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刚:青少年自杀事件,一个都太多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422 篇文章
题图:Photo by Andrei Semenko on Unsplash.
作者:谢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Temple University 学校心理学博士,加州弗里蒙特市 (Fremont) 联合校区学校心理学家,Sofia大学研究生院积极心理学讲师。著有《我在美国做学校心理学家-走进真实的美国中小学生活》,新作《习得幸福: 积极家庭心理成长手册》将于2021年出版。
写在前面
媒体对青少年自杀的报道越来越多,是否说明,现实生活此类事件发生得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需要关注?孩子们的自杀防御已经到了父母必学的程度了吗?为什么每个父母都要了解?上个月,一诺邀请谢刚老师到「一土全村」(文末可以加入)开设了【青少年自杀防御】公益讲座。本文内容来自讲座。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历时 3 年多对全国 13 个省份约 1.5 万名学生做的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显示:每 5 个中学生中就有一个曾经考虑过自杀,6.5% 曾为自杀做过计划[http://zqb.cyol.com/html/2014-05/30/nw.D110000zgqnb_20140530_1-02.htm]。
美国的数据非常类似,自杀从2014年开始升为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http://www.aacap.org/AACAP/Families_and_youth/Facts_for_Families/FFF-Guide/Teen-Suicide-010.aspx]。
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历史上多少君王在寻求“长生不老”的秘诀,现代多少重病患者都会去积极配合治疗,以求延长生命。而我们的孩子,体能智力接近人生顶峰的青少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式放弃他们无价的生命?
一个,
都太多!
01
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 80% 的暴力死亡是自杀;也就是每一个谋杀背后有四个身亡于自杀。
从 1990 年到 2013 年间,我国 ≥10 岁人群的标化自杀死亡率从 23.41/10 万下降到 9.08/10 万,其中 15~49 岁组下降最明显,死亡率下降了 72.02%。非常值得关注的是,在自杀风险因素中 48% 左右与基因有关,这个部分无法控制,但另外 50% 以上和个人处境以及环境因素相关,完全可以调控。
即便目前中国的自杀率已经很低,但青少年悲剧事件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绝大多数事件,都可以在更前面的阶段预防。青少年自杀防御的科普工作,比危机干预更有效果,更有价值。所以说,“一个,都太多了!”
▲ 图片来自讲座
金门大桥是世界上自杀发生最多的地点。有一部纪录片《The Bridge》,将摄影机长期架在桥旁边的草丛里,等待那些在这座美丽的桥上跳下去的人,采访其中为数不多的的幸存者。发现他们在空中的那一瞬间都后悔了,意识到自己一直以为不能改变的困境,其实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于是他们尽力调整姿势,以求能活下来。
▲ 纪录片:The Bridge
我自己在初中时也因为父母常年的争吵觉得生无可恋,曾有过自杀的念头。当时听说夹竹桃叶有毒就吃下很多,幸好没事;现在想来非常后怕。
2013 年 5 月 6 日,我们 Fremont 校区一位拥有全 A 成绩的 11 年级亚裔女生,从金门大桥跳下,结束了自己风华正茂的 17 岁。参加她的葬礼时我看到那巨大的棺木被缓缓放入墓里,想到那里面可能埋的就是曾经的自己……遗憾的是,我们有多少孩子,哪怕跳下去的一刹那后悔了,都没有挽回的余地,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
什么压垮了孩子?
