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华儿女不畏牺牲,砥砺奋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振奋人心的乐章。
即日起,“这里是新都”微信公众号将推出【崇尚英雄 学习英雄 关爱英雄 致敬最可爱的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今年已是86岁高龄的易如元,1934年5月生于重庆市綦江县。1953年3月在朝鲜战场负伤,1956年9月到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休养。
1942年,易如元8岁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10岁时,父亲被抓了壮丁,以后音讯杳无,易如元再也没有见到父亲回来,孤独的他从此便与自己的叔伯、祖母一起生活。从小失去双亲的易如元,虽然缺少父母的悉心照顾和更多的呵护,但含辛茹苦的生活却造就了他吃苦耐劳、勇挑重担的品质。1951年春天,党和国家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不满17岁的热血青年易如元万分激动,他立即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5月1日这天,易如元成了一名光荣的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5月28日,易如元随部队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刚刚入伍的新兵易如元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听从上级命令行军,到朝鲜中线和老部队会合。头几天他和大家一样精神都很好,每人背40多斤的干粮、子弹都不觉得累,但连续的翻山过河,过了河又翻山,几天下来才发现人就像梦游一样。易老回忆说:“行军的队伍里,不是撞到前面的战友了,就是被背在身上的枪给磕醒,甚至走路都是可以睡着的。”行军途中,战士们有时一天走下来吃不上一顿饭,不到特殊情况,干粮是不许吃的。口渴了就捧河里或沟边的水喝,喝到嘴里还带着马屎味和泥沙,随时都面临被炸被扫射的危险。17岁的易如元,生怕别人说他年龄小会掉队,自己背着干粮、子弹翻山过河,还为战友们鼓劲打气,一路上谈笑风生,大家都称赞他是个倔强的小兵。经过半个月的行军,1951年6月下旬,新兵队伍到达自己的部队——六十五军一九三师五七九团。易如元因英俊活泼、性格开朗,被挑选进入宣传队,从事援朝军人的文艺宣传工作。
1953年,易如元所在的五七九团高射机枪连,来到了板门店铁架山281.7高地,他被分配到第七班负责观察敌机。使用的对空武器是12.7毫米高射机枪,主要用于歼灭斜距离在2000米以内的低空敌机和3000米以内的地面敌兵,对于300米的装甲和200米的坦克,都是有效射程。
采访中易老骄傲地比划着说:“说出来许多人可能都不相信,我可以用手臂一伸,手指一竖,便能测出敌机的大概飞行高度和速度。”这些知识都是在战地里老战友的传教和实践学会的。战士们每两小时换一班岗,隐蔽得很好。可是3月17日这天,却令易如元终生难忘。那天早上七八点的时候,敌机突然开始轰炸铁架山我281.7高地的阵地,易如元正在该阵地负责观察敌机在空中的情况。易老回忆说:“大概上午8点过,我正在观察空中的一刹那,便一下没了知觉,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已是趴着的,两只眼睛已经什么也看不见了,战友们把我牵着走出战壕,我感觉鼻子也断了,出气呼呼的响,一摸左手,啊!没了,只剩下一张皮。”易如元,这位驻守在铁架山281.7高地的五七九团高机连第七班的英勇战士,被4名战友用门板抬下了阵地。在送往战地救护兵站途中那种无法形容的伤痛中,他没有叫一声疼痛,只是想喝水,这位刚满18岁、从苦水里长大的小伙,再一次表现着倔强的性格。1953年5月1日,身负重伤的易如元被送回祖国第十五陆军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经医生们的努力,给身负重伤的易如元左手做了截肢手术,经眼睛手术后,仅剩下只有一点微光视力的左眼能看到一点点东西。最终,易如元失去了左手和右眼,左目微光,成为一等残废军人。
