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周海洋大事件

海洋网 2020-09-15


  本周,《海域使用论证管理规定(修订版)》公开征求意见;2019年全国地质勘查成果发布;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深海热液区发现气态水;我国渤海新发现一亿吨大油田;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最终获奖者名单公布 多个涉海;《2019年浙江省海洋灾害公报》发布……一周过去了,海洋行业发生了哪些大事?海洋网《一周海洋大事件》栏目和您一起梳理、回顾。


新闻目录



 国内新闻 


◆ 国内首条海底高铁隧道完成海上钻探工作◆ 王毅:“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不会受到外界干扰破坏◆ 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达1.18万个 海洋特别保护区111处◆ 2019年全国地质勘查成果发布,编制形成3类27张海洋基础地质系列图◆ 《海域使用论证管理规定(修订版)》公开征求意见◆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法◆ 《2019年浙江省海洋灾害公报》发布

◆ 青岛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揭牌成立

◆ 国内最长过海地下管廊过海工程贯通

◆ 自然资源部:我国九大河流入海泥沙60年来下降85%


 国际新闻 


◆ 哥白尼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发起“支持地平线2020”活动◆ 日媒:日本北海道室兰或再次成为商业捕鲸据点


 海洋经济 


◆ 国家开发银行3600亿融资总量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青岛银行与山东海洋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天津海洋装备制造业产值今年预计可达37.6亿元

◆ 天津港保税区发布支持海洋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海洋科技 


◆ 我国海底管线铺设创1542米新纪录

◆ 7位院士获聘 大湾区智慧海洋物联网技术实验室举行聘任仪式

◆ 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深海热液区发现气态水

◆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Science发文揭秘黑潮加速新机制

◆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最终获奖者名单公布 多个涉海


 船舶海工 


◆ 中国将IMO压载水管理公约扩大到香港

◆ 日本邮船首次完成远程船舶操纵实船实验

◆ 深远海养殖“中国方案” 两型10万吨级大型深远海养殖加工船曝光

◆ 出口转内销 外高桥造船首制PSV正式交付运营

◆ 中国船舶集团正式发布世界最大船用双燃料低速机

◆ 江南造船两艘84000立方米VLGC同日命名


 海洋运输 


◆ 全球罕见 五艘超大型集装箱船同时靠泊盐田港◆ 江苏盐城港控股集团成立◆ 无纸化来了 宁波舟山港这一操作年省40万张纸◆ 中远海发拟为中远海运发展(香港)提供32亿美元担保


 海洋能源 


◆ 我国最大作业水深FPSO“海洋石油119”交付启航

◆ 世界首座浮动核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 我国渤海新发现一亿吨大油田:可供100万辆车行驶20余年


 海洋渔业 


◆ “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在山东烟台交付

◆ 农业农村部:开展全国海洋捕捞渔船渔港核查工作

◆ 江苏省政府出台意见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威海首届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即将开幕


 军事新闻 


◆ 国产航母山东舰最新画面曝光 甲板上出现7架歼15舰载机

◆ 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就美舰非法闯我西沙领海发表谈话

◆  国防部:山东舰正在按计划进行海上试验训练

◆ 国防部:致力于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


 海洋文化 


◆ 深圳海洋博物馆面向全球征集建筑设计方案

◆ 时光倒流70年 央视全景再现《解放海南岛战役》

◆ 汉中天坑群首次发现大量古生物化石,基本确定为海洋生物化石


 海洋教育 


◆ 威海市与北京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

◆ 黄有方卸任上海海事大学校长 陆靖接任


 海洋环保 


◆ 生态环境部:将启动黄河流域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工作

◆ 深圳举办海洋行政处罚裁量权标准立法听证会

◆ 浙江临海成功创建省级海洋生态建设示范区

◆ 海南检察机关首个海洋生态资源修复基地挂牌


 海洋旅游 


◆ 总投资170亿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全线开工

◆ 340亩,海南再增1座“人工岛” 文昌东郊人工岛控规发布



事件详情



国内新闻

国内首条海底高铁隧道完成海上钻探工作



记者从宁波海事局获悉,国内首条海底高铁隧道——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海上钻探工作5月23日已全部完成,为隧道主体的全面开工建设打下重要基础。甬舟铁路设计全长77公里,采取“桥+隧”组合方式,其全线控制性工程——金塘海底隧道全长16.2公里,隧道最大埋深达78米。【详细】


