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想要如何评价你自己,又打算如何描述这个存在?

2017-09-09 Carlin Flora 好奇心日报


有人将人类看成行走世间的独立个体,丝毫不受环境和周围人的干扰。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错误想法。

卡琳·弗洛拉(Carlin Flora)是一名记者,此前曾在《今日心理学》杂志(Psychology Today)担任特刊编辑。她曾在《发现》杂志(Discover)和《科学美国人Mind分刊》(Scientific American Mind)等媒体发表文章。2013 年,她出版了新书《朋友的影响》(Friendfluence)。

本文由 AEON 授权《好奇心日报》发布,你可以在 Twitter 上关注他们。

伊内兹有着卷曲的金发和细长的四肢,在华美服饰的映衬下,她更显得妖娆妩媚。可即便如此,你还是能从她稍微突出的蓝色眼睛中看出她缺乏自爱。在她的眼睛里,一种虚假的情绪隐隐闪烁。伊内兹喜欢盲目模仿那些有男朋友的女生。一些奉承者在背后说了很多她的闲话。根据时下流行的好莱坞电影情节和她表露出的狡猾巧妙的气质,我们不免觉得这些猜想可能不太理性,甚至有些下流。但是,你又不能否认类似的流言总是粗俗且充满夸张的戏剧元素。伊内兹根本不关心这些问题的答案,因此她更喜欢用严肃的语气问候:“你好吗?”这样的情况至少发生了六次。她经常被自己慷慨大方的想法弄得精疲力竭,不过真正导致她身心俱疲的却是自己什么也没有付出的负罪感。

这段有趣的文字出自爱德华·圣奥宾(Edward St Aubyn)的小说《最后》(At Last),描写了伊内兹的外表、社会地位、心理和行为。就描写一个人而言,很难有人能比圣奥宾做的更好。而在日常会话或者约会网站上,人们也绝不可能给对方留下比圣奥宾笔下人物更好的第一印象。即便如此,任何特定读者在阅读时都会将自己理解、记忆和世界观强加于伊内兹身上。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伊内兹。同时,她又是象征自己所处社会环境最差情况的标志——讽刺有些人喜欢模仿冒充的性格。

虽然通常情况下的我们没有圣奥宾那样出众的描写天赋,但我们还是时常描述我们自己和他人。有时候这样做的风险很低,比如闲聊时;有时候这样做的风险很高,比如给一个前来找工作的应聘者下结论或者为朋友介绍对象时。

作家们追求的是情绪颗粒度(emotional granularity,指将情绪进行精准细分描述和感知的能力,高情绪颗粒度意味着能够更精确地体会这个世界的质感以及内心细微的变化与涌动——译者注)、重要的细节和恰当的隐喻。社会学家和人格心理学家则发明出类似“大五类人格测试”(Big Five)这样确定个体人格特征的分类工具。

在“大五类人格测试”中,研究人员将对受试者的外向性、情绪不稳定性、亲和性、开放性和严谨性进行测试。如果我给你描述的是一个“来自美国中西部地区的中年亚洲人,样貌不错,性格外向,和蔼可亲,情绪不太稳定,思想开放”,你根本想象不出她真正的样子。你脑海中有的仅仅是模糊的框架式印象罢了。

图片来自 Wikimedia Commons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和行为怪癖,而我们的气质性格中至少有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甚至来说,我们的行为特征和日常习惯也是生下来就确定好的。但随着时间流逝和环境变迁,所有这些特征都会发生改变。

如果有一天怪癖不再是怪癖,我们便会改正自己的行为。我们将自己的性格特征“封存”在自己结实独特的躯体之内,坚信自己的性格一定经过充分改造定型,将会始终保持一致。然而,性格却并不是这样。从流行心理学图书作者、商学院教授到占星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评估他人的办法。如果我们真的能评估他人,难道现在不应该存在一种非常流行的评估手段吗?

