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州味道|南郊双塔

湖州发布 2023-01-12

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最高的褒奖莫过于“有味道”。中国人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来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有味道”应该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却很享受。能弥留在人们心头间的味道,一定是悄无声息地让我们的舌尖领略到了美好;一定是蕴含着绵绵的爱和深深的情,不时温暖着你;一定是让你充满了无限的想象,从味道的演变到岁月的流转、历史的变迁。


“学习强国”湖州学习平台、湖州发布、湖州晚报、爱湖州联合推出栏目《湖州味道》,通过个人记忆及研究还原城市现场,展现湖州在历史各阶段的风物、风味、风气和风度。除了邀约之外,也欢迎网友投稿,稿酬从优。稿件可发送至963458800@qq.com ,主题请写上“湖州味道”。


湖州味道①|湖州味道②|湖州味道③

湖州味道④|湖州味道⑤|湖州味道⑥

全文4051字,阅读约10分钟

《湖州味道》特邀作者:蔡忍冬

投稿邮箱:963458800@qq.com


“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


杭州西湖与湖州碧浪湖,追溯起来都与北宋父母官苏东坡关系密切。元祐四年(1089),苏轼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领军浙西兼任杭州太守,构筑长堤造福于民,使得北山与南屏山相通,为西湖添加上“苏堤春晓”这淡妆浓抹的点睛之笔。


早在元丰二年(1079),苏轼由徐州知府调任湖州知府,他在短暂的主政时期旧地重游如入桃花源中,其千古佳作《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四首》《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四首》均为遍游吴兴时借景抒情之人生感悟,同时,他还在城南岘山之麓主持浚湖筑堤工程以利渔农,可谓小试牛刀开“浚湖造景”之利济先河。


明宋旭湖州十八景之碧浪湖


碧浪湖又名南湖、玉湖、岘山漾、碧落湖,南面通东苕溪,北面临南城郭。自宋以来就是文臣骚客乘舟到访吴兴的首善之地,也是籍贯湖州的书家画者魂牵梦绕之景,比如苏轼、周密、钱选、赵孟頫、王蒙、刘基、文征明、徐贲、董份、宋旭、吴绮、沈德潜、厉鹗、阮元……他们或泛舟,或赋词,或写照,或题画,闲呼鸥鹭,醉许鱼龙,真乃美景良辰也。


清雍正十三年(1735)中秋之夜,一位杭州文人为躲避正室河东之妇的“家闹”,来到湖州访友散心,好友的撮合他纳了湖州朱姓女子为妾,在碧浪湖畔传为佳话。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号樊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康熙时期的举人,为浙西词派名士。其时,44岁的厉鹗驾舟迎于碧浪湖口,载回17岁的朱满娘而归,为她取名“月上”。他们婚后夫唱妇随情深意笃,惜天妒良缘好运不长,满娘24岁那年因孕后得病为庸医所误诊,沉榻半载后不幸去世,悲痛欲绝的厉鹗一连作12首悼亡诗以寄托哀思。


碧浪湖残雪(王友生1956年)


1932年,作家郁达夫正钟情着杭州美女王映霞,便以厉鹗的湖州姻缘自况,据厉氏所作《悼亡姬十二首(并序)》为素材,编写成历史小说《碧浪湖的秋夜》,刊发于1933年元月的《东方杂志》上,随后,便搬来“最销魂”的杭城自筑“风雨茅庐”安顿下来。


郁达夫十余年前也到过湖州、长兴等地。他趁在杭州养病的机会,又去了浙江图书馆查阅《湖州月刊》杂志等相关资料,概览一番湖州的情形,他历时一月完成《碧浪湖的秋夜》的写作,其中,游船荡漾在碧浪湖月光下的描写极为细致:


行到了浮玉塔的南面,南岸妙喜山衡山一带的树木山峰,都像是雪夜的景致,望过去溟濛幽远,在白茫茫的屏障上,时时有一点一簇的黑影,和一丝一缕的银箭闪现出来。西面道场山的尖塔,因为船在摇动的缘故,看起来绝似一个醉了酒的巨人,在万道的波光和一天的月色里,踉跄舞蹈,招引着人。湖面上的寂静,使三人的笑语声,得到了分外的回响。间或笑语停时,则一枝柔橹的清音,和湖鱼跃水的响声,听了又会使人生出远离尘世的逸想来。渐摇渐远,船到了去浮玉塔不远的地方,回头一望,南门外的几点灯火,和一排城市人家,却倒印在碧波心里,似乎是海上的仙山。西北的弁山,东北的孺岭,高虽则高,但因为远了,从月光里遥望过去,只剩了极淡极淡的蔚蓝的一刷,正好做这一幅碧浪湖头秋月夜游图的崇高的背景。