02
什么是让孩子们活下来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呢?又是什么东西在最后一刻把孩子压垮?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Suicide 发现,“求死的欲望”来自“累赘感”以及缺乏归属感。而这和我讲座中常提到的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成就感与亲密关系,正好相反。如果有成就感,人就会觉得自己有价值,不会觉得是“负担”;如果和周围的人有亲密的关系,就不会缺乏归属感。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国家学校心理学家协会(NASP)把家庭的支持和融洽的亲子关系列为提高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第一条,因为良好的家庭关系和亲子交流会增强孩子的“归属感”,温暖的家永远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在孩子的生命中,哪怕只有一个人跟她有这种生命的联结,让她有归属感,那么在关键时刻,这个孩子都不会感到完全的无助。孩子可能处在不同的风险因素中,但只要没有达到上面两点,就不会走到最后一步。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是让孩子永远能够从我们——她的父母这里获得那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
▲ 图片来自讲座
如何与孩子建立保持这种生命的联结呢?日常交流中请尽量用同理心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感受,日积月累的安全感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当孩子遇到困境心情低落时,不是一味地鼓励,“没事的,站起来,加油,你可以的”,而是默默地握住他的手,让他知道你此刻的感受我们懂,不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会和你在一起。
父母对孩子感受的尊重、不带附加条件的爱,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在关键时刻(哪怕自己犯了很大的错误)仍然知道还有我们。我很认同一诺说的那句话,“做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永远都要和孩子站在一边。”
自杀可以
避免吗?
03
国内 2013 年中小学生自杀情况统计数据表明,导致中小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并不是心理障碍(也称为心理疾病),而是教师行为失当、学业问题、亲子关系问题、以及冲动行为。也就是说,心理热线和精神科医生干预虽然重要,但绝大多数的自杀是完全可以通过关注并尊重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感受而避免的。
▲ 图片来自讲座
一项关于 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数据表明,成年人中 76% 的人在生活中曾经历过创伤事件,但真正因创伤而达到 PTSD 诊断标准的只有 7%;青少年在经历创伤事件后患 PTSD 的比例高些,达到 15.9% 左右。这和他们的发育特点相关:脑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发现,掌管情绪的边缘系统在青少年期间发育不完全,像一辆发动机已经完备但刹车还没装好的车。
此外,13-16 岁间对剧烈情绪异常敏感。当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时,那些成人觉得无大碍的话,在一个青春期孩子的耳朵里,这些声音会被放大很多倍,听起来极为刺耳。这也造成由冲动引起的自杀在青少年期间特别大。成人必须了解的是,这不是“玻璃心“,而是孩子们真实的感受。如果被尊重,被看见,被理解的心理寻求得到满足,所有的悲剧都可以避免,失误也会成为成长的好机会。
有些事,
我们可以做
04
当孩子们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境时,请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说一些非常严格甚至苛刻的话,90% 的孩子经受不住这种高压和 "激励"。
没有一颗种子不想发芽,孩子都希望自己表现好。当他们犯错时,数落、指责只会适得其反,让孩子们觉得下次犯什么错都必须刻意瞒着父母,怕父母会责怪。只有家长的接纳,才能助孩子们在平复好情绪的情况下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方法。
家长日复一日的乐观式解释风格,日积月累,会让孩子在任何挫败中看到变好的希望,永不言弃。这也会形成亲子之间顺畅的沟通习惯,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孩子都会愿意跟父母倾诉、和父母商量。这些决定了关键时刻父母会成为孩子求助的通道,成为孩子摆脱绝望的那线光。
生命中挫折和压力永远都会在,想要驱赶黑暗,不是要把黑暗挪开、移除,我们只需要让光照进来。
写在后面:
在这次讲座中,谢刚老师也讲到积极心理学中的心理复原力,指导家长如何从自身出发,教会孩子也教会自己用积极心态和成长性思维帮助孩子解释生活中的挫折事件。关注「一土全村」微信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生命教育】,即可观看讲座回放。
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指责、不埋怨,跟孩子站在一起,了解孩子的困境和感受,是我们作为家长可以做的。加入「一土全村」家庭教育,一起学习看见孩子、理解孩子。2 周年特惠,还可以减 ¥ 200,扫下方海报二维码即可加入,欢迎你的到来。
- END -
生存还是毁灭?对 15% 的青少年,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留美学霸自杀:做好青少年自杀的“看门人”
一诺:宝贝,我希望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一土全村」,一起看见孩子。