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日报》体验了 14 个国家的 20 个 Airbnb 住处,这里是报告
为什么要评测 Airbnb ?
Airbnb 好用吗?它和酒店的差别在哪里?听说许多房源特别别致还有当地特色,但我有社交障碍不想跟房东同住怎么办?治安好吗?交通便利吗?价格呢?……
如果你在为你的下一个假期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来自“好奇心实验室”的如下评测可能会有所帮助。假设你没有出行计划,没关系,希望这些故事可以把你暂时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你即将看到的这些评测,来自《好奇心日报》 12 位记者和编辑在过去两年中使用 Airbnb 的经历,涉及的目的地包括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芬兰、丹麦、波多黎各、比利时、爱尔兰、荷兰等 14 个国家和城市。(由于篇幅的原因,这篇微信推送只节选了系列文章的一部分,更多故事请戳 “阅读原文”)
我们尝试选择 Airbnb 的原因有很多,最普遍的几点在于:价格比酒店更优惠、可以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当然,如果有幸和当地人同住一个屋檐下,这还有助于了解当地环境、锁定采访对象等。
我们也想通过亲身经历去了解,作为“共享经济”鼻祖的 Airbnb,它到底分享了什么,分享双方是否享受它的过程?在取代酒店的一部分功能以外,它还能带来什么?有什么是它取代不了酒店的地方?
我们有一些美好的经历。在荷兰海牙,我们因美食与好客的房东而延长了行程;在旧金山湾区,我们坐在房东开的摩托车上去唐人街购置广东煎酿菜的食材(最后当然同房东一起分享了美食);在比利时,热情的房东太太准备了丰盛而传统的“周末早餐”,还为我们准备了亲手酿制的果酱作为告别礼。
也有一些不愉快的回忆。在西班牙,我们与房东间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在纽约,我们不得不因为弄丢钥匙而赔付了 125 美金;在斯德哥尔摩,我们遭遇了一连 4 次被房东拒绝入住申请的情形。
中秋小短假即将结束,国庆长假将至,想必很多人都处于 to go 的情绪里。我们把这些故事和经历告诉你,希望它能对你的下一次旅行有所帮助。
我离普通香港人生活最近的一夜
文/许冰清
刚工作假期不多,独自度假也只想去熟悉到不会迷路的地方转一转,最后还是选了香港。但计划旅行的时候,就想尽量避开读书时已经熟悉的商业区,去一些地铁可及、又更有生活气息的地方,比如港岛的西环、九龙的深水埗和观塘。
香港旅游业虽然发达,但订酒店其实是挺头疼的事,如果想要获得跟其他城市差不多的住宿体验,价格可能要翻上一两倍,Airbnb 自然是更好的选择。和日本先前的情况类似,香港的 Airbnb 生意处在政策的灰色地带:大部分在平台上挂牌的房源,不是已有宾馆牌照的破落家庭旅馆,就是铤而走险的二房东。想要找到一个真正愿意共享房间出来、还能住得舒服的本地房东,其实没那么容易。
不过反过来说,搜索房源的过程也变得容易了。向三个合心意的房东通过站内信沟通了一下,两个位于港岛的外籍房东都给了拒信,位于九龙的香港房东 Morris 倒是飞快地确认了。他的房源在一个很安静的本地社区内,离地铁站步行十分钟,再走几分钟就能到达深水埗的核心区;房间面积可以算大、连本地人常常牺牲的卫生间空间都算宽裕;价格公道(不超过 300 人民币一晚)、有“超赞房东”的标识,又允许“灵活”退订……从各方面来说,这都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房源。
入住之前,唯一有轻微顾虑的是跟房东同住这一点。但 Morris 算是个有趣的房东:和很多香港人一样,他读完中学就出门搵工(找工作),三十岁出头已经有了七八条工作经验;现在是个房产中介,在打理的一堆房子里挑了最好的这套留给自己住,还配上了 Apple TV 和扫地机器人。
为了吸引到更多潜在消费者,Airbnb 在很多地方会找摄影师为房间拍出好看的照片。实际的居住体验和照片是两回事,但每次想到那套住起来很舒服的小公寓,在网站上挂出的照片都是这样淳朴(但很真实)的效果,还是有点心塞——
和很多“超赞房东”一样,Morris 给入住的访客提供了全套的指路方案,以及周围吃喝玩乐的介绍。但我能在入住当晚轻车熟路地找到通往小区的岔路,迅速突破楼下的双重密码体系,出现在门口的时候还拿着一张香港本地的传单式杂志《黑纸》,这整件事还是把他吓了一跳。
之后的几天里,生物钟不太一样的我们很少打照面。我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街头游荡,或是坐在咖啡馆里,读一些轻松有趣的书。但还是能感受到空气中隐隐的不安气氛——离开香港两年,本地就几乎没有过什么令人振奋的消息;那些出现在电视上的年轻人,看上去都既亢奋又焦虑。
他们的想法,到底是不是这个城市的主流?于是,住到第三天晚上,我拉着 Morris 展开了一场持续到夜里三点的无主题闲聊:香港年轻人现在在关心什么、担心什么?他们会怕工作被来读研究生的内地生抢走么?普通香港人的居住状况到底有多糟糕?为什么香港人这么热衷于做兼职?他们用淘宝和支付宝么?……
这些问题的答案我几乎都忘记了,只记得我们聊天的过程中,喝掉了半打纸盒装的柠檬茶,看了二十多个针砭时弊的 YouTube 鬼畜视频,已经回到墙角充电的扫地机器人,顶盖上的灯一亮一暗。
几个小时后,我照例收拾妥当,与楼里的老人同乘一班电梯下楼,再慢慢散步到逐渐热闹起来的街市后,还在回味这种奇妙的感觉——那可能是我离普通香港人生活最近的一夜,也是那段时间里思维最活跃、好奇心最旺盛的一夜。即使是在香港这个我已经不再陌生的地方,这样的体验也难得而宝贵。
值得顺便一提的,是跟这次旅行有点相关的一件小事:
