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白夜行”间:“雷洋之死”背后的舆情八“拷” | 全媒观
这两天,整个舆论场被“雷洋之死”事件持续引爆,和刚刚发生不久的广州伤医事件、魏则西之死一同,绞动着所有人的心房,人们被巨大的低气压笼罩,不安与焦虑指数持续攀升。
图片来源:新京报《动新闻》
“一个年仅29岁、初为人父、热爱运动、无心脏病史北京市民雷洋,赴机场迎接亲属的过程中,突然被警方认定涉嫖并控制,离奇在结婚三周年纪念日死亡。”嫖娼、高材生、离奇死亡,所有的关键词拼凑成一个比剧本都更富有戏剧性的迷局。
警方两次发布通报,却在每次声明后引爆更大一轮的争议与质疑。不合乎常识的细节,矛盾重重的时间节点,秘而不宣的执法视频,仍未能消除民众焦虑与怀疑。
#视频:记者将从天鑫家园北门出发 寻访雷洋生命终结之路,时长02:28:06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020gv3zew&width=500&height=375&auto=0
在这样一个犹如“白夜行”般的黑色荒诞社会,寻求真相就像一层层剥开洋葱的过程,越接近本质,越被辣得睁不开眼睛。透过错综复杂、拉扯不断的舆论场,全媒派(qq_qmp)整合舆情观察观点,试图厘清雷洋事件背后的核心问题所在。
焦点问题一魏则西、陈仲伟、雷洋:舆论场到了撕裂的边缘?
长安剑在《当我们谈“雷洋之死”时,我们在谈些什么?》一文中指出:当我们谈“雷洋之死”时,我们首先谈的是“无名之火”。
确实,“魏则西之死”、“陈医生之死”、“雷洋之死”,三起舆情事件接连上演,舆论场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边缘:
5月5日,广州陈仲伟医生在家遇袭最终不治身亡,触发“医患矛盾”舆情按钮,“仇医”和“挺医”派几近陷入“失控”对峙。
魏则西事件进入公众视野后,百度、莆田系等成为逃不掉的“众矢之的”,“檄文”不断见诸公众视野。
而在雷洋舆情爆发后,则进一步呈现出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话语之间的“撕裂”,警方和权威媒体的发声被“揪出”无数细节,而普通民众则通过新媒体等渠道提出质疑。
三起事件接连上演,“成为了舆情联想效应的天然主角”。到了雷洋事件之时,公众敏感的神经十分脆弱,一经触碰便快速聚集起巨大的传播效应。“地火在地下运行,一旦找到出口,很难不喷发成冲天的明焰。”
这系列事件,不约而同地指向了“风险社会”。在乌尔里希·贝克提出的“风险社会”中,人们需要面对的是社会中各个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因广泛存在的责任缺失而产生的各种风险。舆情的持续对峙和冲突,应当成为“风险社会”的一个预警。
在此次事件中,多家专业媒体和自媒体反应迅速。媒体的调查与公众、警方一同,努力试图拼出真相。5月9日,《刚为人父的人大硕士,为何一小时内离奇死亡》引发大量转载,澎湃、财新、《新京报》等媒体迅速跟进,调查披露了不少关键信息和细节。此为第一阶段。
图表来源:新京报传媒研究
#视频:《新京报》3D全景展现雷洋活动路径,时长02:46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199ukvem1&width=500&height=375&auto=0
第二阶段,官媒发表评论。10日上午,光明网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该事件需要提供逻辑链完整的答案;10日下午,《人民日报》则发布评论员文章,认为“只有事实真相才是定海神针”。
第三阶段,媒体、自媒体进一步调查细节。10日晚,腾讯新闻和《新京报》以“雷洋离奇死亡,记者探访还原事件经过”为主题进行了视频直播,记者兵分三路,试图还原雷洋事发当晚的行进路线,直播画面在三路记者之间来回切换;自媒体“深一度”则在《雷洋之死,至少有8段视频证据》一文中,得出雷洋途径路线中至少有8段视频可以还原该事件部分真相的结论。
第四阶段,官媒披露更多细节。10日傍晚,央视新闻频道以《家属:要求公开执法记录仪视频》为题进行专题报道,首次采访到雷洋妻子;11日中午,《人民日报》独家采访到该案件现场执法的带队民警,采访中警方对事件中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11日,北京卫视则采访到涉案的“足疗女”,视频中“足疗女承认了与雷洋进行交易的事实”。
央视采访雷洋家属