◆ 王毅:“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不会受到外界干扰破坏


5月24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最近这几年,在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不断趋稳向好。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海上搜救、海洋环保、海洋科考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很多积极进展,“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也在加速有序推进,目前已进入案文第二轮审读阶段。


◆ 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达1.18万个 海洋特别保护区111处


目前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已达1.18万个,占国土面积18%以上。其中,包括国家公园体制试点10个,世界自然遗产13项,世界地质公园37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71处。据介绍,自然保护地是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我国还拥有国家矿山公园34个,海洋特别保护区111处。


◆ 2019年全国地质勘查成果发布,编制形成3类27张海洋基础地质系列图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的《2019年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显示,2019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172.11亿元,在矿产勘查、基础地质调查和水文地质调查评价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完成我国管辖海域8个图幅的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编制形成3类27张海洋基础地质系列图,完成冷泉系统调查研究、国产大型设备规范化海试等20多项任务。


◆ 《海域使用论证管理规定(修订版)》公开征求意见


为贯彻落实《关于取消“海域使用论证单位资质认定”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公告》,进一步规范海域使用论证工作,保证海域使用的科学性,提高海域使用论证质量,自然资源部组织修订形成了《海域使用论证管理规定(修订版)》(征求意见稿)。意见征求截止时间为2020年6月10日。【详细】


◆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法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月25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提出: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制定长江保护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等。【详细】


◆ 《2019年浙江省海洋灾害公报》发布


近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发布《2019年浙江省海洋灾害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浙江海洋灾害以风暴潮、海浪和赤潮等灾害为主,咸潮入侵和海岸带侵蚀等灾害也不同程度存在。各类海洋灾害共造成87.34亿元直接经济损失、2人死亡(含失踪)。


◆ 青岛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揭牌成立


5月28日,警察在悬挂“青岛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的名牌。当日,青岛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揭牌成立。新组建的海岸警察支队由公安边防部队转隶而来,肩负着沿海船舶、渔船民及岸线、岛屿等沿海地区的治安管理,具有针对沿海地区发生的偷越国(边)境案进行侦办的职能,是青岛沿海地区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重要力量。

◆ 国内最长过海地下管廊过海工程贯通


厦门翔安新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机场快速路过海段,5月29日下午实现贯通,该工程全长982米,为中国国内目前顶管作业管径最大、长度最长的过海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 自然资源部:我国九大河流入海泥沙60年来下降85%


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研究团队采用多种方法定量化地评估了60年来中国九大河流入海泥沙变化情况,进一步量化评估了不同人类活动对于中国九大河流输沙减少的贡献值,并分析了河流输沙减少对于近海资源与环境的潜在影响:60年前,我国九大河流每年向中国海输送约19.5亿吨的泥沙,占到全球入海泥沙总量的10%。然而,近10年来,年均输沙已下降至3亿吨,其下降幅度达到惊人的85%。


国际新闻

◆ 哥白尼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发起“支持地平线2020”活动

  

2020年5月,哥白尼海洋环境监测系统(CMEMS)发起“支持地平线2020”活动,目的是促进哥白尼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在“地平线2020”及所有与海洋相关的欧盟资助项目中的使用。CMEMS免费为研究可持续蓝色经济的“地平线2020”、欧洲研究理事会及玛丽·居里学者项目提供海洋数据。活动将展示如何在科学、商业部门或研究机构中使用哥白尼海洋数据。


