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空里,我们都是光速旅行家 | 王木头讲科学
本文由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 提供
给孩子最好的科学教育
音频在哪里?音频在这里。
今天是王木头讲科学的第7期节目。
来自北京大学的木头哥哥是把科学带回家的明星主持人,他最擅长给孩子讲有趣的科学。
▼ ▼ 用听的 ▼ ▼
▼ ▼ 用看的 ▼ ▼
伽利略说运动是相对的,到底是静止还是运动,是快还是慢要看是和谁相比。后来科学家们发现,其他东西看起来都挺对的,只是这个光太特别了。不论是和谁比都在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还都是30万公里每秒。为了解决光速奇怪的特点,科学家们尝试了各种方法,最后还是爱因斯坦完善了伽利略的理论,提出了不只是速度是相对的,时间也是相对的。
这一下子就到打破了人们几千年来对时间的认识,很久以来人们都觉得时间应该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存在。时间是绝对的是公平的,不会被任何事情所干扰。不论是宇宙中还是地球上,过去还是未来,对于你还是对于我,一秒钟就是一秒钟。像是什么天上1天地下1年的说法只是神话传说罢了。可是现在,时间好像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特别了,它也是可以被影响的,只要在空间中运动就可以让时间变慢。
不过也难怪人们很久都没有发现,因为光速太快了。不论是坐火车,还是坐火箭,人类所能达到的速度都远远比不上光速。虽然再慢的速度也会影响到时间,但是带来的时间改变却是非常小的,小到了根本察觉不到,所以才几千年来都没有被发现。
爱因斯坦说,既然时间并不再那么特殊了,那么不如把它和空间合在一起,这样子我们的宇宙就是处于一个四维时空了,时间和空间是统一的。
一维很简单,一只蚂蚁沿着一条细线上走,我们只需要知道一个数字就可以知道它位置,那就是它在细线上走过的距离。如果二维的,确定一个准确的位置就不能用一个数字了,而是两个。就像是你在队列里站着,必须确定几行几列才可以确定你的位置。如果是三维,当然就需要三个数字才能确定一个具体的位置了。除了行列还需要有一个高度的数字。简单的说,我们平时说的三维,一维是线,二维是面,三维是体。
现在又要加上时间了,时间就是第四个维度,除了3个用来表示位置的数字,还需要一个数字用来表示时间。就像是你约了和朋友见面,除了约见面地点还需要约定时间,是几点几分见面,错过了就见不到了。
有了四维时空,其实可以让我们想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光速。如果是在三维空间中,我们可以静止,也可以运动,但是运动最快只能达到光速。如果是在四维时空中这个问题会更简单,任何事物都是在以光速运行着,压根就没有静止的概念。我们平时说的静止,是在三维空间中静止,但是这个时候却是在时间维度上快速运动,这也就是相对论说的,静止的物体时间流逝最快,这个流逝的速度就是光速。
光速是我们宇宙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宇宙的基本常数之一。在宇宙诞生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30万公里每秒。如果存在平行宇宙的话,或许其他宇宙的这个数字会更大,60万、70万、1个亿都有可能,当然也有可能更小。
就像是宇宙有一个存储运动的银行账户,里面存着的运动总数值就是光速,在所有维度上的运动合起来都必须等于光速。物体在三维中静止了,时间维度就会把全部运动都分走,如果在三维空间中运动起来了,那么时间维度就会减少时间的流速,保证四维空间中的总速度还是是光速。如果在三维空间中的速度已经达到了光速,那么在时间维度上的流速只能是0了,也就是时间静止了。
这就是四维时空的奥秘,时间的流逝和空间中的运动可以相互转换,而且它们有个总数值,那就是光速。任何物体任何状态它在四维时空中总是以光速运行着的。
当大家还在认为自己已经来了解了宇宙的本质的时候,我却要提醒大家一些,别着急欢呼,因为现在这一套理论还是不完善的。有两种情况爱因斯坦还没有考虑清楚,一个是物体的运动发生改变的情况,一个是物体受到万有引力吸引的情况。这两种情况可能适用于相对论,也有可能完全不适用。爱因斯坦在1905年第一次提出相对论的时候,他还没有完全想明白这两种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但是他坚信相对论的理论是可以把这两种情况包含进去的。直到10年后的1915年,爱因斯坦终于证明了,即使在这两种情况下相对论也是适用的。
所以我们所说的相对论是有两部分的,最开始提出的叫做狭义相对论,后面提出来的叫做广义相对论。狭义的意思,就是范围小,这个理论只适用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广义的意思,就是范围广,这个理论就不只是在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下适用了,在速度发生变化或是受到引力吸引时也同样适用。我们最开始说的,越靠近黑洞受到的引力越大,时间就会越慢,这个结论就是用广义相对论得出来的。
我们会更详细的解释广义相对论,但是在下一期内容,我会先给大家普及一些有关光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不论是回头看之前讲的狭义相对论的内容,还是学习后面广义相对论的内容,都会理解得更加透彻。
好了,这次的内容就到这里了,下一次我们讲光。
《王木头讲科学》的时光机
热门活动
今年5岁的《环球科学》清华科学夏令营等你来,无人机 + 新版干货实验
不过瘾,请戳
给孩子最好的科学教育
转载请联系 kids@huanqiukexue.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