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有一群娃娃叫“铜娃娃”。
他们的眼睛,
由于铜代谢障碍,瞳孔会嵌上色素环。
他们是肝豆状核变性患儿。
今天,5·23
是第3个肝豆状核变性关爱日,
由中国患者群体率先倡导发起。
让我们一起关注“他们”,
关注这群天生铜中毒的“挑食”孩子们。
角膜边缘棕色环是肝豆状核变性常见的特征
肝豆状核变性:简介
———— ◆ ◆ ◆ ————
“铜娃娃”的医学名为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氏病(Wilson's Disease,或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因肝脏及脑豆状核常常受侵害故而得此病名。由英国威尔逊医生在1912年首先报道和描述。
Samuel Alexander Kinnier Wilson(1878 –1937)与他首次报道肝豆状核变性的论文
铜娃娃们天生体内缺乏一种名为“Wilson's病蛋白”(ATP7B)的酶,这种酶可以与人体摄入的铜结合,将铜运送至需要的地方。
铜娃娃们一出生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通过胆汁、汗液等将摄取的铜排出体外,无法有效地运送和排泄身体里的铜参与正常代谢,造成铜在体内各脏器尤以大脑豆状核、肝脏、肾脏及角膜大量沉积,俗称“铜中毒”。
前预知的大概的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率约为1/30,000,肝豆状核变性致病基因突变的携带率为1/90,即90个正常人中就有一个人携带有肝豆状核变性的致病基因突变。
发病年龄严重走向低龄,大量发病儿童即见在3岁左右,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往往造成大量的临床诊断困难及严重的误诊误治。
很多患者从儿童开始就不得不忍受肝硬化带来的痛苦,一生都要与肝硬化的各种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昏迷等作斗争。
5.23 肝豆状核变性关爱日来源
———— ◆ ◆ ◆ ————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罕见病关爱日,几乎都由国际上的组织倡导和发起,而肝豆状核变性关爱日,之前一直处于空白。
为了让更多人关注肝豆状核变性,了解铜娃娃们,国内公益组织和患者群体联合于2015年率先发起了肝豆状核变性关爱日,并将这一日子确定在5月23日。之所以是5月23日,是因为此病由英国威尔逊(Wilson)医生在1912年首先报道和描述,而Wilson的谐音正好与数字523相似。今年是第三个肝豆状核变性关爱日。
临床症状
———— ◆ ◆ ◆ ————
此外,WD患者体内多余的铜沉积在角膜周围缘的膜后弹力层,形成棕绿色或金黄色的色素沉着,被称为K-F环,这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重要体征,多数患者都会呈现该体征。
诊断相关
———— ◆ ◆ ◆ ————
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标准:
1.家族遗传史:父母是近亲婚配、同胞有HLD患者或死于原因不明的肝病者。
2.缓慢进行性震颤、肌僵直、构语障碍等锥体外系症状、体征或/及肝症状。
3.肉眼或裂隙灯证实有K-F环。
4.血清铜蓝蛋白<200mg/L或铜氧化酶<0.2OD。
5.尿铜>1.6μmol/24h。
6.肝铜>250μg/g(干重)。
判断:①凡完全具备上述1~3项或2及4项者,可确诊为临床显性型。②仅具有上述3~5项或3~4项者属无症状型HLD。③仅有1、2项或1、3项者,应怀疑HLD。
凡具下列情况应高度怀疑HLD患者,都必须进行裂隙灯检查有无角膜K-F环和铜代谢测检:
1.已证实HLD患者的同胞。
2.同胞中有幼年死于暴发性肝炎或其他肝病(尤其病毒性肝炎血清抗原抗体阴性)者。
3.儿童或少年发生原因不明的肝硬变、一过性黄疸、流涎、震颤、舞蹈样运动或精神错乱,均需注意与HLD鉴别,必要时,需进一步行裂隙灯和铜代谢检查。
肝豆状核变性的致病机制
———— ◆ ◆ ◆ ————
肝豆状核变性由ATP7B基因突变所致,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遗传模式图见下:
遗传模式图说明如下:
① 这对夫妇的表型正常,但携带有可以导致肝豆状核变性的致病突变,可能会生育出肝豆状核变性患儿。
② 生育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概率是25%,男孩女孩概率一样。
③ 生育表型正常却为携带者的概率是50%,男孩女孩概率一样。
④ 生育表型正常,同时不携带有肝豆状核变性致病突变的概率是25%,男孩女孩概率一样。
诊断困难,误诊率甚高
———— ◆ ◆ ◆ ————
肝豆罕见病不仅发病年龄悬殊、起病缓急与病情进展速度不一,而且各脏器受损的顺序和程度也存在差异,导致初发症状多种多样,临床表现复杂多变,造成临床诊断困难。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
罕见病中的“幸运儿”
———— ◆ ◆ ◆ ————
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肝豆虽然不能根治,却是少数几种可以完全控制的罕见病病种之一。正常情况下,该病经过正规、系统的中西医结合综合驱铜疗程和辅助治疗,绝大多数病人病情缓解,能达到于正常人相仿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及婚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