碧浪湖类似微缩的杭州西湖,湖心碧水粼粼,环列青山隐隐,既是领略湖光山色的好地方,也是观赏文风浮玉双塔的佳绝处。古时在碧浪湖畔的岘山上:晨可瞻苕城曙色;夕可聆荻寺钟声;近可望南湖晓月;远可眺弁峰雪霁,吴兴的山水总是非常低调,惟有在四时晨昏与四季更替中,方显出长卷徐展之清远韵致。


明人张睿卿编撰《岘山志》,自定《岘山续八景》,分别为横渚朝霞、夹山秋望、洞庭横翠、妙喜连云、五塔春星、百名梅雨、河口回帆、前山落照,其中,五塔春星中的五塔,是指湖州城中飞英塔,道场万魁塔,碧浪浮玉塔,以及长超塔与戴山塔。张睿卿诗赞:“清远菰城秀色多,应垣五塔半嵯峨。云岩卓午万魁启,凤彩麟祥甲乙科。”


塔,又称浮屠,最初随着佛教传入东土,多为舍利塔供奉佛祖圣物。至宋代因经济繁荣,塔的建造也达到新的高峰,砖木混合结构的楼阁式塔大量出现,而且塔的功能也逐渐趋向世俗化,兼有地标、瞭望、引航、风水、造景等多种功能。明清以降,塔成为堪舆学中常用的一种镇物,莘莘学子都想光宗耀祖,城镇乡村便普建文风塔。据说,位居水口的文塔,可蓄一方之元气,能镇一方之煞气,通常被人们看作是“一郡一邑一乡之华表”,堪山理水,地旺文昌。


明宋旭湖州十八景之道场山


湖城南郊道场山万寿寺,五代吴越(907-978)间成寺,初名正真禅院,入宋改为妙觉寺。宋元丰三年(1080)知州事陈侗奏请赐额“护圣万寿禅寺”,至南宋位列为江南十大名刹之一。道场山巅的多宝塔,又名文风塔、文笔塔、万魁塔、道场塔,相传建造于宋元丰元年(1078),始建时应该是佛寺的配套建筑,随后逐渐演变为主文运的风水塔。至明嘉靖年间(1522-1566)与清道光十九年(1839)道场多宝塔又经历过两次修葺。


据明徐献忠《吴兴掌故集》引宋朱彧《蘋州可谈》记载:“熙宁癸丑(1073),先公登第,天子擢居第一,为权臣所轧,改居第二。大父颇不平。道场山老僧言此非人事,道场在州之离方,文笔山也!低于他州,故未有魁天下者。僧乃丐缘,即山背建浮屠,望之如卓一笔,既成,语州人曰:后三十年出状元矣!”


明姜兆熊《樊川丛话》记载:“塔立石适逢丑日。僧曰:自后逢丑必擢高第。大观己丑(1109)贾安宅,绍兴五年甲寅(1194)补四年癸丑(1193)试张定,嘉定十年丁丑(1217)吴潜,绍定二年己丑(1229)黄朴,无不应也!我明鼎甲虽寥寥,然天顺丁丑(1457)陈秉中,弘治六年癸丑(1493)温应祥,俱以第三人及第。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范应期冠,多士逢丑之说犹然。”


据统计湖州历代状元有18位,其中,宋代7位、明代2位、清代9位,旧时,由定安门进城,科举牌坊林立。贾安宅,字居仁,北宋时湖州乌程县(今吴兴区)人。徽宗大观三年(1109)已丑科状元,系自隋朝开创科举考试以来湖州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湖城南街上的苕荫坊,又名状元坊,为贾安宅中后举易名。范应期,字伯桢,明代湖州乌程县(今吴兴区)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乙丑科状元,官至国子监祭酒。范墓石像生等古物尚存至今,迁址于菱湖下昂村口的绿地内展陈。


白塔碧水


湖州果然因笔塔而文兴,果真又逢丑年必擢高第。明万历二年(1574)由知府栗祁选址碧浪湖中的沙洲上,锦上添花再建文风塔,初名万魁塔,系八面七层楼阁式砖塔,塔壁每层砖雕魁星图。嘉靖年间(1522-1566)湖州府推官张应雷重建,易名芙蓉塔,至清顺治年间(1644-1661)又获重修,定名浮玉塔,沙洲随湖水涨落而隐现,状若浮动的白玉而名。清代文人钦善《登道场山记》述:


舟至碧浪湖,湖心一绀塔,数十青峰环拱,苍翠四起,雨点入浪,花亦作碧色。舟如叶舞,欲泊不得。迷所向,白鹭导之,止芦花间,望塔尖堕湿云中,更见一塔,在高山俯视。求渔夫问之,道场塔也。


由乘舟由湖州迎春门一路观景,回望城郭,坐拥湖山,近仰玉塔,遥接文峰,登麓拾阶,至山亭憩,回望碧湖,盈盈相顾,确为湖城南郊古代最佳的水路游览路线。


1932年,民国政府开始督造“京杭国道”,建成从杭州经吴兴、长兴、父子岭到南京的公路,游人出行在运河之外有了新的选择。1935年夏,作家郁达夫应友人之约乘汽车沿公路北上,先抵江苏宜兴匆匆观览了善卷洞、张公洞诸景,然后折返飞驰到湖州。郁达夫等拜谒过陈公英士墓后,再旧地重游碧浪湖时,令先生大失所望:


湖州城里的人家,原也同几十年前的样子一样,没有什么改易,可是碧浪湖的湖道,却是淤塞得可观,大约再过几十年,就要变得象大明湖一般,涨成一片的水田旱道无疑了;沧海变桑田,又何必麻姑才看得见,我就可以算是一个目睹着这碧浪湖淤塞的老寿星。


沧海桑田,岁月如歌。郁达夫作为钟情山水的文人,面对碧浪湖的的感叹是很到位的。如今,我们在徜徉于历代文辞吟咏故纸堆中,同时,也不得不生发出一些反思,即古代文人在赏景与造景这些事情上,是否所花费了太过的的精力,对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都于事无补,毕竟民以食为天,吃饭总是第一位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精神的面貌与国家的建设方向,较历代都有了极大转变,特别是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从六亿神州猛增到七亿神州,兴修水利与开荒造田就成为非常重要的头等大事。至于说到风景名胜啥的,普通群众总觉得有杭州西湖与苏州园林就足够了,在上世纪60-70年代传下来的家庭老相册里,景点留影基本不出苏杭。


白塔浓荫


“碧浪影连浮玉塔,岘山寺接百步桥。”东苕溪流沙除沉积于浮玉山周围,还在百步桥受西苕溪阻截,流沙沉积于岘山东部,二水在此回澜形成浅滩。1958年,东苕溪导流港拓宽工程动工,极大地减轻了杭嘉湖平原的洪涝压力,同时湖水改道也使得碧浪湖的於塞进一步加剧,为“围湖造田”提供了条件。上世纪70年代南京军区部队在湖州多地组建农场发展粮食生产,城南钱山漾、碧浪湖等地都成为军垦农场。因围湖造田的需要,浮玉塔于1971年被炸毁,塔基尚存于农田中。凡事都是有利有弊,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事,作为后代我们惟有感恩前辈,为民族的后续发展预留下超强的“人口红利”而付出的艰辛!


潘韵《吴兴清远图》(1981年)


浮玉塔消失了,多宝塔还在。1981年湖州长兴籍浙派名家潘韵,在莫干山避暑时为嘉兴地区文化局作《吴兴清远图》并题记:“碧湖流水清且闲,中有浮玉之名山。干帆过尽暮天碧,惟见白云时往还。岁在辛酉避暑莫干山中,写故乡山水,录松雪道人诗,对景不胜神往矣。”


多宝塔近景


1987年由政府有关部门拨专款,对常年失修的多宝残塔进行维修,台州临海古建筑工程公司继维修飞英塔后再次负责承建,并于1988年6月竣工。多宝塔为砖身木檐楼阁式,八面七层,俊秀挺拔,通高33米,底宽1.98米,内壁为四方错角折叠式结构,塔顶采用砖砌壳体穹窿式结构,以增强塔体的受力度,超大塔心柱直穿过五、六、七三层直插刹尖,能抵御山巅的狂风,整体保持明清风格,重现古塔当年雄姿。


未入湖州城,先见多宝塔,故道场山素有“浙西名境”之誉,他像一位慈祥的长者登高俯瞰,迎送着八方游客与归乡的游子。




来源:湖州发布

编辑:柯佳琪


湖 图


山脚下的秋色

摄于德清县劳岭村

南太湖号拍客:明天你好

投稿方式

即日起,您可以通过进入“南太湖号”APP的“悦湖”菜单栏,找到“拍客”版块,进行投稿(不再接受邮箱投稿)。除了赢取积分,您的作品还有机会登上湖州发布和爱湖州微信哦!


南太湖号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