实际上,最近有两个打破陈规的研究表明,人格特征会渐渐发生改变,而且经历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天翻地覆一般的变化。当人们接受治疗性干预之后,人格特征的改变速度会相当快。

一百万个细小的人为因素——语调、鞋子的品牌、微笑的频率——才能构成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特征。我们很难将其拆开从而一个个详细审视,也很难确定的将其描述出来。如果一个人身上有多种特征,甚至是特征数量多到趋近于无穷,我们应该如何形容这种无穷?对于理论数学家而言,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问题。但在与数学截然不同的性格科学领域,大部分情况下,人们更相信感觉而不是精度。

图片来自 PxHere


作家是最能捕捉到这种不断变化状态的群体,他们在描写角色时有着自己的固定步骤。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在不经意间描述他人。只不过我们没有注意到,其实我们自己也有一套描述别人的固定步骤。

我们想让听众喜欢自己描述的这个人吗?想让听众在这个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想让这个人与我们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我们的优点?我们身边的人不断改变,而我们的目的和意图有人处于变化之中。有时候,想要实现自己社交目标的先决条件便是假装其他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征。

与他人相识后,我们脑海中会出现大量感觉和印象。这些感觉和印象就好像混乱的马赛克一样,在我们的思维中慢慢组装聚合,形成整体。玛丽·盖茨基尔(Mary Gaitskill)在她的小说《母马》(The Mare)中形象的描述了这个过程。《母马》的主人公叫瓦尔维特(Velvet)的姑娘,生活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她与来自纽约州北部的中年女性金洁尔(Ginger)以及家里附近马厩里的马匹关系很好。金洁尔这样形容瓦尔维特的母亲艾丽西亚(Alicia):

我花了一分钟才意识到,她之所以让人感觉到体内充满力量,原因不是发达的肌肉和高大的身材。真正的根源在于她的性格:她体内好像有一个大水箱一样,能装得下一切。

后来,金洁尔遇到了一个名叫贝弗莉(Beverly)的驯马师:

她的眼神单纯,但却流露出猩猩一般的狂野、侵略性和狡猾。她目光如炬,你很难通过她的眼睛直视她的内心。她言语上客气礼貌,但脸上却带着青年人那种不屑和嫌弃的表情。她看上去像是那种能把孩子引向歧途的家伙。

这些外观描写是读者了解人物内心的“入口”。不过,我们更多能了解的是金洁尔的内心。也许她认为自己给出的是关于他人性格的描述。但实际上,这都是她本能直觉的体现。直觉与她的心理状态混合在一起,进而塑造出他人在她眼中的形象。通过看待这两名女性的方式,我们能发现金洁尔对危险有着敏锐的感知。艾丽西亚和贝弗莉后续的行为会告诉我们金洁尔的直觉是否准确。小说作家们都明白一个道理:相比于描写一系列性格特征而言,刻画笔下人物的行为才是揭示他们内心世界的最好手段。

缺乏环境的烘托,人物性格就无法得到充分表现。作家们了解这一点,因此他们通常不是直接透露某人的“真相”,而是让角色对自己的评价与他人对角色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为了达到最好的喜剧效果,圣奥宾为读者展现了伊内兹的自我概念有多“脱节”。

在这个领域中,小说作家比外行有优势:精明的旁观者能够从人物角色的自我评价和行为举止之间找到差异。不过,无所不能的小说作家无需为读者将整个拼图都拼全:他塑造了笔下的角色,也了解这个人物。同样,如果能摒弃附着在一个人身上的刻板印象(比如一个人是来自德州的年轻工人阶级)而给他全新的评价和判断,我们就可以纠正自己心中的刻板印象。这种对比让我们知道,认定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始终如一是一件荒谬可笑的事情。与真正的战争英雄相比,自负自夸且喜欢舞弄枪支的德州人就显得不那么勇敢无畏了。

在阿德尔·瓦尔德曼(Adelle Waldman)小说《纳撒尼尔的爱情故事》(The Love Affairs of Nathaniel P)开头,书中角色纳特(Nate)前去前女友埃莉萨(Elisa)的公寓参加宴会:

每次纳特看到她时,埃莉萨的美貌都让他心头一震。好像在那一瞬间,因为分手而引发的受折磨情绪迸发而出,进而扭曲了纳特脑海中关于埃莉萨真实样貌的记忆。在纳特记忆,埃莉萨是一个卑鄙可怜的生物。可是当她打开门时,纳特竟然看到了一个生机满满、健健康康的美丽女子。

然而几分钟后,埃莉萨又开始发牢骚。此时,纳特回想起了她被宠坏的性格和暴躁的臭脾气:

她的美貌变成一种刺激,一种卡利普索风格(Calypso,海中女神,荷马所著《奥德赛》中人物——译者注)的诱惑。因为这种美丽,他又一次深陷其中。除此之外,当他用叉子轻轻拨动面前的鸡肉时,纳特注意到埃莉萨鼻子上的毛孔和前额上的粉刺。粉刺就长在埃莉萨的发际线旁边。这都是细小的瑕疵,对大多数人而言,在女士身上发现类似的问题都是不绅士的作为。但对埃莉萨而言,我们似乎应该用奥林匹克标准的完美容颜来评判衡量她的美丽。如此一来,鼻子上的毛孔和前额上的粉刺这样的缺陷就成了评判她的证据,使得纳特对她的印象打了折扣。当然,这是不合理的想法。

埃莉萨形象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她人物性格与外在特征之间的联系上,更体现在两者的变化过程中。浪漫多情的纷扰纠葛决定了我们如何感知他人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看着一个人在不同人群面前改变的过程能为我们提供很多有趣的信息。如果你看不到一个人与他人频繁的互动过程,那你只能凭借自己的理解和印象对他进行“评价”和“描述”。这时候,你评价和描述的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他。

在描写角色特征的过程中,小说作家慢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同时渐渐将自己的想法展现在读者面前。瓦尔德曼的文字告诉读者纳特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知道自己对于埃莉萨缺点的批评太过小气且荒谬无理,但又能用微妙精致的理由解释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正因如此,纳特在小说后面才做出了脱离自我意识的举动。对那个被他随意虐待女性而言,沮丧和挫败来的更加凶猛。盲点让我们了解一切,而每个人身上都有盲点。

我们都有猜测他人如何对待我们和看待我们的想法。有时候,我们甚至还会不理性的想要知道他人的行为习惯。这种想法和欲望使我们拼命的想要给他人确定固定的性格,全然忽视一切能证明人类性格其实是不断改变的证据。我们想要一劳永逸的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把所有人都安排到正确的位置上。这就好比把玩具整整齐齐的放在玩具屋里制定的位置一样。放好之后,我们便可以高枕无忧的尽享一切。

大量流行心理学和商业类的励志书籍为我们提供了用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测试以及定制式原稿。各大公司招聘员工时也依旧会用早就被证明根本不能预测个体未来表现的性 46 33551 46 15535 0 0 2674 0 0:00:12 0:00:05 0:00:07 2968测试考察候选人。的确,利用我们想要控制复杂社交世界欲望的做法是不合理的。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描述虽然不具有决定性作用,但这种框架式概念却能揭示我们自己和所关心之人内心的行为和思考模式。其实,我们的行为和思考模式非常有趣。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在《权力的游戏》中对应哪个角色,这只是一种自然的本性罢了。

分析自我和他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消遣活动。有时候,这是一个残忍而使人痛苦的过程。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分析自我和他人还是轻松愉快的。但是,流言蜚语会慢慢进化成一种复杂的生存机制。性格分析是我们认识他人的重要环节,但它的深层目的绝不是让我们对他人产生一成不变的印象。相反,性格分析能帮我们理解不断变化的常规情况,为我们的群体增添生机和活力。评价描述他人时,我们其实就是将自己与他人绑定在一起,形成联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估算出别人如何理解感知我们在未来的一举一动。每个人都在其他人身上做着测试,利用的对象包括共同朋友、泛泛之交、杰出人物和社会名流。如果我们都能认识到人的性格特征处于不断变化状态,那就会将八卦流言的重要性过度复杂化。

社会科学领域的数据资料显示,大约五十多年里,人格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描述个体特征使用的都是相同的模型和词汇。在这些模型中,研究人员可以将你划分到“高”、“中”、“低”三个等级之中的任何一个,也可以用“大五类人格测试”的任何一个维度对你进行评价。最终,你会被划入一个子类型之中,比如“活泼型人格”或者“风险回避型人格”。适用这套体系的问题在于,人们并不符合评价体系描述的维度,通常也不符合极端条件的定义。各种倾向虽然真实,但却不像逆倾向那样具有揭示意义:一个朋友性格外向,但与同事在一起时却少言寡语;一个女儿在学校时平易近人,但在家却脾气暴躁。

