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师说 | 李小平:一个英语教育人的“守”与“望”
李小平
黄平民族中学副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贵州省中小学英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明师说
坚守一个岗位几十年,并不稀奇。可他头顶很多荣誉“光环”,却始终超然物外,不为声名所扰,在艰苦的贵州少数民族学校,扎下根来就是数十载。默默耕耘,每一天想的,都是与孩子们更近一些;朴实无华,将自己热爱的英语教育的每一点创新,视为最大的满足。
这样的“坚守”,更像是一种执着和信念,在平凡的夜空中闪出耀眼的光。这就是新一期明师说的主角——中国十佳乡村英语教师、贵州省特级教师、贵州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者、贵州省优秀教师、贵州黄平民族中学副校长李小平。
自卑和封闭,
是苗族孩子学英语的最大障碍
李小平所在的黄平民族中学,地处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学校学生中80%以上为少数民族。由于从小受到环境影响,一部分学生到了初中还不会汉语,与老师交流时常用本族语,就连学习英语也只能用本族语来思考,英语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为了扭转局面,李小平告诫学校教师们要尽量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习惯,理解民族语言、汉语、外语之间思维模式的差异,避免语言间不必要的转换;同时帮助民族地区学生消除自卑、解除封闭,勇敢开口。李小平说:“在民族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自卑、自我封闭是他们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大大压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对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极为不利。因此在教学中应从提高心理素质入手,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发挥主观能动性。”
为此,李小平提出了两点具体对治策略。第一,尊重少数民族习俗,赢得学生信任,融洽师生感情。来自汉族地区的他,在课堂上从不吝惜对苗族人民好客、纯朴、勤劳的品质及精湛服饰文化的欣赏和赞扬,既是一种情感表达,也是拉近与苗族学生距离的方式,消除他们对于汉族老师的偏见;第二,利用好英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联系,抓好入门教学,认真过好语音关。对此,李小平自编了一套字母、音标同步教学方法,自制了英语26个字母的卡片和48个音标的卡片,通过卡片游戏来加深学生对语音的掌握。同时强化对高考备考的研究,通过李小平老师多年研究成果“英语激情课堂”教学来大面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质量。
李小平进一步强调,教师应更多地发挥“指导”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创造语言情景,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帮助学生发现语言规律,指导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等。“英语课堂教学应当坚持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和语言学习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在课堂上,该学生去做的一定放手让他们去做,参与语言实践,鼓励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培养学习策略。”
孩子们“每天都希望我出现在教室里”
在相对特殊的教育环境中,李小平探索了很多很多种教育方法。其中最有效的,当属“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打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消除语言学习中的焦虑感和“高原现象。”李小平坚持认为,情感教育和交流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李小平认为,教师必须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用教师的爱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李小平说:“老师应该争取更多的机会和学生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老师的和霭可亲和满腔热情,会让学生产生亲切感,继而上升为爱和信赖。这样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才愿意把自己的心理焦虑和负向思维的内心话告诉老师。得到老师的情感共鸣,才能消除学生的压力,让他们在一种轻松的、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每接一届新生,李小平都会仔细查看学生档案,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业余爱好、性格特点等等,并做统计。上课的时候,他会用民族语言与学生问好。在寝室、教室里,也经常可以看到他操着熟练的苗语,与学生们谈心的身影。李小平说,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多是留守儿童,他们的情感存在许多缺失,需要更多关心。
多年来,李小平教过的学生,对他都有一种强大的精神依赖。用李小平的话说“每天都希望我出现在教室里”,没有距离感,也没有畏惧心,不担心自己在老师面前“卖弄”,而愿意用英语和老师交流。
在李小平的眼里,没有天生的差生,“所谓的差生”是主观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那些学习能力、方法、习惯和兴趣有所欠缺的学生,他从来都是鼓励和支持。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与学生谈心,通过观察、座谈会的形式了解学生。他会利用自己休息的时间为学困生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和薄弱环节。在校园里,他常用英语与学生们打招呼、对话,鼓励他们积极反馈,克服胆怯心理。同时,他还自学并使用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管理学、哲学等理论,多视角、多层次地预测和发现学困生问题的焦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可望又可及的学习目标,抑制不良心理的升华。
“作为一名教师,心中必须装着所有的学生,爱所有的学生,信任、理解、关怀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使他们对教师的好感引发、迁移到英语学科上来,并因此产生积极的意志倾向,自觉地、深入地去掌握这门知识。”
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教育自己