除了邀请新用户之外,Airbnb 偶尔也有一些打折幅度很大的优惠码,可以在一些国外的薅羊毛网站上找到。在这次预定香港的房源前,我尝试了一个几乎所有人都表示可以用的优惠码,却没能成功。
这件事很快就被我忘了,但几天之后,一位 Airbnb 的香港籍客服人员,从美国总部打来了电话,跟我仔细确认了整个过程。确认是系统的问题后,她还算慷慨地补送了我一张 50 刀的优惠券,说可以用于之后的预定。
会用这样的方法策动用户的下一次旅行,也是有点巧妙。
旅行地点:中国香港
旅行时间:2015 年 12 月
每晚单价:300 元
选择 Airbnb 的理由:价格便宜,想找香港本地人聊一些社会形势上的看法。
选择房源时候参考的因素:价格、房间配套设施、交通便利性
下次去香港,还会选择 Airbnb 吗: 视情况而定,因为香港的 Airbnb 房源不算丰富,又要兼顾便利和房东背景的话,可选择余地不大。
我把钥匙弄丢了,赔了 125 刀
文/朱凯麟
这次出发得很急,一个人去纽约出差一周,最后两晚的周末酒店需要自理,提前一周选了性价比相对高一些的 Airbnb,并且在筛选条件里选择了“即刻预订”,免得万一被驳回。
James 和 Shaun 是一对住在纽约哈莱姆区的 Gay couple,房子是一间有三个房间的大公寓,从评论看做房东已经有 3 年了。纽约的房源很充足,这一间地点靠近哥伦比亚大学(在曼哈顿比较北面的区域),因为前几天都住在下城区,所以后两天就想住到“上面”去看看(内心对上东区之类的浮夸氛围抱有一些幻想),没想到订得太过北面,check in 的时候还需要爬山,属于意料之外。
房间一晚折合人民币 508 元,清洁费和服务费一共 501 元,两晚总共 1516 人民币。订房的时候发生了第一个意外——出差行程据说临时取消,一时手快就把房间预订也取消了。这是因为考虑到 Airbnb 的退订政策很严,这家必须在入住前 7 天整取消预订才能获得 50% 的房费,当时获得了 452 元退款,这些都通过绑定的支付宝进行。
到了原计划航班的前一天,纽约行又再次决定照旧出发。当时因为计划被打乱,有点焦虑,学金融的朋友说,“之前的损失属于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你下一步决策(学金融的朋友你值得拥有)”。而最好的办法是订回原来的房间止损,并和 Airbnb 联系商量能否退回罚款。
这个时候已经是出发前的当夜,Airbnb 中文客服已经睡觉,只有英文客服还在线,他了解了情况之后说先把 10% 的 Airbnb 收费退还给我,房东的那一边他另作沟通。后来退款成功,但是第二次订房的时候多出来了前面提到的 501 元清洁/服务费,不知道什么原因。
不过考虑到 James 酒店客房级别的服务,501 元还是不算白花。
这里写着下午四点之后才能入住,不过经过一轮沟通,James 说可以先去房间里寄放行李。9 月 1 日中午,我拖着两个箱子从曼哈顿下城乘地铁穿越到哈莱姆区,到的时候,床上已经有整理好的浴巾毛巾各两条、沐浴用品放在一个篮子里,房间收拾得很干净,厕所有四个洗衣机同时在转,看起来里面是前一天房客留下的被单之类。
房间很大,有巨大的衣柜巨大的电视机以及功率强大的空调,角落配备一个小办公桌和台灯,完全是商务大床房的画风,唯一的顾虑是房间不能从里面上锁。
给了我大楼和公寓的钥匙之后,James 就自己干活去了,他的职业是 Marketing Consultant,通常在家办公,而男友 Shaun 因为是酒吧经理,一般很晚回来,所以这家 Airbnb 倒也没有几点前必须回房的门禁。
然后我就拿着钥匙背着包出门了,走了大概 15 分钟,找到临走前 James 推荐的附近一家可以坐下来办公的地方。结果证明,彼此对理想办公地点的概念不太一致,那儿是一家社区里挺有人气的酒吧。重新 Yelp 了一家不远处黑人大叔开的茶店,我坐下开始工作。
哈莱姆区在纽约曼哈顿几乎是最靠上的区域,据说“原名来自一个荷兰的村庄,曾经长期是 20 世纪美国黑人文化与商业中心,也是犯罪和贫困的主要中心”——这些信息也是后来通过维基百科才知道的,难怪当地的朋友听说我住 130 街就咋舌说,那里很乱,可能也因为这类的评价,这家 Airbnb 的名字叫做 “New Room in a great neighborhood ! ”
但实际当你走在这片规划很整齐的街区,马路上经过的黑人确实居多,但看起来大家都很安静,也没人冲你吹口哨。从公寓到最近的地铁站需要步行 10 分钟,打车去大都会博物馆则大约 10+ 美元。
入住当晚就发生了这次旅行第二个糟心的意外,丢了 Airbnb 房东的钥匙。9 月 1 号晚上,我在唐人街吃着火锅,吐槽着纽约又贵又难吃的食物。吃完一摸口袋就发现房东给的钥匙不见了。钥匙不在火锅店,下午待的茶店也已经下班,马上打了个电话给 James,他说,公寓没有更多的备用钥匙了,而且他今晚 12 点要出门(可能是周末要出去嗨),于是我马上坐地铁回去。
第二天早上打给茶店确认钥匙找不到了之后,就要赔钥匙的钱,一共 125 美元,现金支付。至于为什么这么贵(???),James 解释说因为这是大楼的电子钥匙,他也只能问物业重新购买。而关于赔这笔钱的主要问题,是我身上没那么多现金了。于是到了那天下午 James 向 Airbnb 申请了一次罚款申请,这样就能通过网上支付罚金。心痛地付完钱之后,给大家不成熟的小建议是,以后尽量把钥匙放包里,虽然高级酒店的房卡丢了可能不用赔钱,但毕竟那里的房费你可能同样付不起。
回国之后收到 Airbnb 客服的邮件,说一笔罚款没有支付成功,似乎是因为换了地区之后支付宝的免密支付功能需重新授权,而我当时的手机号是美国的电话卡,所以只好国内又重新体验了一遍罚款的痛觉(微笑)。
总的来说,下次去纽约还是住下城更方便一些吧,可能继续选择 Airbnb,好歹这也是一种观察当地耿直市民的机会——最后 James 给我的评价是:“Despite losing our building key, which is a major inconvenience for us, he was quiet and clean.”
