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交是内容产品的宿命吗?全媒派读者:信息焦虑中,渴求的不止是话语温室

腾讯传媒 全媒派 2019-04-07

无社交,不成活。

 

一边是资讯产品越来越有人情味,编辑部正在内容和运营中寻找社交货币;而另一边则是陷入焦虑的人们,渴求在匿名社交和电子游戏中寻得短暂欢愉。社交是内容产品的宿命吗?我们打一个问号。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回顾一周精彩评论,来看看大神出没的读者们如何看待这场喧闹与留白的博弈。


社交圈层化,加深信息鸿沟

 

当新闻资讯随着大众传播时代的没落褪去光环,在黑暗中摸索的媒体失去了方向。这时,社交平台的兴起使其看到了微光,并重燃希望。国内外资讯类产品悉数涌入社交领域,本周全媒派《话题类产品全景观察:资讯端开始做浅层社交,哪些产品小心思可以借鉴?》一文在结尾中提到:新闻资讯类产品正在面临社交重塑。并预测:资讯端也许正在成为你的下一个朋友。

 

急于想通过复现人际传播方式重新抢夺注意力市场的媒体,明里做资讯、暗里玩社交。这样的做法是否能真正符合用户需求,解锁产品社交化的正确符码?全媒派读者这样说:

 

@杨璐瑶:

新华社app的机器人小新就是对聊新闻的实践,如果说算法推荐是“轨迹跟踪式”的需求获取,聊新闻则是“互动引导式”的,回归了一种人际传播的基础模式。这种“亲密社交”更有利于培养用户信任感,增强使用粘性。其次,社交满足了人们的窥探本能和企图从众的心理。我们渴望知道别人在关注什么话题、讨论什么事情、发表什么观点,所以新闻资讯产品的社交化、社区化是一种必然。今天的信息远不只是为了满足用户内容上的知晓,也要通过营造社交氛围来满足用户心理需求。



@Dxlkslbccdtks love:

现在的新闻资讯产品开始进行浅层社交是出于吸引更多用户的目的,因为如今的人们已经离不开社交。他们渴望了解自己的朋友每天在关注什么内容、每天谈论的话题有哪些,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积累社交资本。所以资讯产品的社交化是必然趋势,它会和算法等成为未来资讯产品为用户提供资讯的一种方式。

 

而不断被人为选择、算法推荐所固化的社交圈,是否会扩大“回声室效应”、加深不同圈层的隔膜呢?全媒派读者在些许隐忧中还是充满着着美好希冀:


 

@農農的糖:

在新闻资讯产品推出社交功能后会不会加速信息沟呢?社交能形成不同的圈层,不同的圈层有着信息交流壁垒,不同的圈层中的人因为接收信息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信息等级。当低信息阶层与高信息阶层“相遇”则可能形成信息沟。当原本平等的新闻资讯平台加上社交功能后,会不会形成甚至加速信息沟是值得考虑的。

 

@北人:

早些时间,算法造成的信息茧房不断被人诟病,但最近国家网信办已经约谈相关视频平台对算法进行调整。可以想见,未来一定是算法推荐,人工化推荐和个人兴趣三方共同发力的社交圈。互联网的社交不同于线下,它更多还是依托用户,不断拓展熟人圈之外的异人圈。


做“茧”自缚的资讯端产品能否完成美丽蜕变,我们拭目以待。


社交匿名化,缓解现实焦虑

 

正如《匿名社交再流行?全民社交焦虑中,你只是在标签体系下寻求身份庇护》一文中提到:社会关系网络下的社交已经很难维持“亲近但非亲密”的状态。成为了常见症候的社交焦虑,即是社交压力增长的证明。

 

而社交的匿名化,让每个人都拥有了隐形的外衣。摆脱身份桎梏的同时也脱离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可以在无人知晓的场域里尽情放飞自我。存在即合理,全媒派读者认为,匿名社交在强关系链接的熟人社交圈外,也不失为一处精神休栖地。


 

@Dxlkslbccdtks love: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时候不能展现真实的自我,便希望借助于网络的匿名性来帮助自己表达真实的自我,通过匿名社交软件来发表一些平时难以说出口的话,这应该就是不少用户选择匿名社交平台的原因,又或者这只是因为人们的一种好奇心和猎奇心理,想要一窥他人的秘密。所以这些匿名社交软件总是在不断兴起,又不断消失


@QZ:

匿名之下的自己 其实也不一定是真实的自己,更像是一种社交游戏以匿名方式 扮演着生活中不敢尝试的人设。一开始想通过匿名找到真正的自己 然而之后不知道哪个才是自己。享受着匿名之下人设体验带来的乐趣, 慢慢占据着真实生活中的时间,模糊界定之下,寻找“soulmate”,暂时性的情感宣泄罢了。

 

@杨璐瑶:

实际上我们常用的社交软件遵循的是“前台匿名,后台实名”。每个人都处于边沁说的“圆形监狱”中。从前由于技术限制,匿名的确是保护色,现在看来反而是人们在刻意寻找匿名。人在社会互动中形成自我认知,当得不到正面肯定时就会产生焦虑,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一些标签化实际上是有正影响的。


社交理性化,还原真实当下

 

信任是社会人良性沟通、交往的基础。《从事实核查到受众分析,尼曼扫描了2018年初最有趣的数字社交媒体研究》一文中提到:Twitter上的读者与记者之间的关系越亲密,公众对媒体偏见的认知水平也会降低。并且Twitter用户更有可能接受来自关注者的观点纠正。

 

只有在消除偏见和隔膜的舆论场中,人们才能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对新闻本身的关注上,努力还原客观真实,而不是各自站队进行非理性的拉锯战。

 

@张晴羽:

很多真相是可以从假新闻中越辩越明的,就像民间野史对历史的作用。

 

@Dxlkslbccdtks love:

假新闻往往是新闻真相的补充,在真与假的互相博弈和探讨中,人们常常能发现新闻事件的真相。对虚假新闻的防护和新闻事实的核查远比人们想象中的复杂,但就像真理越辨越明,虚假新闻在不断地碰撞和博弈中,也能让人们一窥新闻的真相吧

 


除了具有公共性的新闻,大家对于娱乐产品的态度也渐趋理性。《从“电子海洛因”到“第九艺术”,18年浮沉,游戏媒介形象变迁史》一文,详尽描绘了电子游戏从“毒品”到“艺术”的形象进化史。

 

曾经被妖魔化的游戏,在现实中找到了生根发芽的土壤。越来越偏社交向的游戏除了带来精神G点外,还一种情感体验的共在感。

 

@坂本竜之介:

电子游戏被妖魔化,主要还是源于由个案推整体和因果颠倒。不可否认很多青少年沉迷游戏,荒废学业,但是如果放到广大的游戏爱好者中其实比例并没有那么大,主要还是媒体进行的一系列议程设置,在人们周围形成一个“游戏荼毒青少年”的一种拟态环境。任何新兴事物都有两面性,一味地封杀反对而不是规范引导,是既懒又蠢的。前几天共青团中央发了一个有关电竞的视频,可见官方也并非很多玩家所想的那么思想封闭。中国游戏虽然阻力重重,但是通过多方努力,还是充满希望的。


 

@sunsnowshine:

前有绝地求生爆红,后有头号玩家影响视听。电子游戏开始被大众所接受肯定,这是好事但也不能过头,正确的引导和管控规则很重要。专业化很好, 游戏天才不会再从童年时期就被扼杀而变成碌碌无为之人,金子要被人提着灯照见了。

 

@叶子健:

很难一句话说清楚电子游戏的是与非。既会让人上瘾痴迷荒废学业工作影响家庭关系,又能满足人们一定的兴奋感满足感利于社会稳定,还能发展一个产业带动相关科技创新。社会把这个选择权交给大众,你们自己选吧。


社交公共化,构建话语空间

 

哈贝马斯理想的公共领域,是公众带着批判的视角,寻求对一个主题的理解、对一个问题的解决。而不光是为了展示自我,为了批判而批判。

 

《长寿IP频遭公关危机,国内外名校如何全线升级自己的金字招牌?》中提到了牛津大学“校内人员使用社交媒体平台应遵循的准则”:社交媒体处理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每个人都有权分享他的意见,即使是一些负面信息,工作人员的第一反应也不应该是删除这个帖子。如果可能的话,应当利用这个机会来解决问题,或是发起一次有意义的讨论。



近年来高校频频卷入舆论旋涡,到底该如何应对?全媒派读者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農農的糖:

高校的形象塑造光靠校园媒体是不够的,只能说校园媒体在宣传上有一定的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网络流行话语创造学校的可爱的一面,吸引潜在学生,这是一种娱乐化空间的建构。学校不仅有严肃的一面,还有生动活力,可爱的一面,解构了观众对高校的标签化印象。在面对公关问题时,校园媒体其实就代表着学校,有足够的话语权,在遇到危机时要去去解决公关问题。比如:及时发声,及时跟进,及时处理,不要在关键时候失语。这其实也回到了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上。 同时校园官媒应该多去传播校园文化,在思想上塑造校内人文精神,在校外也能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

 

@北人:

严肃话语的解构,延伸到国内外高校,青年亚文化的流行,让跟随年轻人的思维方式成为潮流,个性化,差异化,品牌化,边缘性都是在后现代话语和亚文化潮流中的的一个特色。公关,互动,品牌建设,日益在社交场上集中发力,事件营销,借势营销也日益成为舆论效应的重要力量。新媒体带来的新话语的建构在以后必定层出不穷。

 


陷入社交焦虑的不止是人们,也是内容产品。 人们希望在社交中找到话语温室,而内容产品则希望在社交中延长留存时间。这种熨帖的感觉未必真实,但无疑的是这个时代的social门槛更高了,为了social得更好,也只能继续social下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