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unity | 吕奔团队揭示肝素抑制有害免疫反应的机制
责编丨兮
脓毒症是感染诱发的严重并发症,定义为感染诱发的有害免疫反应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多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起病急,病情重,是住院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死亡率高于前列腺癌、乳腺癌及艾滋病三种疾病的总和。全世界每年出现2500 万脓毒症病例,800 万人因此失去生命。脓毒症致死的机制仍不甚清楚;国际上对脓毒症的治疗至今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因此,深入研究脓毒症发病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吕奔课题组研究发现:在脓毒症中,肝细胞释放的HMGB1蛋白作为分子伴侣能将血循环中的内毒素(LPS)转运至细胞浆中,从而活化了LPS的细胞浆受体—Caspase-11并造成脏器衰竭和死亡(详见BioArt报道:Immunity丨吕奔组揭示脓毒症休克和多脏器衰竭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1】。2019年,该团队发现:Caspase-11的过度活化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也能引起脏器损伤和死亡【2】。随后,课题组进一步阐明了脓毒症中Caspase-11过度活化导致脏器衰竭和死亡的重要机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详见BioArt报道:Immunity | 吕奔团队解密细菌感染诱发凝血反应的机制;Blood | 吕奔团队揭示脓毒症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机制)【3,4】。后者表现为全身微小血管内的广泛血栓形成。
基于上述发现,2021年2月8日,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吕奔教授团队在Immunity上以“Heparin prevents caspase-11-dependent septic lethality independent of anticoagulant properties” 为题,阐述了肝素在脓毒症中能通过抑制Caspase-11的活化防止脏器损伤、DIC发生和死亡,为今后脓毒症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肝素(Heparin, Hep)是哺乳动物内源性的多糖分子,也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吕奔教授团队在筛选HMGB1-Caspase-11途径抑制剂的过程中,发现了肝素能高效且有选择性的抑制Caspase-11的活化。在内毒素血症和脓毒症(结肠结扎穿孔模型)中,小剂量肝素的应用能有效阻断Caspase-11介导的免疫反应、脏器损伤和死亡,而对Caspase-11非依赖的炎症因子(如TNF, IL-6等)的释放无明显影响。
通过使用化学修饰后失去抗凝作用的无抗凝活性肝素(non-anticoagulant heparin, NAH), 该团队在研究中进一步分离了肝素的抗凝作用和抗炎作用。与肝素(Hep)相比,增大无抗凝活性肝素(NAH)的用量对凝血指标APTT与TT没有明显影响)。但NAH在内毒素血症和脓毒症模型中能同样高效的阻断Caspase-11介导的免疫反应、脏器损伤、DIC形成和死亡。
在随后的机制探讨过程中,该团队发现:肝素不是caspase-11的直接抑制剂,却能有效防止内毒素(LPS)进入细胞浆。过去的研究发现高迁移率蛋白-1(HMGB1)或细菌外膜囊泡(OMVs)能将LPS高效转运至细胞内,从而导致caspase-11的过度活化。HMGB1或OMVs介导的LPS胞浆内转运能被小剂量的肝素(Hep)或非抗凝活性肝素(NAH)阻断。邻位连接实验(PLA)显示:肝素(Hep)或非抗凝活性肝素(NAH)能防止caspase-11对LPS的识别,再次验证了肝素对LPS胞浆内转运的抑制作用。
接着,该团队在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了肝素抑制LPS胞浆内转运的机制,发现肝素(Hep)或非抗凝活性肝素(NAH)主要通过肝素酶(Heparanase)和高迁移率蛋白-1(HMGB1)两个作用靶标来阻断LPS的胞浆内转运(下图)。肝素酶在炎症反应中表达上调,能降解细胞膜外侧的糖萼(又称“多糖包被”)。糖萼的降解能使HMGB1或细菌外膜囊泡(OMVs)更高效的向胞浆内转运LPS,使得caspase-11的活化显著增强。而肝素(Hep)或非抗凝活性肝素(NAH)恰能有效的抑制肝素酶的活性,从而阻止糖萼的降解(图5)。此外,肝素(Hep)或非抗凝活性肝素(NAH)还能与HMGB1高亲和力的结合,并竞争性的抑制HMGB1与LPS的相互作用(下图)。
综上所述,该研究发现了肝素调节免疫反应的作用靶标,分离了其抗凝与抗炎作用,揭示了肝素或非抗凝活性肝素在脓毒症中的保护作用及药理学机制,并为脓毒症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唐怡庭副教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吕奔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07476132100030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