旅行地点:美国纽约
旅行时间:2016 年 8 月
每晚单价:750 元(含清洁费与服务费)
选择 Airbnb 的理由:纽约酒店太贵,Airbnb 同样的价钱房间会好很多。
选择房源时候参考的因素: 价格,地理位置(交通),房子的基本情况、Wifi 和生活用品等基本基础条件。
下次去纽约,还会选择 Airbnb 吗:会,但会换一家 Airbnb。理由和最开始选择 Airbnb 的理由一样。换一家是因为这一家交通没有想象中方便 。
我只是随口一说,房东却亲自为我做了一瓶特色果酱
文/温欣语
为了报道在比利时举办的 Tomorrowland 音乐节,我在今年 7 月下旬到了活动举办地 Boom 小镇。我在出发前一天看房源的时候发现,音乐节附近的房源很早就被订了,剩下的场地附近的都特别贵,价格在 900 到 1000 人民币每晚。不过为了采访需要,我还是选择了场地附近的住所。
我见到了房东、他的妻子,女儿还有女儿的男朋友,另外还有一个从英国来的 Airbnb 租客,他已经连续来参加音乐节 3 年 了,每年都住这个地方,与房东成为了朋友。我们一起就坐在他们花园里聊天,喝饮料。有些震撼的是,我坐在花园里,房东的亲戚过来探访时也不问我是谁,就依次对每一个人行了贴面礼,包括我在内。我特别惊讶也被他们的友好惊喜到了,让我没有陌生人的感觉。
有一次我看到女主人在做一种果酱,用新鲜的草莓,加上一些 martini,还有各种其他酱,我觉得挺好奇,就跟她聊了两句。他们早上会用来蘸面包吃,她告诉我是她的妈妈教她的祖传方法。后来,在我离开的那天,女主人清晨 6 点去出发上班了,我没能见到她,但她的丈夫从冰箱拿出一瓶装好的果酱说,我妻子说你很喜欢这个,所以专门给你做了一瓶,可以带回中国,非常好吃。我当时就泪流满面,其实我只是随口提了一句。
还有一次,也是我到达后的第一个早晨,周一。主人给我准备了非常丰盛的早餐,各种面包,巧克力,果汁,茶,咖啡,根本吃不过来。他们把早餐放在花园里的桌子上,和我一起吃。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比利时人正式的“周末早餐”,在周中并不会这样大费周章,但为了让我体验他们的文化,他们专门在周一早晨准备了这些,我非常感动。
我离开的前一晚,房东听说我要飞去荷兰再从荷兰回中国,男主人就在电脑前帮我订票,因为小镇上没有交通工具,第二天他还开车送我去十几公里外的车站。在比利时你看不懂他们的语言,很多地方都没有英语,如果遇到热情的房东,选 Airbnb 我感觉是性价比最高的。
我到了阿姆斯特丹,那位房东的评论有 140 多条,是很专业的“superhost”。
他专业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我到的前一天就给我的邮箱发了一个入住手册,告诉我怎么从火车站到他的家,家里会见到谁,找谁拿钥匙,wifi 密码,我需要遵守什么规则,保持安静等。除了入住手册,还给我发了一个当地的指南,告诉我附近最好吃的餐馆,必须去看的地方。
我到他们家里,发现房东家里有一面墙,全是住过的 Airbnb 租客在墙上写的祝福语,一些感想,还有照片,有一种非常友好的社区感。
预定的时候我注意到大家评价说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欧洲简约风格,到了之后发现的确如此,干净大方,浅色系,搭配简单,白色的床单,我觉得挺好。
荷兰与比利时的两处预订都是瞬间成功的。在比利时,我还和房东讲了价,提到我要连续住三晚,他很爽快地把原本 1500 人民币每晚的价格降到了 900 人民币,整个沟通付款,10 分钟全部搞定。
行程结束后,我给比利时房东写了很长一串评价,非常的长,表达了我的感谢和对他们的感激。房东后来回复说,我很积极地了解他们的文化,接待我很愉快。
旅行地点:比利时 Boom 小镇、荷兰阿姆斯特丹
旅行时间:2016 年 7 月
每晚单价:900 元(比利时 Boom)、842 元(阿姆斯特丹)
选择 Airbnb 的理由: 主要是便宜,也方便认识人、联系采访对象。
选择房源时候参考的因素: 价格第一、房东是不是当地人,以及房东信用评价如何。
下次去比利时和荷兰,还会选择 Airbnb 吗: 会,因为可以认识当地人,知道当地的文化。
我从来没想过它会这么吵
文/杨樱
我的第一次 Airbnb 经历发生在日本东京。具体来说,是东京涩谷一条高架边上。
在 Airbnb App 里游荡的时候,我留心的都是那些住宿地离地铁干线有多远,家里的陈设是不是让人感到舒适——很奇怪,作为一个酒店爱好者,我会像集邮一样尽力去发现各家酒店的不同之处,哪怕它有一些夸张的装饰品和空间分布也没有关系。但是到了找 Airbnb 的时候,探究的好奇心依然在,但我更在意这是不是一个像“家”一样的地方:不要咋咋唬唬,不要浓墨重彩。最好有酒店的方便,但是不要酒店的客套。
我需要在东京待上 4 天。除了以前几次来的时候记下的几家买手店,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旅游计划。不过这就跟去逛超市“其实也没什么特别要买的”一样,本质上是哪儿都想去看一下。我需要挑选一个去哪里都不会太费劲儿的“枢纽”落脚地。把搜索 Airbnb 房源的区域划定在涩谷,多半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预定的时间大约是在 2016 年的 5 月底,每晚的价格 500 元不到(后来淡季看了一下,价格降到了 380 元)。行李只有一个登机箱和一只双肩包。本着对日本这个洁癖国家的信任,并未额外带浴巾之类的东西。不过留心自带了一套旅行牙具和拖鞋,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Airbnb 里从洗衣液到洗手液一应俱全,唯独不备牙刷和拖鞋。去之前还期待过房东会用什么牌子的沐浴露——后来看到“多芬”,嗯,也行吧。
这套 Airbnb 上标题叫做 Simple Cozy Apt 5,2stp to shinjuku 的公寓在地理位置上有着非常分裂的人格,整幢楼紧贴高架,而背后就是一大片宁静到人烟罕见的住宅区,都是独门独户的小楼,几条高高低低的小路把网球场、有街猫出入的小公园、托儿所和小房子们连在一起。只要出了公寓,拐入这片住宅区,就可以让自己进入一片宁静。而坐在公寓的床上,我就在想:为什么就没带一副耳塞呢。