◆ 日媒:日本北海道室兰或再次成为商业捕鲸据点

  


据日本共同社援引《北海道新闻》报道,2019年,日本时隔约31年重启商业捕鲸。日前,由小型捕鲸企业组成的日本小型捕鲸协会,围绕把北海道室兰市作为新的作业据点一事,正在与当地渔协等进行磋商。之后,室兰近海可能成为渔场,最快在6月捕捞卸货。


海洋经济

◆ 国家开发银行3600亿融资总量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国家开发银行日前出台相关政策,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大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支持力度。2020年,国开行将向粤港澳大湾区提供融资总量3600亿元,其中包括贷款发放2900亿元,科技创新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融资总量1100亿元,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疫情防控和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中发挥更大作用。


◆ 青岛银行与山东海洋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月28日上午,青岛银行与山东海洋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在传统授信、债券承销发行、投资银行及国际业务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强化合作内容、共同致力于探索构建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切实增强金融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能力,助力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实施。


◆ 天津海洋装备制造业产值今年预计可达37.6亿元


日前,天津港保税区出台《天津港保税区支持海洋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支持企业和人才落户发展,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据悉,2019年,保税区海洋装备制造业规上工业产值达到27.7亿元,2020年产值预计可达37.6亿元,同比增长35.7%。【详细】


◆ 天津港保税区发布支持海洋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5月28日,记者从天津空港保税区新闻发布会获悉,天津港保税区出台了《天津港保税区支持海洋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本政策重点支持海工装备、海水淡化、保税维修等产业领域,并就京冀产业承接、“一带一路”业务拓展、海洋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共包括6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海洋科技

◆ 我国海底管线铺设创1542米新纪录


5月22日,随着12英寸海底管线终止封头入海。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陵水17-2项目E3至E2南侧海底管线铺设工作顺利完成。本次施工最大水深达1542米,创造了我国海底管线铺设水深的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资源开发能力再获新的突破。【详细】


◆ 7位院士获聘 大湾区智慧海洋物联网技术实验室举行聘任仪式


5月27日,为加快推进实验室建设新发展,积极筹备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举行实验室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聘任仪式,并召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暨咨询委员会会议。【详细】

◆ 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深海热液区发现气态水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科学”号科考船,在深海热液区首次观测到气态水存在的证据。深海热液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矿产和基因资源,更是被认为与生命起源相关,一直备受科学界关注。据专家介绍,气态水能够在该区域的海底之上存留,得益于该区域独特的热液烟囱构造。而此次新发现有助于揭示此类低密度气象,热液喷发系统的热液硫化物矿化过程,以及对深海环境的影响,该成果5月28日在地球科学权威刊物《地球物理学研究快报》上正式发表。【详细】


◆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Science发文揭秘黑潮加速新机制


5月29日,Science(《科学》)期刊以研究长文(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发表了题为“Strengthening of the Kuroshio current by intensifying tropical cyclones”(《热带气旋的增强使黑潮加速》)的文章。此项成果由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年英才工程”第一层次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张钰教授为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实验室成员王伟教授及其他合著者合作完成。该成果首次揭示了台风通过影响海洋涡旋使黑潮加速,从而加剧气候变暖并最终进一步促进台风增强的正反馈机制。


◆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最终获奖者名单公布 多个涉海


5月3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关于表彰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奖者的决定》。其中,水下发射大型固体运载火箭研制团队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获奖团队;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龙丽娟、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刘书杰、哈尔滨工程大学严浙平、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冷文军、哈尔滨工程大学张阿漫、上海海洋大学陈新军、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唐丹玲、厦门大学戴民汉等多位海洋科学家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船舶海工

◆ 中国将IMO压载水管理公约扩大到香港


5月13日,中国政府通知国际海事组织(IMO),将压载水管理公约扩展至香港特别行政区,自2020年8月13日生效。这也意味着悬挂中国香港旗的船舶从现在起将必须遵守该公约的要求。按船舶吨位计算,中国香港是全球第四大船舶挂旗政府。压载水管理公约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条约,有助于防止船舶传播潜在的入侵水生物种。