图片来自 剧照


很多心理学家一直认为人的性格在童年形成,此后便保持恒定不变的状态。但是,一些新的研究对这个理念提出质疑。今年一月,《心理学简报》杂志(Psychological Bulletin)发表了一篇元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人的神经质现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更令人惊奇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几个月的心理治疗便能大幅度减轻一个人身上的神经质现象,效果大致是神经质患者四十年生活磨砺的一半。另一个发表在《心理学和衰老》(Psychology and Aging)的研究则首次比较了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性格。他们在测试对象青少年时评估了其性格特征,又在六十三年后再次对其进行评估。虽然他们使用的评估手段与“大五类人格测试”不太一致,但测试对象在 14 岁和 77 岁时的得分表现并不相同。

其他研究表明,城市和地区也有自己的性格特征(是的,加州就是懒散型性格)。这可以从两个层面帮助我们了解当地居民:要么是生存环境对他们产生影响,要么是他们因为自己的个性而选择了具有特定性格的城市和地区。

一个人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也不会断对他产生影响。看看证据充分的“社会传染”(social contagion)效应就知道了。根据社会传染效应,我们身边的人会影响我们的习惯、价值观和情绪。有人将人类看成行走世间的独立个体,丝毫不受环境和周围人的干扰。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错误想法,而我们不能犯这样的错误。

图片来自 YouTube


人格心理领域的科学家发现了很多真相,而一个关于性格的理论似乎符合很多这类真相的描述。在这个理论中,环境因素和生活阶段都能对人的性格产生影响。布莱尔·利特尔(Brian Little)是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他在新书《我、我自己和我们》(Me, Myself, and Us)这本书中刻画了性格的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生物学天性”,包括主要由基因决定的神经生理学特征;第二个方面是“社会学天性”,包括文化和社会对我们行为和思想的影响;第三个方面是“场景特定天性”,它使你成为与众不同的人。

利特尔所说的“个人计划”其实就是我们在任何特定时间所要实现的目标、梦想或者需要面对的压力环境。“自由性格”与我们的生物学天性背道而驰,但却能帮助我们实现所有的“个人计划”。比如说,和蔼可亲的人在督促配偶过上健康生活时会变得苛刻难缠。如果我们想要评价形容一个人,就需要知道她在特定时间的核心追求和目标。她可能为了实现目标而按照“与个性不符”的方式行事,而不是展现自己长期以来对外示人的态度的方法。

如果你既是散文大家又是声名卓著的精神治疗医师,那你应该能够很好的理解性格的概念和局限性。但是,亚当·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在 2014 年接受《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采访时却给出与我们的猜想完全不同的答案:

当人们说“我是这样一类人”的时候,我的心总是一沉。我们有很多公式,能用大概十个公式定义自己的性格、喜欢的东西、喜欢的人等一切。但是,这些公式的描述词语与人们在生活中体验自我的差距非常之大,大到令人觉得荒谬可笑。这就好比画作下面的标题。你以为自己知道这幅画的名字。但是实际上,你还是要仔细看画才能了解它的内容和内涵。

菲利普斯表示,精神分析学应该告诉我们自己因为焦虑而产生的想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渴望有多么强烈。在他看来,“不知周围发生何事但却自我的活下去是一件有可能的事情”。

虽然我们永远不会停下了解他人的步伐,但菲利普斯的看法却给了我们尖锐的提醒:当我们用“目中无人”形容孩子,用“生活贫苦”形容朋友,用“放荡不羁”形容泛泛之交时,我们便阻挠了他们成长和改变机会。同样,我们也限制了他们走出矛盾、打破陈规和即兴发挥的空间。接受性格的不确定性和随时改变性,我们才能更加慷慨大方的接纳他人。同时我们也能说服自己,让自己相信只要想要改变就能达成目标。

翻译 糖醋冰红茶

题图来自《黑天鹅》

动画人皮三说,“我们去对抗一个东西,最后往往变得和那个东西一样丑陋” | 访谈录③


从 1999 年到 2016 年,“红袖添香”如何找到生存之道 ?| 网络文学 20 年②


“1992 年 6 月 9 号来的,25 年了,一直在上海打工、成家” | 房子和我们的生活③



- 关注好奇心研究所,与有气质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