至于房间本身,则是一个标准的宜家样板房。如果把它从楼里挖出来放到宜家商场里,估计一点违和感也没有。事实上在看东京 Airbnb 的时候,这样的房子出现的频率太高了,那些宜家基本款一一出现,要说这是另一种客套,倒也不是不可以。
但它还是有一点酒店没有的烟火气。你可以随手洗掉刚买的衬衫,晾在有点掉墙粉的小阳台上,风很大,它一会儿就干了。楼下的寿司店太过古旧,不接受信用卡,更别提移动支付。鱼的味道很好,店主大叔也完全不知道我一个外国人为何会光顾他这种社区小店。
除此之外的事情就很职业了。房东是全职 Airbnb 的。订单发出之后,我才发现房东 Yuka 在东京市中心有好几套房,而站内信回复的落款,也是 Charlie,yuka and the Zens Team。Charlie 是谁我不知道,Yuka 一直是一个穿白衬衫,张开双手带着灿烂笑容的姑娘——这是她的 Airbnb 账号头像。在入住之前,Yuka 给我发了如何抵达以及如何入住的指南,贴心地分为在线和离线查看两个版本。她仔细地跟我确认时间,并提醒我一定不要在室内抽烟。
那份指南还有一个打印版本,就放在床头柜的隔板上。从头到尾,我一个人也没遇到。
哦,我遇到过。在离开的前一天,我遇到了打扫这些 Airbnb 的小哥。其实我入住的时候就知道我那一层四间房都是 Airbnb,因为挂着一模一样的密码锁。但直到遇到这个小哥,我才意识到这是一个 Airbnb 楼。那种感觉怎么说呢,有一点点哭笑不得。
旅行地点:日本东京
旅行时间:2016 年 5 月
每晚单价:500 元不到
选择 Airbnb 的理由:没试过,试一下。
选择房源时候参考的因素:地理位置(事实上作为一个地理白痴,那个位置还是偏了一点。区域没错,但谁知道这个区域有这么大!)、房间看上去挺整洁(任何有沙发床的房源我都不会选)。
下次去东京,还会选择 Airbnb 吗:还会用的吧,好歹可以再换个不一样的住。
我花了 142 美元,结果发现租到的是地下室
文/黄俊杰
以中国大城市的标准来说,旧金山城区就是个巴掌大的地方。游客和公务常去的地方大致都挤在这个城市东北角一块三四公里见方的区域。
所以 Airbnb 上选地方不难。我每次来都要在城区走动或者搭 Caltrain(缓慢的城际火车)去硅谷,在市中心附近选个地方就好。
过去四年,我住了大约五十晚 Airbnb,但预订时担心的事还和刚开始的时候一样——等房东确认预订。
和往常一样,这次我去旧金山也是登机前两三天才开始定房间。Airbnb 刚上线的时候,预订房间只能等房东回复,我的预订耗时从几分钟到几天不等。
如果预订时间离出发时间太近,你可能等不到回复,或者被房东取消预订。我最仓促的一次出行在纽约三次预订失败,其中一位是个有点名气的创业者,说没法及时准备好房间、另两位没能在飞机起飞前给我回应。
相比之下,你从酒店集团的官方应用预订房间,从预付款到确认不会超过一分钟。
Airbnb 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在几年前推出即时预订功能。支持该选项的房源变得像酒店一样,只要有人下单付款就会直接确认预订。但这不是万无一失,我就经历过一次即时预订被取消的情况,因为房东说自己没弄清楚这功能是怎么回事。所以在 Airbnb 订房还是提早一点比较好。
今年去旧金山的预订倒是非常顺利,我勾上“即时预订”很快找到一个独立房间,位于 8 街、9 街中间,距离 Twitter 总部六七分钟步行距离。以旧金山的旺季来说,它的价格还不错,每天只要 110 美元(算上其它费用和税每天 142 美元),同期的智选假日大概是缺房间,已经涨到一晚 400 多美元。
我在起飞前两天下了订单,房东 Ann 很快从 Airbnb 给我发了私信,问我什么时候到,得到反馈后回复我说自己那会儿可能不在,给了我一串密码,让我自己从门口挂着的密码盒上拿钥匙。
“OK……又一个职业房东。”我在收到提醒后这么想着,早先在其它城市已经遇到过几次这样的情况。房东租了房子专门出租给旅行者,全程不会出现。有些细心的甚至会准备好一份 PDF 文档给你。
跟着门牌找到房子之后还是挺意外,因为这是一个地下室,而 Airbnb 的房屋介绍上并没有这样的说明。142 美元一晚租个地下室,媒体关于科技公司上市抬高旧金山房价的描述一下具体起来。
除了地下室和价格以外,整个入住体验倒没什么可以挑剔的。Ann 租的是一个三室的公寓,里面像平常的美国家庭一样堆着过多的物品,但房间整洁、Wi-Fi 速度够快。
比较意外的是当天晚上我出门回来见到了 Ann,她看上去只有二十出头,正在屋里画插画,边上有只不太搭理人的中年猫。我们寒暄了几句便各自回房,这是入住两天里,我们仅有的直接交流。
Airbnb 鼓励房客和房客交流,但累了一天之后我没有这样做的动力。此外在美国大城市里找个人说话实在太容易了,许多餐厅都有适合单人用餐的吧台位,服务员、邻座都是很好的交谈对象。
在 Ann 的房子附近闲逛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熟悉的餐厅。这间叫 Citizen’s Band 的美式餐厅是我第一次来旧金山时去的第一家餐厅,在 Yelp 上评分不错。和四年前一样,这里还提供着精致、可口、高热量的食物(特别是猪肉),很少有街边的美式餐厅同时做到这三样。
旧金山的大部分东西都不怎么变,Ann 房子西边走几条街有个 Triple Aught Design 的店,这个由前美国海军水手创办的旧金山户外品牌做了十多年都只在城里维持两个店面,每年更新几款新品。
这里变得最快的是科技公司。2012 年还很小的 Uber 现在成了全球最值钱的创业公司,在旧金山城区 6 美元拼车封顶,有如公共交通。
曾经与 Uber 齐名的 Airbnb 也成长为一个足以威胁连锁酒店的大公司。不过它在旧金山已经不一定是性价比之选,税和当地房屋租金都太高了。旺季过去的 9 月初,市中心即时可定的几个独立房间都不比临近希尔顿便宜。
如果不想找房东聊天或者体验普通美国人的日常,在旧金山城区酒店的性价比可能还高点。
如果第一次去,最需要留意的可能还是这里的天气。不要被夏天每天一二十度的天气预报所欺骗,海风刮起来还挺容易感冒的。这是个很适合和 Uber 司机聊的话题。
旅行地点:美国旧金山城区
旅行时间:2016 年 7 月
每晚单价:920 元
选择 Airbnb 的理由:那两天没找到价格合适的酒店房间。