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但面对身体的残废,这位战场上从不叫苦怕痛的热血男儿终于悄悄地流下了泪水。是的,一位十八九岁的青年战士,眼睛看不到,手也没了,再也不能杀敌上战场了,人生还有用吗?以后该怎么办?将来该如何生活?这些问题在一时间充斥着易如元的整个大脑。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医生和护土很快察觉到了这一切,不断地开导他,给他讲保尔·柯察金的故事,鼓励他。坚强的易如元很快明白:在战场上不怕牺牲为国献身是勇士,但真正的勇士是敢于同命运挑战的战士。失去了左手和右眼算不了什么,只要有一颗永不残废的心,就可以成为生活中的强者,继续实现人生中的梦想。1954年4月,易如元从四川省大竹县第五荣校转到了合川县第二荣军教养院休养。在荣军教养院里,他看到院里特、重残军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尤其是残而不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强烈地感动了他,从此暗下决心,继续当好祖国需要的文艺宣传。很快,他拿出自己省吃俭用的钱,花152.2万元(注:当时1万元相当于今人民币1元)在重庆买了一台手风琴,虽然只有2组音,用仅有负伤后的右手和指法不正规的动作进行练习,晚上还为大家跳舞伴奏,好像又使自己回到了“我们把人民的力量、战士的荣光高声歌唱,把杀敌的勇气、战斗的激情高度发扬”的快乐日子和幸福时光。易如元,这位从小就不服输的人,在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他开始学习吹笛子、写诗作词,还坚持长跑,热爱上了打乒乓球。笛子是中国民间乐器,喜爱吹奏笛子的人都知道它有6个音孔,需要两只手的配合,正常人每只手按3个音孔,用大拇指来托住笛身,小手指太短派不上用场。易如元被新闻媒体称为中国“怪笛手”。说他怪,因为他只有一只右手和一只断臂;他使用的竹笛也怪,除了上面有发音孔外,下面还多挖了一个孔。谁能想象,仅有一只手的易如元,却能吹出悠扬美妙的笛音。
在易老家里,有一个专门存放竹笛的盒子,访谈中他打开笛盒,从里面拿出了一支竹笛,仔细打量一番,这笛子真还特别:“你知道我只有一只右手,拿都拿不住笛子,就算一只手5个手指全部用上,也还差一个手指,这怎么办?“事也凑巧,1956年8月,我来到了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休养,每天吹笛子是我平日里最大的爱好。当时西南音专附中一位热心的学生张宝庆看到了我的爱好,经他反复试验,帮助我制作了一支特殊的笛子。”
为了执著的追求,易如元无数次地磨破了残肢和嘴唇。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可以游刃有余地演奏出《我是一个兵》《桂花开放幸福来》《茉莉花》等曲子。1958年6月1日晚的北京政协礼堂里,迎来了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课余演出队。当年还是24岁的小伙子易如元,用仅有的一只右手,奇迹般地用竹笛,奏出了悠扬婉转的《渠边山歌》。
1954年,易如元被转到了四川省合川县第二荣军教养院休养。院领导十分重视在休养员和工作人员中开展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经常组织文体积极分子唱歌、跳舞、排练节目,并和当地群众、党政团体联欢,使这位曾在战场上当过文艺兵的易如元十分激动。他除花钱买手风琴外,还学习吹口琴和竹笛,体育运动的爱好,除了跑步,就是打乒乓球,很快成了院里的文体骨干。
提起照相,是易如元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易老回忆说:“20世纪60年代,荣院购置了一部上海产海燕牌照相机,主要拍摄工休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照片。1986年又从广州购回一部价值700元的日本产照相机,用于全院工作拍摄,有特殊需要还要到新繁街上请人来院拍摄,有时胶卷也拿不到。那时自己心里已经有了照相冲动,心想:如果自己学会照相该有多好啊!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院里的许多重要活动和资料就可以多留下一些。”1997年的一天,新繁外地商家来荣休院推销照相机,平时舍不得花钱的易如元行动了,他用260元买了一部奇能牌“傻瓜”相机。有了自己的相机,让他一时高兴得睡不着觉。但先不说照相,就连翻后盖、装胶卷的第一个动作,也让仅有一只手的易老费尽了脑筋。跟随易老几十年的妻子胡洪文,是1960年由乐山军分区领导刘根盛介绍的贤惠之妻,最了解易老的“怪毛病”:凡是他要做的事,不做就不做,要做就非得做好,看到老伴如今都60多岁了,还专心要学照相,也不由得心里佩服,并积极鼓励他克服困难,很快解决了装胶卷拍照的难题。免费为院内职工和工休人员照片,成了易老得生活乐事。20纪90年代末起,他免费为院内外二三百人照过像,送出去的图片上千张。易老说:“我不抽烟,洗一张照片6寸才8角钱,自己能为大家服务就很高兴,送给大家才有满足感、幸福感。”
易老常说:“我做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予我的,我要做好力所能及和有意义的事,来报答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如今,易如元虽年事已高,但他有着自己快乐的理想源泉,有着为实现民族复兴的雄心壮志,有一颗力所能及而永不残废的心……
(本稿件根据新都文史第二十八辑《最坚强的人》“与时俱进的士兵”整理而成。特别鸣谢原稿作者邱晋南。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