当然,《人民日报》、北京台的采访调查,很大可能是出于“授意”或“指令”。但是,在事件持续发酵以来,在充满猜测的网络喧嚣之外,新闻媒体以相对快的速度出现在医院、足疗店等第一现场,并对警方、当事人家属、专业人士等多方信息源进行交叉核实,在最短时间内回应公众关切,也在倒逼有关方面尽快做出回应。
“雷洋事件”之所以最初备受关注,可以说是因为一系列身份标签:“人大硕士”、“刚出生孩子的父亲”、“在京奋斗的青年”、“在学术上有建树”...这些标签,让最早知乎上的“求助帖”迅速获得关注,极短时间内便进入公众视野。
随后,围绕着雷洋之死,很多媒体、自媒体都在不自觉地以上述标签为起始,这或许是“传播规律”,通过身份标签组合成一个人物画像;与此相对应的是,部分公众为警方分配的标签则是“暴力执法”,联想的标签则是“孙志刚之死”,还有人把“14年前的雷洋事件”挖出来进行对比...
此外,被标签化的还有职业身份,例如“警察”与“抓嫖”,“警察”与“妓女”,这些被范式化认同的词汇组合,在舆论场的隐喻意义早已超越语言本体或者职业身份,而是“一种公权与私权的标签”。
标签的固化和对比,从某种程度上,让新闻得以引爆、实现舆情压力、倒逼真相和调查;然而,标签一旦被贴上很难被撕下,先入为主的观念也有让人陷入固化思维的风险,“标签”有很大风险会成为“通往真相的路障”。
5月11日,警方的通报和媒体的调查,开始就雷洋的“嫖娼”行为进行声明。北京电视台采访了雷洋涉嫖案的“足疗女”,也采访了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预审大队的警察,“主要是对现场的避孕套进行鉴定,能够证实雷某进行了嫖娼行为。”
然而,面对这样的通报与“信息公开”,我们是否模糊了真正的焦点?在“惜字如金”的官方声明里,为何“嫖娼”二字最为醒目?在雷洋事件的舆情场上,普通民众似乎也绕不开“嫖娼”二字,反而忽略了思考背后的法理问题?要知道:嫖娼不道德但不犯罪,执法无法理便不正义。
造成雷洋死亡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执法细节是否规范?
为何还不公布触及案情关键的视频证据?
这些才是该案件本身最应该关注和追踪的核心问题。
如果“嫖娼”成为整个事件的焦点,这或许就是真正的悲哀和“娱乐至死”。一系列严肃的追问与逼近事实的努力,“都被这个带着软色情想象的道德批判消解了。”
早在13年前的非典事件,让中国民众和政府都意识到了公共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封闭和不透明的信息,是谣言和误解滋生的土壤,成为了人们的共识。
近年来,历经诸多公共性事件,公众对信息公开的及时性抱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相比民众,监管和执法部门的信息公开仍未能做到“符合期待”的及时响应。
雷洋事发是在7日晚上,昌平公安局官方微博第一次官方回应,是在网络上已经开始发酵的9日晚间。
第二次官方更全面地回应是在11日凌晨,而且有若干重要细节未能给出明确答复。在官方通报未能跟进的时间窗里,形成了“真相空窗期”。在这个空窗期,质疑、阴谋论、猜测、推证不断发酵。
我们都不能怀疑,“真相的释放,需要步骤、程序和时间”,而面向公众的说明,同样也需要公开与递进。在保证司法调查的程序正义之内,相关部分需要面对公众的质疑、披露问题的焦点,只有这样,才能抵消公众的疑虑。
当真相处于空窗期,各种臆断猜测就会层出不穷的冒出来。吊诡离奇的死因、扑朔迷离的真相、各方说法的矛盾、权威信源的缺失,这些都让事件在刚刚曝光时,“雷洋是被警察活活打死”、“雷洋被嫖娼”等阴谋论甚嚣尘上。
而流传的诸如“手机信息被删”“执法记录仪刚好没带”等细节,更放大了公众对于阴谋论的想象空间。
究其原因,滋生不断的阴谋论源于两点:公众对信息饥渴的未被满足,执法公信力的长期丧失。甚至一种声音是:“摔坏的不止是执法记录仪,更是对执法者的信心”。
而且,民众在未得到足够有说服力的证据之前,会试图去寻找一切的线索不断“印证”原有的“阴谋论”想象,甚至会选择性地忽视与原有观念对立的信息。
进一步说,“受众根据自己在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的既有倾向和需求,以及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选择性接触信息,并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判断。”如此往复,更难跳脱“阴谋论”的圈子。
在该事件的舆情发酵传播过程中,舆论引导似乎继续沿用了删帖模式。在事件刚刚曝光时,知乎网帖、不少自媒体文章都“404”了。
而这样的删帖行为,不仅无助于舆情的平稳,反而加剧了“对立”和“冲突”情绪。公众的第一反应是:如果不是“做贼心虚”,为何要删帖?