选择房源时候参考的因素:房东回复速度、评价。
下次去旧金山,还会选择 Airbnb 吗:可能,不忙的时候住民宅更有趣一些。
我在岔口迷路了,还好房东从“头像即真人”中认出了我
文/马宁忆
今年 3 月,我因为出差在西雅图待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工作结束后,我决定在西雅图多待一天。出于价格因素和对它的好奇,我选择了 Airbnb(起先我考虑的是一个 1950 年代装潢风格的酒店,但单晚价格在 1400 元上下,不太友好)。
我看了一些攻略和城市地图,发现西雅图市里有座小山 Capitol Hill ,这里还是本市的“布鲁克林”文化区。除了住在山上可能会视野比较好之外,Capitol Hill 据说城市中心精英标准化的风格,与我之前对西雅图的印象完全不同。我这就把住宿的筛选条件框定在了这个片区。
我点开 Airbnb 上地图式的房源图,看中了一个在 800E Denny Way 的单人房间,整套房子三间房都挂在了 Airbnb 上,分开出租。从室内照片到房东照片都挺简单、舒服,评论里重点关注了卫生状况。这套房子的简介里没有类似夸自己这屋多好多好,或者“西雅图欢迎你”的用力过猛,就是说明白了房东两人 Andy 和 Forest 是做家具设计的,在房间不远处的星巴克烘焙工厂店旁边开有一间家居杂货店,平时会出去旅行的基本信息,然后房间里有哪些设置、住客有哪些权限。因为之前在 Booking 上领略了当地的房价,觉得最后 800 多元的房价是很可以接受的。
事实证明,房东是个老司机,双方的交流很顺利,来去也只有两句话。
“你好,我到西雅图出差。想预订一晚。”
几个小时之后,“听上去不错,谢谢你。”
入住那天上午,我收到了 Andy 发在 Airbnb 站内信箱里的留言。里面包括:房间地址(还写明了它所在的路口)、花园门密码、房间正门密码、后门密码、Wifi 密码,并提醒了紧锁房门之类的注意事项。房东还关照,如果想知道当地哪里好玩,欢迎发信息询问他。
当我出发要入住这个房源时,我发现我略迷路了:一个岔路口有 4 栋房子,不知道哪个是我要去的屋子。Andy 平时不住在这里,那天他特地来看看,正好撞见了在岔路口懵逼然后头像即真人的我。Checkin 后,我稍微问了他一些关于 Capitol Hill 的情况,就像网上一些帖子里写的那样,这个小山包有着跟市中心完全不一样的氛围。涂鸦、彩虹旗、文身店、精品小店、夜生活在这个片区太常见了。
第二天一早我又出去遛弯了。美国精品咖啡界头牌 Stumptown 在西雅图有 2 家店,都在 Captiol Hill,离我的 Airbnb 步行时间也在 20 分钟上下。我找了一条能路过花园的路,空气很好,人也很少,过夜生活的人们大多没起床,只有少数出来遛狗的。
有一个小插曲是,最后一天我因为忘算时差的问题少订了一天移动 wifi,叫 Uber 的场景显得有点惊悚。好在 Airbnb 的 wifi 覆盖率感人,一直延展到了花园门外,准确的地方和顺畅的 wifi 把我送上了一辆女儿在纽约大学读电影的师傅的车。等到了机场重新接上 wifi 后,我给 Andy 发去了站内信告诉他我 checkout 了。
如果要说有什么遗憾的话,我后来听住在西雅图的朋友说,因为这里四周都环绕着雪山,大多数西雅图本地人都会在周末去爬山。这多少也解释了 Patagonia 这样的小众高端登山品牌会在西雅图开起沿街门面。如果再待几天的话,我可能会想找一个周末玩户外的房主,当然这不能定向搜索,只是碰运气了。
旅行地点:美国西雅图
旅行时间:2016 年 3 月
每晚价格:800 多元
选择 Airbnb 的理由: 便宜,围观了它好久了也想体验一下。
选择房源时候参考的因素: 地段、价格、房内设施。我觉得这三个是平行的。
下次去旅行,还会选择 Airbnb 吗:会。
房东太太是我的校友,可惜我离开后才知道
文/徐婧艾
我在波多黎各的旅游淡季去了那里,夏天,有一些炎热,但不至于难受。
波多黎各是美属领地,以生产蔗糖、咖啡和烟草为名,还有烈性酒,烈酒生产商 Bacardi 在波多黎各就有一个庞大的工厂,那也是一个对外参观的旅游目的地。
通常,很少有人会漂洋过海专门到这个位于加勒比海和北大西洋之间的岛国旅行,我在行程中碰到的大部分游客都是美国人或者从美国顺带到了那儿。如果从纽约出发,4 小时的飞机就可以到达波多黎各。
美国的城市人喜欢来这儿度假,除了地理位置接近,还因为这里有无数迷人的海滩,另外,它还有三片荧光湖——对,就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那种撩一下湖面,湖水就会泛出蓝光的神奇景观。天黑的时候,你可以随着当地的荧光湖旅行团划着小船到达湖心,躺在 Kayak 上的时候天上是明亮的星星,身下是泛着光的湖。
波多黎各有“美国人的后花园”的类似称呼。我在这里的旅行感受与 Airbnb 经历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房东们都说着流利的英语(西班牙语和英语是官方语言,但一些年长的人可能不懂英语),其中有一位房东还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从美国退休以后,到波多黎各的 Vieques 海岛定居,买了一套两层楼带小花园的房子(小花园里搭建了一个临时的小木屋,也供 Airbnb 出租)。
Vieques 这个房东做着全职的 Airbnb 生意,他还给他的房子起了一个名字“Coco Loco”。Vieques 其实没有什么传统意义上的景点,此前说的荧光湖是其中一个,而我找的这个房源附近以酒吧街出名,步行 10 分钟的地方有一大片水域,远方可以看到白色的帆船,街边呢,有自由的马匹和驴在行走。如果你要去那儿,可要注意道路了,动物的排泄物在这里并不少见。
二楼的露台有两个吊床,房东对此很得意。“你们试试啊,”我刚踏上二楼,他就对着我和两名同伴说。
有些可惜的是,我在行程结束后给房东评价时才发现,他的账号是以他的太太名义注册的,而她的太太是我的校友。早知道这一点,也许可以和他们有更多的话题。
