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找准了孩子阶段成长的特点就可以解决孩子90%以上的教育问题!

张文质 张文质 2021-12-24


01


我对教育类课程的研究思考,侧重于几个方面:


一是我们对课程的思考,一定要强调回到生命、回到家庭、回到每个生命成长的源头。对所有的教育问题的解决,不是就事论事,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回到生命的起始处,回到生命的原初状态,回到生命成长的起点。你才能了解教育的问题——包括家庭教育的问题,到底错在哪里?这就叫生命性研究,生命性思考——我的研究,我的课程,都非常强调生命性。

二是我特别强调课程的系统性,一个课程的形成过程,不是仅仅解决某一些技术问题,提供技术性的帮助——技术性帮助是整个课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课程的中心。所以我强调要有这样一个系统性的过程。


这个过程有借助于你的思考,有助于课程的合理化、高效化。比如,让你简单地说,一年级孩子跟二年级孩子有什么区别?你会怎样说?


去年我去厦门的一所学校,参加学校的体育活动。活动入场时有学生表演。表演完了,家长、学校的老师、其他同学一起来投票,评出今天入场的时候,成绩最好的是哪个年级。


学校的德育主任就问我,张老师你猜今天哪个年级的得分最高?我说最高的我猜不出来,但是我猜得出来最低的,很可能是二年级得分最低。


到了傍晚,这个德育主任和我说,哎呀,您太厉害了,真的是二年级的得分是最低的!您是怎么猜出来的?我说其实不是猜出来的,是基于对儿童的理解。因为二年级是最安静的一个年级。


你看入场活动上,一年级的孩子很兴奋,很活泼;三年级的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要表现得更好;而二年级呢,只是比一年级大一点,比所有的年级都小,没有一年级的那种兴奋感,没有三年级的心理优势,从成长而言,二年级的孩子是相对没有特点的,所以他进场的表现力就不够,孩子们很安静,很遵守纪律,非常符合老师布置的要求,所以最后分数最低。


实际上,身为教育者,我们要去理解、研究孩子成长的阶段性问题,研究明白了,遭遇一些教育教学问题的时候,你也就知道怎么做了。


02


有一年,我接了苏州市教育局编制一到九年级家庭教育教材的任务。我就开始在全球搜索相关的素材,我要知道大部分国家——比如我了解的日本、德国、美国,有没有相关的教材。


最后,我发现日本有《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德国很重视家庭教育,但是完全没有家庭教育的材料或者是读本。

为什么呢?我通过我一个师妹了解情况,她说德国这个国家,包括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如果是凡事以家庭为中心,其实对孩子的养育也都形成自己基本的模式,所以没有家庭教育的问题,相应的也不需要家庭教育教材。


就像我去英国,英国人经常都会自黑,说英国的饭菜特别难吃,很难吃,到所有的餐馆,早餐吃的都一样——内容形式都一样,三明治、火腿肠、煎蛋、牛奶、果汁、咖啡,基本上全国都是一样的。他们注重营养搭配,基本的搭配模式有标准在那里。


实际上家庭教育,是可以标准化的——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标准,家庭教育就没有那么难做了。


后来,我又通过了解发现,美国的耶鲁大学有一个团队,三代人一直持续研究0到15岁儿童成长的特点以及问题,出了一本书。但我没找到这本书。


我拜托我的一个师妹,美国某图书馆的资深研究员,帮我找找。她跟我说好像台湾翻译过这书。然后我搜一下,发现我们国内前几年出过这本书,但是毫无影响。


后来我拿到台湾版的翻看,觉得研究团队很了不起,三代人都是顶尖的学者,坚持去研究这一个问题。


一辈子,几代人,就做一件事,太难了,但是人家四十几年就做这个研究,不断地根据生命科学、脑神经科学、智慧学、人类学等等的成果,去不断地修订新的版本。


03


它也让我产生敬畏之心。我特别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作为老师,实际上都可以成为研究者,也能够成为研究者,哪怕研究一个儿童,研究一个儿童的特点;哪怕研究儿童跟父母的某一种关系,你持续做这样的事,就会有意外收获。


其实所有的研究,都可能具有触类旁通的特点,你把这个点解决了,其实就能解决很多的问题。为什么呢?


第一,你越研究越会发现,一个简单也很深奥的道理,就是人性的秘密。看上去很简单,但是你研究着研究着就会发现它非常深奥。


第二,你发现一个问题,然后看到不同的学者都有类似或者相近的研究发现,这又是一种触类旁通。


第三点更有意思,你的研究可以加入猜想。其实对人的研究也可以猜想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科学研究里面本身就需要猜想。你可以想象这个事情,可能是由某个原因造成的。


作为有经验的教师,其实在解决孩子问题的时候,也常常是充满猜想的。而且这种猜想,你可以通过研究的方式,得到印证。


如此一来,你就会发现,人类不断出现的研究成果,有很多符合你猜想的那个结果。就是教师有时候又像科学家一样,在不断地探究的过程中,变成一个很厉害的人。


这个时候,教师就超越了学科,超越了他的一般形态上的教师的某种工作习性了。这样的老师,往往成了公共知识分子。


他的这些发现,对自身及其他领域都有启迪,而不仅仅局限于教育等领域。他对人性、人成长这些秘密的发现,会在别的领域,别的生活方式里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些教师,往往会成为社会的公共财富,他的很多见解,越过了研究的范畴,拓展到人文领域、科技领域甚至很多其他领域。


所有的拓展,首先不是说要谁去拓展它,而是作为教师,你要去布局、去拓展。但是拓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往内收,回到我们熟悉的生活,回到我们具体的场景里面去做个案研究,去做细节的思考,去研究一个人生命的成长秘密。


当然,也需要做访问、做对话、做案例调查、做深度访谈。



结语



我一直强调教育研究的中心,是研究儿童,是研究生命的规律。


但对于研究的经典著作,比如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阿德勒的《儿童的心理学》,河合隼雄、温尼科特相关的儿童心理学研究书籍,我们的老师接触得都太少了。


我们老师引用理论、句子写文章,引用得最多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他本来不令人厌烦,但是被教育家的人士引用得泛滥了,而且引来引去就那几句,就让人有些接受不了。这几年大家又慢慢地在引用陶行知的文字。


我觉得现在大家可能更多的应该把视野放得更阔,把研究基础变得更丰富,去读各国的儿童心理学家、儿童教育家、儿童精神分析大师的作品,多琢磨一下这些人的著作,你会发现,它们也很有启迪性,非常有研究价值,也有助于你的课程体系的形成。 



热门课程  #


▲扫码可试听



#  延伸阅读  #


活动 | 全国“十万班级百万家庭”公益共读活动报名啦!

观点张文质:为什么提倡家校共育从共读一本书开始?

方法不到60个学生的乡村学校,是怎样开展家校共读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