行呼吸和移动。


不过,如果环境缺乏水分,或者对于水熊虫来说过于严酷不适合生存,它们就会进入一种“隐生”状态。这有点像加强版的冬眠,因为水熊虫的新陈代谢接近停滞,不吃不喝。它们可以隐生几十年,直到环境变得适宜生存为止。




在隐生状态下,水熊虫可以借助身体里的一种特殊保护性蛋白质,将身体里的大部分水分被排出,它们变成了一只僵尸“虫干”,然后就呆在原地不动了。



和这个世界一言不合就...变成了一坨虫干


因为水熊虫可以隐生,它们能够住在干湿变化无常的地方,比如苔藓和地衣里。在苔藓和地衣里,还有许多肉食性和植食性水熊虫可以吃的食物,比如藻类、蓝藻、轮虫、线虫,和其他缓步动物门的动物。


那么,怎样才能在后院找到水熊虫呢?


你需要这些材料:


塑料袋

美工刀

铅笔和记号笔

GPS设备(可选),用来记录采样地点的坐标

塑料杯或容器

移液管,或者旧的眼药水瓶也可以

一些矿泉水,用来给水熊虫提供水分

显微镜


然后我们就出发去找苔藓和地衣吧。


木栏杆上面的花斑,其实就是一些地衣。

 




找到地衣以后,用小刀把一片硬币大小的地衣刮到袋子里。用小刀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如果不会弄,一定要卖个萌,然后请成年人帮忙。





刮的时候要小心,尽量把整片地衣刮下来,不要弄碎。




还有就是,不要把整片地衣都搞回家了,找水熊虫的话只需要硬币那么大的一块就可以啦。因为地衣一年才长几毫米,所以可见的地衣一般都有几十年的寿命了。



然后把袋子合上。在上面用笔写下采集的日期,地点还有坐标(如果你有GPS的话),你也可以对采集地点进行一下描述。





如果你知道地衣的品种,你也可以做一下记录。小小科学家就要从小有严谨的好习惯。


树和石头上的苔藓也可以拿来当样本采集。





你可以用美工刀把苔藓刮一片下来,放到袋子里,然后做好记录。







这是地上的苔藓,也可以当样本哦。


这个苔藓的品种看上去是真藓(Bryum argentum)。它是有一种叫做ʕ• •ʔ小斑熊虫ʕ• •ʔ的水熊虫的栖息地。





刮的时候,尽量少带一些泥土。





做一下记录。




采集好了样本,可以回家观察啦!


想要观察到水熊虫,除了一台显微镜以外,你不需要任何实验室设备。




如果你暂时不观察样本,那就把它们放到凉爽干燥的地方保存,比如这个抽屉里。在这个条件下样本会变干。





如果样本变干,那么里面的水熊虫就会进入隐生状态。如果你想要观察它们的话,就要先让它们“复活”,你需要把样本放在水里泡上4到8个小时


一旦水熊虫接触到水,它们就会苏醒,然后就会很 Happy 地游到水里找吃的。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进行观察啦。



 

好,我们就来说一下怎么观察吧。


你可以用这样大的小塑料杯盛样本。杯子越大,水越多,就越难找到水熊虫,所以不要贪多。




然后准备一个移液管,或者是眼药水瓶子,甚至吸管都可以。




准备一些矿泉水。



把样本底朝天放在杯子里,这样它能更好地吸水。




然后倒一些水在杯子里。




一般来说,至少要泡4个小时,才能看到水熊虫。


如果你的样品把水都吸收了,没关系,你可以像海绵一样地挤一挤,这样水熊虫就会被一起挤出来。


然后就可以准备显微镜和玻片了。




用移液管吸一点水,然后滴到玻片上。




最好从杯壁附近吸,水熊虫喜欢聚集在那里。




滴一滴到玻片上,然后用小玻片盖上。用手指轻压,把里面的气泡挤出。


如果没有发现水熊虫,那就再滴一滴水。有时候要试好几次才能发现水熊虫。


如果你的样本找得不错,你就会看到这样的水熊虫:



或者这样的:




嘻嘻,开玩笑的


你将会看到这样的(吃得饱饱的)水熊虫:




或者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好的,那祝大家和水熊虫们玩得愉快哦!


如果你找到了水熊虫,记得发照片或者视频给后台,和其他参赛者PK。

获胜者将获得电子版的《环球科学》!


水熊虫,快到我的碗里来!




老师,可是我家没有显微镜怎么办?

可以买个夹在手机上用的奇奇魔镜,点击“阅读原文”围观一下。




我们建群啦!

获取一手科学活动信息,与家长沟通科学教育方法,更有不定期的福利!

关注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ID:bringsciencehome),回复“家长群”,编辑会第一时间拉您入群。



不过瘾?请戳

大自然的抽象画师:地衣

美得令人窒息的海洋生物 

让你大吃一惊的奇异建筑

行星状星云,恒星一生中最美的瞬间


把科学带回家ID:bringsciencehome


“把科学带回家”由世界科普圣经《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主办,致力于为孩子带来最好的科学教育。


转载请联系 kids@huanqiukexue.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图片来源及参考资料:

microcosmos, pinterest, wikipedi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