总体来说,我和同伴的旅行计划非常完备,在出行之前至少两个多月就确定了所有的住宿,房源比较充足。我当时几乎没有考虑酒店,现在回想起来主要原因是——既然都到了当地,为什么不住当地人的家,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呢?同时,因为有当地朋友陪伴(他不与我们同住)且他会开车和我们一起玩儿,我在挑选房源时并不太在意交通问题,相对而言,治安、环境(主要看图片是否貌美整洁)和价格是我判断房源的三个因素。
我很在意过往住客的评价,他们对于房间卫生程度和房东友好度的评价最关键——我可不想遇上邋遢的环境和坏脾气的人,这是旅行中最忌讳的东西了。
除了 Vieques 海岛,我还在波多黎各的另两个城区预定了 Airbnb,预定全程中,房东的回复速度都很快,有问必答。插曲出现在付款后、到达前的 48 小时内,我在圣胡安老城区的 Airbnb 房东突然与我失去联系——我需要与她确认如何取得钥匙,此前,这位房东称会在到达前两天内告诉我密码锁的密码。
情急之下我联系了 Airbnb。在大约几个小时内,署名是旧金山办公室的一名员工回复了我的邮件,她让我放心,称已经在试图联系房东。如果他们也联系不上,怎么也会保准我在到达波多黎各之后有安身之所。这让我觉得挺安心。不过回头想想,如果选择了酒店,也许连这样的插曲也不会发生。
后来我又去了庞塞,位于波多黎各的西南面,这是除了圣胡安外这个国家人口最多的地区。
庞塞的 Airbnb 房东是一个胖乎乎的波多黎各大叔,他和自己的妻子、一条狗住在这个两层楼的房子里,对于这栋房子的描述是“虽然位于一个不算富有也没有名气的郊区,但这里很安宁”。我觉得他挺坦诚。
房东住在一楼,整个二楼全供 Airbnb 出租,大概可以容纳 5 至 6 人,房子结构比较特别,厨房、卫生间、客厅和卧房一览无余,没有什么隔墙,只有一个小小的房间是独立空间,不过灯光灰暗、看着像是储物间改造的,对于需要私密性的租客来说并不是特别好的选择。
各种蛛丝马迹让我觉得,这是一户家庭条件非常不错的房东。我的波多黎各朋友告诉我,大部分当地家庭并不富裕,即便是在大夏天,人们也会节省着尽量不开空调。但这户房东的二层里至少有 3 部空调,在我们还没有入住时,冷气就已经打开。出门后,我发现这个房子的房缘上还装着两部摄像头,在安全性上让我感到妥帖、放心。
可能因为波多黎各的游客大多以家庭、多人亲友度假居多、度假时间长,我发现这里的大部分 Airbnb 都配备了相对完整的厨房设施,不过我并没有使用这些。
波多黎各的经济状况并不好,能够有闲置且环境体面的房屋资源出租的人,大多经济状况不会太差。当地家庭的年收入中位数在 2 万美元不到(大概 13 万人民币),而旅游目的地城区的每晚平均单价(1 至 2 人居住)是 150 美元。鉴于这是个旅游国家,住宿需求旺盛,这样的收费其实能为当地有房之人带来不菲的收入。
对了,还记得我说的 Vieques 的经历吗?起先我预定的其实是一个小小的双人间,环境比较逼仄。到达后,房东建议我们私下多交 20 美金,可以换得另一个大一些的、带有独立客厅的房间,我们觉得挺好,就这么做了。
最后有一个小插曲。我起先到达圣胡安 Airbnb 时敲错了房门,打开门的是一位不会说英文的老先生,在他的西班牙语及各种比划中我才意识到我找错了房门,他似乎也知道我为何出现在这栋楼里,也许此前也见过不少租客了。他的态度不算太友好,我不知道是不是他觉得自己安静的居住环境被侵犯了。
对了,既然说到圣胡安,那么容我多说一句,如果你也去到哪里,请找到一家名叫“Senor Paleta”的冰棍店,那里有我觉得最好吃的手工冰棍,芒果味儿的。
大多数情况下,房东并没有太大的兴致跟你交流,当然他们还是友好的。大概是因为这是个旅游国家,房东见过了太多游客,他们也就没有什么好奇心了。
旅行地点:波多黎各
旅行时间:2015 年 7 月
每晚单价:950 元/两人(圣胡安老城区)、500 元/三人(庞塞)、700 元/两人(Vieques)
选择 Airbnb 的理由:朋友推荐、想了解风土人情。
选择房源时候参考的因素:治安、环境、价格。
下次去波多黎各,还会选择 Airbnb 吗:不一定,想体验一下那里的酒店。
我对房东的头像有了偏见,那些有趣的叫我不安
文/孙今泾
我在一年天气最好的时候去的北欧,6 月,仲夏节前后,去了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哥本哈根。不冷,所以对取暖设备没有发言权。一路上,我联系了 14 个 Airbnb 的房东,最后住了三家。
去斯德哥尔摩的途中,我父亲在那儿的一个朋友联系上了我,建议我不要冒 Airbnb 的险,他认为,难民增多,北欧没有过去那么安全了,Airbnb 不是个好选择。我后来去了父亲朋友安排的住所。在此以前,我和 4 个 Airbnb 房东谈崩了,其中一个说自己临时有朋友来住,一个说我必须小心行事,不要向旁人提及自己是来住 Airbnb 的,一个打算出差,交接不顺,还有一个,说他家门口的电车正在修理中。
父亲朋友安排的住处在斯德哥尔摩的东南角,一个老乡和一个瑞典人组建的家庭,独栋的别墅,离森林和湖也很近,算是一个中等的富人区。这个五六十岁的瑞典先生不会说英文,我们很少交流,有一回,电视正在直播美国同性酒吧的枪击案,他示意我去看。大多数时候,他都在看欧洲杯。
这五天不算严格意义上的 Airbnb,和我之后的两周相比,这两位主人过于好客,他们每晚准备丰盛的晚餐,并带我一起去森林湖边骑行。我差点以为,Airbnb 都是如此。
等我飞到赫尔辛基时,我已经在 Airbnb 上订好了房间。我看中房间的摆设,干净,有不错的品味。我还看中了房东是个设计师,我打算和她聊聊芬兰的设计行业。这是我第一次成功预订 Aribnb,我没花几分钟就决定了。
赫尔辛基比我想象的要更陡峭一些,我住的这片区域 Kallio 上上下下全是台阶和斜坡。丹麦人厉害,能骑着 cargo bike 几个来回,我拎着大号的行李箱,赶上赫尔辛基难得的大风大雨,感到绝望。不怪房东,她写明了在山腰,并给出了一条路线是不需要爬山的,但“不需要”大概应该理解为“不非常需要”。
这种事会让人觉得劳累,还包括,这栋公寓楼没有电梯。不过,对我来说,并不会彻底毁掉我对这地方的兴趣。房间的摆设果然和图片里显示的一样漂亮,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她去过南美,并且很喜欢那儿。后来我知道,这一块是赫尔辛基年轻人、嬉皮士聚集地,从住的地方出去,往左边走是个越南餐厅和 live 的演出地,另一边是湖边,也有餐厅和爵士表演的地方。房东留了张地图,标注出了她觉得附近不错的地方。