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删帖”和“404”不是“灭火器”,而是赤果果的舆情催化剂,不仅无法封锁信息、压制舆论的扩散,反而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不满和怀疑。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尹鸿教授认为,“雷洋之死,调查清楚,说个明白,才会让我们每个人在一个正常国家免除自由出门的恐惧。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不能怪老百姓怀疑一切当下的公权力。”在当今如此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任何封锁行为都于事无补。“人命关天”,只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答、作出经得起核查的结论,才是对死者及其亲属最负责任的交代,也才能从根本上疏导公共空间的不信任情绪。
“塔西佗陷阱”,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通俗地讲就是指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此次雷洋之死,在经历公众质疑—警方澄清—再质疑的发酵过程后,似乎正在进入一个疑者恒疑的怪圈。
新闻传播学研编辑蔡一鸣说:一旦社会处于“我不信”时代,不信政府而信舆论;不信联播而信微博;不信宣言而信传言;不信主流媒体而信自我判断,则表明整个社会的公信力已经丧失殆尽,社会已彻底跌入“塔西佗“陷阱之中。
为防止这种局面的发生,在官方亟需扭转态度,让信息更加透明、及时的同时,民众也应转变“怀疑一切”的心态,保持自清而不被喧嚣舆论随意左右。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白夜行》里曾有这样的句子,在这个时代,我们希望,对真相的探求、对调查的倒逼,可以成为光源,照亮来路和去路。
参考文章:
重磅!北京警方独家回应“雷某事件”十大疑点(附值勤民警受访视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AxNDM4MA==&mid=2666128846&idx=1&sn=2cd99331d589ed5fbbdb2e20bc086fda&scene=1&srcid=0511tARQg8EDT4tccNeiTzXb#wechat_redirect
《雷洋事件发酵的24小时,专业媒体做了什么?》 媒玩媒聊
http://mp.weixin.qq.com/s?timestamp=1462967872&src=3&ver=1&signature=zZz1vV5TpULdUXB7ZP5IFSPbD6Dzqq1J7Ut5EJX8SLNL4IV0z5yl2hk3zWwAZ-QaaQJQgKEk36ZNvrhYN-wy4BY-JviqdAAqjmRy2CZpYKUvrhTbbiQ9Y1goxblyG-MiO16X-AMLeUv3o72tN8WfDO2SAOWkOA4gfLaUvkIVwA0=
《当我们谈“雷洋之死”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长安剑
http://mp.weixin.qq.com/s?timestamp=1462968517&src=3&ver=1&signature=zZz1vV5TpULdUXB7ZP5IFYk6TJvzBKfhfDdGOVl6-SfuSLXo43xTUIJUkrKCak5rX10HRra6xhoRk48KkMiAp0A-SSwKBI64BtNPEVuHiV-z93oK6c2f-BfFun7JbnclFF0dXMaPzNlUv9*uuQ-0qPRKSkaGWEknJ5zSNjOOBic=
《看不透的舆论场:从“雷洋事件”讨论开去……》 新闻传播学研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jMwODUwNQ==&mid=2651325265&idx=1&sn=64bab77d06d5bd6ba6469a0252115758&scene=0#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