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太少而观点太多,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专业表达”? | 新京报进高校之北大站
via:新京报传媒研究(id:xjbcmyj)
在当下这个语境急速更迭、发声渠道多元巨变、情绪主导表达方式的时代,你的职业或学习生涯中,是否隐约感觉到了某种表达危机?
和你一样,我们也在求索。今天,我们准备与期待已久的走进高校活动终于与大家见面了。
这场以“新传播环境下的专业表达”为主题的学术分享活动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落地。活动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新京报传媒研究院联合举办,此行也是本次新京报走进高校系列活动中的第一站。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在活动现场致辞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在活动开场的讲话中表示:“ 新京报在我们国家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报纸,在我看来是中国最好的报纸之一。这些年,新京报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新闻理想,它所倡导的‘品质源于责任’的理念,使得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能够对新闻事件保持清朗的面目,这是非常令人尊敬的。这次新京报来到北大,我想这不是一个结束,恰恰是一个开始,以后学院跟新京报会在更多的方面展开合作,在课题研究、专题讨论、智库建设、学生实习以及就业方面,会有更畅通的机制和渠道。”
▲新京报社长、新京报传媒研究院院长宋甘澍在活动中致辞
新京报社长、新京报传媒研究院院长宋甘澍出席活动并致辞。他提到了新京报与北大的渊源:“对于走进校园,我个人有一个感觉,新闻理念是孕育于学院的,而我们是从一个平台的角度去实现新京报的创刊设想,以及我们‘品质源自于责任’的理念。办新闻的人如果没有一种情怀、一种理想,是办不好新闻的。我建议大家有机会到我们新京报社去看一看,也愿意为大家提供这样的通道,了解一下新京报与众不同和鲜明独特的个性。”
这次学术分享活动以“新传播环境下的专业表达”为主题,主讲人是新京报评论部主编于德清。他从当下传播环境中的现象级话题展开讨论,对当下时代的表达危机和专业表达方式进行了探讨。
这是新京报与学界、新生代媒体人建立连接、形成有效互动和互补的一次尝试,让更多人看到和听到媒体实践中遇到的议题和声音,同时为校媒、有志于新闻事业的同学们提供一条学习通道。
讲座内容精选
(注:由于篇幅限制,讲座内容实录将随后发布,请读者留意发布信息)
▲新京报评论部主编于德清在活动中做专业表达的主题分享
►真相没有被篡改,也没有被质疑,只是变得很次要了。——《Art of the lie》,2016年9月《经济学人》
►流量为王,以所谓的算法解构了新闻专业主义的权威。
►2016年4月,脸书年会,两名网站编辑在直播平台展示用橡皮筋勒紧西瓜,直到西瓜爆开。80万用户实时观看,点击量超过千万。传播不再是“内容为王”,无内容的内容背后还是情绪:孤独、无聊、猎奇、感动、有趣……
►社会撕裂:事实太少而观点太多,只会让社会陷入无休止的争吵。
►并非事实过载而是严重事实不足;巨大信息需求涌现,全球范围内容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硬新闻和硬观点仍是社会刚需。社会仍然需要专业表达,新闻专业主义的规范体系仍有价值。
►利益表达和情绪表达泛滥,基于公共利益和公共立场的真相挖掘和公共表达,愈发珍贵、稀缺。
►探寻真相、为公共利益发声,仍然是职业媒体人神圣而不可放弃的职责。
精彩问答精选
(注:由于篇幅限制,问答内容实录将随后发布,请读者留意发布信息)
讲座互动环节非常精彩,活动现场的听众同学针对讲座上的核心话题抛出了很多高水准的问题,也分享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Q:我有个在内容生产之外的问题,一是对事实的表达,如何能够真正抵达、真正说服那些鉴别力不是很足的人?比如我亲戚会相信百度搜索的前几条。
A:我并不认为人与人之间,在鉴别问题上、判断问题上会存在多么大的差异,人和人的智力差异没有那么大。最重要的是,他们接触不到这样的新闻,每个人不同的群体接触到的信息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新媒体行业,有了微信公号之后,反而会形成一种信息的自我封闭,喜欢咪蒙的人只看咪蒙的,其他的就不看了。所以怎么样打破这种实现信息传递当中的社会身份等壁垒,确实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Q:什么是真相呢?任何人都是根据现有信息做出的判断,《纽约时报》也是这样,《人民日报》也是这样,只是说有些信息得出来的判断是1,有些信息得出来的判断是2,如果逻辑上面不成问题的,我们怎么确保新闻本身是负责任的?
A:所有的报道肯定都是带着报道者的主观色彩,但是我们所有的呈现的报道就是力求达到一个客观的标准,力求达到可信,这从新闻行业来讲,就是一个基本的规范。所谓的媒体机构的存在意义,其实也正是通过新闻生产、把关等种种环节,来增加信息的可信性。
Q:当我们要写一个专业表达揭露我们所已知的事实的时候,我们是否是应该用一种保持相当理性的一种态度?现在如果有反对观点,那么它摆脱了鸡汤式的那种非常浅薄就可以煽动情绪的表象,也扮成了理性的一种样态,是否也会隐含一种高明的情绪煽动?
A:我们所谈的这种专业表达实际上是一种公共表达,公共表达是站在什么立场呢?是站在相对来讲公共利益的立场,我们是不是一种代表个人的观点,代表某一个阶层的利益,或者某一个职业身份的利益。所以说我们这种表达首先是要满足公共立场。新京报所刊发的文章是非常克制的,哪怕你感觉到是一种情绪,但是文章是在用非常克制、非常理性的新闻表达我们的质疑和监督。我们可能会有一些在表达或者在标题制作上强调哪个更有穿透力、更有力量,但这绝对不是说一种情绪化的表达。
新京报走进高校系列活动将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持续陪伴大家,如果你是在校生,希望新京报走进你所在的高校做分享交流,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喔~
近期好文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