房东帮我把行李拎上三楼之后,简单介绍了如何使用厨房、餐具,抱歉地指着窗外的白色网洞说,公寓正在重修,不吵,但打开窗户可能不够安全。说完,她把钥匙交付给我,就再也没有出现了。
如果我知道房东并不和我住在一起,我对这间房的兴趣会大大降低。我已经说了,我本来还打算和她聊聊芬兰的设计的,更何况我的另一个采访对象就在距离这里 10 分钟步行处,这一片是创意旺区。当然,Airbnb 并没有告诉我这一点,只不过是碰巧发现了而已。他们本来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我开始发现,我对房东的头像有了偏见,和日常生活中结识的人相反,头像颇为有趣的人反倒让我有点不安,我倾向于笑容温和的正面照肩上照,位置越端正越好,光线越充足越好。尽量不要戴墨镜,也不要用夸张的滤镜。
鬼使神差地,我在哥本哈根选择了一个没有房东头像的房间,用户的头像是个房间照片,房东提醒说,家里有个小孩儿,可能有点儿吵,但大部分人评价说,这个带着孩子的妈妈人很好,很好客。
大概就是这点打动了我。准确地说,这个被称为哥本哈根的住处并不在哥本哈根市区,而是在偏西北方向一个叫腓特烈斯贝的地方。和赫尔辛基一样,这里每户人家的名字都被写在房门上或者公寓门口,但他们未必会在 Airbnb 上留真名或全名。
房间在一楼,对着路,客厅改造的,两面大的玻璃窗没有窗帘,其中的一面被一条毛巾毯部分遮挡了起来,北欧的夏天天暗得晚,常常到了晚上10 点多,天色刚刚暗下,遛狗的人都已回家,我在空旷的“客厅”里工作会感到一点不安。我会在这里住五天,并不打算续订了。
房东是个单亲妈妈,没有工作,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和一个婴儿睡在隔壁的小房间。她担心的婴儿啼哭声并没有影响到我,因为他们一早就睡下了。妈妈很友好,但她的英文并没有想象中好,她礼貌地沟通,在询问是否可以使用餐具时我被告知,冰箱里的所有东西都能吃——“这些都包含在房费里的,”她说。
但有两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在此前没有注意到,这间外面看起来还算体面的房子,在内部设施上有很多的不合理之处。厨房和洗手间散发着一些不那么令人舒适的气味,没有吹风机,没有洗衣机。尽管这里气候干燥,但还是很难保证头发在睡前被吹干,在第二天,我询问是否可以提供吹风机时,房东说她可以问朋友借,但最后并没有成功,她指着她的编辫说,他们通常不会每天洗头。几天后,我询问是否有地方可以洗衣服时,她说可以去登记排队,不过没多久,她就很抱歉地回复我说,这栋楼里的人都在排队,直到我走,都没有空出来的时间段了。她的英文不好,这让她看起来更不好意思。
我一直和房东使用 Airbnb 联系,这是个还挺方便的联络方式,房东几乎都能第一时间回复。比方说,有时候你回去得晚,会需要房东给你留门。
总的来说,这个地方还是方便的,出门没走多久就有个大型超市,那里可以买到足够便宜好吃的半成品食物。我可以使用房东的微波炉把它们煮熟,就算我对餐具的卫生条件存疑。有时候,我对于我一人住一个那么大的房间,而他们一家三口挤在一个小房间里还有些抱歉。这大概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但我始终认为,这个价钱提供的服务应该比这要更好些。我没有在 Airbnb 上评价房东,觉得怎么说都不合适。
最后一晚,我决定把预算控制到最低,我只是和房东确认了有电吹风,就决定搬过去。一切都很顺利。在操作流程上,Airbnb 没出过什么问题。
我得说,房间的家具实在是很棒,楼层光线都很好,社区干净安静。房东挺冷淡的,她简单介绍了两句,就出门了。不过这没关系,我终于可以清洗几天累积下来的衣服,宜家的洗衣机还真是不太好用,但没人指导我。
小区离地铁很近,大概就两三分钟的步行路程,一晚上 200 丹麦克朗(差不多也就 200 人民币)不到的住宿费归咎于这一片的周围几乎找不到吃的。唯一的一家日式餐厅在夏天关门了,超市也小得很。我还错把牛奶买成了酸奶。
我把酸奶留给了房东,她礼貌地接受了。但很可能,我一出门,房东就顺手把它扔了。我有时候觉得,就和住酒店差不多。对,那种便宜点的酒店。
旅行地点:瑞典斯德哥尔摩、丹麦哥本哈根、芬兰赫尔辛基
旅行时间:2016 年 6 月
每晚价格:500 元(哥本哈根/菲特烈堡)、470 元(赫尔辛基)、176 元(哥本哈根)
选择 Airbnb 的理由:预算低,同时想认识人,也许可以采访。
选择房源时候参考的因素:每次预订时都有变化,包括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和房东的照片、沟通的顺畅度。
下次去这些目的地,还会选择 Airbnb 吗:没有预算还是会选,预算高的话,可能就不选了。有朋友在,也倾向和朋友同住。
说起来不太好,但有种窥探了别人隐私的快感
文/李会娜
去年决定国庆期间去法国南部旅行后,我便提出了用 Airbnb 解决住宿的提议,我的私心是:作为一个生活方式媒体,有机会就该去体验下这种所谓的生活方式,同行小伙伴们热烈响应我,是因为都觉得便宜,当然,这也是我提议的最重要的原因。欧洲酒店贵,是出了名的。
因为 4 月就买好了机票,再加上害怕国庆期间不好预订,所以 5 月底就开始预定了。我们 6 人同行,基本上选择那些整栋出租,3 室、不和房东一起的。位置方面,不考虑偏僻的,基本上哪个位置优越,或者有地方特色(比如老城区,或者距离海边很近,最好晚上也能出来溜达下),就选那个。大致看了下,基本上每晚的价格在 1200 至 1500 元之间,人均下来,跟住国内快捷酒店差不多吧。
不过因为是第一次预订,也没怎么去分辨地理位置是否优越,最后基本上是从用户评论里面来解决的,比如出现“位置很赞”这种字眼。房子图片对于做出决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种风格清新的、有点小情调的、或者一眼看上去特别有度假感觉的,就会很有预订的冲动,但后来会发现,其实好多看上去都差不多。于是最后就变成了“哎呀,不高兴看了,就这个吧。”
尼斯和爱维尼翁这两个地方的 Airbnb 是同行的朋友负责预订的。马赛的 Airbnb 是我定的,以下我所说的也都是有关这个房子的体验,而作为我们的最后一站,这也是让所有人最惊喜的一个。