由于深受学生爱戴、工作业绩突出,李小平曾多次被评为中国十佳乡村英语教师、贵州省优秀教师等。多年一线的教育教学经验,让他对于教师成长发展也有更深刻的理解。
对于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李小平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要善于观察做好“情感记录”——“老师要从多角度与学生交流,善于发现和培养情感活动,融洽双方感情,为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第二,要善于反思教学。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吸取新的知识补充到教学中,要善于总结教学中出现的语言知识、教学技巧、教学常识、教学思路等,还要善于反思教学中出现的不良教学习惯、教学用语、及语言错误,并及时地给予纠正。第三,做一个有心人。尊重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努力接触有思想、有思维、有悟性、有上进、有担当的人,发现每一个人的优点和闪光点,学会感恩、学会珍惜。第四,善于提炼教学中的精华,发现自己的教学中的闪光点,加以引申和扩展,更好地去指导自己的教学。
“教师要教育学生,必先要教育自己。”李小平认为,作为英语教师,应该要在4个方面“教育好”自己:
第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这是搞好外语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动力。只有具备事业心的人,才能对本职工作产生高度的责任感。
第二,具备良好的语言水平。老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同时,要身体力行:坚持收看英语节目,提高听力;打破教师教学生说英语、而教师本身却说汉语的思维定势,营造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说英语的气氛,让学生在语言熏陶下去感受语言交际的魅力;不仅要掌握阅读技巧去指导学生阅读,年轻教师也要读一些比较前沿的书籍、报纸,以便传达更及时的信息给学生;在给学生布置写译练习时,教师在批阅后也应该给出范文,供学生参阅……通过这些具体而行之有效的办法,使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达到教育自己的目的。对于中老年英语教师,李小平则特别强调,要打破思维惯式,摒弃经验主意。
第三,具备熟练的教学技能。李小平说:“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而且还要掌握课堂教学艺术,可采取图片、音乐、实物、对话、讲故事等方法引入教学,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四,具备教学理论进行科研的能力。大胆进行教改实验,努力贮备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料,积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设计实验报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探索教育教学整体结构,且通过这些教学实践论文和数据反过来又指导教育教学,以达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名师工作室是一个平台,
更是一个孵化器
2015年,贵州省李小平名师工作室成立。自启动以来,工作室共开展教研活动40多次,参与教师达5000多人次,送教下乡5次,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4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6月,明师国际教育研究院联合李小平名师工作室在黄平县民族中学举办了“明师工作坊”系列巡研活动,300余一线教师进行教学交流;2016年9月7日,李小平受邀参加教育部立项的百度主持的名师课堂并进行专题讲座,在线听课老师达1000多人。可以说,工作室的模式,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研修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李小平以其工作室为样本,为其它工作室的成立与发展探索了一条新道路。
名师工作室从草根研究到专家指引,从单一活动开展到多元活动融合,从送教下乡到进城请教,从个体被动加入到全体主动参与,从实践具体操作到理论提升发展,从个体研习到集体读书的转变……用李小平的话来说,这是创新教师研究思维的“制胜法宝”。“教师的创新思维,就是在前人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求异性思维,提出自我创见和教学改革的能力。”
“在地处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把一般的老师培养成优秀确实不易。由于各种原因,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强,与贵阳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名师工作室就是这样一个平台,更是一个孵化器,让更多教师在其中得到提升和进步。”
认真教好书就是我的天职
事实上,当老师并不是李小平的初衷,只是父母从小灌输的“当老师光荣”的观念影响了他。1990年8月,李小平从湖南新宁县来到贵州黄平——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国家级贫困县。既要面对生活条件的艰苦,又要克服语言交流上遇到的困难,与他同来的同学相继离开,只有他毅然决然地留下,在黄平县谷陇中学当了一名代课教师,并且这一干,就是6年。
不懂苗话,他就自学苗语,与学生达成互帮互助的“协议”:学生利用星期天教他苗语,而李小平则教他们英语。6年里,他跑遍了谷陇苗乡的每一个村寨,动员和帮助家庭贫困的苗族学生读书,虽然每月只有80元的代课费,但他依然挤出一部分钱资助给贫困学生,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子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在谷陇这块落后又贫瘠的土地上,李小平用爱、用责任播洒自己的青春,将希望的种子种在了一个个苗乡孩子的身上。
亲戚、朋友、同学多次来信邀请他去沿海地区工作,可都被“一根筋儿”的他拒绝了。有人说他笨、骂他傻,他只是说,“我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但作为一个老师,认真教好书就是我的天职。用自己的责任和爱心来教育和感动学生,让他们尽可能的走出这贫困山区,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为黄平服务。”对于一直留在黄平的原因,他则这样解释:“人要学会感恩,我是从黄平起步的,也正是黄平成就了我的人生,这难道不值得我用一生的努力工作来回报吗?”
明师说
李小平的故事让我们相信,生活对于努力和感恩的人,从来都不会亏待。愿这颗苗族教育的启明星,继续守望一片净土,散发光彩。
*本文由明师俱乐部撰稿,转载需注明出处
拓展阅读
明师说 | 何锋:锐意改革、迎难而上,实现江苏英语教改屡次突破
明师说 | 龚亚夫:英语教师应当减少对教材的依赖,扩展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