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在龙塘 | 小鹰·感悟
正文共:1700字 预计阅读时间: 5分钟
唐明闽
2018级小鹰,现服务于贵州省龙塘村
正文
《向往的生活》很火,所以我要来蹭一下热度。
在真的下乡之前,《向往的生活》可以说是我对“诗意的栖息”的代表田园生活的全部想象了。房间里是现代化的生活设施,房间外是原汁原味的大自然。
图片源于网络,《向往的生活》剧照
真的下乡之后,我发现,在龙塘还真的是这样。
就连给村子里的小朋友们上诗歌课程,问“你会为了什么写诗?”回答都是“我会为家乡写诗,因为家乡就在大自然中。”
请戳视频感受👇
提到回归田园的生活,总是在我脑海中浮现出“诗意的栖息”几个字。好像自古至今,不管是哪个朝代的田园,总是等同于一个美好的存在。
但使愿无违
衣沾不足惜
夕露沾我衣
道狭草木长
带月荷锄归
晨兴理荒秽
草盛豆苗稀
种豆南山下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三
深秋到来,稻子弯了腰,稻田里的鱼也肥了膘。我幻想着在这遍地金黄的土地上,带着破木吉他,来一场“稻田里的音乐会”。
想象中应该是这样👇
然而我们是现实版的向往的生活,所以音乐会什么的暂时还是幻想着吧。
毕竟现在是农忙时节,收稻打谷捉鱼,人手都不太够用,作为村里的新成员,都是壮劳力,自然是会被邀请去参加这么重要的收获活动的。
现实👇
喜儿哥威威,蹭饭全靠他出卖劳力👇
参加了劳作自然在吃饭的时候就“邀我至田家”“把酒话桑麻”啦(当然绝大多数是沾我喜儿哥的光)。刚刚从稻田里捉起来的鱼,肉里还依稀带着稻香和泥味,转眼就变成了桌上的佳肴。
在这里吃的每一口食物,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
说到佳肴,我就不得不多提一句,那些在村里蹭过的饭。
只是节选而已
粗犷却饱含深情。
虽然不是每一道菜都合胃口,但每一顿饭都吃得非常满足。原来我以为进村会因为饮食不习惯变瘦,没想到在苗家人的热情里为过冬做足了脂肪储备。
我们村的人有多热情呢?
举个栗子吧,有次我和珍姐心血来潮想自己做饭吃,去山坡上溜达了一圈,摘了个冬瓜、南瓜和一些小西红柿,回来打算去买点肉,借用村委的厨房,弄两个小菜就将就一顿。
我们在厨房正拾掇着食材,突然村医阿姨拎了几条鱼来,说看到我们在做饭担心没菜吃,特意送来给我们吃的。
村医阿姨离开不久,又有一位村民(据我所知这位村民在建档立卡贫困户里都算得上重点帮扶对象)拿了一把刚摘的小白菜过来,说这个菜好,拿来给我们吃。
盛情难却。本来打算做两个菜就好的,结果最后翻了两三倍。这样能不长膘嘛??
无图无真相,这就是真相👆
其实给我感受最深的热情还是那次跟着村里的姐姐阿姨们去乌尧村参加芦笙舞比赛。
赛前准备
比赛风姿
中午十二点出发,我以为就下午比赛完了就回村,哪里想到,深夜十二点过了才回到了村里。因为村里的姐姐阿姨们实在太高兴了,比赛拿了第二名,又见到了家在乌尧村许久未曾相见的亲人们。唱歌跳舞少不了,吃饭喝酒更是少不了。芦笙舞比赛倒是在傍晚6点多就结束了,吃饭却一直吃到了11点。
看着像“打架”实则是相互敬酒
在情绪高涨的时候,他们觉得互相敬酒已经不给力,竟然拉成一个圈,你喂我喝酒我喂她喝完酒,她喂他喝酒,把所有人都串联了起来。
在我眼中平时安静的村里的妇女同志们,此刻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她们兴奋地唱着一首又一首的歌,有苗歌有红歌还有儿歌。不管什么歌,只要能抒发此刻内心的激动,歌声就一直没有停歇过。
对客人的热情是礼貌与教养,而对自己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情,则是幸福的源泉。
晴方好,雨亦奇
向往的生活在龙塘
最后,说说自己到村里2个多月的变化吧。
最大变化还是要数记日记这件事吧,以前我从来没有过记日记的习惯,顶多在情感非常充沛亟需抒发的时候在本子上乱写一通。但是来了村里面,感觉每天都在发生新鲜事,好像不记录就错过了一百亿。
可惜我不是普鲁斯特,做不到将似水年华细致地一一呈现。只能择其一二,概略述之。木心说,文字的简短来自于内心的真诚,我十二万分爱你都不如我爱你。
说得如此在理,为了表达我的真诚,我尽可能的用不那么冗长的文字来描述我在龙塘的“向往的生活”。
字短情长,希望这些文字能给你带来温暖。
文章作者:2018小鹰唐明闽
审核校对:耿向顺
(创作不易,赞赏一下吧!别忘了给本号加个星标吧)
··END··
往期精彩回顾:
小鹰计划 是友成基金会发起的青年发展与培养项目,旨在发现和支持具有天下襟怀的青年,沉潜中国乡村,用一年时间,开展社会创新实践,从而超越自我,认识社会,成长为行动力和影响力兼具的领袖型人才。
赞赏、留言、转发、点赞、加星标
都是对我们的支持!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