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你会删掉没人点赞的朋友圈吗 | 周末谈

2017-10-21 新京报传媒研究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WeDig

(id:wedig)

文:璐晗、机智姐


俗话说,有朋友圈的地方就有江湖,双节期间的斗图大赛已顺利落幕,人山人海的国内游,绝美大片的跨境游,朋友圈里各种各样的花式摄影让你足不出户,日行千里。以上,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朋友圈摄影大赛。发朋友圈的人往往被尊称为“表演者”、“影帝”。



刷屏党:“你们的掌声和点赞在哪里”


美剧《再造淑女》描述了一个“摄影(P图)大师”Elisa Duley社交上瘾的生活。她生活的世界就是满足网友喜好和流行的性感PS自拍。在脸书上,她拥有过万粉丝;但现实生活中,她生病在家时甚至没有一个朋友有时间为她送药。当自己苦心经营的网红世界被社交无能的男主说成是“虚伪”时,Elisa说“那些赞让我感到我真实的存在着,我需要它们”。

《再造淑女》剧照 


科技心理学博士Larry D.Rosen把类似Elisa一样的人称为社交网络成瘾者。在一项针对三个不同年龄段的facebook状态更新研究中发现,1038个志愿者中,有超过75%表示他们在发布状态时会对内容加以修饰。心理学家Laura Demesi则进一步指出了这背后所隐藏的实质——个人获取爱与关注的需要。就好像Elisa说的,人们通过赞与评论数量证明自己是被在乎、被关注的。


朋友圈中刷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寻求被关注、被认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朋友圈大赛中的刷屏者是一个“表演者”,是一个“人设”的过程。


人们在发朋友圈的过程是建立并经营这个假想人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成就感的主要来源就是他人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持续认可,这种认可在社交平台上的表现即为点赞与评论数量。仿佛从朋友圈发送的那一刻就是为了收获存在感,满世界写着“快点赞”三个大字。

 

点赞党:“好气哦,但还是先点赞吧”


在朋友圈大赛中,除了作为“表演者”的“刷屏党”,还有“点赞党”。点赞党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被迫点赞,都在无形中成为了朋友圈大赛的参与者。

 

又来刷屏


人民网官方微博的一项微信点赞行为调查中显示,有近3成网友表示自己有过“被迫点赞”的经历,而这些人也表示,“被迫点赞”并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经历。研究发现,在朋友圈中有些人并不是主动地、自愿地回复好友信息的,而是出于“面子”的考虑才做出这样的举动。


其实这种非自愿的评论、互动、点赞的行为都是对刷屏现象的一种回应与参与,不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有意还是无意。

          

小心朋友圈摄影大赛带来情绪负担


《再造淑女》中的Elisa浑身湿漉漉的躺在浴缸里发着烧痛哭,双手却还麻木的回复着Instagram上的粉丝留言,没有什么场景会比这个更加讽刺了。心理学家Laura Demesi在研究中发现,那些频繁发布社交动态并将自己装饰的华丽完美的人其实正传达着相反的信息——他们的内心孤独、空虚且焦虑。



点赞党也同样是摄影大赛的受害者。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心理学家Ethan Kross邀请82名被试使用Facebook并运用点赞与评论功能浏览Facebook并记录他们的情绪变化,以14天为周期。结果显示,14天后被试者的幸福感出现了整体性下滑。


当点赞党们经过了各国美景、欣赏完各色长腿、祝福各对情侣天长地久之后,大概很难从一个人默默吃瓜的生活中体会到满足与快乐,反而多了深深的情绪负担,如人情焦虑、社会比较、情感垃圾等。 


“表演者”和“点赞者”一个都不能少


朋友圈的互动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双向的,其中两两互动是人际交往的基本模式。当一个人发朋友圈,另一个人在评论、点赞,正是这样的双向互动完成了朋友圈的交往。

刷屏党VS点赞党


朋友圈的互动有时候真的很微妙。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发朋友圈过了十分钟半小时发现没有人点赞或者评论就会偷偷把它删除。就好像一个演员准备开场演出,却发现场下竟然没有观众,他可能会选择灰溜溜的下场。但是如若底下有很多人在为之“呐喊“,则演员即使表演拙劣,也会愈演愈欢。

 

当你埋怨有人在朋友圈撒狗粮、各种刷屏、各种晒的时候,不妨提醒自己“刷屏”虽美但未必真实,也不妨反问自己为刷屏贡献了多少个“赞”。如果把朋友圈看成一个舞台,你我在朋友圈的摄影大赛中既是表演者也是参与者。


(作者:“社会学了没”团队 璐晗、机智姐)




近期好文荐读:


Facebook对媒体丧失吸引力了吗?


媒体“制造”了拉斯维加斯枪击案?


新京报进高校之北大站



投稿、合作邮箱:xjbcmyj@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