◆ 日本邮船首次完成远程船舶操纵实船实验


作为日本政府远程控制航行海试项目的一部分,日本邮船近日成功实现了远程船舶操纵的实船实验。据了解,这次实验在东京湾进行,从大约400千米外的兵库县西宫市的陆上支援中心远程操作拖船“吉野丸”号(建于2012年)。这艘拖船搭载了“有人远距离船舶操纵系统”,在东京湾内的本牧冲和横须贺港冲之间航行,航行距离约12千米。


◆ 深远海养殖“中国方案”  两型10万吨级大型深远海养殖加工船曝光

  

近日,中国船级社(CCS)上海规范研究所近日完成了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提交的两型10万吨级大型深远海养殖加工船的审图评审。这两个项目为CCS《海上渔业养殖设施检验指南》的首次实船应用,上海规范研究所高度重视,召集各专业评审人员和《海上渔业养殖设施检验指南》研发人员开展集中联合评审,对与安全相关的结构强度、稳性、消防等所有内容进行风险分析及评估。同时,上海规范研究所还安排《海上渔业养殖设施检验指南》主要研发人员加入审图队伍,并列为研发性审图项目予以重点管理。


◆ 出口转内销 外高桥造船首制PSV正式交付运营


5月23日上午,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一批PX121H型平台供应船(PSV)“国海民兴”号和“国海民盛”号终于启航。在央企海工装备资产管理平台——国海海工的助力下,原本为国外船东建造的4艘PSV成功获得中海油服的租赁合同,实现“外轮国用”的首次尝试。


◆ 中国船舶集团正式发布世界最大船用双燃料低速机 


5月26日,中国船舶集团董事长雷凡培宣布,正式向全球发布目前世界最大船用双燃料低速机WinGD X92DF。作为目前世界最大船用双燃料低速机,WinGD X92DF集超大功率、智能控制、绿色环保于一体,以优异的性能和排放指标引领世界同类型发动机。它标志着我国高端海洋装备自主研发制造水平实现新的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详细】

◆ 江南造船两艘84000立方米VLGC同日命名


5月28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为中国燃气集团和富中海运建造的两艘84000立方米VLGC正式命名,分别被命名为“CHINAGAS LEGEND”号(“中燃传奇”)和“CHINAGAS GLORY”号(“中燃荣耀”)。该系列船是江南造船自主设计的第二代VLGC(Panda 84P),总长230.0米,型宽36.6米,型深22.2米,设计吃水11.4米,结构吃水12.0米,入级法国船级社(BV),挂香港旗,将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 Tier Ⅲ排放要求和新IGC Code标准。


海洋运输

◆ 全球罕见 五艘超大型集装箱船同时靠泊盐田港

  


5月26日,随着“美润马士基”轮稳稳靠泊在盐田国际9号泊位,盐田港区出现了五艘约400米长的“巨无霸”——“达飞凯尔盖朗”轮、“地中海伊莎贝拉”轮、“摩纳哥马士基”轮、“地中海杰德”轮及“美润马士基”轮同时作业的场面。据了解,在同一港区同时靠泊五艘20万吨级的船舶,这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尚属首例,全球罕见。


◆ 江苏盐城港控股集团成立

江苏省盐城市政府近日发出通知,决定成立江苏盐城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这是盐城市继去年整合成立内河港口公司基础上的又一重大举措,标志着盐城将在市级层面统筹推动全市海港、内河港口建设,形成全市海上航线、内河航线与海港码头、内河码头一体化运营发展新格局。