我差不多在提交订单半个小时后,就收到了房东发来的 Airbnb 站内信,之后我们所有的交流都是通过这个。他问我是商务旅行,还是休闲度假,都是和谁一起住的。预订前朋友提醒我,最好说明同行的没有小孩,因为她此前预定时遭到了拒绝,猜测是因为写的“girls”引起房东误解为了小孩。虽然并不确定是否如此,但我还是标注了没有小孩,房东也很快有了确认。
我们最后真正到了这个地方才发现,位置真的很赞,感觉运气不错。但还是建议根据 Airbnb 上标注的地理位置,在 Google 地图上做个比照,基本上会心里比较有数。
我预订的是 3 晚,加上清洁费用,因为有 300 元的优惠券,最终价格是 3409 元。
入住的前一天,房东站内信询问我将何时到达,因为他要工作所以会让朋友送来钥匙。我回复了时间,因为我们是自驾,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在快要抵达的时候又询问房东是否有车库或者附近有免费停车的地方。
房东很友好,回复说你应该提前告诉我是开车来的,有车库的。不过可能无法按照约定时间到,因为他的朋友要返回取车库钥匙。我们对有车库这个消息当时是喜出望外的,不仅觉得晚上玩到多晚都可以,还可以省一笔钱,法国停车费还是挺贵的,车位也难找。所以我在站内信里面说可以等他朋友,没关系。
后来发现那个位置真的很不错,哦,可能大概相当于上海的衡山路,步行到商业区和马赛最有名的港口在 15 分钟左右,房子后面是一所中学。周围有一些咖啡馆和酒吧。房子外墙有种复古的感觉,楼梯也是半月型旋转样式,没有电梯。反正就觉得可能是还算有钱人住的地方。
我们大概等待了 15 分钟左右,他的朋友 Jean 就到了,和我们一直 say sorry。我们沿着旋转楼梯,拖着行李一直走的时候,内心还有点小埋怨。但当 Jean 打开门时候,我们所有人都只剩下“哇塞”了。就是那种豪华度假房的感觉吧。
因为是在 6 层的顶层,这也是个超大平层,设计上用了大面积的落地窗,当时阳光刚好照进来,感觉超级赞。露台也非常大,有 BBQ 的工具。我们完全没法掩饰对这个房子的喜欢, Jean 和我们简单说了下各种东西的使用,包括 wifi 和密码,但它们其实都被房东很规整地放在了靠近门口桌子上的一个木质框里面,有洗衣机、厨房烤箱、洗碗机等使用细则,还有当地的地图,包括可以去游玩的地方推荐,以及餐厅推荐等。
Jean 还问了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得知上海后告诉我们房东也经常会去上海出差,她还和我们推荐了几个可以吃早餐的地方,因为我们说晚上要做中餐,她之后还带我们去了离得最近的家乐福。之后我们就再也没见过 Jean,或者房东本人了。
这间房的书房和餐厅都是开放式的,所以客厅的感觉很大。另外值得说的是,我觉得房东品味很不错,房间里面有很多看上去比较有艺术感的摆件,家具看上去也很考究。各个地方的照片让我和同伴开始猜测他是不是个摄影师、或者做艺术的,或者是做创意的。
我们甚至还对着几张照片猜测是不是房东的少年时代。总之有品位这件事让我更想去了解房东,甚至会更期待和他见面, 因为从他发布在 Airbnb 上的头像照片来看,实在不像一个很有生活品位的人。所以最后也没能见到房东,让我感到有点小失望。
这个房子最让我感到惊喜的,还因为它是我们所定的 3 个 Airbnb 中唯一有两个洗浴间,并且还单独有一个马桶间的(但这种信息一般不会在 Airbnb 上标注出来)。人多的话,你会懂得它的重要性的。
我猜测房东本人可能会住这个房子,我并未向房东证实是否全部拿来出租的。因为有一面墙的衣柜里面挂满了衣服。说起来不太好,这让我觉得似乎有窥探别人隐私的快感。
餐厅里有酱油、辣椒油这类中式调味酱。好感度又加 1,猜测是有过不少来自中国的住客。
如果下次有朋友到马赛,我会强烈推荐这套 Airbnb。大概是因为运气实在太好了,整个过程都没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对了,离开时候,要做的就是把钥匙留在房间里,关上门。
旅行地点:法国马赛
旅行时间:2015 年 10 月
每晚价格:1100 元(六人)
选择 Airbnb 的理由:价格;“种草”了很久,想体验一下。
选择房源时候参考的因素:位置和格调。
下次去马赛,还会选择 Airbnb 吗:会。
如果你也准备使用 Airbnb……
除非你不介意临行前措手不及、支付(因时间临近、供需关系改变而带来的)溢价、面对更少的可选房源,否则请尽早确定房源,越早越好。
砍租金这件事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基本靠运气。
和弄清楚钥匙在哪儿一样重要的,是得先知道房子在哪儿。出于某些原因,一些房东只会预先告知房子所在的十字路口,当你到了现场你就知道这件事儿有多头大。
除了告诉你房子长什么样,谷歌街景还能让你知道周边环境如何、购置超市物品是否便利——后者比想象中重要。所以,最好在预定房子之前就确定好。
如果你的行程可能会改变,那么最好预定退房政策宽松的房源。Airbnb 的退房政策有 5 种,这关系到退房后你能拿回多少钱。
房东的人品很重要。你有各种方式找到答案。
虽然大多数地方都会提供洗浴用品,但还是建议带好牙膏牙刷。
对声音敏感的记得确认房源是否靠近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
不是所有的房东都热情好客。
也有房东过于热情好客。如果抗拒社交或需要清静,最好不与房东同住。你知道,有时候你只是习惯性“面瘫”,但别人可能认为这是“不尊重”而予以“差评”。
看清楚入住房间的类型:是否是地下室、是否与多人合租。如果你在意隐私,最好确认房间是否有单独门锁。
如果是自驾,尽早确认是否有停车位、是否收费。
最好在离开前与房东确认房屋内无损坏,以免离开后被节外生枝。
如果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旅行,不推荐。
最后,不用太过紧张。信任是种美德,大多数人还是有的。
祝你的下一次旅途愉快!
题图来自 BlogSpot、Airbnb、Home-design.com
2016,中国传媒大学,那些从动画系毕业的年轻人
那些看起来快意恩仇的自由职业者,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