◆ 无纸化来了 宁波舟山港这一操作年省40万张纸


5月27日,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进提箱实现无纸化全覆盖,通过海铁联运协同管理系统与集运调度系统的信息联动,司机凭借预约号便可直接进提箱,每单业务可减少作业时间2小时,每年可节约纸张40余万张,业务办理更加方便快捷。


◆ 中远海发拟为中远海运发展(香港)提供32亿美元担保

  

5月28日,中远海发公布,为把握市场时机,进一步深入推进公司向以航运业为依托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转型,公司将继续灵活运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以确保资金需求。通过对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公司流动资金需求、资本开支计划及融资合约执行的测算,预计公司在该期间需要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多项担保。


海洋能源

◆ 我国最大作业水深FPSO“海洋石油119”交付启航

  

近日,中国海油举行流花16-2油田群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云交付”活动,并将其命名为“海洋石油119”,将前往南海安装。随着“海洋石油119”入列,中国海油拥有FPSO达到17艘,规模与总吨位均居世界前列。在中国海油FPSO产业建造过程中,有力推动了国内造船、机电、冶金、信息等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 世界首座浮动核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当地时间5月22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发表声明说,全球首座海上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号在俄罗斯远东楚科奇自治区佩韦克市投入商业运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旗下核电公司在声明中表示,“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浮动核电站建设项目宣布竣工,该核电站是俄罗斯第11座核电站,也是“世界最北的核电站”。【详细】


◆ 我国渤海新发现一亿吨大油田:可供100万辆车行驶20余年


据中海油官网刊登的信息,近日自然资源部完成了对垦利6-1油田探明储量报告的评审备案工作,截至目前,该油田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含油面积超100平方千米。媒体报道称,垦利6-1油田的发现打破了渤海莱州湾北部地区40余年无商业尤其发现的局面。据初步测算,按照原油常规采收率计算,提炼成汽柴油后,可供100万辆汽车行驶20余年,未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详细】


海洋渔业

“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在山东烟台交付


5月25日,大型海洋牧场综合体“耕海1号”在中集来福士山东烟台建造基地交付,经“北海救111”轮拖带至烟台渔人码头附近海域安放成功,并将于近期投入使用。“耕海1号”由三个智能化养殖网箱组合而成,总养殖体积30000立方米,设计有60个休闲垂钓位置,配备近6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可以实现休闲观光、科普教育、海洋监测等功能。【详细】


◆ 农业农村部:开展全国海洋捕捞渔船渔港核查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内渔船管控 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的通知》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精神,准确掌握当前我国海洋捕捞渔船、沿海渔港基本情况,及早谋划“十四五”管理思路,助力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农业农村部决定开展海洋捕捞渔船和沿海渔港核查工作。

◆ 江苏省政府出台意见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


为稳定渔业生产,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的“菜篮子”需求,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江苏省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900万亩左右,水产品产量保持在480万吨以上,渔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 中国威海首届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即将开幕


2020中国·威海首届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将于6月6日在威海高区小石岛国家级海洋牧场启动。此次活动主题为“养护千里生态海岸打造精致海洋城市”,将结合6·6全国放鱼日和6·8世界海洋日,搭建全民参与感恩海洋、奉献爱心的平台,提升全社会重视,实现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军事新闻

国产航母山东舰最新画面曝光 甲板上出现7架歼15舰载机


据央视国防军事频道5月27日播出的《军事报道》节目报道,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正在某海域执行训练任务。画面显示,山东舰航母飞行甲板上出现7架歼-15舰载战斗机和2架舰载直升机,并进行了歼-15战斗机的舰上起飞训练。【详细】


◆ 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就美舰非法闯我西沙领海发表谈话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李华敏大校表示,5月28日,美海军“马斯廷”号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允许,非法闯入我西沙领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空兵力全程对美舰进行监视查证、警告驱离。


◆ 国防部:致力于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


5月29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表示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总体和平稳定。中方始终着眼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一贯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全面发展与周边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致力于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同时坚定不移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


海洋文化

◆ 深圳海洋博物馆面向全球征集建筑设计方案

  


记者5月26日从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海洋渔业局)获悉,该局和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工程设计管理中心已联合发布深圳海洋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国际竞赛正式公告,面向全球征集建筑设计方案。深圳海洋博物馆是深圳重点建设的“新十大文化设施”之一。【详细】


◆ 时光倒流70年 央视全景再现《解放海南岛战役》

  

70年前,人民解放军渡海作战兵团跨越琼州海峡,同国民党军展开登陆夺岛之战,解放了中国第二大岛——海南岛,创造了解放战争史上的经典成功战例。为纪念解放海南岛7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了三集文献纪录片《解放海南岛战役》,将于5月25日起在CCTV-4晚八点档《国家记忆》栏目播出。


◆ 汉中天坑群首次发现大量古生物化石,基本确定为海洋生物化石


世界最大规模的天坑群——汉中天坑群近日传来科考新进展。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在组织专家组对汉中天坑群科考过程中,在镇巴县巴山林天坑区内,首次发现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并基本确定为海洋生物化石,这为研究天坑群演化和区域古环境、古气候、古地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海洋教育

◆ 威海市与北京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


5月29日,山东威海市委书记张海波带队拜访北京大学,与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座谈,交流洽谈合作项目,推动市政府与北京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据了解,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拟入驻威海服务贸易产业园,将打造成为北京大学在海洋战略研究、海洋科研、产业推进及国内外合作交流的基地。


◆ 黄有方卸任上海海事大学校长 陆靖接任


5月29日下午,上海海事大学召开领导班子调整宣布大会。会上宣布上海市关于陆靖、黄有方同志任免的决定,陆靖同志任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同志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上海海事大学校长职务。


海洋环保

◆ 生态环境部:将启动黄河流域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工作


5月26日,生态环境部宣布,将启动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工作。这是继长江流域2.4万公里岸线、环渤海3600公里岸线的入河、入海排污口全面排查后,生态环境部组织的又一项重要流域“底数”摸排工作。


◆ 深圳举办海洋行政处罚裁量权标准立法听证会


“非法采挖珊瑚礁或者毁坏红树林”等违法程度如何划分、海洋环境污染的细化处罚幅度确定是否合理?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市海洋渔业局)拟于6月29日召开《深圳市海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征求意见稿)立法听证会,邀请公众参加。【详细】


◆ 浙江临海成功创建省级海洋生态建设示范区


5月25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正式发文公布了《2017-2019年浙江省海洋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连续三年考核进入前十位县(市、区)名单》,临海名列第三。至此,临海市成功创建省级海洋生态建设示范区。


◆ 海南检察机关首个海洋生态资源修复基地挂牌


5月28日上午,海南省文昌市检察院在龙楼海洋检察室挂牌设立海南省检察机关首个海洋生态资源修复基地。此举是海南检察机关进一步发挥海洋检察室职能作用的创新举措,对完善海洋生态保护检察监督体系,实现涉海保护领域检察监督全覆盖,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旅游

◆ 总投资170亿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全线开工

  

5月21日,据媒体报道,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项目和沿线旅游驿站项目将在今年全线开工。目前已编制完成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和投融资方案,正在优化景观提升方案和智慧交通方案,预计2021年底完成建设。据介绍,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被定位为“国家海岸一号风景道”,是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标志性项目。【详细】


◆ 340亩,海南再增1座“人工岛” 文昌东郊人工岛控规发布

  

《文昌东郊建华山及人工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式公示,此次规划范围包括建华山片区和人工岛两部分,总用地面积共计179.08公顷(2686.2亩),其中建华山片区占地面积156.41公顷(2346.15亩),人工岛占地面积22.67公顷(340.05亩)。其功能定位为东郊椰林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服务区,主要功能为旅游接待、休闲娱乐、康体养生、椰文化展示与体验。【详细】



来源:海洋网综合整理,更多海洋资讯请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